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華文化自信與文化創新——由台灣文史課綱事件談起

  壹、十二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事件

  一、歷史課綱争議源起─建構台灣主體性

  1990年,李登輝時代提出一綱多本的教育政策,教育部遂着手訂定台灣高中課綱,1999年開始實施,稱爲88課綱,台灣史首次成爲獨立單元,附屬於中國史中。在這之前,國中已於1997年推出《認識台灣》教材,首次將台灣相關史地整合成單一課程。

  2000年,民進黨執政。2004年陳水扁連任,提出同心圓史觀(台灣、中國、亞洲與世界)的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公佈了“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台灣史首次獨立成册,脱離中國史範圍教授,明清兩朝則並入世界史,主張學生應由本土歷史開始學習,進而學習中國史與世界史。這份課綱公佈後造成國文學界極大反彈,遂改稱暫綱,接續修訂98課綱。並委托台灣歷史學會以《海洋教育與教科書用詞檢核計劃》爲名對教科書不當用詞進行檢核。

  2008年10月,馬英九執政後,98課綱暫緩一年實施,改稱99課綱。國文、歷史課綱則進行調整,台灣與中國史合並稱爲本國史,於2013年實施,稱爲101課綱。2013年中,又組成檢核小組,進行針對高中國文與社會科課綱的微調,於2014年2月10日正式公佈,又稱104課綱。因中國意識濃厚,引發特定團體反彈,發生高中生包圍教育部事件,最後教育部决定新舊課綱版本並陳。  

  2016年5月21日,蔡英文政府執政首日,教育部宣佈廢止微調的課綱。

  反對課綱微調的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言人黄益中曾撰文直指,因爲杜正勝把台灣意識深植年輕人的心,才會有後來的反服貿太陽花學運、反黑箱課綱微調等運動。

  二、2017年的發展─中國並入東亞史

  2017年7月3日 國家教育研究院公佈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高中歷史課綱有重大變革,必修八學分减爲六學分,中國史由一點五册的内容减爲一册,且由朝代編年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以主題方式呈現。並自9月3日起在各縣市辦24場公聽會,預計最快2018年初交教育部課程審議會(課審會)審議,預定2019學年上路。

  雖然國教院課程及教育研究中心一再强調,因爲時數删减,又要略古詳今,所以重點放在台灣最近五百年的脈絡,以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社會現狀。但大家都看得很清楚,這份歷史課綱在兩個層面上都出現嚴重的問題:一是國家立場,二是教學專業。

  1.國家立場:我們憲法中有固有疆域,包括大陸與台灣。台灣百分之九十幾的人都是漢民族,絶大部分漢民族的祖先不是台灣原住民。在這個基礎上要建構所謂的“台灣民族”,虚幻不真實。這樣的歷史論述不但無法凝聚國族共識,而且違憲。

  2.教學專業: (1)學生學習:中國歷史悠久綿長,若國中階段只以兩册的篇幅,大跨距的帶過五千年曆史。高中階段,怎能以如此薄弱的底氣,進行以東亞地區爲範圍的主題式課程,並進行各種專題的思辨評析,結果可想而知。(2)師資培訓:長期以來,歷史教師的培養重在中國史、歐美史,近十餘年注重台灣史,通常不熟悉東亞史。課綱的變化對歷史老師的專業也是一大挑戰。高中歷史少了2學分已是事實,但那些是今日青年應該掌握的核心重點,以建立史學基本概念,其實有討論空間。12年國教歷史課綱的偏差,將使台灣歷史教育虚無化。

  貳、《十二年國教高中國文課綱》事件

  《十二年國教高中國文課綱》其實早已完成草案、公聽會程序、課審程序。修訂之後便可正式公告,以利各家出版社根據課綱編寫教科書,却在政黨輪替後,重新改組課審會,接受審查,以致問題叢生。

  一、課審會委員改組

  民進黨政府執政後,爲響應課綱微調事件的學生要求,遂於2016年6月修訂高級中等教育法,遴選方式變動,改由立法院同意,行政院聘任,無形讓課審委員權力大增,有凌駕教育部長之勢。學生代表的進入,也讓有心人士倚重利用,遂引發大小風波。

  二、數年研議不敵一夕黑箱

  國文領綱歷經前後三年苦心擘畫,在國文必修時數已被删减的現實下,不得已將文言文比例下降爲45%到55%,必讀古文30篇改成20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也從四學分改成二學分。國文老師們眼見許多經典篇章即將從學生生命中消失,只能積極進行各種跨科實作增能的研習,期待以有限的時數與素材,讓學生掌握住數千年語文文學文化中最精要核心的部分。

  不料國文專業團隊數年苦功被一夕黑箱。改組後的分組課審會提出修改意見,並付委由六位委員主導,提出六個議案,交付8/20課審大會表决。要求文言文課數比例降爲三年平均三成,領綱附録的普通高中階段推薦選文從20篇降至15篇。

