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9章 生化萬物42

  【經文】

  道1是2一3 ,一3生4二5 ,二5生6三7 ,三7生4萬物8。萬物9負10陰11而12葆13陽14,冲15氣16以17爲18和19。故20物21或22損23之24而25益26,或22益26之24 而25 損23 。人27之28所29教30,我31亦32教30之24。

  【注釋】

  1.道:存在於先天宇宙中並演化生成天體的先天形態物質,即宇宙本源。例一,《莊子·大宗師》:“夫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生天生地。”例二,《莊子·漁父》:“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例三,《莊子·則陽》:“道,物之極。”   2.是:表示肯定或加强肯定語氣。例,《莊子·駢拇》:“夫不自見而見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3.一:指宇宙演化過程中第一階段及其所呈現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只有無色無聲無形的先天形態物質,即“混成”之物,老子稱之爲“道”。例一,《説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例二,《莊子·天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例三,《莊子·庚桑楚》:“萬物出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這裏的“有”,是指有色有聲有形,例如後天宇宙中的星體。例四,《莊子·在宥》:“‘一’而不可易者,道也。”莊子所説的“不可易”就是第2章中的“獨立而不改”。   4.生:演化,産生。例:《莊子·大宗師》:“夫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生天生地。”   5.二:宇宙演化過程中第二階段及其所呈現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既存在‘無’,同時存在‘有’(即有色有聲有形的天體)。例,《淮南子·地形訓》:“天一地二人三。”天:“無”,爲先天之陽;地:“有”,爲後天之陰;人:人類,衆生萬物之佼佼者。又如《莊子·庚桑楚》中寫道:“始無‘有’,既而‘有’生。”始:開始;無‘有’:不存在“有”,只存在“無”。“無”是先天之陽;‘有’是後天之陰。再如《莊子·徐無鬼》寫道:“知大一,知大陰。”知:認識;大:起初的;‘一’:道,先天形態物質,先天爲陽;陰:由道演化形成的後天宇宙天體,包括地球,後天爲陰。陽爲本性,陰爲本性的外顯表現,稱爲陰德,如水的行爲所表現的品德。   6.生:滋生,生長。例,《莊子·庚桑楚》:“夫春氣發而百草生。”   7.三:宇宙演化過程中第三階段及其所呈現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除了存在‘無’、‘有’兩種東西,在行星上已經滋生了原始生命物種。例,《莊子·齊物論》:“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   8.萬物:指衆生萬物,即各種各樣有生命的物種。例,《莊子·馬蹄》:“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車,萬物群生,連屬其鄉。”   9.萬物:指天體萬物,包括星體、無生命和有生命的物種。例,《莊子·天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   10.負:具有,有。例,唐·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詩:“秉鉞有季公,凛然負英姿。”   11.陰:中國古代哲學認爲“陰”與“陽”是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一對對立、統一的因素。例,《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在這裏的“陰”是指後天生成的有形、象、聲、色之物,例如星體,地球,植物,動物,人類。上古伏羲氏畫八卦,以一個陽性符號“—”表示“天”,象徵虚、無;一個陰性符號“--”表示“地”,象徵實、有。陽性符號對應於宇宙演化過程中第一階段所呈現的狀態(無色無聲無形),陰性符號對應於宇宙演化過程中第二階段所呈現的狀態(有色有聲有形)。符號“—”和“--”的意義,就是《莊子·徐無鬼》中所説的“(知)大一,(知)大陰”。顯然,“大一”就是“無”(先天形態物質,道),“大陰”就是“有”(原始星體)。   12.而:連詞,表示更進一層。例,《莊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水淺而舟大也。”   13.葆:保持。例,《莊子·田子方》:“人貌而天虚,緣而葆真,清而容物。”真:本性。   14.陽:參考“陰”的注釋,但意思更進一層,指“無”的行爲品格,也就是先天自然本性。例,張岱年《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思想剖析》:“陽者,天之德……即是天道,也即是人的本性。”   15.冲:冲激。例,清·黄肇敏《黄山紀游》:“按此處有橋名勝泉,干隆間爲蛟水冲塌。”   16.氣:力,能量。例,《莊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氣耳。”現代天文物理學證明,支撑所有星體並使星系繼續膨脹運動的是“暗能量”,也就是先天形態物質,它“覆、載”天體萬物。   17.以:連詞,以致,因而。例,《莊子·大宗師》:“伏羲得之,以襲氣母。”   18.爲:變成,成爲。例,《莊子·大宗師》:“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爲友。”   19.和:調和,協調,和諧、平衡、有序的狀態。例一,《説文解字譯述(全本)》:“和,相應也。”聲、音相應,和諧地跟着唱。例二,《莊子·在宥》:“陰陽並毗,四時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傷人之形乎?”   20.故:連詞,所以,因此。例,《莊子·天道》:“故古之人貴夫無爲也。”   21.物:指萬事萬物。例一,《説文解字》:“物,萬物也。”例二,《莊子·應帝王》:“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例三,《莊子·天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   22.或:副詞,或許。例:《莊子·齊物論》:“其或是也?其或非也?”   23.損:减少。例,《莊子·齊物論》:“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此處引申爲割舍、付出。   24.之:助詞,用在動詞之後,調整音節。例,《莊子·達生》:“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25.而:連詞,表示轉折關係。例,《莊子·天道》:“天不産物而萬物化,地不長物而萬物育。”   26.益:得益,有益。例,《易·益》:“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27.人:指古時之人,先人。例,《莊子·在宥》:“昔者黄帝以仁義攖人之心。”   28.之:助詞,用於主、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例,《莊子·在宥》:“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然焉人樂其性。”性:本性。   29.所:助詞,用在動詞前組成名詞性詞組,表示“所……的(人、物、地方)”。例,《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   30.教(jiāo):傳授知識。例,《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不足。”   31.我:人稱代詞,代稱自己。例,《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而我以爲妙道之行也。”   32.亦:副詞,也,也是。例,《莊子·人間世》:“彼且爲無崖,亦與之爲無崖。”

