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73章

  【新經文】

  敢於勇則死,敢於不勇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晟,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原經文】

  甲本: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戰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乙本: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戰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弗召而自來,坦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王弼: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争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書局: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争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辨 析】

  比較可知,世傳本經文比甲本、乙本經文多一句“是以聖人猶難之。”又甲本、乙本經文“坦而善謀。”世傳本作“繟然而善謀。”

  “敢於勇則死,敢於不勇則活。”原是“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活。”從字義分析,敢、勇的意思相近,但“敢”在於心(無形的思想),“勇”在於行(有形的行爲),“無”生“有”,心動則形顯。所以,原經文中“勇、敢”二字位置應該對調,“敢”在先,“勇”在後,符合“思想主導行動”的實際過程。又第二句尾字爲“活”,第一句尾字用“死”,組成前後對應結構是恰當的。至於如何死?是被殺死?是自己失身、失手而死?是被蛇、野獸咬死?都有可能,就不必去分析了。

  “此兩者或利或害,孰知其故?”世傳本經文是“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甲本、乙本經文無“是以聖人猶難之。”經文中“天之所惡”,意思含混不清,死與活,利與害,天“都惡”呢?還是“只惡其一”?又“天”指什麽?指“道”呢?還是指“天下人”?如指“天下人”,不同的人其立場、觀點又不一樣。如指“道”,則老子説“天道無親”,又有何所惡?再者,“天之所惡”不是承接前文之死與活、利與害,而是啓導下文的“孰知其故”以及“是以聖人猶難之”。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學薈萃<老子>》,將“天之所惡,孰知其故”譯成白話:“天道所厭惡的,誰知道它的緣故?”何新《古本老子<道德經>新解》譯成:“誰更爲天道所厭惡?誰知道是什麽緣故?”謝宏宗《道德經初探》譯成:“天所以厭惡勇於敢的人,誰知道其緣故” ……真是五花八門,一如學者所言:“有道的聖人也難以解説明白。”此處所舉種種注譯,與本章開頭的斷言矛盾。本章一開頭以明白無誤的句文指出:“敢於勇則死,敢於不勇則活。”這是怎麽來的斷言呢?是根據大道的法則:“僭强者,死之徒;守弱者,生之士。”這表明,應該厭棄的是“僭强者”,明白無疑,怎麽又問“孰知其故?”聖人早已講得很清楚,怎麽又“難以説明白”呢?顯然“天之所惡”及“是以聖人猶難之”在本章中是多餘的,只會造成混亂,製造疑難,故不取。

  “天之道,不争而善晟,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原是“天之道,不争(戰)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坦)而善謀。”但是,“好勝”與“善謀”不屬天之道,是人之道,故以“晟”代换“勝”,並删去“繟然(坦)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原經文是“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唐·景龍二年河北《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句末的“漏”字,意爲“漏失,漏掉”,而“失”字意爲“喪失,失掉”,二字意思相近,但從“網”之結構來看,用“漏”字貼切。
 
  本章勘字:死(殺)漏(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