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重新認識時代,重新認識同學

  “我知道,你肯定是想大懶支小懶吧?”

  “没錯兒!”

  2012年7月2日上午10點鐘,從泰國普吉島回國的CA822班機在首都機場的跑道上平穩降落。我剛將手機打開,一陣密集的“嘟嘟”聲響過之後,李剛的短信便立即跳了進來。我很快把電話撥過去,話剛開頭,我和李剛就不由自主地在電話兩頭哈哈大笑起來。

  我知道李剛着急説什麽事兒。在普吉島海濱酒店的大堂,我已看到高伐林的群發郵件。高伐林着急地提醒,全書已編完,但遲遲没有見到後記,時間不允許再拖延了,是否請李剛親自執筆?不願動筆寫東西的李剛便想把這個艱巨的任務轉交給我這個既不太願意寫、也不太會寫東西的人,讓我倆汗顔的是虧了我們都是學中文的。

  寫些什麽呢?那就説説要做《我們這一代》這本書的來龍去脈、成書過程中的一些軼聞趣事以及留下的某些遺憾吧。

  2011年4月1日這天,我没去單位上班,在家無意間翻到了那本78級同學集體創作的《老八舍往事》,没想到,一看便看出點意思來了。書中的紀事不僅把我帶回了當年的武大校園,還從78級同學的記叙中找到了我們77級同學的影子,其中與李剛有關的尤多,譬如對弈下象棋、創辦圖片洗印社等等。於是我給李剛打了個電話將讀後感告訴他,隨即給他快遞了一本《老八舍往事》。此書出版那年,78級同學隋圻專程到報社送給我一本;在武漢《長江日報》社工作的霍鵬遠也托我妹妹從武漢給我捎來了一本。

  李剛屬於那種“人老心不老”的好事之徒。在迅速將書看過之後,他急切地打電話給我反饋:78級老弟們真有創意,編了這麽好一本書!我們77級無論是在校期間還是畢業後30年,故事也很多,不能讓他們獨享懷舊的美好,我們也要編一本!還可以發展一步,不僅要夢憶四年校園的美好,更要回顧畢業後30年的變化和發展,力求用我們這一代同學一個個真實的故事,映射出國家“4+30年”變革發展的大背景,争取歷史感更厚重、視野更廣闊、内容更豐富、故事更精彩。編撰此書,不僅爲了我們一群老頭老太自我陶醉,還想給後代一些啓示。我笑話剛剛從工作崗位退休下來的他是“才卸枷鎖,又套枷鎖,純粹自找”。

  爲了動員和吸引全年級同學參加到這本書的編寫工作中來,李剛開始和海内外、京内外的一些同學廣泛溝通,得知高伐林、張樺等同學早有編書的提議,只是未能展開。這個信息給李剛打了鷄血。4月17日,在歡迎陳文新來京講學於京城湘彬酒家所設的晚宴上,李剛向前來的同學鄭重通報了出書的想法。他的建議立即得到了不少同學的積極響應。有同學當即表示,大學畢業30年了,心裏一直在琢磨應該給這段歷史留下點什麽?現在終於有了一個很好的表達載體。

  出書之事也讓原本分散在各地各處的同學相互之間的聯繫突然變得頻繁而緊密起來了。5月8 日是一個法定休息日,李剛把我、張水舟、吴兆龍、楊厚蘭召集到位於西皇城根的中央文獻研究室陳晋同學那裏,集體商議這本書大致的内容分配、結構體例以及編輯小組的分工,然後一起好好享用了一頓高檔午餐。時隔不久,又一個周日(7月3日上午),我們在作家出版社召開第二次商討會,出席者有李剛、張樺、劉少安、李聰輝、吴兆龍、張水舟和我,會後照例找了一個酒樓飽搓了一頓,這次的買單者是張水舟。然而出血最多者毫無疑問是李剛自己。爲了“督戰”,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主動約會同學在他居所隔壁的“魚頭泡餅”宴請一頓。前段時間在北京多維媒體集團供職的胡曉暉經常笑着説,每吃完一次李剛的“魚頭泡餅”,就自然形成了一種新的壓力和動力,不好意思不寫文章了。在忙着撰稿、忙着滿世界登山的同時,他毫無怨言地承擔了很大一部分書稿的編輯工作。

