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35章 功成身退9

  【經文】

   盈1而2持3之4,不如5訖6矣7。錘8而2鋭9之4,不可10長11保12。金13玉14滿15堂16 ,莫17之18能19守20 ;富21貴22而2驕23 ,自24遺25其26咎27。功28成29身退30,乃31天之道32。

  【注釋】

  1.盈:盈餘,富餘。例,《九章算術·盈不足》:“今有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   2.而:連詞,表示更進一層。例,《莊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水淺而舟大也。”   3.持:持續。例,《莊子·庚桑楚》:“外内揵者,道德不能持。”   4.之:助詞,用在動詞之後,調整音節。例,《莊子·達生》:“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5.不如:不及,比不上。例,《莊子·大宗師》:“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6.訖:止,終止。例,《禮記·祭統》:“防其邪物,訖其嗜慾。”   7.矣:語氣詞。例,《莊子·應帝王》:“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8.錘:敲擊,鍛打。例,明·於謙《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9.鋭:鋭利,鋒利。例,《莊子·天下》:“堅則毁矣,鋭則挫矣。”   10.不可:不可能,不能够。例,《莊子·天運》:“時不可止,道不可壅。”   11.長:長久。例,《莊子·在宥》:“必静必清,無勞女形,無摇女精,乃可以長生。”女:你。   12.保:保持。例,《莊子·讓王》:“上謀而行貨,阻兵而保威。”   13.金:古指五種金屬,即鉛(青色)、銀(白色)、銅(赤色)、鐵(黑色)、金(黄色),以黄色最爲珍貴。後特指黄金,是一種稀有、貴重的金屬,赤黄色,用來製作貨幣、首飾等,俗稱“金子”。例一,《説文解字譯述(全本)》:“金,五色金也,黄爲之長,久埋不生衣(銹),百煉不輕……”例二,《莊子·天地》:“藏金於山,藏珠於淵。”   14.玉:一種貴重礦石,用來製作首飾、玉器。例,《莊子·馬蹄》:“白玉不毁,孰爲珪璋。”   15.滿:充滿,堆滿。例,《史記·滑稽列傳》:“甌窶滿篝,污邪滿車。”   16.堂:殿堂,廳堂,堂屋(寢室)。例一,《説文解字譯述(全本)》:“堂,殿也。”殿堂,指前室,正廳,也指正寢。例二,《莊子·天道》:“桓公讀書於堂上。”   17.莫:無定代詞,没有誰,没有哪一個人。例,《詩·小雅·采薇》:“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18.之:助詞,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例,《莊子·在宥》:“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然焉人樂其性。”   19.能:能够。例,《莊子·天地》:“能有所藝者,技也。”   20.守:保持住。例,《莊子·達生》:“是純氣之守也。”   21.富:財物多。例,《莊子·天運》:“以富爲是者,不能讓禄。”是:用在動詞後,表示目的。   22.貴:權貴者,指地位顯要,有權有勢。例,《論語·述之》:“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3.驕:驕傲自大。例,《莊子·盗跖》:“勢爲天子,而不以貴驕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財戲人。”   24.自:人稱代詞,自己。例,《莊子·大宗師》:“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   25.遺:遺留。例,《史記·項羽本紀》:“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26.其:助詞,起强調作用。例,《莊子·人間世》:“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   27.咎:凶事,灾禍。例,《莊子·列禦寇》:“慎勿與之,身乃无咎。”   28.功:功績,業績。例,《莊子·漁父》:“忠貞以功爲主。”   29.成:完成,成功。例,《莊子·人間世》:“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   30.身退:自己謙讓引退。例,《北史》卷五十九·列傳四十七:“功遂身退,今其時也。”   31.乃:是,就是。例,《莊子·人間世》:“此乃神之所謂大祥也。”   32.天之道:指客觀、真實存在的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例,《孟子·離婁上》:“是故誠者,天之道也。”

  【譯文】

  有的人追求富餘而且希望持續地富餘,不如適可而止。有的人用鎚子敲擊、鍛打以使刀劍鋭利,這是不可能長久保持住的。有的人黄金美玉堆滿堂屋,却没有哪一個人能够保持住;財物多、有權有勢又驕傲自大的人,將給自己留下灾禍。功業完成時自己就應該謙讓引退,這就是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

  【評説】

  本章從評論貪求盈餘、依仗利劍、囤積金玉、富貴驕傲等不良現象入手,闡述“守空”和“不争”的天道本性,也即是本章所述的“功成身退”。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有類似的論述,如:

  多研宿穹,悟入守空;

  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不欲而見賢;

  爲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烜德;

  功成不銘有,恪銘於枵;

  夫唯舍,是謂慥服,慥服謂之重積德。

  春秋戰國時期能做到“功成身退”的人物,如:

  範蠡輔佐越王勾踐滅掉吴國後便退隱;

  孫武輔佐吴王闔閭打敗楚國後便退隱;

  孫臏輔佐齊威王打敗魏國殺龐涓後便退隱。

  又如:

  西漢時期,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後便退隱;

  唐朝時期,李泌在平定安史之亂後便退隱。

  ……

  歷史上能够做到功成身退的人,雖然是爲了保全自己,但更本質的是能够 “悟入守空”,因而“爲而不恃”,“功成不銘有,恪銘於枵”,正是天道的這些自然品格,使他們的美德得以“恃之以生”,而流芳後世。

  顯然,人有天道的本性而能“守空”,所以心地光明,胸懷寬闊,能大公無私,能容納萬物,也能“善利萬物而不争”。不争,則入於事而超脱於事。所以“雖囿冗嘩,厭俗超然”。這樣將不爲物痴,不爲欲迷,不爲貪功而戀棧,功業完成而能謙讓引退。此後如果又投入新的事業,從零開始,還可以再做貢獻,實踐老子的“既已爲人貽愈多,繼貽與人以愈多”的思想,繼續“慥服”於社會。

  【思考】

  1.聯繫實際舉例説明“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2.爲什麽説“功成身退,乃天之道”?你知道哪些人能做到“功成身退”呢?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