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華文化圈公共産品的供應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和平統一是21世紀的大命題。大陸集中了各方力量進行研究,其焦點集中在國家主權的統一層面上,因此,除了軍事武力直接佔領台灣全境之外,外交就是主要的和統手段,其目的是消除台灣的“邦交國”,彰顯其國際法意義上國家主權代表的不合法性,因爲没有任何國家承認的政權,肯定無法代表中國的國家主權,這是常識。另一個明证是,大陸高層曾經對兩岸統一有過承諾,只要承認一個中國,什麽都可以談,甚至可以改國號、改國旗。顯然,在兩岸統一上,大陸的關注點是政治統一,即國家主權形式上的完全統一。

  然而,最近香港發生的事件表明,國家統一僅僅停留在政治層面是不完整的。從國家主權的角度看,香港回歸祖國是非常完整的,没有留下棘手的遺留問題。然而,香港對文化中國的認同過程没有完成。文化認同是非常復雜的過程,它觸及民衆的意識形態、心理認知以及社會閲歷。如此艱難的任務特區政府顯然是難以承受的。它只是藉助於官僚機構在文化溝通上做了一些表面文章,一旦遇到扺制就撤退。而大陸駐港機構基本上忙於事務性工作,缺乏整體性的文化認同戰略規劃。本來香港的大學應該是承擔青年人文化認同的重要場所,但在精英教育理念的支配下,香港的大學延續殖民時期的教育方式,在涉及中國文化認同方面無所作爲。教學語言和工作語言都全部是英語,中文不過是用於日常生活交流的交際語言,而且不是普通話,而是粤語。這樣體系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無論是知識體系還是價值取向自然傾向於西方,對中國的文化情結難以生成,更談不上文化認同。

  在回歸初期,香港與内地人民缺少交流,但港人至少可以保持基本的禮儀。隨着内地開放對香港的旅遊,大量内地遊客蜂擁而至,與港人近距離接觸。港人對帶着真實中國文化氣息的内地遊客有了真實的感受。各種負面消息頻出,港人情緒發生變化,從歡喜到厭煩、厭惡乃至讎恨,從個體擴大到群體,從日常生活細微上昇到文化層面。所以,香港回歸僅僅體現在國家主權層面,文化中國的認同没有完成。

  從香港的事件引申出一個問題,統一中國除了國家主權落實之外還需要文化認同。前者體現了硬實力,後者需要軟實力。中國主權的認同具有確定性和地理空間性,但文化中國的認同則没有確定性并且超越地理空間。在討論中國統一的問題時,可否把文化中國的認同作爲重要議題,而文化中國認同的過程首先要從討論中華文化圈的搆成開始。

  二、中華文化圈的搆成

  中華文明是一個歷史的傳説,也是一種現實的存在。支撑中華文明綿延不絶的力量主要是中國人,他們分佈在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海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他們搆成了一個龐大的中華文化圈,其主要族群是漢族。判斷是否納入中華文化圈的起碼條件是,使用中國象形文字;説普通話;説中國方言。更高級的條件是,熟悉中國的歷史文化,瞭解中國的哲學理念和行爲方式等。當然,國籍仍然是判斷是否屬於中華文化圈的重要條件。對於從中國移居海外的少數民族,是否將其納入中華文化圈主要看他們的認同,即是否接受文化中國並願意參與文化中國的建設活動。

  在中華民國之前,中國未曾出現過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形態。辛亥革命以後,中國開始向現代民族國家轉型,也開始參與現代國際體系的外交活動。這個時候,國人開始覺醒,國家主權的概念逐漸被接受。任何損害國家主權的行爲都會激起民衆的强烈抗議。抗日戰争之前,中國出現了幾個政府並舉的局面,有北洋政府,有廣州政府,有南京政府,有武漢政府,有蘇維埃政府,最後蔣介石基本上完成了形式上統一中國的舉動。當時主權中國和文化中國的概念是一致的。盡管存在幾個政府,但大家都在争奪中國的領導權。