  李剛是真心想做成這件事情,而且希望全年級所有同學全都參與進來——“一個都不能少”。其實這段時間,李剛正趕上他年邁的父親時刻處在病危狀態,他不得不經常在北京、武漢之間往返奔波。記得一次我在辦公室突然接到他一個電話,他想與我商量什麽時候有空一同去湖北的十堰、荆州,還有湖南長沙、四川成都,專程看望杜華、王三峽、孫麗娜、張天明,還有張立偉。目的很清楚:一是親自教他們如何登録“頭頭網”上我們同學那個群;二是當面動員他們寫文章。這時的他,實際上是在武漢同濟醫院父親的病房裏。後來8月中旬我正好有一到宜昌開會的機會,我與王三峽電話聯繫上以後,三峽專程坐車從荆州到宜昌來看我,也算是完成了李剛交待的一個任務。

  還有身居海外的張樺、高伐林,據守武漢大本營的趙譽泳、吕波、劉海清、雷喜梅,客居北京的胡曉暉等同學,他們是出力最多的一群。他們利用現代先進的技術手段,經常在約定的時間内召開視頻電話會議,反復討論並最終確定這本書的書名、編輯方針、責任編輯、搜集整理文章及照片。他們不僅帶頭撰寫了一批高質量的文章,並爲後期的文字編輯和圖片處理做了大量艱辛的工作,爲《我們這一代》一書的基本成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説來好笑,爲了支持李剛的提議,我和不少同學一直在默默地做出應有的努力。中國影視界的“腕兒”吴兆龍,平日因有女秘書爲之全面服務,養尊處優,居然連上網這件最簡單的事兒也不會,這樣一來,他既無法瞭解同學的信息和意見,也無法提供自己的觀點和建議。爲瞭解决這個問題,6月25日,上午在天津參加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一場活動之後,我立即乘高鐵回京,徑直趕到吴兆龍所在的中央電視台國際電視總公司對他進行“一幫一”的幫教行動。在撰寫由我們倆共同負責的“校園情”板塊征稿信的那一刻,我無奈成一“老秘”,端坐在電腦桌旁,一邊聽吴兆龍慢條斯理地踱着方步口述,一邊奮力擊鍵打字。應該説,我倆的合作是非常默契的。爲了把話語説得風趣、俏皮,我們時常停下來進行討論、反復斟酌、挑選合適的用詞,幾度捧腹大笑不止。天黑很久以後,吴兆龍才想起開車帶我到海軍總醫院的吴小妹家蹭飯。此後,我倆在同學網頁上的雙簧合作也延續了一段時間。每天都是由我用他的登録名上網查看相關信息,然後以他一貫的口氣自作主張地替他回復同學的問題,事後用短信向他匯報。爲了引起同學對“校園情”這一板塊的關注,我不惜拿出自我犧牲的精神,抽時間寫出了《我的珞珈山之吻》,供同學一樂。吕波評論説,文中的“我”把自己寫得太好了。作爲回報,吴兆龍也用心劃拉了一篇,最早提出了“營部”的往事,帶來同題文章四五篇。

  走出大學校門30年,由我們武漢大學77級同學集體來寫作一本大書,相信每個人從中獲得的感悟還是很多的。

  我們因此更深刻地認識了我們所處的時代,同時也深深地感謝這個時代。我們大學畢業後的這30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走過的30年,也是中國發展變化最快的30年。我們不僅是時代的見证者,也是時代的親歷者和參與者,偉大時代創造的寬闊舞台,讓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涂上了五彩繽紛的絢麗色彩,而我們各具風采的人生也從多角度映現了獨特時代的歷史畫卷。這應該是《我們這一代》這本書區别於其他一些紀念恢復30高考週年的紀念文集最大的不同。