  【譯文】

  道這種先天形態物質是宇宙演化過程的第一階段;先天形態物質演化生成天體,是宇宙演化過程的第二階段;在天體上滋生原始生物,是宇宙演化過程的第三階段;原始生物又進化而形成衆生萬物,天體萬物各有特定的形、象、聲、色又保持先天自然本性,天體萬物之間存在着力或能量的相互作用因而成爲一種協調、和諧、平衡、有序的狀態。因此,萬事萬物或者因有所付出而得益,或者因得益而有所付出。這些是先輩傳授給我的知識,我也傳授給世人。

  【評説】

  本章系統地闡述宇宙的演化進程。這裏以現代天文學理論的宇宙大爆炸作爲分界點來説明。

  第一階段(道是一):宇宙大爆炸之前,稱爲先天宇宙。老子説“有物混成”,這個“物”,“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莊子把這個“物”理解爲“無”、“氣”,在《莊子·天地》中説:“泰初有‘無’,無‘有’無名。”而“有”是指後天形成的天體萬物。在《莊子·知北游》中説“通天下一氣耳。”這裏的天下,包括後天宇宙和先天宇宙,能够通後天宇宙和先天宇宙的“氣”,應該是現代天文物理學所指的“暗能量”,無色無聲無形,是“無”。北宋理學家張載在《正蒙·太和篇》中也論述過“太虚無形,氣之本體”。這裏的“太虚”是指最古老的宇宙,也就是先天宇宙,其中的“氣”即是“無”,是“暗能量”。

  另方面,第4章中老子在論述先天宇宙時明確地説“窅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比較可知,“混成”之物、無、氣、精應是同一種東西(名稱不同,如第6章經文所雲之“非恒名”),否則就不能“獨立而不改”。這個“精”,我們理解爲能量,無色無聲無形無味。再聯繫最新的天體物理探測結果,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宇宙的主體,占73%,是在特定條件下能够轉化爲普通物質的形態物質;而宇宙中普通物質(有形的天體萬物,包括暗物質)只占27%,是在特定條件下能够轉化爲能量的形態能量。第8章有“古神不死,是爲烜牝”。這樣,綜合起來判斷可知:通天下所充滿的是能量(即古人所謂的先天精、氣、神)。

