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40章 正道治國57

  【經文】

  以1正2治3國4 ,以1無私5 處6天下7 。吾8何以9知10其11然12哉13 ?天下14多15忌諱16 ,因17百姓18彌19貧20;天下14多15利器21,因17國家22滋23昏24  ; 天下14多15奇25事26, 因17伎倆27滋23起28 ;天下29多15法令30, 因17盗賊31多15有32。 是以33聖人34雲35:君36無爲37而38民39自化40,君36無争41而38民39自正42,君36無欲43而38民39自44樸45,君36無私5而38民39自44孚46。

  【注釋】

  1.以:介詞,根據,按照。例,《莊子·人間世》:“願以所聞思其則,庶幾其國有瘳乎!”   2.正:正道,指自然法則。例,《莊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3.治:管理。例,《莊子·則陽》:“君爲政焉勿魯莽,治民焉勿滅裂。”   4.國:國家,邦國,諸侯的封域。例一,《説文解字》:“國,邦也。”例二,《莊子·讓王》:“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國,而勇不足以死寇。”   5.無私:公正没有私心。例,《莊子·天下》:“公而不黨,易而無私。”黨:拉幫結派;易:平和。   6.處:處理。例,《左傳·文公十八年》:“先君周公制禮曰:則以觀德,德以處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7.天下:天下事。例,《莊子·天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   8.吾:人稱代詞,代稱自己,我。例,《莊子·秋水》:“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9.何以:怎麽,爲什麽。例,《莊子·大宗師》:“堯何以資汝?”堯:古代帝王;資:幫助。   10.知:知道,瞭解。例,《莊子·逍遥游》:“之二蟲又何知?”之:這。   11.其:指示代詞,這樣。例,《莊子·大宗師》:“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其爲樂可勝計邪?”   12.然:正確,對。例,《論語·雍也》:“子曰:雍之言然。”   13.哉:語氣詞,表示反問。例,《莊子·人間世》:“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   14.天下:世間,人間,現實社會。例,《莊子·人間世》:“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   15.多:許多。例,《莊子·人間世》:“醫門多疾。”   16.忌諱:顧忌,避忌,爲避免引起不良後果的某些做法。例,漢·賈誼《過秦論》:“秦俗多忌諱之禁。”   17.因:因爲,由於。例,《莊子·德充符》:“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内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18.百姓:指人民大衆。例,《莊子·田子方》:“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天:喻指能蔭庇百姓的好官。   19.彌:副詞,越來越……。例,宋·王安石《孤桐》詩:“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20.貧:貧窮。例,《莊子·外物》:“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21.利器:鋭利的兵器。例,南朝·陳·徐陵《樑貞陽侯與太尉僧辯書》:“精兵利器,勢勇雷霆。”   22.國家:指統治階級的政權組織、官場機構。例,《韓非子·解老》:“國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賞罰。”   23.滋:副詞,更加。例,《國語·晋一》:“不戰而反,我罪滋厚。”   24.昏:黑闇。例,《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四月丁酉,赦天下,晝昏。”經文“國家滋昏”是指政治更加黑闇,社會更加混亂。   25.奇:奇特的, 异乎尋常的。例,《楚辭·九章·涉江》:“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26.事:事故,變故。例,宋·李格非《書<洛陽名園記>後》:“天下常無事則已,有事,則洛陽必先要兵變矣。”   27.伎倆:花招,不正常手段。例,《鬱輪袍》一折:“在公主前施些伎倆,這狀頭可是拾芥的易也。”   28.起:發生,産生。例,唐·王翰《飲馬長城窟行》:“一朝禍起蕭墻内,胃水咸陽不復都。”   29.天下:指國家。例,《莊子·逍遥游》:“夫子立而天下治。”夫子立:堯帝請許由登基立爲天子。   30.法令:法律,政令。例,《商君書·定分》:“法令者,民之命也,爲治之本也。”   31.盗賊:强盗,小偷。例,《韓非子·外儲説左上》:“子産退而爲政,五年,國無盗賊,路不拾遺。”   32.有:表示存在,存在着。例,《莊子·逍遥游》:“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天池:天然水域。   33.是以:連詞,因此,所以。例,《莊子·盗跖》:“知者之爲,故動以百姓,不違其度,是以足而不争,無以爲故不求。”   34.聖人:“聖”字的意義,《説文解字》表述爲:“聖,通也。”《古今漢語詞典》對“聖”字表述爲:“才能非凡,無所不通。”而對“聖人”則表述爲:“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三者綜合起來,“聖人”可以表述爲:“德才高超,事事通達的人。”例,《莊子·人間世》:“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成:實現;生:出現。   35.雲:説,稱。例,《論語·子罕》:“子雲:吾不試,故藝。”   36.君:君王,指國家最高統治者。例,《莊子·人間世》:“臣之事君,義也”。   37.無爲:按照事物存在、運化的自然法則辦事。例一,《莊子·田子方》:“夫水之於汋也,無爲而才自然。”汋:水自然涌出。例二,《莊子·至樂》:“天無爲以清,地無爲以寧。” “ 無爲可以定是非。”   38.而:連詞,表示順接,就。例,《戰國策·趙策四》:“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39.民:人民大衆,老百姓。例,《莊子·則陽》:“君爲政焉勿魯莽,治民焉勿滅裂。”   40.自化:自然而然地生息、運化。例,《莊子·在宥》:“汝徒處無爲,而物自化。”   41.無争:不與别人搶奪、争鬥。例,《融心齋·人生感悟》:“懷善守德,無争自寧。”   42.自正:自然而然端正自己的品行。例,《莊子·漁父》:“天子、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   43.無欲:没有貪慾,没有不良慾念。例,《莊子·馬蹄》:“同乎無欲,是謂素檏。素檏而民性得矣。”   44.自:自然而然。例,《莊子·在宥》:“汝徒處無爲,而物自化。”   45.樸:儉檏,檏素。例,《莊子·天運》:“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樸。”   46.孚:誠信。《詩經·大雅·下武》:“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譯文】

