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11章 無任穿行43

  【經文】

  天下1之2至3柔4,穿行5天下1之2至3堅6, 無7入出8有9間10無7間10。吾11是以12知13無7之2功用14。 不15言16自17皦18: 知13無7處19無7,無爲20之2益21,天下22稀23及24之25。强梁者26不得27其28死29,吾11將30以爲31教32父33。

  【注釋】

  1.天下:指宇宙之内。例,《莊子·大宗師》:“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遁。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藏天下於天下:例如把“後天宇宙”藏於“先天宇宙”之中。   2.之:助詞,用於修飾語與被修飾語之間,相當於“的”字。例,《莊子·德充符》:“夫無趾,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况全德之人乎!”   3.至:極點,最高的。例,《莊子·刻意》:“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德:和。   4.柔:柔軟,柔弱。例,《易·繫辭下》:“柔之爲道,不利遠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5.穿行:穿過行進。例,瞿秋白《餓鄉紀行》:“我們離哈爾濱往西北……穿行黑龍江全省向滿洲裏進發。”   6.堅:堅硬。例,《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7.無:無色無聲無形的東西,如先天形態物質(能量)、磁場、光綫……例,《莊子·齊物論》:“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况自‘有’適‘有’乎!”適:往,到……去。“有”:有色有聲有形的東西,如天體萬物。老子在論述宇宙中萬物的演化時説:“道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裏“一”即是“無”,“二”即是“有”,“三”是原始生命物種;原始生命物種演變進化形成衆生萬物,即是“自‘有’適‘有’”。   8.入出:進去和出來。例,《莊子·庚桑楚》:“入出而無見其形。”   9.有:有色有聲有形的東西,如天體和衆生萬物。例,《莊子·庚桑楚》:“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其次曰始無‘有’,既而‘有’生……”   10.間(jiān):指某時空範圍之内,中間,内部,裏面。例,《莊子·人間世》:“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11.吾:人稱代詞,我。例,《莊子·秋水》:“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12.是以:連詞,因此,所以。例,《莊子·山木》:“然不免於患,吾是以憂。”   13.知:認識。例,《莊子·齊物論》:“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14.功用:功能,效用。例,《國語·魯上》:“以實廟庖,畜功用也。”   15.不:副詞,表示一般性否定。例,《莊子·德充符》:“鑒明則塵垢不止。”   16.言:説(話)。例,《莊子·人間世》:“密!若無言!”密:保密;若:你。   17.自:副詞,自然地。例,《莊子·在宥》:“汝徒處無爲,而物自化。”   18.皦:分明,清楚。例,《論語·八佾》:“純如也,皦如也。”   19.處:處於。例,《莊子·在宥》:“汝徒處無爲,而物自化。”   20無爲:按照事物存在、運化的自然法則辦事。例一,《莊子·田子方》:“夫水之於汋也,無爲而才自然。”汋:水自然涌出。例二,《莊子·至樂》:“天無爲以清,地無爲以寧。” “無爲可以定是非。”   21.益:好處。例,《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   22.天下:天下人,世人,特指做官的人。例,《莊子·駢拇》:“曲折禮樂,呴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23.稀:少,很少。例,《古詩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24.及:至,到。例,《莊子·大宗師》:“上及有虞,下及五伯。”   25.之:用於動詞之後,調整音節。例,《莊子·達生》:“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26.强梁者:强横暴行的人。例,《孔子家語·觀周》:“强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   27.不得:未能得到,得不到。例,《莊子·胠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   28.其:指示代詞,這(些)。例,《莊子·人間世》:“傳其常情,無傳溢言。”   29.死:終,自然、正常地完結。例,《莊子·大宗師》:“孰能以‘無’爲首……以死爲尻……”尻:尾。   30.將:副詞,一定要,會。例,《莊子·德充符》:“夫子,聖人也……丘將以爲師……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夫子:指魯國大智者王駘。   31.以爲:作爲,當作。例,《莊子·讓王》:“割牲而盟以爲信。”   32.教(jiào):教訓,從錯誤或失敗中取得的經驗或認識。例,《莊子·盗跖》:“子路欲殺衛君而事不成,身菹於衛東門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   33.父(fù):父親,嚴親(對父親的尊親)。甲骨文“父”字,其象形是父親右手舉起棍棒教訓子女遵守規矩的樣子,故“父”子的原始意義是“父教從嚴”;而子女聽從父親教訓,則表示“孝順”,因而“父嚴子孝”成爲一種美德。例一,《説文解字譯述(全本)》:“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矩:立規矩;率:統率全家,以法度教子;像以手舉杖之形。例二,唐·吕温《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在經文中,“教父”一詞用來比喻“嚴肅的教訓”,引爲警戒。

  【譯文】

  宇宙中那些最柔弱的東西,能穿行於那些最堅硬的東西中;無色無聲無形的東西可以在有色有聲有形的東西裏面或同樣是無色無聲無形的東西裏面進出自如。我因此而認識到無色無聲無形的東西所具有的功能和效用。不用説就自然清楚了:人們認識到“無”的功用就應自覺地處於“無”的狀態,而按照事物存在、運化的自然法則辦事的好處,做官的人却很少人能認識到。强暴横行的人是不能得到自然、正常的結局的,我們一定要以此作爲嚴肅的教訓。

  【評説】

  本章以柔、剛和“無”、“有”來説明一些基本道理。相對而言,一切無色無聲無形的“無”是“柔”,而一切有色有聲有形的“有”是“剛”。水、空氣、聲音、光綫、電磁場、引力場、熱能、電能、暗能量(場) 、希格斯玻色子(場)1……是“柔”;而木材、沙土、石頭、鐵器、合金鋼、水晶、金剛石、行星、星體……是“剛”。在人類的認識領域裏,金剛石是最剛硬的,純净的金剛石是透明的。古人也許從光綫穿過金剛石和水晶這些現象中悟知柔弱之“無”的特殊性質。“無”不僅能穿透“有”,“無”與“無”之間也能互相穿透,至“無”者通行無阻,至“無”者,天道也。

  以物喻事,“無”即是空,是虚空。在第42章中的車轂、埴器、户牖,因爲“無”,才使“有”發揮了相應的功用;第43章中的“悟入守空”,第10章中的“恪銘於枵”,都是空,故能容納萬物;第17章中的“爲天下谷,常德不退,復歸於無極”。這就是説,人心如山谷般寬闊,能虚懷若谷即能容人,人與人相容,人間才能和諧,從而達到“天德”的境界,進入“無極”狀態。“無極”就是“無之極”,就是先天本源,就是天道,就是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而“無爲”,也可以理解爲“無”的“行爲”,即是天道的行爲,人類做到“無爲”,就是按照自然法則辦事,不要做違背自然法則的事,俗稱“順(符合)其自然(法則)”,能“順(符合)其自然(法則)”,什麽事情都能成功,能得到自然、正常的結局,這就是“無爲之益”。不按照自然法則辦事,不“順(符合)其自然(法則)”,辦事就有障礙;如果硬要違背自然法則而蠻幹,强暴横行,肯定是要失敗的,肯定没有好結局,不可不引以爲誡。

  【思考】

  1.你身邊有哪些屬於“無入出有間無間”的事物?

  2.你的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是一種“無爲”狀態嗎?

  3.舉例説明“强梁者不得其死”。

  注:

  1.希格斯玻色子(場):現代天體物理學理論認爲,宇宙空間中的各處,無論是真空還是空氣中,甚至是物質内部,都充滿了希格斯玻色子(場),它能够吸引其它粒子,其它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形成的場中游弋並産生慣性,從而形成質量,搆成大千世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