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華文化與兩岸和平統一之鑰

  楔子

  兩岸和平統一的四道大門:(一)文化大門、(二)血緣大門、(三)經濟大門、(四)平等大門。

  開啓這四道大門的鑰鎖:第一把爲中華文化、第二把爲中華民族、第三把爲“一帶一路”、第四把爲國民待遇。

  兩岸因内戰所搆成政治藩籬分裂分治,終因這四道大門的開啓而解構,台灣用於對抗大陸所堅持的民主與自由,會如朝霧一一散去,“台獨”猶如鏡花水月海市蜃樓般的虚幻破滅。

  一、前言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盗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

  自清末起,因國力衰敗,近代兩岸人民長年處於戰火的恐懼中,兩岸亦源於内戰而分治。但自大陸改革開放,台灣開放兩岸交流探親,解嚴廢除動員戡亂,兩岸關係逐漸改善。追求和平已經成爲兩岸人民的共識,兩岸統一就應該建立在和平的基調上,盡一切可能避免戰争悲劇的發生。

  開啓兩岸和平統一的大門就必須掌握四把鑰匙,分别是: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一帶一路,以及國民待遇。他們依序代表着文化、血緣、經濟與對等。這四把鑰匙,有着輕重緩急之分。中華文化爲第一把關鍵鑰匙,是建構兩岸和平統一催化劑。第二把鑰匙就在於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種血緣是和平統一黏着劑。第三把鑰匙則是因爲大陸的大國崛起所産生的經濟效應。其中,“一帶一路”的“五通三同”内容,正是强化兩岸和平統一的重要支持。至於最後一把鑰匙則是“國民待遇”,國民待遇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實際保证,唯有視台灣人如大陸人,拉近彼此關係的無差别國民待遇,纔可以逐漸突破民衆心防,兩岸和平統一將水到渠成。

  二、中華文化之起源、特質與最高特性

  要瞭解中華文化的緣起,就要先瞭解何謂“中華”。所謂“不偏不倚”謂之“中”,“合理”謂之“中”。河南爲華夏文明中原所在地,人民最常用便是“中、中、中”,意爲“合理、合理、合理”。“千變萬化”謂之“華”,“絢爛綺麗”謂之“華”。“中華”合起來便是“合理絢麗”。一民族共同通過歲月積累自然孕育所形成出來,大家共同創造、認可、遵循者,謂之“文化”。中華文化便是“合理絢麗千變萬化”,通過華夏民族經年累月所孕育出來,經過大家共同創造認可遵循的文明。

  中華文化又稱華夏文化,中華文明又稱華夏文明。中華文化正統稱上下五千年,但如加上陝西考古所發現半坡文明則號稱上下七千年。中華文化發源於黄土高源的黄河流域,以華夏人漢族爲主而後逐漸融入其他55個民族,所孕育出來的文化。中國人喜歡講盤古開天,即指史前文明,歷史文字無可考者曰史前,文字可考者曰史後。中華文化自甲骨文記載可考者約三千多年,無文字可考者只有遺迹或傳説者也約略三千年,史前均爲部落文明居多。中國人自稱炎黄子孫,即是黄土高原兩個部落領袖,炎帝在前,黄帝在後。三皇五帝指史前文明代代口頭相傳部落領袖,可比炎黄更早。史前部落互相攻伐并吞,逐漸擴大形成國家形態,管控國家的制度機構文化於焉形成,象形文字發明後便代代相傳至今。中華文化成爲世界四大文明唯一不滅的文明。

  中華文化思想起源於易經,易經爲中國乃至全世界最早的科學,也是哲學。伏羲作易,一畫開天,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干爲天,坤爲地八八六十四卦於焉形成,在史前文明的三千年裏口耳相傳,直到文字發明後,周文王整理四千多個字的文字記載謂之“易經”,號稱“周易”。隨後陸續演化孔子周遊列國講學,述而不作,集其大成而後創建儒家。孔子吾道一以貫之,後世人尊稱至聖先師。孔子的一與伏羲氏的一,一脈相承後世尊稱爲道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創道家,作道德經五千言也是由易經演論而來。隨後孔老二子門人諸子百家,著書立論,千變不離其宗,皆脱胎於易經,不論儒家、法家、道家、陰陽家、縱横家……等均是。

