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41章 知止不殆32

  【經文】

  道1原2無名3,樸4雖5小6 ,天下7不敢8逞9。侯王10 若11能12守13,天下14將15自16彬17。天地18 相合19,以20 降21甘露22,夫23莫24之25令26 而27自16 均28。制29始30有31名32, 名32也33 既34有35,夫23也33將36知止37, 知止37所以38不39殆40。譬如41道1之42在43天下44,猶45川46谷47之48與49江50海51。

  【注釋】

  1.道:物名。“道”字的本義,《説文解字》這樣表述:“道,所行道也。”即人們行走的路。後世引申爲途徑、方法、道理,是萬事萬物據以産生、存在、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自然法則。此處,“道“字表示存在於先天宇宙中並演化生成天體的先天形態物質,即宇宙本源。例—,《莊子·大宗師》:“夫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生天生地。”例二,《莊子·漁父》:“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由:來源,開頭。參看漢·王充《論衡》:“善行動於心,善言出於意,同由共體,一氣不异。”   2.原:起初,本來。例,《左傳·隱公三年》:“今孟州市,原爲孟縣,秦時爲河雍縣。”   3.無名:没有名稱。例,《漢書·揚雄傳下》:“無主無名,要合《五經》;苟非其事,文不虚生。”   4.樸:未加工的原木。例,《説文解字譯述(全本)》:“樸,木素也。”例二,《論衡·量知》:“無刀斧之斷者謂之樸。”   5.雖:連詞,雖然。例,《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   6.小:低微,低等。例,《後漢書·杜詩傳》:“願退大郡,受小職。”   7.天下:天下人,世人。例,《莊子·駢拇》:“曲折禮樂,呴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8.不敢:没有膽量做某些事情。例,《莊子·駢拇》:“餘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爲仁義之操,下不敢爲淫僻之行也。”   9.逞:顯示,放縱。例一,《莊子·山木》:“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例二,《國語·周上》:“今虢公動匱百姓,以逞其能。”   10.侯王:諸侯國的最高統治者。例,唐·柳宗元《封建論》:“不制其侯王。”   11.若:連詞,如果。例,《莊子·人間世》:“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   12.能:能够。例,《莊子·天地》:“能有所藝者,技也。”   13.守:保持。例,《莊子·達生》:“是純氣之守也。”   14.天下:天下人,世人;泛指萬事萬物。例一,《莊子·駢拇》:“曲折禮樂,呴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例二,《莊子·大宗師》:“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守:保持清静本性;參:三;外:把……置之度外。   15.將:副詞,會,一定。例,《莊子·德充符》:“夫子,聖人也……丘將以爲師……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夫子:指魯國大智者王駘。   16.自:副詞,自然地。例,《莊子·在宥》:“汝徒處無爲,而物自化。”   17.彬:興盛,美好。例,唐·柳宗元《答問》:“文墨之彬,足以舒吾愁兮。”   18.天地:指大自然,也指上層統治者與下層民衆(即全社會的人)。例一,《莊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氣之辯……”例二,《莊子·天地》:“故通於天地者,德也。”   19.相合:互相融合。例,《儒林外史》二十:“先生如此談詩,若與我家葦蕭相見,一定相合。”   20.以:連詞,表示先後相承,因而。例,《莊子·大宗師》:“伏羲得之,以襲氣母。”   21.降:莅臨,給予。例一,晋·潘岳《借田賦》:“我皇乃降靈壇,撫御耦。”例二,《書·大禹謨》:“民棄不保,天降之咎。”   22.甘露:甘甜的露水,比喻恩澤。例一,《後漢書》:“明府政未能致甘露。”例二,芳玉庭《追憶隨待,耕蕓恩師的日子》:“普灑甘露,成熟衆生。”   23.夫: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議論。例,《莊子·天運》:“夫虚静、恬淡、寂漠、無爲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24.莫:不定代詞,没有誰,没有哪一個人。例,《詩·小雅·采薇》:“我心傷悲, 莫知我哀。”   25.之:助詞,用於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相當於“的”字。例,《莊子·德充符》:“夫無趾,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况全德之人乎!”   26.令:發出命令。例,《詩經·齊風·東方未明》:“倒之顛之,自公令之。”   27.而:連詞,表示順接,相當於“就”字。例,《戰國策·趙策四》:“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28.均:公平,普遍,均匀。例一,《説文解字》:“均,平,遍也。”例二,《莊子·天地》:“天地雖大,其化均也。”例三,《莊子·胠篋》:“分均,仁也。”   29.制:指分封諸侯、任人唯親的封建特權制度、法規,統治者的命令等。例一,《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撟制以令天下。”例二,《左傳·隱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大都(都市)不過參國之一:最大城邑規模不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   30.始:開始。例,《莊子·大宗師》:“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   31.有:具有。例,《莊子·大宗師》:“夫卜樑奇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   32.名:名分,名義,做某些事情時用來作爲依據的名稱。例,《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慎器與名。”   33.也:副詞,表示强調。例,《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崖,而知也無崖。”   34.既:既然。例,《莊子·天地》:“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35.有:表示存在,存在着。例,《莊子 · 逍遥游》:“窮發之北,有冥海者, 天池也,有魚焉。”天池:天然水域。   36.將(qiānɡ):願、請,表示希望。例,《詩經·衛風·氓》:“將子無恕,秋以爲期。”   37.知止:認識到適可而止。例,《唐玄宗注老子》:“知止者,不多藏。”   38.所以:用在下半句,表示結果。例,《莊子·齊物論》:“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39.不:副詞,一般性否定。例,《莊子·德充符》:“鑒明則塵垢不止。”   40.殆:危險。例,《莊子·秋水》:“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41.譬如:比如,如。例,《圓覺經》卷上:“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42.之:助詞,用於主、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例,《莊子·在宥》:“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然焉人樂其性。”性:本性。   43.在:介詞,引進行爲所涉及的處所、對象。例,《莊子·田子方》:“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   44.天下:泛指宇宙萬物。例,《莊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氣耳。”   45.猶:如同,好像。例,《莊子·逍遥游》:“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   46.川:河流,泛指江、河。例,《莊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   47.谷:山間泉水小溪流經兩山之間而通於河川的溝壑地段。例一,《説文·解字》:“谷,泉出通川爲谷。”例二,《淮南子·地形訓》:“東方,川谷之所注……西方,高土川谷出焉。”例三,《莊子·胠篋》:“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淵實。”“谷”字, 常用以比喻甘居低下, 心胸寬宏, 能容納萬物。   48.之:助詞,用在介詞前,起强調作用。例:《莊子·在宥》:“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響。”   49.與:介詞,跟,同。例,《詩經·邶風·擊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50.江:大的河流,指長江。例,《説文解字譯述(全本)》:“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岷山,入海。”江,即長江,發源於蜀郡湔氐道境外的岷山,東流入海。亦作江河的通稱,一般指大的河流。例,《莊子·山木》:“君其涉於江而浮於海,望之而不見其崖。”   51.海:地球上自然形成的大水域,能容納所有江河的流水,後指海洋中鄰接大陸的水域。例一,《説文解字譯述(全本)》:“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例二,《莊子·秋水》:“天下之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海,一些特别大的湖泊也稱爲海,如位於歐亞大陸交界處的裏海,是内陸最大鹹水湖;位於北美洲的蘇必利爾湖,面積比裏海大,是内陸淡水湖。經文中的“江海”,宜理解爲“江河湖海”。

