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一、陸氏的人生簡歷及其堅守的可貴品格

  《糧食學》大著作者陸精治先生,男,廣東南海人,生於1896年10月,逝於1986年2月,享年90歲。

  年幼時讀過私塾,後轉入小學至畢業。當時小學的校長係康有爲的學生,也曾留學日本,思想開闊、學識豐富,對陸精治先生的啓蒙影響較大。而作爲康有爲家鄉學子之一,更多的是仰望康有爲的學問和改良社會的品性。因而取名爲“精治”,即“勵精圖治”之意。

  十四歲那年,孫中山及革命黨人組織“廣東北伐學生軍”,準備討伐袁世凱。陸精治先生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報名參加,經過近年艱苦的軍訓,表現優秀曾榮獲“廣東北伐學生軍”勛章一枚,僅因南北議和,成立統一政府,“廣東北伐學生軍”隨之解散,進入廣州聖心書院中學繼續學習。

  十六歲,考入上海復旦公學中學,當時的大上海,給陸精治先生極爲深刻的印象,也對中國當時的國勢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並决心學習農業救國的本領,日後爲國爲民作出有用的奉獻。

  十九歲時,在上海復旦公學中學畢業後,預讀上海復旦公學半年,即考慮留學日本。因其家境富裕的程度,在當時的南海地區是屈指可數的,出國留學的費用根本不成問題。在時任上海復旦公學中學老師邵力子等的鼓勵下如願成行。

  20歲那年年初,東渡日本,先在日本東京東亞高等預科學習日文,於22歲時考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至25歲畢業歸國。在日本期間,陸精治先生的同年、海豐的彭湃也在那裏預習日文並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科,兩位异鄉學子從此成了同學與好友,同時參與在日留學生組織的愛國運動。

  1921年6月回國之初,陸精治先生於國立廣東大學任教授、廣東省立宣講員養成所教務長,後歷任多個縣、市、省政府的農業主管及至國家農礦部技正、設計委員等職務。期間尤爲農業方面的專長見稱。但所撰的一批農業著述已難於查考,唯有作者於1925年29歲在廣東省中山縣擔任農業局長並促成該縣成爲農業模範縣時所寫的《改進廣東全省農業計劃》一書,及1931年35歲在國家農礦部任上所寫的《糧食學》大著和此後寫成的《實用養鯉法》等,這三部留世作品。

  及至1947年以來,陸精治先生主要的工作是協助在廣東的國民黨元老李濟深從事和平解放廣東與廣州的内部統戰事務。李濟深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陸精治先生不願北上則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直到1986年2月逝世。在這數十年間,他主要從事日譯及撰寫相關回憶史料等。如《回憶彭湃留學日本》的史料,曾引起《羊城晚報》等多家報刊的關注與編發,2007年9月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全文收入彭湃研究大型叢書的相關文集之中,填補了該項研究中彭湃留學日本方面的史料空白。

  從前述陸精治先生的簡歷看,大致可分爲三個階段:

  從1896年10月出生至1921年6月留學日本回國前是第一階段。這一階段走完了小學、中學、大學預科的學習和出國留學的成長過程,受康有爲等改良社會、孫中山等革命思潮和在廣州、上海、日本等地見識漸進的國難責任所影響,以農業救國的志向與農學專業爲其一生的本心所在。

  第二階段,從1921年6月歸國至1947年間,則重點從事國内農業方面的實務與理論研究工作。尤其在廣東省内數縣、數市擔任農業方面的主管者和在當時中央政府農礦部任職等,由於各種原因,雖難於開展其志向與專業,但“勵精圖治”的初心始終未忘,其在35歲時所撰之代表作《糧食學》無疑寄託着陸精治先生農業救國的堅定抱負和對未竟之業的孜孜追求。

  而從1947年至其1986年2月在廣州逝世時則爲陸精治先生人生道路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他所做的事情之一是協助在廣東的國民黨元老李濟深從事内部的統戰工作,爲和平解放廣東與廣州盡了一份應有的努力。之二是在長期擔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的數十年間,勤於學習與嚴於律己,翻譯過農學日文書籍,撰寫過一批文史資料,尤以《回憶彭湃留學日本》爲代表,得到社會和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成爲研究彭湃的重要參考文獻之一。

  如陸精治先生這樣,從舊社會走過來的高級知識分子多已作古,但他們對國家、對社會有所奉獻的業績始終以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史上的亮點而長存不息。陸精治先生早年立下“勵精圖治”的初心,是以前半生從事農學專業的學習、研究與勞作度過的,爲中國農業的改進特别是對民以食爲天的大計留下了寶貴的筆墨和創見,無疑值得我們借鑒與發揚。與此同時,觀其一生的爲人爲事,其個性特點也甚爲鮮明。

  一是終身清廉自守。陸精治先生出身富家,幼年、少年和青年時期均過着優越的生活,但這並未讓他養成只知享樂、不圖進取的人生態度,也未讓他在踏上社會征途、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變爲自私貪婪、見利忘義之人。從陸精治先生留下的部分日記、家屬的回憶和他當年的友人口中可知,他是個終身清廉自守的本份者。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國内政風、社風一片貪腐,手上有點權力的多成爲家財巨富的“達官貴人”。然而,陸精治先生不但拒絶享受家庭的優越條件,只憑一份工資收入養家糊口。他每到一處任職時均有人送錢送禮,職務上的機動錢財也有可貪可占的機會,但他不僅從未爲這些事而做過逾越之舉,而且也從不跟風送錢送禮給上司。結果,官場上的同學們都在背後笑稱他爲百分百的“書呆子”,也因此處處受排擠、受打擊,每每工作不到年餘,甚至幾個月,便被調來挪去。任途上的多起多落,對他來説是家常便飯。而每每碰到大落之時,他一不爲自己辯護,二不向上司求助,三不自暴自棄而泰然處之,旋即打起背包,退回到家鄉擔任小學校長,與鄉民和孩子們一起,他覺得一身輕鬆。

  二是終身愛國敬業。陸精治先生在幼年、少年時代所處的環境,對其一生的影響甚深。一是廣東南海地區的歷代先賢人物衆多,人文品性濃厚,現當代的革命氣息到處可聞可見。例如南海人康有爲、中山人孫文,等等,幾乎是當地民衆心目中長留不棄的影子,這成了陸精治先生培基鑄魂的客觀基礎。而私塾中的國學教育、小學校長的言傳身教,便是陸精治先生從小立志於“勵精圖治”爲國爲民的初心,其首個實際行動便是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報名參加“廣東北伐學生軍”,並經過近年艱苦軍訓的磨練而榮獲勛章一枚。其後在廣州、上海的中學生活時,開闊了眼界,决心留學日本,並考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與此同時,陸精治先生與海豐彭湃這一對同年、同學和好友在日本積極參加中國留學生愛國運動,“不忘國耻”的血性躍然紙上。學成歸國後,即以農業爲其一生奮鬥的事業,踐行其“農業救國”的方略,分别於29歲和35歲時寫出了《改進廣東全省農業計劃》和《糧食學》這兩部爲其代表性的、至今流傳的農學著作。其中的前一代表作將在下文論及,後一部代表作創造性的提出“糧食學”這一創新學科及其宏大的體系搆架,並重點就中國民食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這便是陸精治先生終身愛國敬業的明证。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