  中華文化展現出如下幾項特質,包括:天人合一、泰然自足、安貧樂道、隨遇而安、問心無愧、勤勞節儉、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大公無私、明理守法、大是大非、舍生取義、委曲求全、是非分明、講情理法、忠孝節義、大義滅親、移孝作忠、以人爲本、仁民愛物、己所不欲勿施以人、民以食爲天、事緩則圓、正德利用厚生、天生我材必有用、老二哲學、深藏不露、通情達理、以退爲進、不争是争、和而不同、合而不群、親疏有别、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居安思危、三省吾身、三思而後行、求同存异、願賭服輸、利人利己、濟弱扶傾、人溺己溺、師法自然、天理良心、陰陽和諧、人定勝天、孝道爲先、實事求是、當機立斷、知行合一……等。

  由此反映出如下的最高特性:

  (1) 中華文化之圖騰  龍。

  (2) 中華文化最高智慧  趨吉避兇。

  (3) 中華文化演化結果  百家争鳴,却獨尊儒術。

  (4) 中華文化之特長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斷吸收外來文化,壯大自己。

  (5) 中華文化之精髓  象形文字。隨意組合千變萬化。深淺意境隨心所欲。

  (6) 中華文化之追求  真善美。

  (7) 中華文化之内函  博大精深。

  (8) 中華文化之導師  道法自然,師法自然。

  (9) 中華文化之精妙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10) 中華文化之總源頭  易經。

  (11) 中華文化之起源 黄河流域。

  (12) 中華文化之靈魂 詩詞歌賦。

  (13) 中華文化之武德 少林禪武。

  (14) 中華文化之獨有 書法、國畫與雕刻。

  (15) 中華文化之霸氣 紫禁城。

  (16) 中華文化之温柔 玉與絲綢。

  (17) 中華文化之俊秀 林園與建築。

  (18) 中華文化之包容 宗教與信仰。

  (19) 中華文化之守成 萬里長城與安土重遷。

  (20) 中華文化之本  民以食爲天,亦即人與自然。

  (21) 中華文化最吸睛  中華烹調美食。

  (22) 中華文化之天命 天下大同。

  ……等,無法一一列舉。而中華文化體現在人格要求爲:

  (1) 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而後平天下。

  (2)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3) 三省吾身,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4)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5) 樂天知命,有所爲,有所不爲。

  中華文化體現治國的精神爲:

  (1) 民爲本,君爲輕。

  (2) 治大國如烹小鮮。

  (3) 推崇王道文化,排斥霸道文化,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

  (4) 實現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捧禮運大同篇。

  (5) 愛好和平,推行親鄰睦鄰富鄰。

  三、中華文化之内涵與傳承

  中華民族是以漢族爲主涵蓋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瑶族、壯族、維吾爾族等56個血緣不同民族在内的龐大民族,每個民族最終可以融合成中華民族,就在於都中華文化的共通性、包容性,將彼此凝聚在一起。中華文化影響力超越血緣,自古統治中國的歷朝歷代,都以擁有中華道統自居。包括五代十國、元朝、清朝等异族統治時期,遇到中華文化就不斷地被融合進而成爲中華民族的一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造就了中華盛世與中華文化圈,分述如下:

  (一)文字: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内涵豐富,但最能够代表中華文化非漢字莫屬。《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中國社會科學網2017年1月15日,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8yojjg.html.

  漢字的演變很難以一刀切,但基本上可以確認秦始皇“書同文”規範了漢字的結構,使得漢字走向定型,深深影響漢字後來的發展。韓復智:《對“秦始皇的‘車同軌,書同文’新評”的新評》,《台大曆史學報》1992年第17期。

  與西方如歐洲聽覺型的字母表意文字迥然不同,漢字是主要以形爲主的視覺型表意符號。崔麗娟:《漢字與儒家文化思想》,《漢字文化》2007第2期。

  (二)國學:“國學”一詞不是自古有之,而是源於19世紀西風東漸,有志之士爲保留國粹始現。曹聚仁:《我與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國學”從時代演近來看,可上溯自殷商西周的史官之學、春秋戰國的百家之學、漢代儒學經學、魏晋玄學、南北朝隋唐佛學,下至宋明理學、清代漢學,到近現代的新儒學等等學説皆屬之,涵蓋廣泛。董恩林:《大陸“國學熱”現狀的分析與評價》,《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1期,網址:http://140.109.24.171/home/publish/PDF/newsletter/93/93-33-54.pdf.

