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於細微之處見精神

  兆文先生生前愛國愛鄉,情繫桑梓,特別鐘情於家鄉的教育事業,一生秉持“功莫大於興教,德莫高於育人”的理念,下列幾件小事,可見一斑。

  1979年8月,先生回到了闊別多年的高南故鄉,在衆多“番糖”和“等路”的禮品中,有一本英國牛津大學出版、香港商務印書館印刷、售價40元港幣(相當於當時大專畢業生一個月的工資)的《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辭典》,它裝訂、印刷都十分精美,是先生特別從香港帶回送給金豐中學圖書館的禮物。

  以前,學校裡的學生做的練習題和試題等學習資料都是人工在鋼板上用蠟紙刻寫好,然後把蠟紙安裝在油印機上,通過人工操作一張一張地印出來。1984年,市面上出現了中文打字機,裡面有幾千個常用漢字的鉛字。使用起來,當然比人工刻寫快很多,字體也整齊規範。因為英文單詞是由26個大小寫字母從左到右排列的,西方英語國家早100多年前就有了英文打字機。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工作效率,兆文先生毅然決定各送一架中文和英文打字機給金豐中學并囑我實施。

  上世紀90年代,兆文先生專程從香港回鄉參加由他捐建的高南小學教學樓落成典禮時,帶回10餘根教鞭送給高南小學的老師們。這種教鞭像小收音機的天綫,可以申縮,外觀像支鋼筆,插在口袋裡,中間還有可以寫字的原子筆芯,對教師來說,十分好用,比起以前用的小木棍或小竹杆,洋氣、派頭、美觀、實用又方便,老師們真是愛不釋手,誇獎兆文先生想得周全。

  兆文先生是寬成樓的創建人之一。1975年,20餘戶100多人已住在裡面。那時沒有自來水,飲用水是個大問題。當時,飲水有三個來源:1. 到上角山唇下小水井挑;2. 到篤尾塘樓門口的溪壩邊的小水窟舀;3. 到石圳下的榕樹下的水窟取。以上三個地方,路途遠,不好走,遇到下大雨發大水時,那些水都混濁了,根本不能吃、喝。這時,在寬成樓裡,就會有人借水煮飯,因為儲水太少。牲畜和洗滌用水就在樓前的小河流煌陂裡挑。

  遠在香港的兆文先生知道大家吃水困難,心裡很著急,而解決的辦法就是在樓裡挖一口井。可是挖井得有資金,那時,大部分人在家務農,一年到頭在生產隊裡勞動賺工分,要凑到挖井的錢是十分困難的。兆文先生知道這個情況後,令他的兒子全孚牽頭挖井。樓裡的青壯年一呼百應,說幹就幹。購買過濾井水的木炭、沙、棕的資金,請打石和砌石師傅的工資,購買井的石圍欄等共300多元現金由兆文先捐助。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奮鬥,水井落成,吃水和用水的大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1979年8月,離開家鄉20多年的兆文先生終於歸來。踏入寬成樓的大門,他不是先到自己的家,而是徑直走到坪下看水井,因為他是一個先大家後自己的人。

  江老先生一生勤勞克儉,敦厚純樸,寬容慈愛,造福桑梓,熱心公益,樂善好施,慷慨捐助,樂育英才,服務社群,無私奉獻,是我們後輩做人的楷模,學習的榜樣。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