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87.把握台灣史的話語權

  中評社福州6月18日電(作者 汪毅夫)第7届兩岸文教發展論壇的議題之一是“新時代兩岸史學及其教育的融合與歷史認同重建”。我想,把握台灣史的話語權是題中應有之義。

  我從30餘年前的一段往事説起。1988年1月31日至2月1日,“台灣史學術研討會”在台北召開。厦門大學陳孔立教授應邀向會議提交論文《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的特點——以〈問俗録〉爲中心的研究》,但他本人却在赴台途中受阻於香港。陳孔立教授提交的論文是他寫作中的《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的一部分,他的論文經由台灣學者代爲宣讀,在會上得到和引起台灣學者的評論和討論。會議主辦方、台灣史研究會理事長王曉波教授對陳孔立教授論文的辯證唯物史觀大爲贊賞,副理事長尹章義教授則指出陳孔立教授論文未涉及的問題,如科舉制度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等。

  當年兩岸媒體熱炒的“陳孔立教授文到人不到”的故事,是1949年以來首開紀録的兩岸台灣史學術交流。我們從中可以得到如下啓示:

  1.在台灣史研究及其教育方面,應該有針對性地倡導唯物史觀。1988年是李登輝取代兩蔣的領導地位,又是李登輝及其追隨者(有時在藍營、有時在緑營,有的在藍營、有的在緑營)開始主導推動“去中國化”的年頭。台灣史學界趨勢附炎的學者提出台灣史的“同心圓史觀”和“東亞史觀”,並用於台灣史研究和教育,意在造成台灣民衆尤其是台灣青少年的分離傾向。幾年前,在大陸舉辦的台灣青年夏令營報告會上,居然有大陸學者講述“同心圓史觀”,這説明我們對錯誤史觀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批判不力。當然,最有力的批判是正面倡導唯物史觀。1990年陳孔立教授的《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和劉進慶教授的《戰後台灣經濟分析》兩本學術名著由厦門大學出版社出版。兩位教授都理直氣壯地告訴讀者,他們的著作乃是用“唯物史觀”和“馬克思理論”來研究台灣問題。在新時代,我們更應當理直氣壯地倡導台灣史研究的唯物史觀。當然,在史學方法論上應提倡和包容多元性。

  2.講好兩岸在制度層面上緊密關聯的故事。當年,尹章義教授對陳孔立教授的批評是很有見地的。雖然一篇論文、一個學者的研究不可能窮盡所有問題,尹章義教授指出的“制度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却是台灣史研究的重要方向:兩岸在制度層面上的緊密關聯。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鄭大副會長、盧咸池教授帶領的團隊積10餘年之功夫完成“科舉制度在台灣”的一攬子工程:從研究、講學到布展和交流。科舉制度以外,教育制度、宗法制度、鄉約制度、職官制度、幕府制度層面上的兩岸關係,大有文章可做。20餘年前,楊彦杰教授嘗謂:“兩岸文化是一體的。這種文化一體關係,主要是因爲大陸向台灣的不斷移民;同時也由於兩岸長期同處於一個行政體系,政治制度相同,官方提倡的意識形態一致。”他已論及兩岸在制度層面的緊密關聯。

  3.團結和支持台灣統派學者,争奪台灣史的話語權。台灣統派學者爲争奪台灣史話語權,長期進行艱苦卓絶的努力,1988年舉辦“台灣史學術研討會”是他們的一次努力。王曉波教授曾讓我看了他收到的死亡威脅(恐嚇信),也讓我看到他絶不放棄台灣史的話語權,直至病倒。

  我們經常説,台灣史的話語權不得讓逆潮流而動、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反動派把持。我要加上一句,也不得讓頑固堅持反共立場的國民黨頑固派佔有。舉一個時長72年的事例,關於“二二八”,從1947年2月到2019年2月,國民黨頑固派的這個説辭連用語也不曾稍改:“共黨和台獨的立場完全一致。”實際上,中國共産黨同“台獨”零一致、對“台獨”零容忍。“二二八”的話語權落在民進黨反動派或國民黨頑固派手中,其結果同樣是歪曲台灣歷史的真相。須知,國民黨頑固派從未放棄其反共立場;須知,國民黨頑固派及其反共立場,是造成内戰及其遺留的台灣問題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台灣問題久拖未决的一個原因。

  我們還經常説,民進黨不是鐵板一塊。我還要加上一句,國民黨也不是鐵板一塊。回顧歷史,1949年,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和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同頑固堅持反共立場的國民黨頑固派徹底决裂,光榮地成爲“參加新政協的黨派單位”。今天,我們對民進黨和國民黨也可以有黨和派的觀念,團結和支持台灣統派學者同民進黨反動派和國民黨頑固派争奪台灣史話語權。

  4.乘媒體合作和融合之勢,在台灣做“人未到”的“講古仙”(講故事的先生),講台灣史的故事。1988年兩岸媒體熱炒“陳孔立教授文到人未到”的故事告訴我們,媒體炒作、媒體合作的效應是無遠弗届的。在今天,大陸學者可以乘兩岸媒體合作和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發展之勢,在大陸講台灣史的故事給台灣受衆聽。舉我個人的實踐爲例,我曾到台灣成功大學、銘傳大學、中山大學等10餘所高校,演講台灣史的故事如《謝雪紅的故事》《戰後台灣政治史研究》等。現在,我已告老退休,不能經常到台灣了。從2017年10月卸任、2018年8月退休以來,我在中國評論新聞網上發表300多篇學術段子和學術短論,人在大陸却也在台灣有了一些受衆。我講的主要是兩岸在歷史、文化、社會等方面的聯結點,是台灣史的故事。顯然,這是新時代把握台灣史話語權的一種實現方式。

  臨末,我建議兩岸學者“起而行”,開展如下台灣史課題的合作:

  1.連横《台灣通史》的後續工程,包括修訂本和白話本;

  2.陳孔立《台灣歷史綱要》的改編工作,包括改編爲教科書、改編爲通俗故事、改編爲系列的小册子; 

  3.召開“唯物史觀與台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

  感謝各位耐心聽完我的發言,謝謝大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