  第二階段(一生二):宇宙大爆炸發生及至星體形成。

  充滿暗能量的先天宇宙是“母”。母親十月懷胎而一朝分娩,嬰兒便誕生了。先天宇宙“懷胎”的過程,是能量(精、氣、神)集聚的過程,是“合則成體”的過程;宇宙大爆炸的過程,則如陣痛分娩的過程。能量(精、氣、神)從集聚到爆炸,是量變到質變,能量轉化爲物質,無色無聲無形的轉化爲有色有聲有形的,正如《莊子·知北游》中説的“形本生於精”,或如《莊子·至樂》中説的“氣變而有形”。在後天宇宙中,七千年前天蛇星座中天鷹星的形成則是另一類“氣變而有形”的證明。“氣”怎麽變呢?莊子説是“合則成體”,即“氣”聚集、濃縮而形成星體。“合則成體”的觀點由新星形成、水汽遇冷形成雪花而得到證明。

  現代天體物理學中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認爲宇宙大爆炸發生後,初期温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爆炸産物中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粒子形態的物質。由於爆炸産物不斷膨脹,温度很快下降,當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或發生衰變,或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此時開始形成的;當温度進一步降低到100萬度後,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宇宙間的爆炸産物主要是質子、中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當温度降低到幾千度時,輻射减弱,宇宙的爆炸産物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星子,再進一步形成各種恒星體系,及至成爲我們今天看到的天體。

  第三階段(二生三):星體形成後,在某些具備生命物種存在條件的星球上滋生原始生命物種。

  宇宙大爆炸過程中化學元素形成時,某些元素的原子結合成分子,一些含碳、氮、氧、氫等主要元素的分子通過生命前的化學演化而成爲復雜分子,在地球或其它類似地球環境的行星上生成氨基酸、蛋白質,最後導致出現原始生命物種。

  第四階段(三生萬物):原始生命物種形成之後,又繼續演變,進化成爲細菌、微生物、海生生物、陸生生物、人類,無數種類的生物,統稱爲衆生萬物。人類是衆生萬物中的佼佼者。因爲人類肯勞動、能思維、有知識,又積極創造,所以在生物自然進化的基礎上又能動地加速進化過程,如無性繁殖、克隆生殖、太空育種、基因改造、人造子宫與胚胎發育的體外培養、人造外星生物、人類移居外星等的研究……這一切都將使生物向更高級、更完善的方向發展。如第8章所謂“綿綿若存,用之不罄”。

  天體萬物形成之後將處於怎樣的狀態呢?老子説“萬物負陰而葆陽,冲氣以爲和”。在這裏,“陽”是指先天自然本性,是“天之德”1 ,《莊子·繕性》認爲,“夫德,和也。”《莊子·德充符》進一步指出:“德者,成和之修也。”對於“和”,有幾方面的内涵:

  一是調和,使協調和諧。如《莊子·在宥》説:“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謂之大本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

  二是和解、調解,如《莊子·徐無鬼》中説:“夫神,好和而惡姦。”

  三是和睦共處,如《莊子·天道》中説:“與人和者,謂之人樂。”

  四是和諧、平衡、有序的正常狀態,如《莊子·在宥》中説:“陰陽並毗,四時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傷人之形乎。”

  由此可見,“葆陽”、“爲和”就是保持先天自然本性,就是天之德。宇宙中,大至天體,小至原子,地球上的國家、集團、家庭、個人,通過力與能量的交融,或通過知識、思想的交流,或通過物資、事業的互助,將出現“和”的局面。

  交融、交流、互助,不論有形或無形的東西,都因轉變或交流而表現爲損益。例如,先天宇宙付出27%的能量而得到一個後天天體;地球付出部分資源而使大地人間建設得更壯觀美麗;人類因付出勞動而得到物質的和精神的文明;這人與那人間因付出了情而得到了愛……總之,萬物萬事之間,因爲某種付出而得到某種收益,這一切都是自然、正常的事情。

  【思考】

  1.本章經文之一、二、三是什麽意思?

  2.你自己如何展示出“負陰而葆陽”?

  3.從日常生活中説説“損”與“益”的例子。

  注:

  1.張岱年《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思想剖析》。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