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劉智的修養理論與教化内涵

  劉智,我國清初著名的回族伊斯蘭教學者,與王岱輿、馬注、馬復初被稱爲“回族四大著作家”(或“回族四大譯著家”)。其中劉智的學術文化成就最高,在回族穆斯林社會中的影響最大。因他的著述具有完整的思想體系,被認爲是“中國伊斯蘭教學術的集大成者” 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伊斯蘭教百科全書》,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2007年版,第321頁。和最著名的中國伊斯蘭教界思想家之一。其代表作《天方性理》和《天方典禮》,被稱爲中國伊斯蘭教漢文著述的代表作品和經典之作。季芳桐:《伊儒會通研究》,黄河出版傳媒集團寧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88頁。 其中,《天方典禮》在清代被收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存目中。中國伊斯蘭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伊斯蘭教百科全書》,四川出版集團四川辭書出版社2007年版,第322頁。 這是主流社會對漢文譯著家們從事譯著活動及其取得的學術成果的認可。

  一

  劉智的思想中關於教化内涵的呈現主要通過其哲學層面的心性理論和倫理層面的修養理論展開的。這是劉智著書立説的核心内容和目標,也是他爲宗教教化和推動伊斯蘭教中國化作出的最重要貢獻。本文從他的修養理論來分析其宗教教化内涵。

  心性理論是劉智的思想核心和基礎,既反映了在理學概念和範疇影響下他關於伊斯蘭教本體論、宇宙論、認識論等哲學思想的表達,又内化或者説飽含了在信仰哲學指引下穆斯林提昇和鎚煉道德修養的實踐路徑,即體現了强烈的教化意藴。可以説,劉智哲學層面的心性理論和實踐層面的修養理論是緊密關聯的,或者説是互爲表裏的和一體兩面的關係。

  在討論劉智心性理論的時候,我們已經説過,他認爲,對於一般人而言,要經歷三個循序漸進的階段來完成修養的提昇,即修身——清心——盡性。要順利完成這三個階段的轉化或提昇,劉智指出了三個實踐的道路:禮、道、真。劉智説,人之生也,其體有三,身體、心體、性體是也。以身體而體夫真一者,其功在於遵循。遵循者,知其所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此一品者,知其名矣,未知其實。以心體而體夫真一者,其功在於解悟。解悟者,見其所以然,而不能得其所以然。此一品者,見其分矣,未見其合。以性體而體夫真一者,其功在於無間。無間者,本其所以然,而渾乎其所以然。至矣。此三品者,估計修真者之總義也。劉智:《天方性理·圖傳卷五·體一三品圖》,四庫圖書本,第112頁。 

  在劉智的論述中,認識論意義上的“體一三品”的層次和内涵非常清晰,“修身”是“清心”的基礎,“清心”是“盡性”前提。“修身”的功用在於遵循;“清心”的功用在於解悟;“盡性”的功用在於人主之間的“無間”(合一)。

  在論述這三種道路時,劉智借用了佛教“三乘”的概念。佛教所説的“三乘”:即三種交通工具,比喻運載衆生渡越生死到涅盤彼岸之三種法門。劉智説:“乘,載也。載諸法義,以備求道者次第取法也。初曰‘禮乘’……進曰‘道乘’……終曰‘理乘’”劉智:《天方典禮》,張嘉賓、都永浩點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頁。。他將“乘”的概念引入來表述宗教和道德修行的道路,分别稱爲“教乘”“道乘”“真乘”。在我國伊斯蘭教蘇菲話語中,關於“三乘”的概念影響廣泛。筆者在西北地區調研時,蘇菲教團中關於“三乘”的表述非常普遍。

