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65章 博行多知47

  【經文】

  博1出2户3,知4天下5; 博1窺6牖7,見8天道9。其10出2彌11遠12,其10知13彌11照14。 是以15聖人16博1行17而18知19, 博1見8而18明20,博1爲21而18成22。

  【注釋】

  1.博:多,很多。例,《荀子·儒效》:“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   2.出:出去,從裏面到外面去。例,《莊子·養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   3.户:防護用的單扇門。例一,《説文解字》:“户,護也,半門曰户。”例二,《莊子·大宗師》:“倚其户與之語。”   4.知:知道,瞭解。例:《莊子·逍遥游》:“之二蟲又何知?”之:這。   5.天下:泛指萬事萬物。例,《莊子·大宗師》:“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守:保持清静本性;參:三;外:把……置之度外。   6.窺:觀察。例,《莊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潜黄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7.牖:窗。例,《莊子·讓王》:“……蓬户不完,桑以爲樞而瓮牖,二室,褐以爲塞……”瓮牖:用破瓦做的窗口。   8.見:看到或聽到。例一,《莊子·齊物論》:“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灸。”時夜:公鷄報曉;鸮灸:斑鳩一類的鳥。例二,《莊子·讓王》:“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丘:孔丘;回:顔回。   9.天道:自然法則,即事物存在、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例,《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運:運行;積:停滯。   10.其:人稱代詞,他,他們。例,《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不朋:不拉邦結派。此處“其”字,可理解爲“人們”。   11.彌:副詞,更加。例,屈原《離騷》:“芳菲菲其彌章。”   12.遠:空間距離大,廣大。例,《莊子 · 逍遥游》:“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13.知:認識。例,《莊子·齊物論》:“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14.照:明白,知曉。例,《韓非子 · 難三》:“明能照遠姦而見隱微。”   15.是以:連詞,因此,所以。例,《莊子 · 盗跖》:“知者之爲,故動以百姓,不違其度,是以足而不争,無以爲故不求。” 16.聖人:“聖”字的意義,《説文解字》表述爲:“聖,通也。”《古今漢語詞典》對“聖”字表述爲:“才能非凡,無所不通。”而對“聖人”則表述爲:“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三者綜合起來,“聖人”可以表述爲:“德才高超,事事通達的人。”例,《莊子·人間世》:“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成:實現;生:出現。   17.行:實踐,做。例,《莊子·天地》:“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   18.而:連詞,表示順接,就。例,《戰國策·趙策四》:“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19.知:真知灼見。例,《莊子·外物》:“雖有至知,萬人謀之。”   20.明:明理。例一,《淮南子·主術訓》:“孔子學鼓琴於師襄,而諭文王之志,見微以知明矣。”例二,《莊子·庚桑楚》:“静則明,明則虚,虚則無爲而無不爲。”   21.爲:做,干。例,《莊子·人間世》:“人皆爲之,吾敢不爲邪?”   22.成:完成,成功。例,《莊子·人間世》:“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

  【譯文】

  人們能够多次走出家門到外界進行調查瞭解,就知道許許多多事物的情况;人們能够多多觀察窗外的情况,就能够認識許許多多事物存在、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人們能够更廣泛地瞭解客觀世界各方面的情况,他們所得到的認識就更加明白。因此,聖人通過很多很多的社會實踐而獲得真知灼見,得到很多很多見聞而明白事理,做了很多很多的事都取得了成功。

  【評説】

  本章簡要叙述了“認識論”的問題。全章只有36個字,分爲兩段。第一段經文20個字,提出“博出户”、“博窺牖”,再强調“其出彌遠,其知彌照”。出户、窺牖表示開放,到外界去走走、看看、聽聽、問問、摸摸、學學、練練。“其出彌遠”是説“出户”的範圍要大,“窺牖”的視野要廣。以現代社會來説,就是要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學習,或出國深造,這樣就能“知天下”、“見天道”。第二段經文16個字,有三個“博”字,在前段經文“知”的基礎上進一步强調要“行”、要“爲”。“行”是爲了使“知”更豐富,“爲”是要把“知”放到自己的實踐中去檢驗和提高,從而獲得真知,如毛澤東説:“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爲什麽“使用”更重要?因爲只有在使用中,即在實踐中才會出真知。例如我們讀老子的書,知道天體演化分爲幾個階段,即“道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一生二”開始,至今約137億年了,而人類從猿進化到類人猿,只有約700萬年。所以,人類是無法親自到“一生二,二生三”那個階段去實踐的。但是人類在後天宇宙中可以接收到宇宙演化進程中不同階段所産生的、在宇宙空間中遨遊的信息,從而捕捉到典型的天體現象,據以提出假設,在理論上進行探索,並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宇宙演化模型。這也是一種實踐,是理論上的實踐。這種實踐能否出真知,就要看理論預見能否被更多的天體現象所證實了。以大爆炸宇宙模型爲例,其中幾個主要論點(見注)是:

  (1)所有恒星都是在大爆炸温度下降後産生的,因此任何星體的年齡都應比自温度下降至今這一段時間爲短,也即小於137億年。各個星體年齡的測量結果已證明瞭這一點。

  (2)後天宇宙一直在膨脹。科學家實際觀察到河外星系有系統性的譜綫紅移,而且紅移與距離大體上成正比例。用多普勒效應來解釋,紅移就是後天宇宙膨脹的反映。

  (3)後天宇宙早期温度很高,産生氦的效率應該很高。實際觀察表明,在各種不同星體上,氦丰度都相當大,而且大都是30%。

  (4)由後天宇宙膨脹速度和氦丰度等數據,可以計算出後天宇宙每一歷史時期的温度。今天的宇宙已經很冷,只有絶對温度幾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測到具有熱輻射譜的微波背景輻射,温度約爲3K(即零下270℃)。這一結果無論定性上或定量上都同大爆炸理論的預見相符合。

  由此可見,科學家在理論上的研究實踐,確實出了真知。這樣的真知,愈是表現在更多的方面,則人類就愈能認識宇宙的本質,也就是“博見而明”,明白後天宇宙産生、變化、發展的規律,即自然法則。既然認識了自然法則,那麽按照自然法則在各個方面開展研究、探索,例如發射人造衛星、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太陽係外宇宙飛船……都一一獲得相應的結果,這也就是“博爲而成”了。

  【思考】

  1.爲什麽提倡“博出户”和“博窺牖”?

  2.你的家人或朋友中有哪些人做到“博行而知,博見而明,博爲而成”的?

  注:

  參看《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