  【譯文】

  道本來没有名稱,原木雖然如此低微,世人却不敢對道和原木逞强。統治者如果能保持道和原木那種大公無私的品格,則世上人與人及萬物的生存、發展將自然而然地興盛、美好。統治者與人民大衆相互融合,因而給百姓所帶來的恩澤,没有任何人的命令而自然而然地公平、普遍、均匀。國家制訂分封諸侯、任人唯親的特權制度和法規從一開始時就有它産生的名義,名義既然有了,希望能適可而止,能適可而止所以没有危險。比如道與宇宙萬物之間的關係,如同山溝溪流與江河湖海之間的關係。

  【評説】

  本章是以“制”作爲中心議題來討論的。制,是指國家政治體制、規章、法則,而在夏、商、周三個朝代,制是指《禮》制,如《商君書·更法》中指出“因事而制禮”。朱熹注《論語》時指出:“禮,謂制度品節也。”從相承相襲的情况分析,《禮》始於夏朝,而殷(商)襲夏禮,周(西周)猶襲殷禮而制訂《周禮》,其主導思想是“仁義”,而“仁”以“親親爲大”,“義”則以“尊賢爲大”。施“仁”則“親親之殺”,行“義”則“尊賢之等”,這是典型的等級、階級制度,各級統治者的權力、地位的分配,其制度的理論基礎就是“仁義”。可以説,“仁義”是爲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特權制度“正名”的,有“仁義”作爲理論基礎,擁有特權者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享受並世襲其既得的利益。在《論語·子路》中,孔子對子路説:“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從孔子的這段話,可知《禮》、《樂》制度之“正名”,有着特别的含義。