  劉智所言的“禮”對應的是“教乘”,這是普通信衆對伊斯蘭教制度功課“念、禮、齋、課、朝”的遵守和履行。劉智認爲“五功”是“天道”,穆斯林信衆履行“五功”就是實現天道的基本任務。他説:“五功修完,而天道盡矣。”劉智:《天方典禮·原教篇》,張嘉賓、都永浩點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頁。這本是純粹宗教意義的功課實踐,但是劉智賦予其濃厚的道德修養的内涵。他説:“五功者,修道之方,盡人盡天之法程也。”劉智:《天方典禮·五功篇》,張嘉賓、都永浩點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頁。 “主命五功,示人修道以方,將以開蔽通塞指其來路而導之歸焉。”劉智:《五功釋義·本義》,中國伊斯蘭教西道堂影印本1948年版。劉智的論述中,將天道之五功視爲道德層面净化心靈和精神修煉的途徑。那麽,履行五功有着怎樣的道德奥義呢?劉智説:“五功者,念真,禮真,齋戒,捐課,朝覲天闕也。時念真宰,静存動察,心不妄弛也。日禮五時,謹之又謹,滌之又滌也。歲齋一月,以制嗜慾之私。歲捐課財,以普利物之仁。終身一覲天闕,以實志誠向往之念。五功修完,而天道盡矣。”劉智:《天方典禮·原教篇》,張嘉賓、都永浩點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頁。在這裏,我們看到,履行宗教功課的意義中有心静、謹慎、滌慮、制欲、仁愛、誠心、向善等道德奥義。劉智還從多個層面深入剖析了履行五功藴含道德奥義的緣由,他稱這個階段爲“勤德敬業”。

  “道乘”的實踐對應的是“清心”的層次。相對於第一層次的“教乘”而言,“道乘”的實踐所藴含的道德奥義就更加顯著。劉智説:“心何以清?清於外境之無所擾,尤清於内德之無所蔽。心有七層,寓有七德。復有五官,各有妙用。何謂心有五官?蓋心有妙眼,能見無形之色;心有妙耳,能聽無聲之語;心有妙鼻,能嗅妙世之香;心有妙口,能嘗喜主之味;心有妙識,能了精粗之理。盡此五官之用,而復於七德,無虧欠焉。心於是乎其可清矣。”劉智:《天方性理·圖傳卷四·修進功程圖》,四庫圖書本,第105頁。 

  前文所述,心寓有七種德性,這七種德行對應着不同的層次;同時,心還有類似於五官的功用,但這個功用不同於身體的五官,而是能感知、體悟無形的存在。即在紛繁的社會和生活日常中克服干擾獲得内心的清净,用純净的内心體悟自我、感悟世間的“形色”,最重要的是,以心的“妙眼”、“妙耳”、“妙鼻”、“妙口”、“妙識”透過“形色”來認識伊斯蘭教所言的真宰。“清心”的過程需要内外兼修,路徑是由外而内的實踐。只有發揮内化了“妙”意的“五官”的功用,並回復於“七德”,心才能清净,就是説,清心的過程就是道德修養養成和提昇的過程。

  “真乘”的實踐對應的是“盡性”的層次。“真乘”的實踐所藴含的道德奥義較之“道乘”亦更加凸顯,因爲這是“清心”層次的超越。他説:“性何以能盡?盡於其心之能知也,猶盡於其形之能踐。心以返照爲知,則理無遺理。形以順應爲踐,則形歸無形。知其全體,復知其大用,則我之性明,而萬性不外於是。踐其當然,復踐其所以然,則發揮盡妙,而於穆於此不隔。夫形色,即性也。不知者以形色爲形色,而知者以形色皆天性。形色未踐,無言性也。形色能踐,亦無言性也。形不异性,性不异形,而性於是乎能盡矣。”劉智:《天方性理·圖傳卷四·修進功程圖》,四庫圖書本,第105頁。這裏的“性”就是原初的善性,如何才能“盡性”?既需要人的“形色”,即外在的表現(踐形),更需要人内心的良知(以心觀照)。而且他强調“形色”與“天性”的密切關聯和表裏合一,即人要終其一生實踐道德層面的善性,並要保证“知”與“行”的高度統一,“形不异性,性不异形”,唯能如此,方能盡性。

