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38章

  【新經文】

  上德博德,是以有德;下德博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設者,華之導,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原經文】

  甲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也。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也。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乙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也。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也。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而取此。

  王弼: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書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辨 析】

  甲本、乙本和書局本的經文基本相同,王弼本則有所不同,如王弼本多一句“下德爲之而有以爲。”

  “上德博德,是以有德;下德博失德,是以無德。”甲本、乙本和書局本的原經文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原經文之“不德,是以有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顯然是兩個不成立的的僞命題,把“不”字改爲“博”字,就合乎邏輯了。“博”字取“多、廣”之義,如水,善利萬物而不争,其“不争之德”可以用第54章的新經文來描述:其德乃真、其德乃裕、其德乃長、其德乃繁、其德乃普遐。這就是博德,是有德,是上德。那麽何謂“博失德,是以無德”呢?例如:强梁者,僭强者,無以正者,冥民者,絶聖棄智者,不尚賢者,唯與阿者,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者,不貴其師者,舍慈棄雍舍儉棄匡舍後棄長者,對人民威侮者,廢大道黜智慧者,資貨有餘如盗魁者,貴難得之貨而爲盗者,伎倆滋起者,爲宄爲姦者,柙民之居壓民之生者,食税多者,樂殺人者……諸如此類,其失德之多,罄竹難書,這不是因爲博失德而無德嗎?!在這裏,如世傳本第47章中五個“不”字,全部改爲“博”字,也就將“聲訓”録記時之假字去掉,以本義字代之,經文之本義即大白。又《帛書老子校注》中有一段文字是這樣的:“所謂‘上德’,就是‘虚者之無爲’,同時説明‘無爲無思爲虚者’。”“韓非子所謂的‘虚’,指無爲無思……指在思想上不受其制,即無所爲的無爲。思想不爲無爲而慮的自然無爲……”這裏,《帛書老子校注》對韓非子的立論是作了發揮説明的。關於“無思”但又能按自然法則而無爲地行事,只能對無生命物種適用,例如“道”本身,近於道的水以及空氣、聲波、光波、原子、星星、星系等等。但老子是在對人們講“道”,人們從不知“道”、疑“道”、進“道”到明“道”、得“道”,必須要學習、實踐,不斷實踐,順之又順,以至於無爲。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品性也在變化,從質德、建德、廣德而終於達到上德,難道這些都是“無思”的體現嗎?老子説“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這樣會達到常德不離、不退、乃足,才復歸於“樸”,即本性展現,因而有“道”之德。這裏,從“知”到“守”就是一個思想指導行爲的具體過程,怎麽説是“無思”呢?老子在兩千五百年前靠自身刻苦學習而致聰明,靠自己精微深入的觀察、思辨而明白事情物理,靠自己的精闢研究而提出了“道”,論述“道”的物質性及運化法則,説明瞭“道”的本性和崇高品德,老子得道,是精於思的結果。當然,在老子離世二千多年之後,人們爲紀念老子而建造的塑像,則是確確實實地“無思”了。

  “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甲本、乙本經文多四個“也”字,表示停頓,省略而無損經文意義,王弼本經文多一句“下德爲之而有以爲”,甲本、乙本經文與書局本經文則無此句經文,高明先生在《帛書老子校注》中指出“‘下德’一句在此純屬多餘,絶非《老子》原文所有”,故此處也不采納。

  “前設者,華之導,愚之始也。”原是“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始(首)也。”對“前識者”,嚴遵《道德真經指歸》中“識”字假以“職”字,並注釋爲“預設然也”。“預設”即是“前設”,這是正確的。“預設”什麽呢?就是本章中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即失道、失德之後提出的仁、義、禮。“前設者”用現代話來説是“前述所設各項”。古今學者不辯明聲訓之“識”字應該還原爲本義之“設”字,不理解“前識”即是“前設”,脱離本章經文整體思想而妄加猜測。如唐玄宗雲:“識者,人之性識也,謂在人性識之前。”宋徽宗雲:“道降而出,出而生智,以智爲鑿,敝精神而妄意度,兹謂前識。”當代學者往往把“前識”解釋爲“先知先覺”、“有先見之明”。這也難怪,因爲望文生義,“前識”可以猜想爲“超前的意識”。但是,既知古人重聲訓而用假字,現在我們“望文生義”則將誤釋。識與設,音相近,對“聲訓”來説,識、涉、赦、攝、實、嗣……這些字都不算用錯,反正都是假字,只要是假字而音相近的,在“聲訓”中都可以用。又對“道之華”,爲什麽改成“華之導”?因爲仁、義、禮這三者,即是“華”,或如下文所講的“薄”,不屬於“道”所固有,用“道之”放在“華”字之前則表示“華”屬於“道”的,而“道之華也”可以解釋爲“道之精華也”,這是不對的。本來可以改爲“導之華”,但爲了强調“華”,把“華”字放在前面,描述“表面華麗的誘導”。又“愚之始”與“愚之首”意思相同,但用“始”字能較明確地表達“前設”之起始。

  本章勘字:博(不)博(不)設(識)導(道)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