  孔子在魯國推行《禮》制,不能持久,行不通而周遊列國繼續推行《禮》制,列國也不采納,便到洛陽找老子問《禮》,老子對他説:“子所言者,其人(指夏啓)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老子對孔子説:你所説的人(如夏啓)早已腐朽了,只有他的《禮》制還在。孔子回到魯國,不再從政,埋頭讀書,並寫成六經。對於《禮》,在第71章中老子一針見血指出“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又説“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因爲《禮》的本質是“仁義”,是等級、階級制度,是違背天道那種萬物平等、一視同仁的品格的。由於《禮》是封建統治者以人道代替天道,以人爲代替無爲,以强横代替自然,所以老子説“大道廢,尤仁義”。顯然,天道是本,人道是末,本末倒置,天下才昏亂。

  爲了説明本章的根本意義,經文從無形的“道”和有形的“樸”談起。關於“道”,老子曾説“天下莫能知”,因爲“道原無名”,而老子也是“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以“道”而“恃之以生”。這個觀點,從宇宙演化、生物進化、人類社會的形成、變化、發展進程以及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和應用……無不遵循其客觀存在的自然法則(即天道)的事實來看,萬物以“道”而“恃之以生”是毫無疑義的。人類行爲如果不遵循自然法則,將會怎麽樣呢?老子説“違者敗之,恣者失之”。要想不敗和不失,唯一的辦法是對天道“不敢逞”。

  對於“樸”,老子説“樸嬗則爲器,人擁之若爲官長,則大治不革(jí)”。樸嬗爲器,是獻身爲人而無我無私的天道品格。三皇五帝,特别是人所共知的堯、舜二帝具有這種品格;爲救伍子胥的漁翁和浣紗女具有這種品格;雷鋒、焦裕禄具有這種品格。這些人雖然已經千古了,但他們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對“道”和“樸”,老子説“天下不敢逞”。如果天下人敢逞,又會怎樣呢?例如從夏朝起,封建制度社會形成了,私有制建立了,仁、義、禮作爲私有制社會强化階級特權利益的本體意識形態確定了,這就是對“道”和“樸”敢逞了,就是否定了原始社會的公有無私,否定没有階級特權利益的意識形態,即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所體現的天道已經被仁、義、禮所體現的人道否定了,其結果怎樣呢?唐朝著名歷史學家李百藥在評論以《禮》制維係諸侯統治時指出:“諸侯的子孫承襲祖先餘蔭,常常會忘記祖先創業的艱苦,一代比一代荒淫暴虐,政治混亂。列國時,大臣殺死國君,父親殺死兒子,兒子殺死父親,父親强娶兒媳,兒子姦淫父妾……”真是亂七八糟!歷代的昏君、奸臣都爲非作歹。進入封建社會,也復如此。首先是秦始皇的生身父親吕不韋,是利己主義的典型;而隋朝末代皇帝弑父殺兄納父妾……如此種種,其仁、義、禮之虚僞使國家昏亂,不亦一清二楚麽?這就是對“道”和“樸”敢逞的結果。可見“親親爲大”的意識形態,其所造就的“天子”、“寵臣”必然爲己、爲私,這就是人道所表現的末性。

  《墨子·耕柱》中記述巫馬子與墨子的一段對話,可以清楚地表現懷抱人道末性者必然自取滅亡的下場:

  巫馬子對墨子説:“我和你不同。我愛鄰國的鄒人,就超過愛遥遠的越國人;愛我的魯國人,就超過鄰國的鄒人;愛我的同鄉人,就超過愛魯國人;愛我的家人,就超過愛同鄉人;愛我的父母,又超過愛家里人;愛我自己,又超過愛父母,因爲越切近我,我就越愛。有人打了我,我就疼;打别人,我就不疼。我爲什麽不撫揉自己的痛處,反而去撫揉並不使我疼痛的别人呢?所以,我可以爲自己的利益而殺别人,絶不爲别人的利益而殺害我自己。”

