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17章

  【新經文】

  太上,轄之友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威之畏之;其次,侮之辱之。信不足,有不信。悠兮,祈民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大道自然。

  【原經文】

  甲本: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猶呵,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

  乙本: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猶呵,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

  王弼: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書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有不信。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辨 析】

  “太上,轄之友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威之畏之;其次,侮之辱之。”原是“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下),侮之。”老子在本章講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幾種情况。對“太上”的注釋,蔣錫昌雲:“‘太上’者,古有此語,乃‘最上’或‘最好’之誼。”河上公注:“太上,謂太古無名之君也。”《古今漢語詞典》注:“太上,指遠古時代。”從整篇經文意境分析,《古今漢語詞典》之注釋是正確的。在《道德經》中,老子多次對侯王提出勸告以及對“貴者資貨有餘”而直斥爲“盗魁”的情况來分析,在老子生活年代,未有過蔣錫昌所説的“最好”的世道,因此只能是以古喻今。所以,“太上”宜理解爲“太古”,如原始公社制的社會,在那時候,可以説人類社會混沌初開 ,一片“和”的景象,社會管理鬆散,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没有根本利害衝突,能够和諧相處,所以宜用“轄之友之”來描述。而後,社會發展發生分化,由混沌轉化成階級,統治者靠親信或特權集團來統治民衆。再往後,則以專政工具威脅迫使民衆畏懼來維持其統治。最後,則把民衆視如奴隸,任意宰割民衆,實行血腥統治。夏、商、周三個歷史時期,正是這種情况。對這四種狀况的描述,爲統一起見,都用四個字。所以,增加一個“威”字和一個“辱”字。這段經文内容,與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從原始公社到奴隸社會)是相符合的。

  “信不足,有不信。”這二句經文,甲本、乙本經文多一個“案(安)”字,王弼本經文多兩個“焉”字,此處皆略之,經文意義不變。

  “悠兮,祈民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大道自然。”甲本、乙本經文作“猶呵,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王弼本與書局本的經文作“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其中“猶”字,高明認爲與“猶兮若畏四鄰”中之“猶”字“誼同”,“猶豫也”,“並有思悠悠貌。故作‘悠’字義亦通”。“悠悠”表示”深思或久遠”。從上下文意思剖判,選擇“悠”字爲宜。又經文中“其貴言”指什麽?吴澄雲“貴,寶重也。寶重其言,不肯輕易出口”。這顯然不確切。這句經文是在“信不足,有不信”之後提出來的,統治者不充分相信民衆,民衆也就不相信統治者,政治上的階級對立越來越嚴重。老子針對這種情况,從“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爲心”的原則出發,警告統治者不可“無根”,不可“失根”,所以要傾聽民衆的意見。“悠兮”,是指出“要深思和從長遠着想呀”!具體怎麽做呢?就是“以百姓心爲心”,就是要聽取民衆意見。所以,“其”字改爲“祈”字,再增加一個“民”字,作“祈民貴言”。能這樣做,當然是功成事遂。也只有這樣,百姓纔可能“皆謂我自然”。這裏的“我”字,不是指百姓,而是指老子所論述的大道的法則。所以,這裏直接顯示其本義,用“大道”來代换“我”字。

  本章勘字:轄(下)之(知)友(有)祈(其)大道(我)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