  劉智理論中的“三乘”對應的是“三境”,禮乘(教乘)之正身、“道乘”之清心、“真乘”之盡性,這是次第上昇的三個階段(境界),前一個階段向後一個階段的過度、提昇和超越既需要宗教功修的實踐,又需要道德修養的鎚煉,或者説,這二者在劉智的論述中是不可分離的。没有道德的實踐和提昇,就無從言説宗教。

  二

  《天方典禮》是劉智關於伊斯蘭教教義學的論着,但是,需要關注的是,在這部作品中,不管論述伊斯蘭教的信仰、宗教功修、倫理規範,都貫穿和充滿着道德教化的色彩和内涵。他在《天方典禮》自序中清晰地介紹了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寫作目的:“始著立教之原,中述爲教之事,天道五功,人倫五典,窮理盡性之學,修齊治平之訓,以及日用尋常、居處、服食之類,皆略述大概,而以婚姻、葬禮終焉。卷目不繁,包舉頗廣,雖於諸禮之備未悉,而爲人之大綱,有終身用之不能盡矣。”劉智:《天方典禮·自序》,張嘉賓、都永浩點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頁。他説,該書分别論述了伊斯蘭教的信仰、宗教功修、倫理規範、以及婚喪嫁娶。雖然卷目不多,但是包括的内容很廣泛,是爲人的大綱,終身受用。所謂“典禮”就是穆斯林宗教和生活的各種重要儀式。只要是人生儀式就需要相應的道德規範。

  前文所述,劉智關於宗教“五功”和“三乘”的論述無不與道德修養緊密相關,關於人道“五典”的論述更是彰顯倫理道德的内容。這裏他把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規範與伊斯蘭教的人道相聯繫,以之來指導穆斯林的社會和日常生活。他説:“五典,即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五倫之教也。天方又謂‘五成’。蓋君臣成其國,父子成其家,夫婦成其室,昆弟成其事,朋友成其德者也。皆有當然不易之禮。五典修完,人道盡矣。”劉智:《天方典禮·五功篇》,張嘉賓、都永浩點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頁。

  劉智這段論述似乎完全是中國儒家的“五倫”概念和主張,他顯然繼承和借用了“五倫”思想。而不同的是,劉智將“五倫”思想與伊斯蘭教的“天道”相關聯。他認爲,人道與天道是辯證統一的。他説:“盡人道,即是盡天道。未有盡天道,不始於人道者也。”劉智:《天方典禮·卷十一·子道》,張嘉賓、都永浩點校,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26頁。在他的論述中透露了這樣幾層意思:一是人道與天道密不可分,二者是統一、無間的關係;二是天道始於人道,人道是天道的基礎,即倫理道德的遵守是履行宗教功修的基礎;三是賦予人道五典濃厚的宗教内涵和神聖特質。在他看來,一個穆斯林的身上應該是人道和天道完美結合,二者不偏廢,不厚此薄彼。這一主張不僅具有宗教理論價值,而且對當代中國穆斯林的社會教化極具現實意義。從我們的實地調查和多年的觀察看,在中國穆斯林的生活實踐中,將人道和天道割裂的現象相當普遍。這一現象有兩種情况比較突出:一種情况是穆斯林一般重天道輕人道,將天道“五功”視爲宗教的全部,而對人道“五典”的規範缺少從履行“天道”的層面去認識的角度。另一種情况是重視清真寺等宗教場域中對宗教功修的履行,輕視社會生活中個人道德、社會公德等養成和規範。所以,劉智“人道”與“天道”合二爲一的思想需要倡導和弘揚,這對當代穆斯林提昇自身整體修養和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尤爲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講,《天方典禮》既是伊斯蘭教教義學著作,又是穆斯林道德教化的代表性典籍。