  普高審議會並於一周内出爐了10篇古文推薦篇目,以台灣文學爲主,如《望玉山記》、《番社過年歌》等,還包括日本人中村櫻溪的《七星墩山蹈雪記》。其去中國化用心顯而易見。

  三、國文學界發起聯署活動,要求文白比例維持原案

  針對“十二年國教課程綱領”劇變,中研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係講座教授王德威領衔發起聯署,提出四點聲明。强調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是台灣學子面對世界的基礎。

  聯署從2017年8月25日開始,2017年9月11日截止,聯署人數達53206人,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8位),大學校長(8位),講座、榮譽、特聘教授(51位),海外學者 (35位),資深台灣學者(189位),大學行政主管(70位),作家(142位),文化界(149位),中小學校長(309位)。短短時間匯聚如此多的教育界、學界、各界人士,很清楚的看到人心向背。

  因此9月10日國文第三次課審大會時,教育部態度明顯有轉變。主持會議的部長在冗長的討論後,最後在六個議案投票都未過半下,裁决回到課發會研修小組的原來版本─文言文比例45%到55%,選文20篇。

  四、台文學界發起聯署活動,立委施壓,文白比例下修10%,選文减爲15篇

  台灣文學學會9月24日召開記者會,支持教育部大幅調整12年國教國語文課綱。并且也有135名作家參與《文學台灣》雜誌社發起聲明聯署,形成中文台文學派的對壘。其實支持者人數——53206 vs 135——完全不成比例,但是民進黨立委開始大動作質疑9月10日的决議。因此9月23日國文第四次課審大會時,風向又變了,居然無視於行之數十年的會議規範第七十八條:議案經表决通過否决後,如因情勢變遷或有新資料發現而認爲原决議確有重加研討之必要時,得提請復議。但第七十九條規定,若提出於下次會,需證明提出人係屬於原决議案之得勝方面者,如不能證明,應得議决該案之會次出席人十分之一以上之附議,並列入再下次會議議事日程。,在9月10日做了决議之後又重新審議,最後做出文言文比例35%至45%的决議,下修10%。雖然社會撻伐之聲不絶,但教育部置若罔聞。

  文言文比例下修,選文篇數自然必須减少。10月15日第五次課審大會將選文篇數降爲15篇,並質疑選文的經典性,要求再提出其他篇目,並加以説明。10月29日第六次課審大會,删去《台灣通史》後,其他選文依照研修小組篇目如下:

  先秦 燭之武退秦師,諫逐客書,大同與小康

  漢魏六朝 鴻門宴,出師表,桃花源記

  唐宋 師説,赤壁賦,虬髯客傳

  明清 項脊軒志,晚游六橋待月記,勞山道士

  台灣題材 勸和論,鹿港乘桴記,畫菊自序

  叁、人間正道是滄桑——溯源、質疑、人本、融合

  一、溯源─課綱風波不斷,源於去中國化的意圖

  雖然歷史國文課綱狀况不太一樣,108歷史課綱問題出在課發會研修小組編定時的架構偏差,108國文課綱問題出在課審會霸凌課發會研修小組,但却同時鮮明的呈現出去中國化的思維脈絡,屢見如下論點:“文言文多或少不是重點,問題出在没有地域情感的連結,空白的地域想象。”“没有以台灣爲核心的國文課綱,無法吸收土地的養分。没有以台灣史觀爲脈絡的文學教育,無法樹立典範與榮耀、反省與自信。”

  那只看不見的手不但伸入高中國文課本,“中文系”被要求改隸“華語文細學類”,正統地位動摇。國文科目的巨變是從大學端及高中端同時發動,它當然代表了政治思考核心價值的轉移。

  但是,核心價值的轉移有那麽容易嗎?國文課綱粗糙蠻横的政治操弄,却也激發了國文教師們救亡圖存的意志與作爲。

  課綱審議期間,國文學科中心國文學科中心:http://chincenter.fg.tp.edu.tw/cerc/.一天之内回收數百份問卷人間福報網站: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84361.,85%的老師不認同審議委員下調文言文比例的做法。針對網絡作家批判文言文過時、專制、造神…時,老師們紛紛用文章、教學實境與社會溝通,也抒發悲憤之情。他們因此而更理解韓愈、屈原的心境,更體會到古文的時代意義,社會賢哲也反饋不同角度的反思,政治的打壓反而促使各界正視傳統文化的價值。

  二、質疑─百年來兩岸對傳統文化的主基調

  雖然政治意圖是課綱事件的主因,但是台面上會有許多似是而非的理由。他們最重要的論點是:現代人應該用現代的語言談現在的事。

  好熟悉呀!胡適在1917年1月於《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刍議》:“文學者,隨時代而變遷者也。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不就是這套論述嗎? 

