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美的本質與共同美(節 選)

  近年來人們廣泛討論了“共同美”問題。討論中存在着分歧,有些分歧實質上是在美的本質問題上的分歧的反映和發展。可以説,不解决美是什麽,就無法説明共同美,也無法解釋共同美感在審美對象上的客觀根據,從而最終説明共同美感。美的本質問題是解决共同美問題的理論前提,本文擬着重從這方面對共同美作一些探討。

  探討美的本質就是探討“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美的那個品質”。這是個异常復雜的問題。要科學解釋美的本質,首先應當正視下面的基本事實:

  在人類没有出現的洪荒世界上是無所謂美醜的,美的産生晚於人類的産生,而且,人類出現後並不是一切都美了。那些還未來得及成爲人類實踐活動對象的自然物仍是無所謂美醜的.拿花來説,在現代人看來是美的,但考古學的事實雄辯地證明。處於狩獵時代的原始民族並不這樣看。普列漢諾夫説:“原始的部落一一例如布仟門人和澳洲土人一一從不曾用花來裝飾自己,雖然他們住在遍地是花的地方。”“無論如何,大家都很清楚,在那從動物界取得自己題材的原始的一一更確切些説,狩獵的民族的裝飾中,完全没有植物。”花成爲美的對象,那是人類進入農業時代,和植物發生實踐關係後的事。這個有關美的起源的基本事實告訴我們:用機械唯物主義的觀點,把美看成與人類無關的純客觀的物,單純從物的自然屬性中找美是站不住脚的,那無法解釋在花的自然屬性並没有發生變化,同樣合乎形式規律的情况下,爲什麽對處於狩獵時代和農業時代的人類有着截然不同的結果。然而,錯誤理解了美與人類的關係,用唯心主義的觀點把美看成人的美感的産物,單純從人的主觀意識中找美也是錯誤的,那同樣無法解釋爲什麽處於狩獵時代的人類不能把自己的美感施加於花,而處於農業時代的人類則相反。這個基本事實説明,美的物確實和人類有關,但又是客觀的。美的客觀性有它特殊的地方,它不同於哲學上一般的物的客觀性。哲學上的物可以不依人類存在而存在,而美的物却必須依賴人類存在而存在。這種特殊性决定了在美的本質問題上不能機械套用哲學上思維與存在關係的一般原理。實際上,美所揭示的是作爲主體的人同作爲客體的現實之間的一種關係,即審美關係。這種審美關係主要不是通過人的意識活動而是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建立的,是人類歷史實踐的感性物質的成果,因而是客觀的。美的客觀性正來自這審美關係的客觀性。割斷了這種關係,單純從人的觀念中或純客觀的物中是找不到美的。由此深入追溯,我們還會看到,在地球上,只有人才能和世界建立審美關係,而動物則不能,美是專屬於人類的,動物無所謂美醜。這種不同是由人和動物的本質不同决定的。人在自己的歷史發展中,越是脱離動物界,越是具有人的本質,就越是能同客觀世界建立廣泛的審美關係。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和人的本質有着必然聯繫,因此,美的本質歸根結底與人的本質相關。馬克思説過:“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説服人.而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它的觀察方法的“前提是人”。馬克思主義美學也不能例外。從人的實踐和實踐的人出發,探討人與動物的區别即人的本質,這是探討美的本質的根本道路,也是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在美學領域的具體運用,只有科學地解釋人的本質即人性才能最終揭示美的本質,美之謎就隱藏在人之謎中。

  那麽,究竟什麽是人性呢?

  所謂人性即人的本質,是人和動物相區别的東西,是人人應有,并且對人的存在和發展起决定作用的東西.依據這一規定,我認爲人性應當包括人的自然屬性。以前,人們往往把人的自然屬性説成是“人作爲一種動物的動物性”,將其排斥在人性内容之外,這是有片面性的。人的自然屬性指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素質。首先,我們應當看到它已經過了千百年社會實踐的改造,即使某些形式和動物有某些相似,但要看到這相似之中也有本質區别。其次,人的自然屬性决定的衣、食、住推動了人類“第一個歷史活動”即生産活動,導致了生産關係和人類社會的産生。第三,人的生理、心理條件是人的意識活動、主觀能動性的物質基礎。實際上,馬克思在肯定人的社會屬性時,並未否定人的自然屬性。他指出:“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説,作爲一個完整的人,佔有自己全面的本質”。這包括“他的個體的一切官能”。馬克思所反對的是將這些自然屬性抽象化,絶對化,將人的某方面的本質代替人的全面本質。