  按照正道即自然法則來治理國家,按照大公無私的原則來處理天下事。我怎麽知道這樣做是正確的呢?民間有許多忌諱,是因爲人民越來越貧窮;民間散存着許多殺人武器,是因爲國家政治更加黑闇引起社會更加混亂;社會上出現許多异乎尋常的事故,是因爲不正當行爲越來越多了;國家頒佈了許多法令,是因爲强盗和小偷大量存在。所以聖人説:當統治者能按自然法則治理國家時老百姓就能自然而然地生息運化,當統治者不鈎心鬥角争權奪利時老百姓就能自然而然地端正自己的品行,當統治者不貪婪無度窮奢極欲時老百姓就自然而然地保持儉檏,當統治者能做到大公無私時老百姓就自然而然地互有誠信也信服統治者。

  【評説】

  本章論述按照自然法則治理國家和按照自然品格即大公無私地待人處世,這兩方面是不可分離的,所以簡單地説,就是統治者要實行“天道”。怎麽實行“天道”?老子曾以水爲例來説明,因爲“水善利萬物而不争”,水“居善低,動善勢,行善源,與善填,演善信,適善能,正善至”。水爲什麽能這樣呢?因爲水“不争”。

  老子説水“近於道”,人類社會要做到“仿若道行”,只要統治者能以水爲榜樣就行了。統治者能以水爲榜樣,百姓則會向統治者學習,也以水爲榜樣。全國人民、全天下人民以水爲榜樣,就都“道法自然”了,就是“君無爲而民自化,君無争而民自正,君無欲而民自樸,君無私而民自孚”了。

  這裏,最切要的是“君無私”,君王没有自私自利的行爲,則百姓將自然而然地互有誠信和信賴君王。爲什麽呢?因爲君王無私,則對官民能一視同仁,無嫡庶之分,無親疏之别,一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刍狗”。這樣,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天下人的信任。歷史上,在堯、舜二帝之後,最典型的是李世民,他辦事據之以理,敢於重用從敵對陣營歸順過來的賢人,如魏征。李世民采納魏征提出的教化萬民的辦法,僅短短四年時間,就實現大治,取得内政、外交、軍事上的三大勝利,達到河清海晏、天下太平。李世民在一次早朝上提起這段往事時感慨地説:“貞觀之年,人們都認爲不可實行政治教化,只有魏征勸我實行。我采納了他的意見,不過幾年,就使華夏安寧,四夷賓服。突厥自古就是中國的勁敵,如今他們的酋長成爲我的侍衛,各部落的人都穿上中原人的服裝。我有這些成就,都是魏征的功勞啊!”君王能以誠信對待臣民,特别是以誠信對待來自敵對陣營的良臣,就讓天下所有的人都看到君王做到無私,不是爲自己,而是爲全天下人謀幸福,所以必然對君王誠信,信賴君王,國家也能實現大治了。

  【思考】

  1.什麽是“以正治國,以無私處天下”?何時何人這樣做了?

  2.老子爲何要求國家領導人做到無爲、無私、無欲、無争?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