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80. 做學問須“會問”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作者汪毅夫)有台灣青年朋友要我談做學問的經驗。作爲進步遲緩的老年學生,我在學習過程中最主要的體會是:做學問須“會問”。

  在《朱子語類》第一百一十九,朱子夸奬他的弟子陳淳,説是“漳州陳淳會問,方有可答,方是疑。”在課堂上會提問,老師可答則答、不可答則存疑待考,由此實現師生共同進步。課餘讀書,或做田野研究,也須善於對自己、對報告人提出問題,學問方可長進。

  譬如,讀婚姻習俗的報告時,我曾自問:假若迎親的花轎遇上了出行的官轎當如何是好?存疑多年,終於在《金門縣誌》得到答案,娶親結婚謂之小登科,新郎倌也是“官”,官轎遇上花轎、出行的官轎隊伍遇上迎親的花轎隊伍,官轎、官員須禮讓於道旁方是正理、方顯得良善親民。

  再譬如,近日看中評社有關“大甲媽繞境”的“中評鏡頭”,我便設想:假若迎神隊伍遇上另一支迎神隊伍會有“什麽情况”?很快在胡樸安《中華風俗志》收録的《閩人侫鬼風俗記》讀到:“閩省賽會,無一定之機關。當七八月間,城鄉各集皆奉神出巡。有時途中,神與神相遇,有一定之儀注,及問答之信語。神不能自言,以香頭代言之。香頭戴羽纓之凉帽,衣葛衫或夏布之開啓袍,束緊扣帶,追隨輿神之旁。當神道相見時,香頭不啻神道之代表也。如省城城隍遇瘟部尚書,則城隍之輿停於路旁,尚書則停輿於路之中央。於是此城隍之香頭代表本神,趨前行三叩禮,乃跪啓雲,卑神不知聖駕到此,接駕來遲,罪該萬死,要求殿下恕罪並賜教訓。斯時,瘟部尚書之香頭,挺胸凸肚而言曰,免罪,今日本爵出巡,到貴城隍轄境之内,家家户户,信奉神聖,一路之上,祥光擁護,疫氣全無,所有散疫小鬼,早已逃避外國。足見貴城隍辦事認真,可喜可嘉。本爵明日面奏玉皇,還要保奏一本。城隍香頭跪雲,謝殿下栽培。尚書之香頭雲,這是本爵應分之事,不消謝得,以後務益加勉力不負玉皇萬歲爲要。去罷”雲雲。這是多麽搞笑的“什麽情况”呀!

  又譬如,我在台灣嘉義某宫廟聽得當地老農説“公家牛使得剩下一把骨,公家某(妻)養得肥碌碌”。這民諺反映了台灣移民社會階段裏,用於墾田的耕牛稀少,幾個移民只能共用一頭耕牛,以及由於移民多是單身的男性移民,幾個移民只能共有一個妻子的歷史情况。我記下這一民諺後追問,“公家某”若生了孩子,如何認定“孩子他爹”?老農説:這有何難,須有約定,“公家某”一個月事期間只對應一個男子。追問使得田野研究更加深入。

  (2018年4月19日記於北京)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