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64章 學致無爲48

  【經文】

  修1學2日3益4,益4之5又6益4,以至7於8大悟9;行10道11日3順12,順12之5又6順12,以至7於8無爲13。無爲13而14無不爲15矣16。故17處18天下19者20 ,常21以22無私23而24爲25,及至26有27私28而24爲25,不足以29處18天下19。

  【注釋】

  1.修:修養,學習。例一,《莊子·天地》:“彼假修渾沌氏之術者也。”假:借。例二,《莊子·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文、武之道:指周文王、周武王的禮制。   2.學:學問,知識。例,《莊子·天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於於以蓋衆,獨弦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   3.日:一天一天地,每天。例,《莊子·齊物論》:“與接爲抅,日以心鬥。”與接:同伙交往。抅:勾結。   4.益:增加,增長。例,《莊子·秋水》:“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爲加益。”   5.之:用在動詞後,調整音節。例,《莊子·達生》:“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6.又:副詞,表示進一層,更加。例,《孟子·公孫醜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7.以至:連詞,表示由前因引出的結果。例,《顔氏家訓·慕賢》:“昔虞國宫之奇少長於君,君狎之,不納其諫,以至亡國。”   8.於:介詞,到。例,《孟子·萬章上》:“舜流共工於幽州,放驤兜於崇山。”   9.大悟:透徹明白。例,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録》:“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10.行:實行,推行。例,《淮南子·主術訓》:“而行必然之道,故萬物舉而無遺策。”遺:失。   11.道:指天道的理念、自然法則。例一,《莊子·天道》:“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哉!”例二,《莊子·天下》:“夫塊不失道。”塊:指土塊的存在、變化。例三,《莊子·繕性》:“道,理也。”   12.順:順應,相合,符合(自然法則,合理)。例,《莊子·養生主》:“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13.無爲:按照自然法則辦事。例一,《莊子·田子方》:“夫水之於汋也,無爲而才自然。”汋:水自然涌出。例二,《莊子·至樂》:“天無爲以清,地無爲以寧。”“無爲可以定是非。”   14.而:連詞,表示後面是結果,因而,就。例,《莊子·山木》:“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爲。”無肯專爲:無意偏執一方。   15.無不爲:没有做不成的事。例,《莊子·至樂》:“天地無爲而無不爲也。”   16.矣:語氣詞,表示將然。例,《莊子·應帝王》:“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17.故:連詞,所以,因此。例,《莊子·天道》:“故古之人貴夫無爲也。”   18.處:處理。例,《左傳·文公十八年》:“先君周公制禮曰:則以觀德,德以處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19.天下:天下事,即國家政務和社會民事。例一,《莊子·盗跖》:“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此六者:亂、苦、疾、辱、憂、畏。例二,《莊子·天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   20.者:助詞,表示“……的人”。例,《莊子·人間世》“菑人者,人必反菑之。”   21.常:永恒的,始終如一。例,《莊子·齊物論》:“言未始有常。”未始:未嘗。   22.以:介詞,依靠,憑藉,按照。例,《莊子·人間世》:“願以所聞思其則,庶幾其國有瘳乎!”   23.無私:没有私心,公正無私。例,《莊子·天下》:“公而不黨,易而無私 。”黨:拉幫結派。易:平和。   24.而:連詞,表示順接,就。例,《戰國策 · 趙策四》:“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25.爲:做,干。例,《莊子·人間世》:“人皆爲之,吾敢不爲邪?”   26.及至:等到……的時候,當……的時候。例,《孟子·滕文公上》:“及至葬,四方表觀之。”   27.有:存在,存在着。例,《莊子·逍遥游》:“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   28.私:謀私。例一,《莊子·應帝王》:“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例二《莊子·則陽》:“君不私,故國治。”   29.不足以:不可能,不能够。例一,《莊子·秋水》:“夫千裏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例二,《莊子·讓王》:“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國,而勇不足以死寇。”

  【譯文】

  修養和學習會使人的品德和知識一天一天地增長,增長再增長,從而能透徹地明白事理;推行天道學説會使人的言論、行爲一天一天地做到符合自然法則,越來越符合自然法則,從而自然而然地按自然法則辦事。人們能够自然而然地按照自然法則辦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了。因此,處理國家政務和社會民事的人,要始終如一公正無私地辦事,當他們存心謀求私利時,就不能够處理好國家政務和社會民事了。

  【評説】

  本章談修養、學習,其目的是爲了提高品德、增長知識和學會按自然法則辦事。

  老子論“悟”,如何得“悟”呢?就是靠學習、研究。老子身爲東周王室的史官,掌管史書,“以閲衆甫”,利於知識積累,又精於思研,乃至於透徹瞭解、明白宇宙萬物存在、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這就是“大悟”。客觀世界的人、物,以及相應的情、理,人們能否認識,這取决於人們主觀上有無求知的意願,這是造成有些人“知情達理”,而另一些人“愚昧懵懂”的内在因素,而外部因素是有没有適於學習的環境。老子主張“舉聖啓智”、“舉敩啓力”,就是要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習的環境,請賢者對民衆“育之”,賢者“損”自己知識之“有餘”,以補民衆知識之“不足”。另方面,賢者也要使自己的知識更加豐富,所以要“學不學”,補充新知識,才能更好輔導民衆。賢者實踐老子“既已爲人貽愈多,繼貽與人以愈多”的教導,給民衆傳授知識,如水之“與善填”,從而使民衆既“啓智”又“啓力”,“益之又益”。

  本章論“悟”,是“漸悟”。比老子晚一千二百多年的佛門六祖慧能曾談論“頓悟”。漸悟是大多數人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的增長由淺及深、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總之是循序漸進。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便進入普遍、透徹明理的境界(如哲學)。而頓悟,慧能所指的是“即時豁然,頓見本性”。慧能在《壇經·頓漸品第八》中説:“爲什麽稱頓悟和漸悟呢?佛法本來没有頓悟、漸悟,因爲學佛的人有聰明有愚鈍,所以就有了頓悟和漸悟的不同”。慧能認爲,頓悟的基礎是聰明,即天資高、智力强。慧能本人就是聰明人,他雖然没有文化,不識字,但只要有人把佛經讀給他聽,就“即時豁然,頓見本性”。

  學習、修煉是爲了能够處理好各種實際問題。農民、工人、教師、醫生、書畫家、音樂家、工程師、科學家……這些人都能在前人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實踐再實踐、探索再探索,以掌握事物存在、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這些人是自然而然按自然法則辦事的。這些人中的佼佼者,因爲“修學”而至“大悟”,因爲“行道”而至“無爲”。在人類歷史上,違背天道的行爲並導致嚴重危害社會公益事業的,主要表現在各級掌權人身上。因爲各級掌權人在處理國家政務和社會民事時掌握殺生大權,時時刻刻牽連人民大衆的利害關係。老子要求各級掌權人做到“無爲”,即按照自然法則辦事,而自然法則是萬物恃之以生的。所以,能做到“無爲”,就不違背國家龢民衆利益,可見“無爲”是爲政者必須遵從的自然法則。這一法則的基本品格是公正無私,所以掌權人最基本的品格應是無私。如果各級掌權人都以“當官發財”爲目的,則腐敗是不可避免的,貪贜枉法、禍國殃民的事必然發生。所以,老子認爲這樣的掌權人“不足以處天下”。

  【思考】

  1.從自己的學業、事業説明“修學日益”和“行道日順”。

  2.舉例説明“有私而爲,不足以處天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