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77章

  【新經文】

  公德之容,唯道是從。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低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不欲而見賢。

  【原經文】

  甲本:天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聖人爲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乙本:天之道,猶張弓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唯有道者乎?是以聖人爲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王弼: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書局: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低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不欲而見賢。

  【辨 析】

  比較可知,四種版本經文用字不同,甲本、乙本經文多一些虚詞,而且個别句子的文字並不流暢,如“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其中存在累贅和意境難辨的文字。總體上看,年代越是久遠的版本,經文中累贅的文字就愈多。相對而言,書局本的經文比較可取。

  “公德之容,唯道是從。”這句經文取自世傳本原經文第21章開頭“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其中的“孔”字,有人釋爲“大”,或釋爲“空”。自然之道爲天道,天道之品德爲大德。如果“孔德”是大德,是天道的品德,則是天道所固有的,爲什麽還提出“唯道是從”?既要“唯道是從”,就是够不上“天道”的品德,才需要用“天道”的品德去加以規範。可見釋“孔”爲“大”不當!又“孔”釋爲“空”,表示守虚處無,這僅是天道品德的一個方面,不是全面。“道”之品德是什麽樣子呢?可以用水的品德來近似地説明(見第8章)。從面向衆人的行爲規範方面考慮,宜用“公”字來代换“孔”字。這句話的意思是説:“作爲公衆必須遵循的行爲規範準則,其内容必須要符合於自然之道的品德”。

  本章勘字:公(孔)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