  1949年之後,主權中國和文化中國出現了分離。共産黨贏得了勝利,建立了新的政權,國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台灣的蔣介石政權繼續存在,國號仍然是“中華民國”,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國際社會承認國民黨政權。這個局面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打破。中國加入聯合國、中日、中美建交等一系列事件開啓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被國際社會承認的過程。隨着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中國的國家主權由北京代表這是一個不争的事實。圍遶着國家主權歸屬,大陸與台灣展開了激烈的交鋒。除了主權中國之争外,文化中國也出現争端。由於國家主權是由很多文化符號作爲象徵,因此對這些文化符號的尊重和主權表達語言的規範性成爲保衛國家主權尊嚴性的重要體現。進入21世紀後,隨着中國國力的增强和參與國際事務興趣的濃厚,大陸有些部門的官員,機械理解一中原則,没有區分主權中國與文化中國之間的差别,做出了一些傷害感情的事情。同樣港台一些年輕人,恣意妄爲,毁損代表中國主權的文化符號,也造成對大陸民衆感情的傷害。它的危害性在於,導致中國文化凝聚力的涣散。中國文化的認同是中國統一的强大粘合力,没有這種粘合力,即使統一了,也會引發新的問題。因此有關中國統一的過程,主權中國的認同和文化中國的認同要同步進行。没有文化中國的認同,對主權中國的認同是不完整的。

  同時要注意到,文化中國認同有自己的規律,它有時候與主權中國認同重叠,有時候又超然於國家主權層面,往超國家的普世價值方向發展。而且文化認同甚至比主權認同更具緊迫性,因爲計算機網絡平台的快速發展,社交媒體手段的多樣化,使得中華文化圈面臨文化特性消解的可能性。實現對一個中國的共同認知,即使他們在不同的地域、國度和地區,也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在中華文化圈裏搭建公共平台,提供公共産品,以促進對文化中國的高度認同。

  三、文化公共産品的問題思考

  本文並非專門討論公共産品的理論,而是想把公共産品的理論運用到兩岸的和平統一進程上,運用到中華文化圈的建構上,運用到文化中國的認同上。其理論假設是,只要提供足够的文化公共産品,就會給中華文化圈提供强大的内生凝聚力,也爲兩岸的和平統一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但問題也來了。誰是文化中國公共産品供應的主體?誰來承擔這些公共産品的成本?誰能保证整個中華圈的人們共享這些文化公共産品?當兩岸三地的民衆對文化中國的公共産品産生歧義時如何提供解决方案?等等。就這幾個問題,下面做一些簡單討論。

  按照簡單的理解,公共産品是公衆可以免費共享的,個人是不能獨佔的,正好與私人産品相反。它最早來自於公共經濟學的概念,其特點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費的非競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所謂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産品的整體性,比如國防,外交、安全、教育、維穩等,它屬於全體社會。所謂消費的競争性是指公共産品消費者的增加,不會影響現有消費者對公共産品的數量和質量的消費,也不會導致公共産品成本的增長。所謂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只要在公共産品提供的範圍内,人人都可以消費公共産品。 

  在文化領域,中國提供的影響力最大的公共産品就是在海外創辦了大量的孔子學院,這本來是一件善事,對於構建文化中國的認同作用巨大。一方面,中國通過漢辦和僑辦爲海外學習中國語言提供便利條件,包括編寫教材、提供師資和舉辦活動等。這不僅得到海外華人的支持,也得到海外非華人族群的響應。

  然而,在尋求一個中國的認同上出現了歧義,對主權中國認知的分歧延伸到文化中國的認同上,造成兩岸三地不僅僅在官方層面産生争論,民衆之間也發生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特别是這些不愉快發生在國際場合。例如前些年在歐洲發生的撕書事件。目前主權中國英雄可以用武的空間很小,文化中國認同的活動空間則很大。實際上很多事情分成兩個層面處理,不要把主權中國和文化中國混淆,在保留各自的分歧下最大限度地獲取共識,從而化解各種矛盾和分歧。最後部分提出這方面的不成熟建議。

  四、文化公共産品的供應建議

  首先應該加深對一個中國内涵的理解,區分主權中國與文化中國之間的聯繫與區别。在當今以民族國家爲主體的國際體系中,我們一方面要遵從現有的國際遊戲規則,堅守國家主權的神聖不可侵犯;另一方面也要繼承歷史文化傳統,承認文化中國的認同在中國統一大業中的重要性,並對文化中國的建構賦予時代的精神。具體來説,就是要把統一中國的格局做大,不再局限於國家主權的一磚一瓦的争奪,而是發揮一種使命感: 動員整個中華文化圈的炎黄子孫,也包括那些雖然没有中國國籍但認同文化中國的其他族群,全力以赴地實現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繼續保持世界主要文明形態的地位。

