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正文

  時光飛逝,距首届中華文化論壇的舉辦已過去兩年有餘。在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專家學者的期待中,第三届中華文化論壇於2017年12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成功舉辦。本届論壇經文化部、國台辦、教育部批準,以“推動文化創新,搆築中國精神”爲主題,由北京大學主辦、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合辦,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文化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中評智庫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協辦。

  本届論壇舉辦之時已是隆冬時節,京城天寒地凍,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與往届一樣踴躍,參會熱情絲毫不减。第九届、第十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郭雷,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安鈺峰等領導與嘉賓出席開幕式,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思想界、文化藝術界、宗教界、教育界、新聞界包括樓宇烈、錢乘旦、鄧小南、楊渡、龐建國、謝大寧、林富男、許世銓、李義虎、餘克禮、郭震遠、楊毅周、郭偉峰、洪長有、李前寬、劉蘭芳等在内的28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論壇。

  本届論壇是中國共産黨十九大勝利閉幕後第一場大型涉台學術和文化論壇,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承擔新使命、開啓新征程,中華文化論壇肩負着新時代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與文化創新是我們國家龢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没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如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搆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爲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是新時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重要使命。爲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文化强國戰略,本届論壇圍遶“中華文化自信與文化創新”、“兩岸携手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等議題進行熱烈研討與深入交流,爲進一步夯實文化自信、探討中華文化的創新發展,搆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也爲争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獻計獻策。

  近來,海峽兩岸形勢更加嚴峻而復雜。台灣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縱容“去中國化”、“漸進台獨”活動,挑動兩岸敵意,干擾、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妨礙、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此同時,“文化台獨”勢力及氣焰更加囂張。在此背景下,加强兩岸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顯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正因如此,本届論壇作爲國家級論壇受到海峽兩岸和華人社會的高度重視,被列入國台辦重點交流項目。

  本届論壇的特色有四個:一是保持了對主題的學術性討論,深入挖掘了研討主題的内容,拓展了研討主題的廣度;二是繼續保留並擴大了兩岸藝術家專題交流這一有特色、受到兩岸與會者普遍歡迎的分論壇;三是特别增加設置了兩岸金融文化合作分論壇,做到理論與實務的結合,這成爲本届論壇的一個新亮點;四是積極搭建兩岸青年交流平台,吸引、調動更多兩岸青年踴躍參會並取得顯著成效。

  本届論壇的舉辦不僅獲得學術界的高度關注,而且也引發衆多傳統及新媒體的關注和積極報導,其中新媒體的報導熱情尤高。論壇舉辦期間,許嘉璐先生的開幕式致辭在“長安街知事”、“占豪”、“觀察者網”、“米爾軍事網”及“今日平説”等知名新媒體上點擊率極高,有的達近500萬人次,傳播廣泛,效果極爲正面。

  前兩届論壇都出版了論文集,贏得學界同仁們的廣泛贊譽,亦成爲中華文化論壇的標識性成果。本届論壇收到與會論文近百篇,組委會力求在突出論壇主題、反映論壇全貌的基礎上,對論文進行認真篩選,然後結集出版,以期論壇的成果得以更廣泛的分享與傳播。當然,由於論文集的篇幅所限,有些論文未能被收録,難免有遺珠之憾。

  中華文化論壇已經成功舉辦三届,在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學界同仁和各界人士的鼓勵和幫助下,正在向常態化、機制化邁進,已被公認爲現今兩岸交流與文化對話的重要平台。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華文化論壇在增進中華文化自信、促進兩岸文化交流、達成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以及完成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原文化部部長、北京大學校友會副會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