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41章

  【新經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故建言有之 :得道若誨,明道若昧,進道若退,疑道若戾。上德若谷,廣德若絀,建德若偷,質德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大道無名。夫唯道者善駘且誠。

  【原經文】

  甲本: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褒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乙本: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褒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王弼: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不笑,不足以爲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書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辨 析】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其中“而”字,甲本、乙本經文作“能”字,此二字雖可“通轉”,意思爲“能够”或“才能”。但“勤而行之”在這裏是描述“上士”先有心思而後有行動,那麽用“而”字作爲連詞表示順接是恰當的,不必用“能”字作連詞取“而”字義。

  “得道若誨,明道若昧,進道若退,疑道若戾。”其中的“得道若誨”是增加的,“得道”即明道和行道,是知而行之。加上這短句,則從“疑慮”、“進修”、“明道”、一直到“得道(知而行之)”,四個層次一個比一個高。“疑”和“戾”原經文作“夷”和“類(颣)”,後者顯然是假字,“疑道若戾”和下面的經文“質德若渝”描述對“道”和“德”有質疑的人的心態和表現,上下對應。王弼本用“颣”字,“颣”與“戾”通轉,此處選用“戾”字。

  “上德若谷,廣德若絀,建德若偷,質德若渝。”其中“絀”字,原是“不足”,這正是“絀”字的本義。四句短語每句字數要相等,必須用“絀”代换“不足”。又“質德”原經文是“質真”,“真”字可能爲筆誤。《説文解字》有:“古道德字,只作‘惪’,不與此(德)同。”《老子斠補》(劉申叔先生遺書第二十六册)作者劉師培也説:“疑‘真’亦當作‘德’,蓋‘德’字正文作‘惪’,與‘真’相似也。”

  “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大道無名。”其中“大白若辱”,原經文放在“上德若谷”之後、“廣德若絀(不足)”之前,疑錯位,故這裏將其移至“質德(真)若渝”之後、“大方無隅”之前。經文“大器晚成”,甲本、乙本經文作“大器免成”,高明引用陳柱《老子韓氏説》雲:“‘晚’猶‘免’也,‘免成’猶‘無成’也。”高明有言:“今帛書乙本則爲陳説得一確证。”陳柱《老子韓氏説》是民國初二十八年出版的書,陳柱對老子的《道德經》的理解,把“大器免成”等同於“大器晚成”並解釋爲“大器無成”,難道高明先生不以爲有誤嗎?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今漢語詞典》中有“大器晚成”一詞,雲“大器物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做成。後用以比喻能擔負重任、成就大事的人,要經過長期磨煉,成功較晚。”鑒於此,故不用甲本、乙本經文經文,而選用世傳本的經文。又“大音稀聲”,甲本、乙本經文和世傳本經文爲“大音希聲”。因古代“希”與“稀”通轉,有的學者把“希聲”解釋爲“慎言、少説話……”;有的學者釋爲“稀奇古怪的聲音”等等。這裏選用“稀聲”,是指“緩慢、雄渾、柔和、綿長、震撼的聲音”,例如寺廟大鐘被撞擊時所發出的聲音。這段經文每一句開頭都是一個“大”字,表示“最”、“偉大、崇高”。“大音”是指“時代最强音”,是能使天下人覺醒、激發天下人展現正義行爲的聲音,這樣的“聲音”用“緩慢、雄渾、柔和、綿長、震撼”來形容。譬如老子説的“和其光,同其塵”。又譬如《莊子·繕性》:“夫德,和也。”《莊子·德充符》:“德者,成和之修也”。老子、莊子的這些論述,二千多年來一直在世人心中傳揚,因爲“和”而得安居樂業,因爲“和”而得太平盛世,“和”使人民幸福、康樂。老子和莊子發出之“稀聲”,就是“緩慢、雄渾、柔和、綿長、震撼的聲音”!《西遊記》電視連續劇中,佛祖發出的聲音就是“緩慢、雄渾、柔和、綿長、震撼的聲音”!又“大道無名”,甲本、乙本經文作“道褒無名”,意爲“道廣大無名”,不通俗,而世傳本作“道隱無名”,由於“無名”二字已有“隱没不彰”之義,故去掉“隱”字而冠一個“大”字,成爲“大道無名(指不務虚名)”。

  “夫唯道者善駘且誠。”甲本、乙本經文作“夫唯道,善始且善成。”世傳本經文作“夫唯道,善貸且成。”如何解釋?高明在《帛書老子校注》中有一段話:“於省吾雲……《書·皋陶謨》‘《簫韶》九成’,鄭注‘成,猶終也’。是‘成’、‘終’互訓,義同。然則‘善貸且成’即善始善終也。”高明又雲:“於氏(省吾)之説至確。帛書乙本作‘善始且善成’,即善始且善終也,而爲於(省吾)説得一確证。”關於“《簫韶》九成”,也有説是指《簫韶》音樂奏了九章,九成即是九章。若如此,則於省吾之説有誤矣!暫且不説“‘成’、‘終’互訓,義同”之論是否正確,還是論“道”吧。首先,“道”作爲宇宙本源,老子只是説“有物混成”,即“自然生成”,它“獨立而不改”,即不依賴别的東西而存在,而且不會改變這種獨立存在的特性。對“道”,老子説“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莊子·秋水》説:“道無始終。”既然這樣,古今中外有誰瞭解“道”是如何“善始”的?又是如何“善成(終)”的?没有啊!!其次,如果“道”是指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那是指事、物按照自然法則存在、運動、變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表現出來的(法則和品格),例如水的存在、運動、演化過程,自然而然地表現出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難道水的存在、運動、演化需要“善始”?需要“善成(終)”?又自然法則和自然品格是一種意識形態,它本身如何“善始且善成”?稍加思索,此乃自然而然矣!由此足見,“善始且善成”或“善貸且成”不適合於描述“道”,故不可用。怎麽辦?只需將“夫唯道”加一“者”字變成“夫唯道者”,指得道行道的人,是實實在在的人,不是無形無象的“道”。另外,自古以來對“貸”字都不能正確理解,認爲“與經義不謀”,顯然也是假字,現在用“駘”字,此字多用於春天形容生機勃勃使人心曠神怡的事物。得“道”和行“道”的人,使社會中人心曠神怡,而且是真摯誠懇的,“善駘且誠”完全符合老子所提倡的道德。

  本章勘字:疑(夷)戾(類、颣)絀(不足)德(真)駘(貸)誠(成)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