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25. 台灣進士冒籍的疑似事例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作者汪毅夫)干隆二十年,台灣嘉義縣“闔邑紳士立石”,石上刻寫的《嚴禁冒籍應考條例碑記》,冰冷堅硬有如石碑,碑文“憤冒籍之縱横”的氣勢也和石碑一般凛然。

  該碑文説:“雍正五年,特頒綸旨:凡前冒進滋泮者,改歸原籍。嗣後必生長台地及眷室有憑者,方得與試”,《清實録》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記有福建巡撫劉世明“今冒籍者俱已改歸本籍”的報告。然而,冒籍應考之風並未停歇於雍正朝也。

  學歷冒籍台地,是從冒充台灣府、州、縣的學籍、冒充台灣府、州、縣學的在學生員(秀才)開始的,所以説“冒進滋泮”(入泮是入學的代稱)。

  曾有學界師友囑我研究,台灣進士裏是否有冒籍的事例?兹報告兩件疑似事例:

  其一,據泉州學者報告,泉州文山鋪節孝祠一帶有“王商霖、王克捷父子進士第”。王商霖爲清干隆二年(1737)丁已恩科三甲第170名進士,福建晋江人;王克捷是清干隆二十二年(1757)丁醜科三甲第43名進士,福建諸羅人。父子的科年相差僅20年,王克捷的籍貫却從福建晋江改爲福建諸羅(諸羅縣後改名嘉義縣),父子進士依然在本鄉晋江居住。這是違例冒籍還是正當改籍?

  其二,我曾見蔡鴻章貢士的齒録。該齒録記:“蔡鴻章,字鑒書,號秋賓。行一,又行二。道光己亥六月初五吉時生。係福建台灣彰化縣學附生,民籍。原籍泉州府晋江縣”;又記:“現住泉城内衮秀裏”;又記:“壬戌並辛酉科本省鄉試中式第92名”;又記:“(同治戊辰科)會試中式第45名”。齒録裏“殿試名次”空白,又在《明清進士題名碑録索引》查無蔡鴻章之名。看來,福建晋江人蔡鴻章乃以“福建台灣府彰化縣學附生”的學籍,於福建“壬戌並辛酉科(汪按,同治壬戌舉行並補行咸豐辛酉)鄉試”中爲舉人,又於同治戊辰科會試中爲貢士。蔡鴻章是早年“生長台灣”並入學,後回到本鄉晋江居住,還是在晋江生長居住却冒籍台灣呢?知者幸告。

  (2018年11月5日記)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