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48章 與人愈多81

  【經文】

   醒1者2不3昧4 ,昧4者2不3醒1;善5者2不3奪6,奪6者2不3善5;摯7者2不3泊8,泊8者2不3摯7。聖人9無極10,既11已12爲13人14貽15愈16多17,繼18貽15與19人14以20愈16多17。天之道21, 履22而23不3害24;聖人9之25道26,爲27而28不争29。

  【注釋】

  1.醒:清醒。例,《楚辭·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   2.者:助詞,表示“……的人”。例,《莊子·人間世》:“菑人者,人必反菑之。”   3.不:副詞,表示一般性否定。例,《莊子·德充符》:“鑒明則塵垢不止。”   4.昧:糊涂,不明白。例,《莊子·知北游》:“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   5.善:善良。例,《莊子·胠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   6.奪:奪取,强取。例,《發菩提心經論》:“不奪物命,不侵他財,不犯外色。”   7.摯:誠摯,真摯。例,《左傳·成公九年》:“南冠而摯者,誰也?”   8.泊:停止。例,《八關齋制序》:“夫五宅易昏,四流不泊。”   9.聖人:“聖”字的意義,《説文解字》表述爲:“聖,通也。”《古今漢語詞典》對“聖”字表述爲:“才能非凡,無所不通。”而對“聖人”則表述爲:“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三者綜合起來,“聖人”可以表述爲:“德才高超,事事通達的人。”例:《莊子·人間世》:“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成:實現;生:出現。   10.無極:時空没有止境。例,《莊子·大宗師》:“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   11.既:連詞,既然,已經。例,《莊子·天地》:“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12.已:副詞,已經。例,《莊子·大宗師》:“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外物:把物事置之度外;外生:把生命置之度外。   13.爲(wèi):替,給。例,《莊子·養生主》:“庖丁爲文惠君解牛。”   14.人:别人,他人。例,《莊子·徐無鬼》:“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無己譽。”   15.貽:贈送,給與。 例一,《説文解字譯述(全本)》:“貽,贈遺也。”例二,《莊子·逍遥游》:“魏王貽我大瓠之種。”   16.愈:副詞,更加。例,《莊子·山木》:“君其涉於江而浮於海,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17.多:數量多,次數多。例,《莊子·人間世》:“醫門多疾。”   18.繼:繼續,連續。例一,《説文解字》:“繼,續也。”例二,《莊子·至樂》:”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   19.與:給,給予。例,《莊子·山木》:“與而不求其報。”   20.以:連詞,而且。例,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游者衆。”   21.天之道:指真實存在的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例,《孟子·離婁上》:“是故誠者,天之道也。”   22.履:實踐,實行。例,《説苑·政理》:“始誦之文,今履而行之。”引申爲“處理”。   23.而:連詞,表示順接。例,《戰國策·趙策四》:“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24.害:灾害,禍害。例,《莊子·盗跖》:“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爲盗跖,爲天下害。”   25.之:助詞,用於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相當於“的”字。例,《莊子·德充符》:“夫無趾,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况全德之人乎!”   26.道:行爲準則。例,《莊子·胠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   27.爲(wéi):做,干。例,《莊子·人間世》:“人皆爲之,吾敢不爲邪?”   28.而:連詞,表示轉折,但是。例,《莊子·天道》:“天不産物而萬物化,地不長物而萬物育。”   29.不争:不與人相互搶奪。例一,《莊子·盗跖》:“是以足而不争。”例二,《莊子·胠篋》:“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譯文】

  清醒的人不糊涂,糊涂的人不清醒;善良的人不掠奪,掠奪的人不善良;誠摯的人不會停止以誠待人,停止以誠待人的人不誠摯。聖人爲民衆做好事是没有止境的,既然已經給世人做了很多貢獻,就繼續給世人作出更多的貢獻。自然法則,在萬物運化中得到實踐使萬物不遭受禍害;聖人的行爲準則,在於對民衆作出奉獻而不會與民衆互相争奪。

  【評説】

  本章從論述醒、善、摯方面入手,刻意闡述聖人爲民衆做貢獻是没有止境(無極)的,而且恪守天道的本性:爲而不争。

  醒的對立面是昧,即不明白事物的道理,因而表現得蠻不講理。例如春秋末年,齊莊公與宰相崔柕的妻子通姦被崔柕發現,崔柕設計殺死齊莊公,史官如實記録崔柕弑君之事。崔柕大怒,把史官殺了。史官的弟弟繼任,仍如實記史,又被崔柕殺了。史官的三弟繼任時,没有因爲兩位哥哥被殺而被嚇倒,仍如實記下這個事實。至此,崔柕才恍然大悟,認識到歷史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不論殺死多少史官,總不能掩蓋歷史真相,所以不再殺害史官。歷史的真實性,是敢於秉筆直書的史官以生命和鮮血爲代價换來的。崔柕爲掩蓋歷史而兩次殺史官,是一昧再昧。因爲史官不畏殘暴,敢於面對淋漓的鮮血,以死來維護歷史的真實性,才使崔柕由昧轉醒。在當今世界上,例如日本政界右翼勢力,千方百計要掩蓋當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殘害中國人民的歷史事實,甚至宰相及其幕僚們一再前往靖國神社祭拜那些罪大惡極的戰争販子的鬼魂,不正是“昧者不醒”的寫照嗎?!