  細細尋思,百年來“質疑”在兩岸都是主基調,只不過因應不同的時勢,發作的時間及順序不同。

  大陸從五四運動以來,推動全盤西化,視傳統文化如敝屣,認爲中國的積弱不振都根源於此,除惡要務盡。1958年前後,黨的總路綫、大躍進、人民公社這三面紅旗遭嚴重挫敗,出現“三分自然七分人爲”的饑荒。遂在1966年5月─1976年10月發生文化大革命。

  台灣在1966年11月,由孫科、孔德成等1500人聯名建議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要求對傳統文化作一番整理,去僞存精。選擇西洋文化精華,吸取采用,融中西文化於一爐,成爲新而能造福人類的中和文化。

  當時台灣社會經濟,“中華民國統計信息網”: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060&ctNode=3565.1953─1960─實質經濟成長率平均每年達 76%。1961─1972─設立加工出口區等鼓勵投資、拓展國外市場,經濟成長102%。1973─1983─兩次石油危機,完成10 項建設、12 項建設,世界景氣低迷,台灣每年平均經濟成長率仍有81%。1984─1990─經濟自由化、國際化與制度化,平均經濟成長率87%。民生富裕,帶來執政的自信,也敢以自己的傳統文化爲傲。

  現在大陸經濟飛速發展,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所得亦倍數成長。經濟發達,生活豐裕的中國,既是世界工廠,又是世界市場。却無法在世界上建立相符應的話語權,也無法在國内建立一套相符應的道德規範。當新中國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時,回顧過去,西方思想雖曾給了古老中國一個重新出發的方向與依循,但已露出疲態的它,還是追隨的目標嗎?是否該重建符合民族特性的價值判斷與理念架構?此時提倡傳統文化既是最好的時機,也是唯一能走的路。

  三、人本─中華文化的特質

  中華民族是幸運的,因爲我們擁有廣博深厚又能歷久彌新的傳統文化。人本精神,滋養民族的生命力,度過無數劫難。

  歷史上曾有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及中國。現代則有三大文明體系─基督教、伊斯蘭、中國。唯一的交集就是中國。换句話説,只有中華文化幾千年來一脈不絶流傳至今。人本精神,又可能是今日文明衝突的解藥。

  由於源遠流長,所以開枝散葉,深深影響東亞各國,譬如日本。從古至今,日本貴族教育必讀中國經典、學漢字、寫書法。明治17年司法省爲了培養現代法律人才,開設了第4期法學校,應試者1500人,録取僅50人。考試只有兩科:一是《論語》、《孟子》解釋,二是《資治通鑒》白話訓點。到今天大學入學試還考中國文言文。

  非僅日本,韓國也是如此。今年2月間,由於南韓人堅持慰安婦問題必須重新解决,立場極右的《産經新聞》用《韓非子》“小學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强,無理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責難韓國。憲法法院大法官李貞美彈劾樸槿惠總統時,她也引用韓非子的名言:“法之爲道,前苦而長利”,强調實現法治主義的重要。

  非僅日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中華文化深深影響東亞各國。非僅東亞。1618年德國哲學家萊布尼兹,就對中國在政治、文化與科學的長足發展,贊譽有加,并且試圖在中國的價值體系中尋找歐洲衝突的解藥。傳統文化不但滋養中華民族,也將是中國推展一帶一路時,無形而重要的基石。

  四、融合─發揚特質再創文化高峰

  中國百年積弱,讓我們失去了文化自信。但文化的基因仍深深存在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血脈中,形成民族的集體潜意識,只待春風吹起就緑滿窗前。一個虚幻的“中國特色”怎能打造出實質的治理效率?不就是中國人血脈中根深蒂固重視現實世界、群體關係、積極奮進的儒家文化特質産生的效益?

  哈佛學者亨廷頓説:“後冷戰時期,區别人類最重要的因素,不再是政治、經濟,而是文化。”“全球政治未來最核心也最危險的發展方向,不在於國與國之間的紛争,而是擁抱不同文明的族群之間,可能爆發各種文明的衝突。”他的預言應驗了,21世紀一開始,嚴重的宗教衝突就席捲世界。不但如此,兩百多年的民主制度也淪於民粹把持。於是,非一神論,以仁爲中心,以民爲本、推崇王道的中國儒家思想,加上有效能的治理力,可能是解套的良方。

  當時代的巨輪轉向,我們就要掌握時機。正如習總書記所言:“實踐没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没有止境。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這是個艱辛的理論探索過程,但我們若能讓中華文化體系脈絡分明的與西方知識論述無縫接軌,也就是站上巔峰,全面取得話語權的時候。這也是兩岸中華兒女無以逥避的天命。


  段心儀:作者係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