  三

  劉智在中國伊斯蘭教思想建設方面是成就最高的學者,他的心性理論、修養理論以及將天道和人道合一的論述等是他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互相有着内在的聯繫。他關於宗教哲學、宗教功修、宗教禮儀的論述有兩個重要的特質,一是都借用中國儒家的概念和範疇來表述伊斯蘭教的核心教義和思想。這是他在伊斯蘭教中國化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二是他的理論闡釋表現出顯著的宗教道德化龢民俗化特點。這是他在宗教教化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就因爲他的思想理論成就達到了歷史的頂峰,所以,他在穆斯林知識界和普通穆斯林群衆中産生的實際影響力和引導力是漢文著譯家中最廣泛和最深遠的。

  愛國主義: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申曉若申曉若,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時指出:“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19年04月30日。是的,中華文明不同於其他文明中斷而源遠流長、繼往開來,愛國主義作爲一種精神支柱和精神財富無疑起了重要作用。愛國主義是數千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的永恒主題,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體現。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到“見義勇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屈精神等等,其核心内容就是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因爲有了這種高尚的民族精神,才使得中華民族在外敵入侵時,能够團結一致,同讎敵愾,奮起抗争,並成爲維護民族和國家統一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愛國主義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一

  愛國主義(patriotism)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對自己的祖國極其忠誠和熱愛的深厚情感。它表面上雖然屬於政治範疇,但是從文化意識深層來看,它又是屬於道德範疇的,是一種思想信念。列寧曾經指出:“愛國主義是由於千百年來各自的祖國彼此隔離而形成的一種極其深厚的感情。”《列寧全集》(第2版),第35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87頁。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祖先於清晚期以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逐步創造出來的並經過人們的反復實踐、提煉而日趨成爲穩定的意識、行爲和物質形態,我國歷史悠久,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長達四千年。中華民族的子孫世世代代勞動、生息在自己遼闊富饒的土地上,對自己的祖國和家園,懷有一種深摯的眷戀感情。千百年來,這種感情已經形成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深深地植根於中國長遠的歷史土壤之中,激勵着中華兒女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這就是中國人民一向具有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

  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其中藴涵着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思想營養和實踐智慧,是中華民族得以延續的文化基因,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脚跟的根基。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韵,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内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愛國主義與其他道德規範不同。其他道德規範一般屬於調節人與人或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如仁、義、禮、誠、信等等。愛國主義則是爲了調節個人與祖國之間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説,愛國主義是一種“大節”,是人們必須遵循的道德原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華民族一向以刻苦耐勞、富有創造力而著稱。毛澤東同志説:“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奴隸社會時期,中國就有了精美的青銅器,有了甲骨文,有了曆法,進入古代文明社會。進入封建社會以後,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了“百家争鳴”的戰國文化,先進的兩漢文化。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而且發明瞭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對世界經濟文化發展有重大貢獻的“四大發明”。《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作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劍橋大學教授李約瑟認爲,在科學技術方面,大約從公元2世紀到15世紀這段時期,亦即到近代科學開始出現的時候爲止,中國遠比歐洲來得先進。

  然而,中華民族在她不斷成長和發展的漫長歲月裏,並非一帆風順,而是經過艱苦曲折的歷程,甚至面臨傾覆的厄運,然而終於能够排除萬難,轉危爲安,巍然屹立,繼續前進,這在世界文明古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世界歷史上不少盛極一時的民族後來湮没無聞,而中華民族却一次再一次衰而復興,蹶而復振。這是由於中華民族的兒女具有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的倫理信念和艱苦卓絶的戰鬥精神。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一種維護民族獨立,爲報國而獻身的優良傳統。春秋時期,管仲相齊桓公,稱霸諸侯,一匡天下。孔子稱贊管仲説:“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二

  愛國主義體現了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揭示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係,是人們對自己家園以及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的統一。它是調節個人與祖國之間關係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則和法律規範。其基本内涵體現在:

  其一,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河山在人們的心中佔據着至高無上的地位。祖國的山山水水滋養哺育着她的子子孫孫。“禾苗離土即死,國家無土難存”,祖國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風光,還是主權、財富、民族發展和進步的基本載體。因此,領土完整涉及國家的重大核心利益,每一個愛國者都會把“保我國土”、“愛我家鄉”、維護祖國領土的完整和統一,作爲自己的神聖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其二,愛自己的骨肉同胞。對骨肉同胞的愛,反映的是對整個民族利益共同體的自覺認同。中華民族的利益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長遠利益和最高利益,這種利益高於各個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暫時的利益。愛自己的同胞就是愛人民群衆。對人民群衆感情的深淺程度,是檢驗一個人對祖國忠誠程度的試金石。愛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養對人民群衆的深厚感情,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立場,始終緊緊地同人民群衆站在一起。

  其三,愛祖國的燦爛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傳統常常被稱爲國家龢民族的胎記,是一個國家民族得以延續的精神基因,是培養民族心理、民族個性、民族精神的摇籃,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礎。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或許會背井離鄉,或許會彼此隔絶,但對祖國燦爛文化和歷史傳統的認同總會把彼此的心連在一起。愛祖國的燦爛文化,就是要認真學習和真正瞭解祖國的歷史,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祖國優良歷史文化傳統的傳承和發展。

  其四,愛自己的國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没有國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這些看似平常的話語,却道出了國家和個體之間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關係,也道出了最深刻的愛國理由。祖國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燦爛文化,都是同我們的國家聯繫在一起的,我們每個人的發展也都時刻同國家的發展進步緊密關聯。失去國家的庇佑和保護,人們將失去成長和發展最基本的屏障和最堅實的依託。因此,愛自己的國家,擁護國家的基本制度,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捍衛國家的利益,爲國家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是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

  愛國主義是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愛國即熱愛祖國,而祖國的直接體現是同胞,國家的直接體現是政權。易姓改號,謂之亡國;文化滅絶,謂之亡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文化不滅,則中華不滅。愛國,即愛文化,也就是守護中華傳統文化。愛國主義是具體的,也是歷史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愛國主義,總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點。“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10月22日。在歷史上,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們秉持骨子裏的愛國情懷,或忠於祖國、不惜殉身;或憂國憂民、鋭意改革;或使於四方、不辱君命;或抗擊外來侵略、保衛民族利益;或反對民族壓迫、奮起武裝鬥争;或故國淪亡,念念不忘恢復;或熱愛祖國河山,爲改造自然進行探索……刻骨銘心的愛國之情,矢志不渝的報國之志,生死不移的愛國之行,寫滿了中華民族的史册。

  三

  傳統的中國文化是一個以倫理爲核心的文化體系。中國人崇奉以儒家“仁愛”思想爲核心的道德規範體系,講求和諧有序,倡導仁義禮智信,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全面的道德修養和人生境界。中華文明自古以來的愛國主義實踐誕生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文化,而愛國主義文化又推動了愛國主義實踐的發展。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其中藴涵着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思想營養和實踐智慧,是中華民族得以延續的文化基因,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脚跟的根基。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主席强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新華網2015年12月30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一直以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時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傳承與創新中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强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總之,愛國主義是數千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的永恒主題,今日中國的文化,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延伸,又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革新與發展,還要正確處理好立足民族與面向世界的辯證統一關係,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進來,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增强中華文明生機活力。在新的世紀裏,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异,綜合國力競争日趨激烈,和平與發展這兩大課題,至今仍未得到圓滿解决。霸權主義和强權政治依然存在,台獨勢力、港獨勢力和西藏、新疆分裂主義分子仍在大肆活動,天下仍然很不太平。爲了實現祖國的富强,人民的富裕龢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認清風雲多變的世界形勢,弘揚幾千年來歷史镕鑄成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努力鑽研科學技術,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增强綜合國力,爲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敏俊卿,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新聞發言人,《中國穆斯林》雜誌副主編、副編審;洪長有,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原副會長、顧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