  再説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與黄門侍郎王珪閒聊時,指着在一旁服侍的美人説:“她本是廬江王李瑗的王妃。李瑗兵敗身亡,財産被没收,她也依例没入宫中服役。她本來也有丈夫,李瑗看中了她,殺害了她的丈夫,把她强納爲妃,像李瑗這樣殘暴恣虐,豈有不亡的道理?”王珪一愣,馬上離開坐席,起立躬身問:“陛下以爲廬江王强納她爲妃,是對呢還是錯?”

  李世民詫异地反問:“哪有殺人而强娶人妻的道理?你爲什麽要這樣問我呢?”

  王珪説:“臣在《管子》中讀到:齊桓公到郭國,問郭國的父老:‘郭國爲什麽會滅亡呢?’父老回答:‘因爲郭君喜愛善人而厭惡壞人,因而滅亡’。齊桓公説:‘要是像你們這樣説的話,郭君是賢明的君主,怎麽會亡國呢?’父老説:‘他並不賢明。他雖喜愛好人但不能用,雖厭惡壞人却不能除。所以亡國了。’如今,這個美人正在陛下身旁,臣猜想陛下認爲這樣做是對的。陛下如果認爲不對,那麽這種做法正是知惡而不除去。”

  李世民聽後很高興,連聲稱“善”,馬上下令把美人送還她的親屬。

  我們再從歷史人物的表現來分析説明本章經文中的“摯”。老子説“重積德者無不恪,無不恪也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將可以佑國”。這就是説,崇尚積累功德的人辦事謹慎、待人恭敬,永遠地堅持辦事謹慎、待人恭敬,一定能對國家有所幫助。在這裏老子强調“摯”而且“不泊”。不泊,即不停頓。毛澤東就强調指出,要永遠爲人民服務,一輩子做好事。他曾經感嘆地説: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不做壞事!

  那麽歷史上有没有那種“既已爲人貽愈多,繼貽與人以愈多”的人物呢?我們以孔子爲例來説明吧。孔子五十一歲得魯定公重用,治理魯國三個月而卓有成效。當時市場上做買賣的不報虚價;男女走路左右有别;路遇失物,不肯拾取;四方人士入魯,有賓至如歸之感。可是後來,魯侯迷戀女樂寶馬,意亂神惑,再也不理朝政之事。孔子多次勸諫没有一點作用。孔子知道自己再也難以以《禮》治理魯國,就帶上徒弟,周遊列國。他到過衛國、宋國、鄭國、陳國、楚國,還到洛陽找到老子問《禮》。他那套以《禮》治國的方法不被列國采用,最終又回到魯國,但他已斷了從政的念頭,開始删《詩》、《書》,定《禮》、《樂》,審《魯史》,編《春秋》,又爲《易》寫説明文以解釋經義,使《易》書的内涵進一步昇華、彰顯哲理,焕發出中華民族源頭文化的光輝。從歷史意義看,孔子雖然在魯國從政有過卓著成效,但遠不及在他退隱之後著書立説的貢獻。孔子晚年的事業體現了老子説的“繼貽與人以愈多”的品格,贏得了歷史的青睞。

  本章最後的落脚點,就是“爲而不争”,也就是有大作爲、對國家和人民有大貢獻,但不要争名奪利。老子説這是聖人的行爲。“爲而不争”,典型者是樸,其本質是無我,其表現是舍己爲人。老子説“樸嬗則爲器”,是説原木在能工巧匠加工之後,“我”消失了,而轉化爲千家萬户、各行各業所需的器具,是獻身爲人的崇高品格。春秋戰國時期的介子推、舍身救伍子胥的漁翁和浣紗女,或者我們所熟悉的雷鋒、焦裕禄,等等。他們之所以得到人民的傳頌,就因爲他們具有天道無私、舍己爲人,爲而不争的崇高品格。

  【思考】

  1.你知道春秋戰國時期之諸子,能做到“既已爲人貽愈多,繼貽與人以愈多”的是哪幾位?舉例説説現實社會中諸如這樣的人。

  2.中國歷史上有没有“爲而不争”的聖人或國家領導人?舉例説明。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