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54章 祈民貴言17

  【經文】

  太上1,轄2之3友4之3 ;其次5, 親6之3譽7之3;其次5,威8之3畏9之3 ;其次5,侮10之3辱11之3。信12不足13,有14不15信12。悠16兮17,祈18民19貴言20,功成事遂21,百姓22皆23謂24大道25自然26。

  【注釋】

  1.太上:指人類社會的遠古時代。例,《禮記·曲禮上》:“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   2.轄:管轄,管理。例,任昉《答劉孝綽》詩:“直史兼褒貶,轄司專疾惡。”   3.之:助詞,用在動詞之後,調整音節。例,《莊子·達生》:“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4.友:互相友愛,互相親近。例,《莊子·讓王》:“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   5.其次:指示代詞,隨後的,次序在後的。例,《禮記·曲禮上》:“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   6.親:任人唯親。例,《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親親:第一個“親”字作動詞,表示任人唯親;第二個“親”字作名詞,表示關係親密的人。殺(shài):等差,分等級。   7.譽:稱贊,授以榮譽。例,《莊子·盗跖》:“好面譽人者,也好背而毁之。”   8.威:威懾。例,《莊子·胠篋》:“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   9.畏:嚇唬,使畏懼。例,《漢書·廣川惠玉劉越傳》:“前殺昭平,反來畏我。”   10.侮:侮辱,欺負。例,《莊子·徐無鬼》:“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爲然。”   11.辱:凌辱。例,《史記·陳涉世家》:“令辱之,以激怒其衆。”   12.信:信賴。例,《莊子·德充符》:“與寡人處,不至以月數,而寡人有意其爲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國無宰,寡人傳國焉。”   13.不足:不足够,缺乏。例,《莊子·盗跖》:“不足故求之。”   14.有:將有,將會。例,《莊子·外物》:“如是,則知有所聞,神有所不及也。”   15.不:副詞,表示一般性否定,不會。例,《莊子·德充符》:“鑒明則塵垢不止。”   16.悠:憂思,長遠。例一,《詩經·周南·關睢》:“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例二,《後漢書·皇后紀序》:“任重道悠,利深禍速。”經文“悠”字,作“長遠考慮”理解。   17.兮:語氣詞,表示感嘆,相當於“啊”。例,《莊子·人間世》:“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   18.祈:祈求,懇求。例,《莊子 · 讓王》: “昔者神農之有天下也, 時祀盡敬而不祈喜。”   19.民:人民大衆,老百姓。例,《莊子·則陽》:“君爲政焉勿魯莽,治民焉勿滅裂。”滅裂:亂來。   20.貴言:寶貴意見。例,墨佘生《狂俠天驕魔女》七十六回:“多 謝 貴 言。”   21.功成事遂:功業完成。例,唐·柳宗元《瓶賦》:“功成事遂,復於泥土。”   22.百姓:泛指天下人,世人,包括百官和人民群衆。例,《莊子·在宥》:“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   23.皆:副詞,全,都。例,《莊子·在宥》:“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异於己也。”   24.謂:説。例,《莊子·齊物論》:“吾謂女夢亦夢也。”   25.大道:天道,道,指宇宙本源(先天形態物質)、自然法則(道理)和自然品格(道德)。例,《莊子·漁父》:“惜哉,子之蚤湛於人僞而晚聞大道也!……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爲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   26.自然:自然而然地按照客觀規律運化、發展。例:《莊子·繕性》:“古之人,在混芒之中……當時是也,莫之爲而常自然。”(爲:强爲,强行)

  【譯文】

  在人類社會的遠古時代,酋長管理氏族事務能與群衆友好親近;後來,統治者用任人唯親並授以榮譽的辦法維持其統治;再往後,則采用各種威懾手段、嚇唬民衆的辦法維持其統治;最後,是欺負、凌辱民衆以維持其統治。統治者對人民大衆缺乏信賴,則人民大衆也將不信賴統治者。要從長遠考慮問題啊!要懇求民衆提出寶貴的意見,則功業會完成,百姓都説實行天道,各項事業將自然而然地按照客觀規律運化。