  墨子説:“你的這種主張,是將隱藏在自己心中呢?還是想告訴别人呢?”巫馬子説:“我爲什麽隱藏自己的觀點呢?我將公開告訴别人。”

  墨子説:“那麽,如果有一個人喜歡並贊同你的主張,就有一個人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殺你;有十個人喜歡並贊同你的主張,就有十個人爲了利己而殺你;天下人都喜歡並贊同你的主張,那麽天下人就都要爲了利己而殺你。反之,一個人不喜歡並反對你的主張,也就會有一個人要殺掉你,因爲你是散佈不良言論的人;十個人不喜歡並反對你的主張,就有十個人要殺你,因爲你是散佈不良言論的人;天下人都不喜歡並反對你的主張,那麽天下人都要殺掉你,因爲你是散佈不良言論的人。喜歡並贊同你的人要殺掉你,不喜歡並反對你的人也要殺掉你。”

  這段對話,巫馬子的思想屬於另一類典型的“親親爲大”的意識形態,是絶對的利己主義。在中國歷史上,奴隸主與封建主以强權推行和維護這種意識形態,近、現代那些貪婪的奴隸主、唯利是圖的有錢人、自私又貪婪的官僚,承襲和維護這種意識形態,其流毒何其深廣!這就表明,老子關於“行於大道,唯私是畏”的斷言是何等正確!

  那麽,對“道”和“樸”,老子爲什麽説“侯王若能守,天下將自彬”呢?老子指出侯王要遵“道”守“樸”,這不但對春秋戰國社會有直接的現實意義,而且對後來的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也有深刻的啓迪意義。古人説:“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就是人們常説的“上行下傚”。例如,堯、舜以公正慈善來治理天下,民衆就以公正慈善來修養自身;桀、紂以强暴來治理天下,民衆就傚法以暴力來推翻他;春秋時期齊桓公喜愛紫色,齊國官民就全部都喜愛紫色而不愛其它顔色;戰國時期楚靈王喜歡細腰,大臣上朝就用帛把腰束緊,衆宫女爲减肥而節食,結果餓死了許多人;隋煬帝到甘泉宫對宫中溪泉不很滿意,却責怪没有螢火蟲,説:“捉些螢火蟲在夜間照明也不錯嘛!”有關官員立即派出數千人四處去捉螢火蟲,最後共送來五百車。……可見,上愛什麽,下也效之,而且死守也不敢違背。古人説:“君王如同器皿,人民如同水。”水是没有固定形狀的,是方是圓,取决於盛水的器皿,而不是水本身。唐太宗李世民曾對宰相封彝德説:“流水的清濁在於源泉。君主是國政的源頭,人民就是流水。君主行爲欺詐而想讓臣下行爲端正,就如同源頭污濁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樣,想求得天下大治,决没有這種道理。”另一次,李世民對宰相王珪説:“穩定人心安定國家,全在於君主。人君清心寡欲,無爲而治,人民則安居樂業;人君欲望膨脹,百姓就要遭殃苦難。我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修養自身,自策自勵。”在衆位良臣輔助下,李世民時代在治國方面出現大好景象。貞觀九年,由於連續三年豐收,鬥米數錢,晚上睡覺不用關門,銀子丢在路上也無人拾取,客商或遊學的讀書人,從長安到嶺南,從崤山到東海之濱,都不用帶糧食,路過的任何人家都可以免費爲他們提供飲食。在貞觀六年還是一片荒凉的中原大地,短短三年已徹底改變了模樣,家家豐衣足食,行路人路過村莊,村里人不僅供給豐盛的飲食,臨行時還贈送乾糧。這種昇平景象是從來没有過的,而這也證明老子所説的“侯王若能守,天下將自彬”是完全能够實現的。

  本章經文之“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夫莫之令而自均”也是很有意義的。“相合”指的是和諧共處、互相融合,如“轄之友之”,如“舉誠啓翊”,如“萬物負陰而葆陽,充氣以爲和”。全社會的人“冲而擁之”、“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所以天下也“莫得親,莫得疏,莫得利,莫得害,莫得貴,莫得賤”。全社會的人都“亦同道,亦同德,亦同舍”。這是多麽高尚的境界!達到這種境界,則“降甘露”且“莫之令而自均”。

