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華文化自信與文化創新

  一、前言

  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文化新國運新,文化强國運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四個自信”,其中包含了文化自信。不能忘記我國在革命、建設、改革等偉大實踐中,“四個自信”的搆成背後是許多革命先烈努力换來的,從清朝晚期開始許多有志之士爲改變當時中國落後封建的情况,陸續開展了革命運動。在辛亥革命後雖然推翻了晚清但仍無法徹底地解决封建官僚與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等問題。中國人民在努力不斷的摸索尋找解决問題的方法,同時也再思考傳統封建的舊文化是否阻礙了國家前進的步伐。從五四運動前的新文化運動開始,思想家們提出了“破除迷信”的口號,號召人們“冲决過去歷史之網羅,破壞陳腐學説的囹圄”,以求得思想上的解放,當時的思想家們把攻擊的矛頭指向封建主義的正統思想——孔學,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這時的思想家是第一批自覺地向封建禮教提出全面挑戰的光榮戰士。胡繩主編:《中國共産黨的七十年》,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第1版。隨着五四愛國運動後俄國的十月革命爲中國帶來了一份大禮“馬克思主義”,中國進步的思想家們意識到必須以科學的方式來解决中國所面臨的困境。通過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教育,中國人民依據自己的親身實踐,經過縝密思考選擇了科學的、先進的、務實的馬克思主義來解决問題,依靠全國基層人民才能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結合中國的實際情况,發展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翻了舊中國封建迷信的文化,保留了先進的、科學的、務實的中華文化。

  二、中華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其實也包含了傳統文化中優質的部分,包含了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兩個思想學派的特質,比如法家思想精神便體現在高鐵的實名制、地鐵的安檢、反貪打腐、從嚴治黨等,而儒家思想的精神體現如精準扶貧、五險一金、興建國有住宅公寓等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也就是馬克思科學主義的中國化,這樣的文化是非常强大的,它指引了中國人民實事求是的發展與建設祖國,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天下大同等理念,希望世界人民跟着中國一起好,這就是中華文化自信的所在,我們的文化精神得到了全世界多數人的支持與向往!

  三、中華文化創新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的報告中特别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和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强國。文化的創新涵蓋的範圍十分廣,黨的十八届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緑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從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到國家的整體發展,文化創新體現如我們日常使用的微信、支付寶或是共享單(汽)車等,處處看得到創新。國家的政策鼓勵青年創新創業給予優惠補助等都體現了國家對於文化創新的重視。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發展的内在動力,文化創新能够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文化創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是十分重要的,讓中國五千年曆史悠久的文化充滿活力,日益豐富。

  四、結語

  中華文化的自信在於能海納百川,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並堅持走科學、務實的文化道路。對於舊的傳統文化也不能完全摒棄,必須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透過不斷的創新,推動社會的發展。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也是文化創新十分重要的環節,透過文化的交流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達到借鑒與融合。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走科學創新道路,以文化共享模式與世界接軌,體現中華文化的優勢與自信。



  李秉修:作者係來大陸創業的台灣青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