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華文化兩岸所宗

  中華文化悠久燦爛的,可追溯至約公元前4000年的龍山文化。歷經五六千年的風風雨雨,中華文化生生不息,并且在許多領域長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地球上歷史最悠久的四大文明,真正稱得上一脈相承的,只有以中華文化爲内核的中華文明。 

  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絶、歷久彌新,并且對整個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産生了深遠影響,很大原因就在於中國文化的開放與包容。中華民族歷來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極爲開放包容,善於吸收、融合其他國家龢民族的優秀文化。其發展過程,是不斷吸納、取鑒世界各國文化精華的過程。正因爲具有開放心態和博大胸襟,對各種域外文明不斷兼容並納,中華文化的内涵與形式不斷焕發新的生機。

  中華文化自董仲舒以來的兩千多年, 即是以儒家爲中心的發展過程, 合“經,史,子,集”而成四部, 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

  一、研究中華優秀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内涵豐富,但在很長一段時期,我們忽視了對它的學習和研究,使得中華文化的傳承一度停滯。今天,我們重建文化自信,就必須重視學習、研究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挖掘其具有時代價值的有益資源,以古鑒今、以史資政。研究華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要研究“仁、義、禮、智、信”等修身律己的文化,關注人際關係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社會文化,更要深入考察“以民爲本”、“和爲貴”的治國文化,以及“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國際文化。

  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中華文化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是其世俗性、開放性。中華文化是與千千萬萬民衆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影響着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習俗。今天,重建我們的文化自信,就應該重視優秀文化的弘揚傳播,讓明德向善的中華文化深入中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影響每一個國人。通過中華優秀文化的培育,傳播天地正氣。弘揚中華優秀文化,需要重視教育的作用,要讓年輕一代學子盡可能多地接觸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興趣,並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揚中國優秀文化,還應注重社會的宣傳引導,用優秀的文化鼓舞人、激勵人,讓大家在良性的社會氛圍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建立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擴大中國優秀文化的影響,還有賴於每一個中國人身體力行。

  三、弘儒養正必棄功利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自改革開放以來, 雖然獲得了財富,但由於過於追求功利,以至社會問題及矛盾激增,如一開始的假煙、假酒、假名牌,發展到有毒奶粉、毒疫苗、有毒食品泛濫,另外,征地强拆,貪官層出不窮等,無不以過於追求功利有關。

  當代太多的年輕人不知禮讓,不懂孝敬,以赤裸裸的原始本能爲榮,實際上已倒退到蠻荒時代,此等問題之關鍵何在呢?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説明瞭義龢利的相互關係, 弘揚儒學,推動義理之教育,使人人皆知禮節, 重君子,惡小人,社會頽廢之風一定會得到極大的改觀。

  四、做有尊嚴的中國人

  晏子曰:“人之异於禽獸者,以有禮也”。國學者,立國之學、國家之學也,若無國學,國恃何者而立?子曰:“不學禮, 無以立”。《詩》、《書》、《禮》、《樂》皆爲文化修養,加《易》、《春秋》即爲六經,經即經典,常態常道也,具萬古不易之永恒性,不任何時何地都適用之宇宙真理,是陶冶人精神完美之資源。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亡國還可以復國,並非最可怕的,如宋亡於元,明亡於清,皆可重建,若文化滅亡了,則永無翻身之日了,這種精神,即成爲中華民族永峙於世界東方而不倒之偉大理論基礎。



  孫保平,澳門孔子學會會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