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日安全合作與東北亞安全合作機制



  近年來,中日兩國都積極尋求雙方在安全領域的合作。當前中國和日本有很多共同利益,雙方的貿易和經濟合作關係不斷發展,在經濟上日益相互依存。兩國都希望亞太地區保持和平與穩定,都需要進行合作來解決一些全球性問題。中日保持穩定與合作的相互關係,是維持東北亞地區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並將對東北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的建立產生重要影響。
  
  中日兩國在安全領域合作的前景
  “中日睦鄰友好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而拓展中日在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是建立兩國長期睦鄰友好關係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中日兩國在安全領域現在存在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因此雙方的合作既有一定的基礎,又有日益增長的需求。日本一些有遠見的政治家也看到了這一點。日本國會參議院外交防衛委員會委員長、參議員武見敬三認為:“東亞各國應該建立協調安全觀,通過相互協調來解決它們之間的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中日在安全方面的合作可分為在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和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為了加強這種合作,必須正確對待歷史問題和台灣問題。
  
  中日在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
  中日兩國在傳統安全領域現在實際上存在很多共同利益,有進行交流與合作的基礎。
  
  第一,中日都希望保持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雙方應加強在地區事務中的合作。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中日兩國的利益。江澤民主席説,(中日)雙方應該努力做到“高瞻遠矚,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日本的有識之士也認為,中國和日本應該努力共同培育亞洲共同體的觀念。中日兩國在東亞地區安全問題上,應拋棄“零和理論”等冷戰思維,爭取雙贏或共贏。雙方應積極推動中日韓的合作、“十加三”框架下的合作,並就如何建立東北亞地區多邊安全合作與協調機制進行探討。
  
  第二,中日應加強在安全領域的雙邊交流與合作,為建立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中日關係作貢獻。自從一九九四年以來,中國與日本的外交與防衛官員開始一系列安全對話,以改善相互之間的理解與信任。一九九八年二月,中國國防部長遲浩田訪日,這是中國國防部長首次訪問日本。遲浩田部長這次訪日使中日在防衛交流方面邁出了一大步,這也是中日之間的一種建立信任措施。二○○○年十月朱總理在訪問日本時,提出實現雙方艦艇互訪,推動雙方在安全領域的對話。軍艦互訪雖然因歷史問題的干擾(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暫未實現,但雙方仍對致力於安全領域的直接交流抱有很高的熱情。
  
  中日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
   
  
  這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第一,中日在環境保護方面進行合作。環境問題是一個跨國問題。一個關係到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也是非傳統安全領域的主要問題之一。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遭到破壞、酸雨蔓延、生物多樣性喪失、江河湖海污染、土地沙漠化、沙塵暴肆虐等已經對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構成嚴重威脅。工業化國家百分之八十五的公民認為,環境是公眾關注的首要問題。  
  
  中日在環境保護方面有許多直接的共同利益。日本方面認為,中國的大氣污染已經嚴重影響到日本的空氣質量,甚至在日本造成酸雨;從蒙古刮到北京的沙塵暴也影響到日本。因此,日本參與中國生態建設、幫助中國保護和治理環境,不僅有利於中國的環保,而且有利於日本自己生態環境的改善。
  
  中日在環保領域的合作已取得較大進展。其中,日本政府對中國環保領域的無償援助達一點二億美元(截至一九九七年),佔世界上六個對中國環境領域無償援助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和挪威)援助總額(二點六億美元)的百分之四十六點一。在從二○○一年開始的日本第五次對華日元貸款的十六個項目中,有九個是環境項目。近年來,日本通過“政府開發援助”(ODA)貸款和民間企業投資,幫助中國植樹造林、培訓環保工作人員和專家、研究開發環保產品、治理大氣和水污染等,受到中國人民的廣泛好評。中日兩國在環保領域的合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第二,中日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進行合作。恐怖主義是全球性問題,也是非傳統安全領域當前最突出的問題之一。中日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有共同利益。
  
  九一一事件後,世界各國正在增強反恐怖主義的合作。中日兩國應把握當前機遇,加強雙方在反恐怖主義方面的情報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
  
  第三,中日在反海盜方面進行合作。當前,海盜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亞太地區海上安全的嚴重問題之一,對海上航運構成重大威脅。最近亞太地區海盜問題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其一,海盜的手段殘忍,殺人搶船。過去海盜登上在海上航行的船隻主要是為了搶劫船上和海員的錢財,一般不傷害船員的性命。而現在海盜登上船隻後會殘忍地將船上所有人員都殺死,然後將船上貨物賣掉,最後把船隻改變形狀、重新油漆後賣掉。
  
  其二,海盜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大。現在海盜主要在馬六甲海峽、台灣東部海域作案,每年作案十多起,得手的有兩三起。被襲擊的船隻一般每艘約值二千萬美元,每艘船上的貨物也約值二千萬美元,因此一次就損失約四千萬美元。而被襲擊的每艘船隻上一般約有二十餘人,一般均被殺害。
  
  其三,海盜組織嚴密,手段狡猾。現在的海盜集團像一個跨國公司,分工嚴密;有些人專門負責收集情報,有些人專門負責登船作案,還有些人專門負責銷贜。據説,這些海盜組織有國際犯罪集團的背景,並且把搶劫來的部分錢財支援國際恐怖主義組織。
  
  日本著名海上安全問題專家、海上自衛隊退役少將川村純彥最近提出:要消滅海盜,東亞國家必須採取下述措施:
  