  爲什麽甘露降而能“莫之令而自均”呢?老子以甘露來比喻人民所得到的澤惠,是很科學且很巧妙的。我們知道,露是指“露水”,即凝結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的水珠。這種水珠,是由於地面上的草、木、石等物體在夜間散熱而冷却,接近地面的空氣温度逐漸降低(仍高於0℃)時,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而凝結成水珠。在這裏有一個條件,就是不颳風也不下雨,因爲有風雨時,地面上的水汽不能得到“相合”的環境(如温度、濕度變化不能形成水珠),只有在無風無雨的時候才能出現“相合”的環境。風雨,也常常被用來比喻社會政治動盪。没有政治上的風風雨雨,也就表明社會清明,國家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官民友好和諧,也即統治者與人民大衆“相合”,則太古時期那種“轄之友之”的社會景象可能再現。老子從自然現象引申到社會現象,以“甘露”來比喻國家給人民帶來的好處(恩澤)。露水,在朝陽照射下晶瑩透亮,閃爍生輝,給人以美好的感受。特别是,水汽在凝結爲露水的過程中,不論凝結在草、木或其它物體上,是没有厚此薄彼的選擇的,没有親疏之分的,也没有等級差别的,總之是“不仁”。這也喻示,國家給百姓帶來的好處,也不應該有親疏之分,不應該有等級差别,也就是應該“不仁”,才能“莫之令而自均”,實現“和其光,同其塵”。這種社會景象,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於原始公社制社會中,歷經數十萬年。到了後期,因爲維護私利、任人唯親、等級與階級意識形態緩慢萌芽、曲折發展,時隱時現。例如,軒轅黄帝打敗蚩尤之後,爲了維護既得利益,就曾分封二十五子到各地區主管政務,這已是“親親爲大”的“仁政”了,但未能形成一種穩定的體制,没有造就世襲的統治。其後唐堯、虞舜行天道而大公無私,禪讓帝位。所以,原始公社制社會到舜禪位爲止,社會意識仍以大公無私爲主體。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在論功行賞時説:“古代人們所説的至公,指的就是公平、仁愛、正直、無私。丹朱是堯的兒子,堯没有傳位給丹朱,反而傳位於舜;商均是舜的兒子,舜没有傳位給商均,反而傳位於禹……所以,君臨天下的人,要以天下爲公,對任何事物都不應出於私心。蜀漢的諸葛孔明,不過是一個小國的丞相,還能這樣説:‘我的心如同秤一樣公平,不爲私人而偏輕偏重’,何况我們統治的是整個中國呢!我與你們的衣食都來自於百姓,説明下面的人已給上面做出奉獻,而上面的恩惠並未下達到下面……”李世民能够這樣正視現實,是十分明智的。當然,唐朝作爲有階級特權的社會,總體上還是施行“仁政”的社會,不可能出現老子説的“夫莫之令而自均”的景象,而貞觀九年天下昇平,已經是很不錯了。

  在《道德經》中,只有本章談到“制”,如果“制”是符合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的,當然是好的,如果“制”是與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相違背的,就不好了。例如,商鞅制訂並實行嚴酷刑法治國,官民皆有隱怒,終局是變法自斃;秦始皇繼以嚴酷刑法治國,焚書坑儒,强行勞役,百姓怨聲載道;秦二世胡亥也用嚴酷刑法治國,誅功臣,殺親族,衆叛親離,執政只四年就覆滅了。秦朝的興衰史,可以視爲敢於對天道逞强又不知止而必然失敗的歷史。

  老子在本章末尾轉而以川谷與江海的關係來喻示天道與萬物萬事的關係,顯然是與本章開頭之論“道”與“樸”互相呼應。也許,人們從川谷與江海而聯想到中華民族龍的象徵:龍,他如黄河、長江,從崑崙之巔,蜿蜒萬裏,奔向東海之濱,匯入無邊無際的大海汪洋,億萬年來永不止息。這是爲什麽呢?就是水之能做到“居善低,動善勢,行善源,與善填,演善信,適善能,正善至”。這就是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那些自命“真龍”的天子和聲言“爲人民服務”却大貪特貪的官員,爲什麽不以黄河、長江這種中華民族之龍的氣質,以水的運化規律和品格作爲自己的規範呢?!

  【思考】

  1.在人類歷史上,何時何地曾經出現過“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夫莫之令而自均”的景象?

  2.説説看: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曾經有過“猶川谷之與江海”的關係嗎?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