  人的自然屬性是和社會屬性相統一而存在的。人的生理需要只有通過社會才能滿足,人的心理素質只有通過社會才能發生作用。人要生存發展,必須建立一定的生産關係,結成整體,互相合作,各個個人的自由發展與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相互促進,這就是人的社會屬性的含義。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只能在科學抽象中區别,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是不能絶然分開的。前者是人的可能性,後者則是人的現實性,兩者統一在人成其爲人必須具備的兩個過程中:

  (一)自然過程,即人的自然的物質前提的形成過程。這不只是“十月懷胎”,而是千百年來漫長歲月的社會實踐的“積澱”。達爾文只看到了人作爲生物在自然界中量的進化,而没有看到人作爲社會動物在社會勞動中質的飛躍。勞動强化了人腦和手,直立解放了肺部和喉頭,古猿的發音器官逐步得到改造,爲語言的發生、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些人類世世代代社會歷史實踐的成果,人的某些社會屬性,通過遺傳逐漸在人的自然屬性中凝固,保存下來,轉化爲人的自然本能。這在其實質上乃是人的社會關係總和的物質結晶。

  (二)社會過程,即人的社會屬性的形成過程。具有了人的自然前提,還必須通過後天的勞動、學習、生活,繼承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的成果,瞭解人與人的各種相互關係,成爲社會的人,現實的人。

  這兩個過程一隱一顯,但都建立在人類歷史實踐基礎上,具有客觀必然性,搆成了“人的社會關係的總和”,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個,都將使人不成其爲人。例如:一個狼孩雖然有着人的生物前提,但他誤入狼群,脱離了社會環境。可能不能轉爲現實,就失却人性了.它象狼一樣嗥叫,怕光,趴在地上吃東西。然而,没有人的生物前提的猫、狗、猩猩,即使成天和人生活在一起,並强制地接受人的訓練,但它們永遠不會有社會性。相反,回歸到人類社會中的狼孩經過訓練,他身上的人性會被唤醒,即使比正常兒童緩慢。

  以上,只是在對人性作一種抽象的静態的描繪。現實生活中,人性作爲有生命的動態的一種客觀存在物,總是以一定的先後延續秩序和上下左右的活動場所來表現其歷史的或現實的存在,同時又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超越既定的現狀表現其未來的存在。要對人性作出科學的規定,還須進一步指出,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是建立在“自由自覺的活動”基礎上的。馬克思説:“自由自覺的活動性恰恰就是人的類的特性。”它指的是人類特有的認識和支配必然性,争取自由的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正是這一活動産生了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並促成了兩者的統一,同時還推動這種統一不斷發展。人來自動物界,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都還不同程度地帶有動物的痕迹,這些作爲一種必然力量阻礙人性發展,形成丁錯綜復雜的矛盾。人類通過“自由自覺的活動”不斷解决人與自然,人與自身本能需求的矛盾,從而使人的自然屬性不斷更新;不斷解决人與社會的矛盾,從而使人的社會屬性不斷更新,不斷解决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之間的茅盾,從而使二者的統一不斷更新,而每一次更新又使人類自由自覺的活動進入一個更高級的階段,並對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提出更高的規定性,這就搆成了人類不斷從必然王國向自由國王邁進的歷史,這個歷史永遠不會完結,而每一次邁進,都使人類更遠離動物界。

  綜上所述,我認爲人性是建立在自由自覺的活動基礎上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這個定義既着眼於人的本質的完整性,發展性,又反映了人的本質的層次性。列寧指出:“人的思想由現象到本質,由所謂初級的本質到二級的本質,這樣不斷地加深下去,以至於無窮。”人的社會屬性相對於人的自然屬性反映了人的更深刻的本質,是在更高的階段上同動物相區别。人的本質不斷更新發展,將愈益豐富和深化,而越來越遠地脱離動物界,越來越成爲全面的真正的人,就是這一歷史進程中的總趨勢。恩格斯曾在《自然辯證法》一文中提出在社會發展的進程裏,人從其餘動物中提昇出來有兩次:“只有一種能够有計劃地生産和分配的自覺的社會生産組織,才能在社會關係方面把人從其餘動物中提昇出來,正象一般生産曾經在物種關係方面把人從其餘動物中提昇出來一樣。”這裏,第一次提昇已基本實現,指同一般動物相區别的人的自然屬性的確立,第二次提昇正在進行,那是指人性的异化和復歸,它比第一次提昇意義更大。人僅僅統治自然還不行,還必須能够駕馭自己的歷史發展,才能最終脱離動物界。恩格斯的這一重要思想給我們提供了理解復雜的人性之謎和美之謎的一條指導性綫索。

