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功莫大於興教 德莫高於育人——江兆文的金中情結

  在福建省永定區和南靖縣接壤處的高頭鎮高東村的一個弓形穀地,綠葉紛披,坐落著一所花園式的美麗學校,這裡花團錦簇、綠樹成蔭、花香鳥語、美不勝收。一幢幢中西合璧的精美校舍鱗次櫛比,亭台館閣,錯落有致。在如此偏僻的山村裡,竟有容納2000餘人就學的頗具規模的學校,的確令人驚訝。這就是閩西地區名聞遐邇的“龍岩市農村名校”——永定金豐中學。她之所以會有今天的輝煌,除了上級黨政的正確領導和廣大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人民群衆、校友的悉心關懷和大力支持外,更離不開一位為之傾注半生心血的人,他就是金豐中學名譽校長、校董事會永遠董事長江兆文先生。

  江兆文,又名江慶人。1924年出生於永定區高頭鎮高南村。早年,他輾轉求學於廈門雙十中學、福建大同中學、廣東大埔中學。曲折的求學歷程使他深感民族危機、人民的痛苦源於國家貧窮落後,這一現象要改變,家鄉要振興,就必須通過教育喚醒民衆,脫離蒙昧。中學畢業後,他曾在家鄉南山小學任教多年。1946年去香港謀生,曾在搪瓷廠做工,後來去報社工作。1962年在友人的幫助下,開始經營布廠、房地產。由於管理得當,生意日漸發達,江兆文先生成為叱咤商海的現代企業家。

  難能可貴的是,江兆文先生在青年時代就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事業走上巔峰之際仍不忘教育。1952年春第二次要去香港前一天,他還去南山小學校園走一趟,流連忘返,依依不捨;初到香港打工收入微薄,他就不惜杯水之舉,涓涓滴滴給南山小學添磚瓦。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金豐中學創辦時,他就托人帶回300元建校款;六十年代,他得悉家鄉辦民校後,托人給民校帶回了30套教科書,10多套運動服和兩盞汽燈,給民校老師和學員極大的鼓勵。七十年代,他給金豐中學捐贈了5架收錄機并捐資興建一座三間(土木結構)的教室。這點點滴滴,對於一個當時經濟并不寬裕的人來說,是何等的慷慨,何等的熱心!

  金豐中學創辦於1950年。建國初期,百廢待舉,為了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永定首任縣長江岩力主在家鄉高頭辦一所中學,取名為永定縣私立金豐初級中學,并親自擔任名譽校長。這一倡議得到了上金豐人民的大力支持,學校董事長江子銘和江信平先生等先輩前賢老當益壯,嘔心瀝血,不到一年,學校建起了教學樓、教師宿舍樓等。儘管辦學條件簡陋,但卻辦得紅紅火火。1953年學校轉為公辦學校,命名為永定四中。1955年又按全縣辦校時間的先後順序命名為永定五中。1970年學校增設普通高中,成為農村完全中學。1970年高頭人民公社與古竹人民公社合并為“古竹公社”,學校即改名為“古竹中學”。1981年,學校普通高中改為職業高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開設縫紉、財會、電工等專業。1986年,學校恢復“金豐中學”校名。辦學初期由於江克剛、闕榮喜、張定雄等歷任校長領導有方,廣大教師忠於職守,潛心育人,當時的教學質量頗高,培養了江萬秀、林景星、江泰新、江清如等一批批傑出人才。“兩高”現象(高頭與高陂教學質量高)全縣傳為佳話。

  六七十年代由於文革的影響,加上金豐中學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校園雜草叢生,晴天塵土飛揚,雨天道路泥濘,教師不願意來,學生往別的學校走,校長經常換,造成教學質量不高,學校辦學落入低穀。這一局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得到根本性轉變。由於江兆文先生一向樂善好施,情鐘教育,1993年冬永定縣人民政府聘任他為金豐中學名譽校長。他身體力行,制訂和實施了振興金豐中學的宏偉規劃,在短短十幾年間,江兆文先生為家鄉教育事業慷慨解囊3000餘萬元,單單為金豐中學就捐助了1400多萬元。如捐資148萬元興建了“兆文教工樓”“兆文教師樓”“兆文別墅”,使學校教師住上舒適的新房;捐資52萬元興建的“金德辦公樓”改善了教師辦公條件;捐資120萬元購買“電站”將“電站”每年的收入作為教師、學生的獎勵基金,分別獎勵考上名牌大學、本一、本二的學生5000元、3000元、2000元。用經濟實體支持教育,設置源源不斷的獎教金,顯示了他匠心獨運,別開生面的思維和深遠的發展眼光。從1995年開始,每逢春節,他都要匯上一定數量的慰問金,讓收入有限的教師們,過個祥和幸福的春節。而且每年他都要親回到學校舉辦謝師宴,與全體教師和學生代表,歡聚一堂;後來,江兆文先生由於身體出現某些狀況,雖然減少了返鄉次數,但仍然時刻牽掛著家鄉的教育事業。2017年和2019年已年逾九十的他不顧年高體弱,不顧子女勸告,不顧路途遙遠,兩度回到金豐中學看望金中師生并為優秀師生頒發獎教金。當白髮蒼蒼的江兆文先生,坐在輪椅上親自為師生頒獎時,在場的金中師生無不熱淚盈眶,為之動容。他還關心教師的精神生活,為了讓老師們開拓視野,增長見聞。從1995年至今,他共出資30萬元,讓教師分批到新馬泰、香港、深圳、滬寧杭和武夷山等地旅游。他那種尊重教師,對教師心細如髮的關懷,激勵著教師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工作,老師們說:“我們衹能用拼命工作,提高教學質量來回報兆文先生,倘稍有錯失,良知就要大受責備!”