  【評説】

  本章扼略叙述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管理(統治)者與被管理(被統治)者之間相互關係的變化、發展情形。不論是遠古時代的原始社會或者現代叢林中的原始群居部落,人與人之間親和、平等,群體中的領頭人與每一個人之間,基本上是“轄之友之”的關係。隨着社會形態的變化、發展,這種關係也發生變化。如三皇(燧人、伏羲、神農)五帝(黄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時代,雖然保持着“轄之友之”的關係,但已出現“親之譽之”了,對戰争俘虜,則視爲奴隸而“威之畏之侮之辱之”;而後夏、商、周、秦,“威之畏之侮之辱之”愈演愈烈……及至清朝,除“親之譽之”外,“威之畏之侮之辱之”更擴大至不同政見者。另方面,每一個朝代的興衰過程,第一任君王對待民衆,往往表現得比較相好、親近,因而得到民衆的擁護;而後繼的君王,一代不如一代,夏桀、商紂、周幽是暴君的典型,他們因爲無道而被打倒。老子在這裏雖然没有直言分封諸侯這種制度的弊病,但以“親之譽之”直擊“親親爲大”那種任人唯親和維護一姓血親利益的等級特權世襲制度,又以“威之畏之”、“侮之辱之”刻畫統治者的强横形象,並在第28章中指出“民不畏威,則大威將至,其勢披靡”來説明“反者道之動”的必然性。從夏朝到清朝,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是一姓世襲統治天下,但最終都被推翻,歷史在重復這個過程。而其所以如此,是因爲他們以“親親爲大”作爲指導思想所建立的一姓血親利益等級特權世襲制度不符合人民大衆的利益,統治者又不相信人民大衆,他們以“威之畏之”、“侮之辱之”的手段對待民衆,走向歷史的反面而自取滅亡。更本質地説,“親親爲大”的核心是爲私,爲統治者自己的利益。總而言之,統治者不顧民衆的利益,不相信民衆,是必然要滅亡的。

  本章經文中所述的“信不足,有不信”,在第52章中也出現過一次,其意思是:統治者對天道缺乏誠信,就不會有信心,也不能信賴天道。因爲在第52章中,老子以飆風、暴雨不能持久來喻示社會大動盪也不應持久,也即應盡快平息諸侯争戰,讓天下安定下來,同時教示侯王要同道、同德、同舍,則得道、得德、得民心。如果侯王不相信這種理念,當然不會有信心去實踐,也不能信守這種理念。而在本章中,“信不足,有不信”是針對統治者與民衆的關係説的,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爲了進一步强調這個根本問題,老子指出應“祈民貴言”,即懇切地聽取民衆的意見,以百姓心爲心。在《道德經》中,對統治者與民衆的關係問題,老子有多次論述,例如:

  身貴者宜以賤爲本,位高者宜以下爲基。

  處天下者,常以無私而爲。

  愛民治國,能無爲乎?天門開闔,能爲慈乎?以正治國,以無私處天下。

  君無爲而民自正,君無争而民自化,君無欲而民自樸,君無私而民自孚。

  其政曼曼,其民淳淳;其政拶拶,其民譎譎。

  治人事天莫若舍。

  威,無威;懾,無懾;位,無位。

  民不畏威,則大威將至,其勢披靡。

  不柙民之居,不壓民之生。夫唯不壓,則民不厭。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强爲,是以難治;民之輕世,以其上之厚生,是以輕世。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高下相傾。

  ……

  在這裏,特别要説一下“高下相傾”,其一是互相傾向,互相依賴,互相信任;其二是互相傾軋,高對下施威,下使高無威;民之大威,其勢披靡,下可以使上無位。唐朝宰相魏征有一次對李世民説:“君王如舟,人民如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魏征把最高統治者與民衆的關係,比喻爲船和水的關係,船在上,水在下,也搆成“高下相傾”之勢。魏征的這種比喻,更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老子的思想。

  李世民有一次就大興土木工程問題對大臣們説:“雕飾宫殿、游賞池臺,是帝王的欲望,而百姓却没有這種欲望;帝王喜歡放縱淫逸,百姓厭惡疲勞困弊。孔子説過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實行,就是恕(將心比心)啊!自己所不願意承受的事,不要强加到百姓身上。我爲帝王,富有四海,每事都可以由我决定。所以,我要自我克制,不做百姓不願做的事,必然能順從民意。”魏征對李世民這段話很贊賞,進一步殷切地説:“臣聽説古人認爲‘自己的心順從百姓的心則昌盛,使百姓服從自己的淫樂則滅亡’。隋煬帝貪得無厭,只喜愛奢侈淫樂,有關部門的供奉和營造,稍不如意就對有關人員施以酷刑。上面有什麽愛好,下面必然起而仿傚,驕奢永無休止,就會導致滅亡。這不僅是歷史記載的東西,也是陛下親眼所見的。正是由於隋朝無道,所以天下才令陛下取而代之。”李世民以前也曾説過:“順應人民的意願,去掉苛刻的要求和嚴酷的刑法,不突發奇想去侵擾人民,依其自然發展,讓人民休養生息,國家就會安定,你們(指大臣們)應齊心協力共同完成此事。”在這裏,李世民提出“依其自然發展”,就是辦事要按照事物發展的自然法則,這樣必能“功成事遂”,所以“百姓皆謂大道自然”。

  【思考】

  1.舉例説明“信不足,有不信”。

  2.“祈民貴言”與“功成事遂”有什麽關聯?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