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釣魚島群島:中國固有領土



  在台灣基隆港東北約九十二海浬洋面上,聳立著中國神聖領土——釣魚島群島。這本是無可置疑的事實,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日本政府不斷非法竊取和侵佔釣魚島群島,激起全體中國人的極大義憤,掀起一次又一次“保釣運動”浪潮。二○○三年伊始,日本政府又以每年二千二百萬日元的價格,“租借”包括釣魚島在内的諸島中的三個小島,企圖使霸佔釣魚島群島為合法化和永久化,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釣魚島群島自古即屬中國
  
  眾所週知,以釣魚島為主島,包括黄尾嶼、赤尾嶼、沖北岩、沖南岩等島礁組成的釣魚島群島是中國沿用已久的名稱,釣魚島也習稱釣魚嶼、釣魚台。前者最早見於明永樂六年(一四○三年),後者則出現在清代中國地圖上,清末慈禧太后將該島等賞賜給郵傳大臣盛宣懷的詔書上也稱釣魚台。而一九○○年五月日本沖繩縣師範學校敎師黑田岩垣登上島上調查,後在發表調查報告中據稱根據英國海軍地圖將這一帶島礁標為“尖頭諸島”而譯為日文“尖閣列島”(群島)。從地名上慣用“名從主人”原則,釣魚島群島最早為中國人發現和命名,任何擅改其地名行為,都是無效或另有目的的。
  
  問題不僅在於名稱,更有大量海洋地質、歷史文獻和歷代輿圖等證明釣魚島群島向為中國領土,不容他人染指。
  
  釣魚島群島發育在中國東海大陸架上。這個大陸架為距今一點五至二萬年以來所沉積的沉積物,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由黄河、長江及其他中國古河流衝積物組成,富含油氣資源,故為日本人垂涎。該群島以東為東海大陸架邊緣,即沖繩海槽區所在。這條海槽是從陸殻到洋殻過渡地帶,東側在地質上稱琉球島架,地殻運動活躍,發育時間短,油氣遠景差,與西側的東海大陸架形成鮮明對照。所以,沖繩海槽成為東海大陸架與琉球島架的自然分界線,這也是釣魚島群島是台灣島的附屬島嶼而不是琉球群島一部分的科學根據。
  
  日本琉球群島即現在的日本沖繩縣,其前身即為與中國有五百多年稱臣納貢關係的琉球王國。至遲從明初開始,朱元璋派遣的冊封使往返都經過釣魚島。從那時起,釣魚島就載入中國史册。到嘉靖十三年(一五三四年),琉球國王接受明王朝冊封已有十三次,這年國王尚清被明皇封號為“中山王”,故琉球王國又稱“中山國”,並出現在中國歷史文獻和輿圖中。例如清末魏源《海國圖誌·東洋大海圖》就在琉球下註明“中山”,日本下註“倭國”,顯示它們是兩個不相統屬的海島單元,歷史上琉球王國從不包括釣魚島群島。此後直到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琉球王國被日本滅亡以前,明清皇帝冊封琉球國王共有二十三次之多。這些冊封使每次都經過釣魚島,再抵今沖繩那霸港,向琉球國王宣示明清皇帝冊封事宜。在保存下來的有關著作中,多次重申釣魚島屬於中國一方。如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清朝第二位册封使汪楫在《使琉球雜録》(卷五)中記載他途經釣魚島、赤尾嶼後為避海難而祭海的事,並被告知他“過郊”或“過溝”之地即為“中外之界”。此溝就是沖繩海槽,為中國航海家所熟知,並認作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年)冊封使周煌在《琉球國誌略》(卷十六)同樣記載從基隆赴沖繩,中途見釣魚島、赤尾嶼、“過溝”,並提到上述汪楫“問溝之事,日中外之意也”,再次證實沖繩海槽為中外分界線。
  
  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慈禧太后吃了盛宣懷進獻藥丸,治好了她的風濕病,在將釣魚島等賞賜給盛宣懷詔書上説“盛宣懷所進藥丸甚有效驗。據奏,原料藥材採自台灣海外釣魚台小島。靈藥產於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卿家世設藥局,施診治病,救濟貧病,殊堪嘉許。即將釣魚台、黄尾嶼、赤尾嶼三島賞給盛宣懷為產業,供採藥之用”。當然,國家領土不是私產,但此事説明釣魚島等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所以那拉氏才將它賞賜給盛宣懷。如果釣魚台等是日本領土,斷然不會出現此事。
  