  我們因此鄭重地還原了《這一代》的歷史,同時我們也有機會拉開距離地重新看待那一段歷史。曾經從我們手中誕生的《這一代》雜誌,好比是我們中文系77級同學身上永遠不可能抹掉的一塊胎記。可能它不值得我們今生今世爲其津津樂道,但是我們對它擁有第一話語權。它的出現和存在,本身就是當時社會現實和思想解放最真實的一份社會記録,還包括我們同齡人一度被深度壓抑的青春理想和價值追求,盡管顯得那樣的幼稚、那樣的不成熟、那樣的不合時宜。而《這一代》的命運起伏,具有一種標誌性的意義,折射了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步履蹣跚的進程。我們不應有什麽後悔,反而應引爲驕傲。

  我們因此增進了同學之間的相互瞭解,同時我們彼此也更加珍惜這份難得的情感和友情。大學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背景的青年相互增進瞭解,從而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和諧和美好。我們曾經在美麗的珞珈山同窗四年,留下過很多的美好回憶,但是不能不承認在那個在剛剛走出禁錮、走向開放的年代,我們的心靈還相對封閉,行爲還相當拘謹,相互瞭解的程度也是非常有限的。而這一次的寫書過程際上自然提供了一個敞開心扉充分交流的平台,我們由此更多地知道了每個同學的獨特人生、才華和擁有的不同能量——他們的過去和今天,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我們相識相聚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我們有某些遺憾:由於這樣或那樣可以理解的原因,還有不少同學在大變革時代豐富曲折的經歷和深刻獨特的感悟没有得到全面而真實的反映。我們多麽想知道,中國第一部反映中年人婚外戀引起巨大轟動的電視連續劇《牽手》是如何起死回生的?《雍正皇帝》、《走向共和》的製作及其播放,背後的故事是怎樣的?我們多麽想知道,國家信訪局怎樣從一個局級單位昇爲部級單位,面對每天絡繹不絶心懷不平的上訪群衆,他們采取了怎樣的工作程序、投入了怎樣的熱情和理智,留下了哪些呈現社會深層面貌的真實故事?我們多麽想知道,建國以來黨的領導人的執政理念,出現了哪些變化與進步?我們多麽想知道,特約觀察員如何在戰火紛飛的阿富汗轉危爲安、六國集團峰會在朝覈問題的衝突與較量?……

  我們還有某些遺憾:由於這樣或那樣可以理解的原因,這本書最終還是没有做到全體同學全員參與。有人説,歷史往往是成功者寫就的歷史,只有成功者才熱衷於張羅寫作回憶録這樣的事情。但是衆所周知,在社會各種關係的交往中,只有同學之間的交往是最爲平等的,是超越各種利益關係、利害關係和社會評價的。希望出版這樣一本書,本來就是來自民間的創意,是衆多同學心願的集結,它不是官方下達的硬性政治任務,也不是要爲某一個人或某一個集團樹碑立傳,更談不上什麽組織的指令性和强制性。尊重就是最大的理解,還是讓我們彼此多一些理解吧。

  當然,還有一個遺憾也要説明:本書輯録的文章絶大部分都不得不是節選——即便如此,本書的篇幅也達到了30多萬字。參與選編的同學告訴我,爲了讓更多同學的文章能够入選,不得不狠下心來砍削,甚至“腰斬”和“肢解”。若有不當,這裏我代表他們表示歉意。好在,所有同學投稿的文章、提供的照片,將製作成一個光盤,原汁原味地保存大家的珍貴回憶。

  不管怎樣,執著的我們、執拗的我們,最終還是盡最大努力將《我們這一代》經歷的這段時空用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字形式記録下來了。因爲我們知道:它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復製的。

  爲紀念大學畢業30週年編輯出版《我們這一代》而作。

  2012年8月寫於北京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