  其次,大陸要主動扮演中華文化圈公共産品主要供應者的角色。實際上,中國政府已經在源源不斷地爲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産品,它没有理由不爲中華文化圈提供公共産品。然而在高度行政化的大環境下,爲中華文化圈提供公共産品的工作有一定的難度,因爲它需要具體執行部門超越本部門利益、超越商業利益。建議中央成立中華文化圈公共産品(具體名稱另議)供應領導小組,協調所有相關部門利益,制訂公共産品供應的戰略規劃,計算公共産品的成本與收益,確定公共産品供應的流程,明確相關部門的工作範圍及其職責等。

  再次,中華文化圈公共産品的供應方案要在兩岸三地之間進行充分的磋商,包括公共産品的類型、内容和供應方式。有時候兩岸之間難以達成協議,可擴大磋商範圍,邀請海外其他地區的華人精英一起協商。需要理解的是,中華文化圈的公共産品提供不是政治宣傳,也不是意識形態灌輸,而是在瞭解海外華人的需求之後,根據他們的需求而有針對性地提供公共産品。對於台灣來説,它在文化中國的建構過程中有着相當大的活動空間。平心而論,台灣的政治精英受過良好的中國文化教育,既能通古,也能博今,在文化中國建設中具有較大的話語權。相比台灣,香港的知識精英對中國文化的批判性較强。他們更爲接受西方的文化,這是英國長期殖民政策的結果。他們在文化中國認同上的矜持態度,影響了香港年輕人對中國的認同。即使這樣,香港的知識精英和年輕人不應該被排斥在文化中國建構過程外。

  第四,中國文化圈的公共産品提供要與時俱進,要有創新精神。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更多的年輕人依賴於網絡社交平台進行日常交流。在同一個社交網絡平台上,即使來自不同族群的年輕人,他們的溝通是順暢的。一個表情符號,一種網絡語言的表達,甚至類似火星人的文字,他們都能理解,並樂此不疲。在當前的條件下,還難以讓兩岸三地的年輕人使用同一個網絡社交平台,但還是可以給海外華人圈提供基本的公共産品。可以從紙質媒體入手,比如在海外建一批中文圖書館或閲覽室,兩岸三地提供免費的書籍和刊物。鼓勵兩岸三地的青年學子使用對方的圖書館,政府提供必要的免費服務。可以考慮在這些圖書館邀請兩岸三地的知識精英在圖書館開設講座,與讀者進行交流。

  第五,在兩岸和統進程停滯的情况下,不妨概念先行,架構先行。具體來説,就是超越國家主權之争,在旁邊搭建一個文化中國的架構。這個文化中國最大限度地涵蓋兩岸三地對一個中國的認知,以尋求兩岸三地在一中認知上的公約數,因此是去政治化的,去標籤化的。這個文化中國既有歷史的傳承,更是面向未來的寄託。兩岸三地可以考量在政府的支持下,由第三方出資,設立各自人文旅遊項目,鼓勵港台澳以及海外華人的青年學生到大陸旅遊,飽覽祖國的山水風光,接上祖國的地氣,提高自己對事物的判斷力。大陸青年也接受資助到台灣旅遊,與當地的居民進行全方位的交流,保持密切的交流和互動。

  第六,要更新對海外華人的認知,把那些户口不在兩岸三地的海外華人也視作爲中國大家庭的成員。這些海外新華人從兩岸三地移居海外,其世界觀和行爲方式都已經形成,尤其是大陸出去的新華人,對文化中國的認同非常强烈。但在主權至上的指導思想下,這些新華人往往受到排斥,被歸到外國人一類。實際上,海外新華人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和香港,對文化中國是相當地認同。台灣保留了舊時代的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書寫繁體字等,但台灣的中國文化傳統也在丢失。很多台灣年輕人受到商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響,不願意在學習中國文化上花功夫。而很多香港人本來就是從大陸過去的,文化程度較低,移民海外後,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記中國文化,起碼會説中國話。大陸的新移民更是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要忘記中文。盡管兩岸三地學習中國文化的動機不同,但他們的願望是一致的,希望有一個良好的學習中國文化的環境。兩岸三地可以携手並進,充分調動各自的資源,給予所有的海外華人消費文化中國公共産品的機會。無論他們來自哪裏,或是阿裏山和日月潭,或是上海灘和銅鑼灣;無論他們是否擁有中國户口,只要有一顆中國心,就可以充分享受文化中國公共産品的消費。



  陸鋼,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