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陳萬超:幫戰士識字的連隊文書

  陳萬超初中輟學後於1944年參加康容支隊,政委熊克庭得到一個文化人入伍很高興,想在隊部辦文化學習班的念頭。有一天熊克庭親自去上湖黨支部找到一本閩西蘇維埃政府編的《工農兵識字課本》和一塊鐵皮制的小黑板,陳萬超愉快地擔負起老師的職責。

  陳萬超(乳名阿五),男,初中文化,1926年出生於下山村彭坑。父親陳進賢是一個老實忠厚的農民,子女較多,但都没文化。家中無文人也苦,進賢心想培養一個有文化的兒子,注意打在萬超身上。那時已經12歲的陳萬超才進入培文初小就讀,學生們都叫他“大學生”,他自己也感到好笑。1941年進入筀東鄉國民中心學校讀高級班,讀的認真,進步很快。五年級寫字比賽獲全校第一,得到筆墨和學習本的奬勵。1943年9月考入下洋僑育初中就讀半年,後因困難而輟學在家。1944年國民黨征兵進入高潮,萬超四兄弟大哥三哥離家參加革命,四哥出繼外地,只有萬超在家。有一天下湖保長通知陳進賢,你兒子陳萬超應徵入伍。在這一情况下,陳萬超爲抗征而東跑西走躲避。同年10月經父親同意參加了康容支隊,走上了革命道路。陳萬超入伍時,康容支隊在彭坑寨下召開了歡迎會,先前入伍的群超和億超兩個哥哥也在場,會議由支隊長主持、政委熊克庭在會上講話,他説:“萬超有初中文化,年輕有爲,是少得的人才,他加入我們的隊伍我很高興,更高興的是同胞三兄弟共隊伍”。會後熊政委安排萬超任務,除學習軍事知識外,更主要的幫助指戰員學習文化。陳萬超向熊政委表態:“你交待什麽,我就做什麽”。熊政委對部隊文化教育是比較重視的,有想法就必須行動。有一天,熊克庭帶通訊員江焕昌去湖雷請上湖黨支部贈送一本閩西蘇維埃政府編印的《工農兵識字課本》和湖雷小學借來的《三字經》,託人到街上購買鉛筆和20多本筆記簿,還請人做了一塊用薄鐵皮制的又可釘在樹上的黑板,書籍和教具取回來後,又要考慮學習的時間和方法。經部隊研究後,以鬥争和防敵爲主,采取白天學習、夜間行軍。利用休息聊天的時間學,集中學、分散學、個别指導。不論怎樣形式學都要軍事爲主,崗哨不能少。原則定下來後,有一天到萬裏石老温窠舉行開學儀式,陳萬超在老隊員的鼓勵下開始講課,先學古文《三字經》“上大人、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接下去學《識字課本》“工農兵、團結緊、打土豪、分田地。爲窮人、鼓着勁、去鬥争、莫客氣”。學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大家增加不少知識。1945年春節過後,康容支隊奉命挺進上杭豐稔楮樹坪接受任務,不久參加了豐稔戰鬥和龍岩田螺形戰鬥。

  1945年6月,王濤支隊回師金豐大山長圳頭整休,按照《金豐會議》决定,王濤支隊改爲司令部,分爲三個大隊,行動計劃也做了安排,第二大隊留在閩西,第一、三大隊挺進閩南抗日前綫開展革命活動。陳萬超編入第三大隊二連任文書。1945年6月部隊從金豐大山出發經初溪湖山扺達平和高坑鄉。6月22日王濤支隊第一三大隊集中優勢兵力消滅瞭高坑鄉公所和聯防隊,推毁了反動據點。戰鬥結束後,部隊整休期間,張連長建議學習文化,陳萬超馬上拿着《識字課本》邊讀邊講解,指戰員聽後齊聲叫好。遊擊戰争是緊張的,生活也是艱苦的,有時又是被動的。部隊休息不到10天,爲了避敵又離開瞭高坑。7月10日,部隊到平和烏龍坑,受到敵人1000多兵力的包圍,在劉永生指揮下開展了阻擊戰、陣地戰,經過一天的激烈戰鬥,擊潰敵人進攻,部隊才突圍出去,但付出了很大代價。張大隊長和兩個戰士犧牲了,司令員受了傷,還有不少重傷員,彈藥也損失很大。陳萬超中彈負重傷,後醫治無效逝世,犧牲時才20歲,建國後追認爲革命烈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