  辦教育關鍵看質量,要提高質量,還要有良好的辦學條件,他捐資55萬元興建“兆文教學樓”,捐資110萬元興建“兆文科技大樓”,捐資36萬元興建“兆文圖書館”,捐資72萬元購置計算機、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設備,使金豐中學成為“省二級達標學校”。辦教育主要是培養人才,為了讓學生們有更好的生活條件,他捐資97萬元興建“學生宿舍”,捐資110萬元興建“學生公寓”,捐資90萬元興建“學生膳廳”,捐資110萬元興建“兆文體育館”,“兆文體育館”底層是游泳池,樓上是健身房和乒乓球室。游泳池,夏天灌注清涼之水,冬天則放熱水。無論冬夏,一年四季,師生都可免費暢游。在江兆文先生的關愛下,學校的學習、生活設施真是應有盡有、面面俱到,無微不至。

  雖然江兆文先生創辦實業致富,但他生活儉樸,從不浪費。他熱情好客、誠懇待人、虛懷若谷。1996年夏,金豐中學江志忠校長一行5人,受邀至香港與兆文先生共商學校發展規劃。行前得知江兆文先生突然患病住院,而行程又無法改變(因已購買車票,辦好護照)衹好忐忑不安而去。誰知到香港剛下火車,江兆文先生竟柱著拐杖早已等候在那裡。老師們感動得熱淚盈眶,緊緊拉著江兆文先生的手說:“太感謝了!太感謝了”!去拜訪江兆文先生時,老師們心想到香港可要見識見識兆文先生的豪華住宅了,殊不知哪有什麼豪宅,他竟然住在九龍科發道13樓E座最高層的一個套間裡,臥室也衹一桌一椅一床而已。晚上,江兆文先生請老師們到大酒店吃飯,他自己不喝酒,卻把珍藏了幾十年的好酒帶了去。然而,吃完飯時,他卻把一個吃剩了的面包細心用紙包好帶回家。他生活節儉如此,而捐資興教卻一擲萬金!他還特別關心愛護家庭貧困學生,讓他們免費入學,并資助他們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費用,使他們安心學習,凡此種種,舉不勝舉。受江兆文先生捐助的學生實在太多,有不少學生寫信感謝江兆文先生,兆文先生總是謙遜地回信說:“不用謝我,我衹做了一點點,將來你們好好報答社會……”多麼寬闊的胸襟!多麼高尚的情操啊! 

  春風化雨,滿園芬芳。江兆文先生的無私奉獻,促進了金豐中學的跨越、持續發展。在他的鼎力支持下,金豐中學日新月異,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煥發出蓬勃的生機。教師從不願來到慕名而來,來了就不願走。過去金中任教的百分之八十是高頭本地的教師,而現在百分之九十是外鄉鎮籍的教師。學生更是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周邊的南靖、平和乃至百里遠的新羅、漳平、上杭……過去僅有幾百人的初中一躍發展成為有兩千多名學生的完中,規模擴大了好幾倍。如今金中校園總面積52848平方米,建築面積26383平方米。1999年,學校由職業高中恢復為普通高中。2004年被省教育廳確認為“省三級達標學校”,2009年又被省教育廳確認為“省二級達標學校”。學校堅持“育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理念,以“勤字當頭、嚴於管理”為辦學特色,把質量當作學校的生命綫,形成了“團結、求實、嚴謹、勤奮”的良好校風;廣大教師忠於職守,愛崗敬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形成了“敬業、愛生、開拓、奉獻”的良好教風;全體同學勤奮好學、遵規守紀、自立自強、奮發進取,形成了“精思、善問、好學、奮進”的良好學風。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固提升,中高考成績連續多年名列前茅,成為一所名副其實的“名校”。學校先後被評為“省第八、九、十、十一屆文明學校”、“龍岩市第一、二屆文明校園”“省綠色學校”“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省先進教工之家”“省十五期間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先進學校”“省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單位”“省十佳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第五批省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中學示範圖書館”及幾十項市、縣殊榮。福建省教委原副主任馬長冰視察金豐中學時,不禁感慨萬端:“沒想到這山溝溝裡竟有一所這麼好的學校”。

  2004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為頌揚港胞江兆文先生愛國愛鄉、慷慨捐資的功德,在永定金豐中學設立功德碑,碑上書:“香港同胞江兆文先生,祖籍福建省龍岩市。情繫桑梓,慷慨捐資,興學育才。為了頌揚功德,激勵學子奮發進取,特立此碑。”江兆文先生的拳拳愛國愛鄉傾心教育之精神傳頌於海內外。

  “功莫大於興教,德莫高於育人”是江兆文先生給金豐中學的題詞。這集中體現了他對教育事業的遠見卓識,也是他崇高人格、博大教育情懷的真實寫照。金豐中學正是因為有了這位德高望重的名譽校長,才有她繁榮昌盛的今天。江兆文先生的赤子之心,將永昭日月;其仁其德,當永彪史册。江兆文先生興教育才、愛國愛鄉的風範將永遠鐫刻在金豐中學全體師生的心中……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