  釣魚島群島早在明代就列入中國海防區,為對其行使國家領土主權的重要標誌。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年)討倭總督胡宗憲在所編《籌海圖編·沿海山河圖》中標明福建省羅源縣、寧德縣沿海各島,其中就有“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等,表明它們已歸入中國版圖,並實施主權管理。明代,這些小島與台灣一起併稱為“東番”,表明它們與台灣島關係密切,成為台灣一群附屬島嶼。
  
  日本地圖亦標明釣魚島歸屬
  
  甚至連日本自己的歷史文獻也不能證明釣魚島等為日本領土。一七八五年日本人林子平所著《三國通鑒圖説》中有一幅附圖《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採用中國“釣魚島”為島名,將釣魚島和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紅顔色標出,而琉球群島等用黄褐色,清楚表示它們是兩個國别區域。所以連日本著名史學家井上清在一九七二年就公正地指出:“明治維新以前的日本文獻中甚至找不到釣魚島的記載”。一八七五年即日本併吞琉球王國前四年,日本出版《府縣改正大日本全圖》仍無釣魚島的標示。一八七九年琉球王國滅亡,日本於其地置沖繩縣,並歸入日本版圖,但清政府對此不予認可,曾發生外交爭執。直到一八九六年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定以後,日本才強佔釣魚島群島,並改稱“尖閣群島”,歸入日本版圖。關於這段歷史,井上清也在一九七二年肯定地説:“即使黄尾嶼和釣魚島自十九世紀中期,或者説更早以前,就為往來中國的琉球官員以及一般琉球人所熟悉,並用琉球話稱呼;即使中國最後一個冊封使的記録上用了黃尾嶼的琉球名,這都絲毫不影響這些島正是中國領土而不是琉球領土這一琉球和中國共識的事實”。
  
  地圖是宣示一個國家領土主權的最直觀形式,古代獻圖等於獻城。中外歷史地圖也表明釣魚島群島為中國版圖之内,而把它標示在日本版圖之外。
  
  中國在一九四九年前後出版的各種地圖,釣魚島都作為台灣島附屬島嶼劃入中國版圖以内。即使在日本侵略中國期間出版的地圖上,釣魚島群島曾被迫稱作“尖閣列島”或未加註明,但都沒有改變釣魚島等屬於中國領土的事實。一九八一年台灣出版《中華民國台灣區地圖集》釣魚台列島劃入宜蘭縣管轄。一九七七年英國出版《不列顛世界地圖》和一九八二年出版《最新世界地圖》中的(日本)幅均無標出釣魚島。同年,美國出版《世界地圖》中的《日本》幅和《朝鮮》幅,日本領土未含釣魚島。一九八二年,最具權威的英國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不但沒有把釣魚島劃入日本版圖内,而且在《中華帝國瓦解》説明中稱,琉球群島“像朝鮮、老撾、緬甸、不丹、尼泊爾、法屬印度支那一樣,為先前向中國納貢的國家”;又在《日本的擴張與現代化》説明中稱,一八七五年底日本屬地除四島以外,包括琉球群島,一八九四至一八九五年才包括台灣等。顯見釣魚島群島是日本在甲午戰爭奪取的領土。一九八五年和一九九○年日本出版有關日本地圖集,釣魚島群島被稱作“尖閣諸島”或“尖閣列島”,並放大比例,劃入沖繩縣範圍。日本出版地圖與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出版地圖對釣魚島群島歸屬標示的差異,正説明日本侵佔釣魚島群島的事實。
  
  國際法公約宣佈剝奪日本侵佔領土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一日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規定“要使日本竊取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日本亦將被逐出於其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所有土地”。這當然包括釣魚島列島。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内”。日本既已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就要放棄它所攫取的所有中國領土,同樣包括作為台灣附屬的釣魚島群島。
  
  中國和日本都是一九八二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署國,都應按這個公約來確定自己的海洋國土和海洋權益。根據東海大陸架具體情況和該公約有關條款,沖繩海槽成為中國東海大陸架與琉球大陸架的自然分界線。這樣,中國東海大陸架可延伸到二百五十海浬至三百七十海浬。這個海域範圍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沿岸國擁有二百海浬專屬經濟區的範圍大部分重合。而釣魚島群島恰在中國東海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範圍之内,理所當然是中國海洋國土的一部分,由中國開發、管轄和保護。這是釣魚島群島為中國領土的又一國際法依據。
  
  (原載《中國評論》二○○三年五月號,作者係廣州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敎授、博導,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