  就是因爲這些諸子百家思想的發展,開啓了中華文化豐富的内涵。

  (三)宗教:中華文化講究天人合一,反映在儒釋道融合一體的包容性。在中國的歷史上,除了政治行動引發的“三武之禍”外,從未發生宗教之間的戰争,充分揭示宗教自由的精神。

  (四)風俗習慣:風俗和習慣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是社會成員之間約定成俗的生活準則,然後逐漸形成共識而固定延續下來,成爲社會行爲的指導,主要涵蓋嫁娶喜慶、時令節日、拜祭祖先、烹調飲食等各個生活層面。爽通識:《傳統習俗静起變化》,蘋果新聞,2012-10-9。網址: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21009/18036170,以及。林榮嬌:《論中國風俗習慣》,2012年10月21日。網址:https://wenku.baidu.com/view/3c56600d79563c1ec5da71f0.html.

  其中,除夕春節、端午、中秋爲家人團圓的三大節日,清明、中元、重陽則與慎終追遠和祭祀相關。而且不論婚喪嫁娶、走親訪友,總是以吃作爲活動的重要内容,因此,對於飲食也形成獨特的講究。同上注林榮嬌一文。“烹調”二字就體現出對於食物料理上重視,前者强調熟食,後者着重美味,呈現出與日本或西方重生食,以及筷子文化同西方刀叉文化的極大差异。

  (五)建築與藝術:建築是人的“衣食住行”四大物質條件之一,與環境密切相關,最直接的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徵,相較於西方文化强調征服和戰勝自然,中華文化更重視倫理秩序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表現在建築的空間布局上,則是類似“院子”向四周做有序的鋪排,象徵嚴肅而寧和的倫理秩序與宗法禮教制度,而不像西方建築是以單體往高空發展,“體量”不斷迭加,最終形成壯觀的整體,以彰顯神的崇高和對神的崇拜。高源:《淺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對建築的影響》,2011年3月7日,網址:http://big.hi138.com/wenhua/wunhuayanjiu/201103/292214.asp.

  中國建築源於空間布局的重視,因而風水之學盛行。除了建築之外,中華文化在音樂、美術、工藝偏重婉轉隱喻風格,也與西方强調直接明示大异其趣。

  (六)倫理與政治:“孝”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特色,甚至有直接視中華文化就是孝文化,其真正内涵與理論建立於孔子。謝居憲:《孝的精神與中華文化》,《一貫道研究》2011年,網址:http://www.iktcds.edu.tw/Chong-De-School/img/research/201111-09-%E5%AD%9D%E7%9A%84%E7%B2%BE%E7%A5%9E%E8%88%87%E4%B8%AD%E8%8F%AF%E6%96%87%E5%8C%96.pdf

  中國人的倫常,就是基於孝而展開,最終從個人、家庭逐漸向外擴展至社會、政治,成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之道,一套迥异於西方强調分權制衡的獨特政治與行政倫理觀點。

  中華文化不僅博大精深,更是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的傳承有主流與支流,其中主流就是以孔子創建的儒家文化爲代表。在歷史的長河中,儒家思想和精神有以下四個重要的階段:

  (一)百家争鳴時代:主要是指春秋時代中的儒、道、法、墨、名、陰陽等六家思想,從此開啓中華文化的豐富内涵。

  (二)獨尊儒術時代: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確立了儒家的主流地位。

  (三)轉折發揚時代:宋朝開啓儒家理學,在開山鼻祖周敦頤後,經程、朱發揚光大。

  (四)集其大成時代:明朝王陽明之致良知與知行合一主張,創儒家心學而集大成。

  儒家思想最終盛行亞洲主要地區,包括: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歷經千年,中華固有文化千錘百煉,去僞存精,已超越血緣、民族意涵,各族因認同中華文化而融合成中華民族。

  四、中華文化在台灣

  台灣是個海島,早期因海上交通不便,長時間與世隔絶。但隨着海上交通工具的改良創新,台灣的海島特性,反而更容易與外界接觸,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影響。再加上台灣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更造就了台灣在東亞航綫上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全球在15、16世紀,陸續開拓新大陸、新航路後,進入了所謂的“大航海時代”。這個時代所發展的海洋型文化,相較於大陸型文化,更具有流動、開放、多元等特質,包含有海權思想、國際貿易、自由經濟、民主政治與多元文化。莊萬壽:《台灣海洋文化》,載《台灣文化論》,台北:玉山社2003年。