  人性不是某種先天的神性,也不是單純的官能滿足的獸性,也不是某種抽象的階級性,而是人類歷史實踐的集大成。它具有突出的二重性:一方面是客觀形成的,屬於不依人的意識爲轉移的社會存在,另一方面又和人的主觀意識密切相關,甚至被主觀意識作用和支配,而常常表現爲物質的和觀念的兩種形態(後者是前者的反映)。人性還是絶對與相對,必然與自由,單純與豐富,歷史與現實,個體與整體,階級性與無階級性等等多樣的對立統一.而美的本質問題上的復雜性正是人性的突出二重性的反映。

  我們説美和人性有聯繫,並不等於説,美就是人性。人性所包含的内容可説是無限的,它遍佈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作爲哲學、法學、倫理學、生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共同研究對象,人們可以通過抽象思維、邏輯推理去把握它。但作爲人類的審美對象,却必須是感性具體的。美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它的具體形象性。美感的特徵(主觀直覺性)正建立在美的這一特徵的基礎上.人性只有從人的感官所能接觸的事物中顯現出來,才具有美的意義,而這正是美的本質所在。由此,我們可以給美下一個定義:美是人性的感性顯現。

  也許有人會説這是主觀的美論,見人不見物。我們則説,這種美論既根本不同子主觀唯心主義,又同形而上學的機械唯物主義劃清了界限。其理由在於,我們所説的人性是人類歷史實踐的産物,而人性的感性顯現也同樣如此。兩者區别在於,前者是人們側重於用邏輯抽象才能够把握的普遍性的客觀存在,後者則是直接作用於人們感官的具體形象的客觀存在。而使前者變爲後者的橋樑仍然是人類歷史實踐。

  爲了説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考查一下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物質生産勞動。前面提到,恩格斯曾把人類第一次提昇看作生産勞動的成果,向人類最初的審美對象或者説人性最初的感性顯現,也就是勞動産品和勞動工具。從物質生産勞動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美的原始形態,看到人和現實的審美關係最初的確立。

  人類要生存發展,首先必須克服人與自然的矛盾,解决喫喝穿住問題。這種活動最初近似動物本能,與此相適應的是人正在形成中的意識,經過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就逐步向真正的實踐和真正的意識過渡,從而導致了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最初形成。隨着實踐的發展,人性即那種“在勞動者方面曾以動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東西,現在在産品方面作爲静的屬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人性的感性顯現,美的産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提出:“勞動創造了美。”人類勞動實踐固然是受意志活動支配的,但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是主觀見之客觀的實際行動,能够將人的肉體和精神兩方面的本質力量凝固在對象即勞動産品中。勞動産品經由勞動實踐而成爲人的審美對象,就具有不依人的意識爲轉移的客觀性了。這樣的一件勞動産品,既是一定歷史階段人性的感性顯現,又是真、善,美的結晶。從其真來看,顯現着人類對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掌握和支配的程度,從其善來看,

  一方面證實着人的自然需要的實現,包含着物質功利,另一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刻印出人們相互關係發展的成果,包含着社會功利,從其美來看,具體形象地顯現了人性,象一面鏡子,使人能够從中直觀自身,就成爲人們觀賞的對象,看到它,就激發瞭高距於動物之上的優越感和自信心,感到親切和鼓舞,産生一種人類特有的精神愉悦。

  人類勞動實踐活動有着無限發展的趨勢。隨着人類不斷向自然的深度和廣度進軍,以征服整個自然,人類美的領域得以不斷擴大。人與自然的關係發生根本變化,與人無關和爲敵的,轉化爲於人有利,自然美産生了,在改造自然的同時改造社會,每一次改造都使社會前進一步,社會生活美産生了,人越來越脱離動物界,就越來越不滿足純粹官能滿足的物質生活,追求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專門滿足人的精神需要的藝術美産生了。然而所有這些不同程度的美,千姿萬態的美,都統一在一面人性的旗幟下。在整個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人是最高級的存在物,人性是我們所能感覺到的最根本的美,每一個人身上有多少人性就有多少美(動物性包括人身上巳意識到並正在不斷改造的動物性,則是最根本的醜)。世界上的其它各級存在物只能按照它的在人類實踐中和人類建立的客觀聯繫,按照人性在它們身上的客觀顯現,才或多或少地獲得美的價值。

  以上對美的本質的初步探討,爲我們進一步探討共同美奠定了基礎。在階級社會中爲什麽會有共同美呢?根本原因在於有人性的共振綫,而人不是絶緣體,這條共振綫是人人相通的。人性的感性顯現這一定義仍然適合於階級社會的美的領域。下面我們就通過對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兼及藝術美)的具體分析來闡明這一觀點,這同時也是對美的本質的再探討。

  (下略)

  1981年12月寫於珞珈山

  《文學評論叢刊》1985年第24輯

  筆名:江岳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