  其一,應加強在反海盜方面的合作。可以考慮在東盟地區論壇(ARF)框架内達成協議,建立一個東亞國家反海盜合作機制。
  
  其二,對海盜作案必須予以嚴懲。一旦發現海盜作案,不僅要抓到犯罪嫌疑人,而且要順藤摸瓜,抓到海盜組織的頭子,並破獲其組織。
  
  其三,在東亞地區設立一個有關反海盜的信息中心。成員國警方不僅通報發生海盜事件的情況,還應通報海盜的動向,並請求其他成員國警方協助追捕。還可以在所有海運船隻及其運載的貨物上安裝電子裝置,通過衛星將其位置傳到反海盜信息中心。
  
  川村純彥建議,中國作為一個亞太地區大國和正在迅速發展的海運大國,必須在反海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日本與中國在反海盜情報交流方面已進行了很好的合作,但這還很不夠。他表示希望中國邊防武警能派出巡邏船前往東海,特别是台灣東部海域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聯合執行反海盜巡邏任務,以對海盜起到震懾作用。
  
   
  中日在安全領域合作對東北亞安全機制的影響
  東北亞地區,包括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五國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該地區是美、俄、中、日四大國戰略利益交匯和碰撞的一個重要地區,大國關係錯綜複雜。冷戰結束以來,建立東北亞地區安全對話與合作機制的進程有所進展。中國和日本作為該地區的兩個主要大國,應該努力發展和平、穩定、友好、互惠、雙贏的雙邊關係。這將有利於東北亞地區安全對話與合作機制的建立和鞏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對東北亞地區安全形勢影響最大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各大國相互之間的關係,另一個是朝鮮半島問題。這兩個因素是互相作用和互相影響的。二○○○年以來朝鮮半島局勢的變化顯示該半島的冷戰格局正在開始逐步走向終結,儘管這一進程將是長期複雜曲折的,但它將對東北亞地區乃至整個亞太地區戰略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在當前情況下,東北亞地區安全面臨的主要課題有兩個,一是如何建立朝鮮半島的和平機制,二是如何建立未來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對話與合作機制。而決定這兩個課題如何解決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東北亞的大國關係。
  
  目前,在東北亞,大國關係處於調整過程之中,呈現出既依存又競爭、既協調又制約、既合作又鬥爭的複雜狀況。在冷戰後時期,中美日俄四邊關係正在東北亞地區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其中又存在著兩個三角關係,一個是中美日三角關係,另一個是中美俄三角關係。這兩個三角關係與冷戰時期的中美蘇大三角關係相比有兩個顯著的不同特點:第一,中美蘇大三角關係裡美蘇和中蘇之間都存在對抗的關係,而在新的兩個三角關係中,大國之間的關係競爭與合作併存,摩擦與協調交替;第二,中美蘇大三角關係中軍事因素佔主導地位,而在新的兩個三角關係中,經濟因素的重要性大大上升,軍事安全因素雖然仍很重要,但其地位已比過去有所降低。總的來説,當前大國關係仍處在調整中,尚未定位和理順,因而顯得多變和不穩定。
  
  如果美、俄、中、日四大國關係能夠實現穩定和合作,將有利於促進東北亞對話與合作安全機制的形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該地區主要國家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應該建立緊密的協調關係。這種協調關係不僅應包括第一軌道官方的交流,也應包括第二軌道的非官方交流。但這四大國之間建立緊密的協調關係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要逐步朝這個方向努力。
  
  近年來,東北亞地區多邊安全對話開始起步。這包括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的多邊安全對話。
  
  第一軌道的多邊安全對話現在主要有朝鮮、韓國、美國、中國高級官員參加的有關朝鮮半島問題的四方會談。自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四方會談舉行首次正式會議以來,朝鮮半島形勢已發生重大變化,這有利於四方會談通過談判建立朝鮮半島新的和平機制以取代停戰協定,進而實現半島和平。近年來,日本和俄羅斯都希望加入四方會談,使其擴大為六方會談。從長期看,隨著朝鮮半島問題的逐步解決,東北亞地區有可能形成類似六方會談的多邊安全對話合作機制。
  
  第二軌道的多邊安全對話包括東北亞合作對話會(英文縮寫NEACD),中美日三邊學術研討會、東北亞有限無核武器區高級研討會等。
  
  此外,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英文縮寫CSCAP)的北太平洋工作組在建立東北亞安全合作框架方面也進行了一些努力。該理事會使亞太地區的安全研究機構和有著廣泛基礎的成員國委員會連結在一起,包括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印尼、日本、韓國、朝鮮、馬來西亞、蒙古、新西蘭、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泰國、美國和越南的委員會,這些委員會由各國的學者、安全專家、前(現)任外交官和國防部門的官員組成。該理事會成立於東盟地區論壇之前,現在主要是為東盟地區論壇這一官方的多邊安全對話論壇提供直接支持,同時尋求其他形式的第二軌道外交嘗試。它建立了幾個國際工作組,包括北太平洋工作組、在亞洲建立安全與信任措施的工作組、綜合安全與合作安全工作組、海上安全工作組等。
  
  以上這些討論安全問題的重要渠道,有利於增進東北亞各國相互瞭解與信任,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中國積極參加了這些多邊安全對話合作進程。
  
  從長遠來看,未來東北亞有可能形成一個多層次(包括次區域、多邊和雙邊),多渠道(各種安全論壇和會議相互補充),多類型(包括官方和非官方)共存的安全合作機制,這種機制應建立在“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協調安全”和“合作安全”的基礎之上。而且,隨著新的安全合作機制的建立,應逐步弱化軍事聯盟的作用,並最終取代軍事聯盟。
  
  (原載《中國評論》二○○二年十一月號,作者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