  台灣在經歷荷蘭、西班牙,尤其是日本的佔據後,吸納並保存了許多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再加上台灣島内的不同族群文化,使得台灣今日的文化風貌更見多元。

  正如布魯克斯·彼得森所言:“文化是國家或地區内的一群人所普遍認可的、一系列相對穩定的内在的價值觀和信條,以及這些價值觀和信條對這群人的外在爲以及環境所産生的顯著影響。”布魯克斯.彼得森:《文化智商》,良品文化出版2005年。

  台灣現有的住民以漢人爲最大宗,約占總人口97%,包括:閩南、客家與其他省籍等族群;其他3%則爲16個原住民族與來自中國大陸的少數民族、大陸港澳配偶及外籍配偶等。在台灣多元文化中,中華文化的主流地位正因漢人爲主的人口結構而更加鞏固。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9年時國民黨政府來台,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深根台灣的中華文化更爲繁榮興盛,成爲繼承傳統中華文化的保留地。直至今日,台灣還是華人世界中使用正體中文字人數最多也最主要的地方。無可置疑的,在台灣衆多的文化元素當中,中華文化所占的比例最高,也是台灣文化的精髓。王伯元:《“文化台獨”之我感》,聯合報2016年8月7日,網址:http://udn.com/news/story/7339/1878450.

  如同黄光國所言:“……把台灣的民間社會塑造成一個‘比中國更中國’的‘文化中國’”。黄光國:《文化中國論述 破解政治僵局》,聯合報2016年9月6日,網址: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46064.

  今日走在台灣各地街頭,每每可以看到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路名印入眼簾。到了端午,人們一樣吃着粽子看着龍舟比賽。每逢中秋,人們依然吃着月餅賞着明月。上館子喫飯,一樣拿着筷子。存了點錢,一樣習慣買房置産。裝潢房子、居家布置,照看風水。婚嫁入厝,還是會翻看黄曆。過農曆新年,紅包壓歲錢一樣令人期待。這些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民俗節日、飲食等都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中華文化的傳統,一如過往處處在台灣人的生活中繼續具體的實踐着。

  五、中華文化開啓兩岸和平統一大門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共通性使其影響力遠超越血緣,而將中華各民族緊密的圈在一起。如同“文化中國”的三個意義世界,除了以漢人爲主體,由台灣、大陸、港澳,以及新加坡等所組成的社會,以及散佈世界各地的華人所建構的社群外,最重要是和大陸不必有血統或婚姻的關係,但却通過學術、媒體、企業、外交等渠道接觸參與其中,如:瑞典的馬悦然、英國的李約瑟、美國的狄别瑞,以及法國的龐德邁,杜維明:《文化中國》,《天下》雜誌第137期,2012年6月28日,網址: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7164.

  彰顯出文化高於血緣所展現出的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台灣光復,隨國民黨政府來台的除了60萬大軍、近140萬的各省市民衆之外,更重要的是來自全大陸各界的精英也匯聚於台灣。國民黨政府並成立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以發揚傳統中華文化與倫理道德爲使命,中華文化精髓予以保存與發展。

  至今台灣人依然崇尚倫理孝道,重視慎終追遠。台灣人自小就被教導禮義廉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政治上,更講究“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素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定爲敬老節,各地多舉辦敬老大會、慰問贈禮,以弘揚敬老崇孝的美德。清明時節掃墓祭祖是中華傳統重要的活動,表現出不忘本的傳統。在宗教信仰上,爲紀念媽祖昇天的媽祖繞境巡遊,仍是台灣傳統陣頭規模最大、自發性參加人數最多的宗教活動,並被列爲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

  在大陸經歷文革十年浩劫後,台灣開放老兵赴陸探親,台商赴陸經商……,兩岸間的交流將台灣保留的中華文化精髓又帶回大陸,使得中華文化在大陸獲得重生,兹舉例説明如下:

  (一)語文思想

  “唐山過台灣”一句話就是形容早期渡海來台的大陸漢人在台開墾的歷史。當時以福建人、廣東人爲主,因而閩南語成爲主要使用語言。自國民政府來台後推行國語,是以兩岸人民語言能够相通無礙。現大陸中華書局更正式引進台灣高中“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修訂出版“中國文化基礎教材”,並與北京四中、華南師大附中等大陸中學共建中華傳統文化(高中)教學研究基地,逐步建立全大陸中小學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服務體系。《大陸引進台灣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中央社2013年5月20日,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0520004263-260409.

  詩詞歌賦唐詩宋詞也開始重新重視並倡導。

  (二)宗教信仰

  台灣的衆多神祉都是來自於大陸,包括關聖帝君、開漳聖王、保生大帝....等,其中,媽祖更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湄州媽祖祖廟的重建修復與後續恢復祭典儀式的過程中,台灣的信仰社群就發揮很大的支撑作用。吴介民、蔡宏政、鄭祖邦主編:《吊燈裏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左岸文化2014年4月7日。

  2017年10月睽違20年之後,大陸湄洲祖廟媽祖再次莅台巡安。媽祖繞境活動正彰顯出兩岸共同文化的傳承。白鶴陣也是由大陸宋江陣爲基礎演變而來,後又回流大陸的代表。由於當時台灣政府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讓宋江陣得到很大的發展空間。個人就曾於2012年6月率領七股樹仔脚寶安宫白鶴陣前往厦門進行武術藝陣巡逥表演,將地方武陣傳統表演藝術重新帶回大陸。

  (三)飲食服飾

  當國民黨政府率兩百萬大陸軍民來台時,一時間來自大江南北的魯、川、粤、閩、蘇、浙、湘、皖等8大菜係匯聚於此,對台灣飲食帶來重大影響。張瓊方:《台灣美食華麗上菜》,2011年12月,網址: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f9abad93-3c8f-481b-a9e3-182121dce7ed&CatId=5.

  豆漿、燒餅、牛肉面等許多來自大陸的飲食,在台灣扎根後,也因爲兩岸交流,重新將精緻化的飲食帶回大陸。又如服飾,文化大革命時期,旗袍在大陸徹底衰敗,反倒是台灣還保留了旗袍,並將其予以改良,隨後旗袍才逐漸在大陸回歸。

  中華文化從大陸輸入台灣後,中華文化兼容並蓄的特質,使得飽受風霜、歷經滄桑的台灣成爲保留中華文化傳統的最重要的據點。隨着兩岸關係改善,交流互動頻繁,中華文化又從台灣輸回大陸,中華文化是兩岸最重要的共通點,成爲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石。

  中華文化作爲兩岸和平統一的第一把鑰匙,其重要性如下:

  (一)中華文化在兩岸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共識性、生活性、執行性。深入到政府與民間社會各階層。上至達官顯要,下至販夫走卒,無一不認同與遵循。

  (二)中華文化在兩岸具有交流性、互補性、共享性與共通性。尤其在民生、民俗上應用更廣,深入至食衣住行育樂宗教醫療保險互助……等各領域。

  (三)中華文化在兩岸分裂分治的過程,分别扮演 弘揚與傳承的功能,推廣至全世界,影響所及中華文化在全世界大放异彩,全世界均派員至大陸留學學習傚仿,華語與華文全球化。

  六、結論

  兩岸關係最大的根基就是中華文化,文化的力量是超越血緣。1949年中華文化大規模入台,影響廣泛。1966年大陸文革破四舊,中華文化傳統在陸遭遇空前的十年浩劫。1987年開放兩岸探親重啓交流,台灣將保留下的中華文化傳統回流大陸,中華文化在大陸復興。反觀今日的台灣,民進黨政府正以粗暴手段强勢推動“去中化”,日前通過的“促轉條例”正式發動了台式文革,爲的是斬斷兩岸關係,以遂其政治野心。台灣社會將因不斷内耗而向下沉淪,成爲失根的浮萍。

  縱然如此,隨着大陸大國崛起,中華文化正逐步恢復,海外孔子學院也蓬勃發展。中華文化有容乃大,海納百川,是兩岸共通的基礎,無法抹滅。無論民進黨如何以政治鬥争方式極力“去中化”,未來中華文化必將再次回流入台,這是民進黨無法改變的歷史進程,兩岸和平統一的大門必將因中華文化而開啓。


  謝明輝:作者係台灣競争力論壇執行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