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文著南粤 德養後人——記黄詠雩詩詞學術研討會

  2012年12月2日,由廣州炎黄文化研究會和佛山炎黄文化研究會主辦的黄詠雩詩詞學術研討會在廣州成功舉辦。

  黄詠雩(1902-1975),字肇沂,號芋園,廣東南海人,爲愛國殷商黄顯芝先生第四子。民國年間在廣州經營米糧行業。愛好詩詞,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即以詩詞著稱於嶺南文壇,有“南海詩人”的美譽,與黄祝蕖、黄慈博、黄任恒並稱“四黄”。黄詠雩著有《芋園北江游草》、《芋園詩稿十卷》、《天蠁詞四卷》、《燕歌集四卷》及《芋園文存》。他集詩人、學者、教育活動家、文物考古、鑒藏家、工商企業家及社會活動家、慈善家於一身。黄詠雩在三十年代,得海山仙館舊藏唐代名琴—天蠁琴,因以名其書齋曰“天蠁樓”、其詞曰《天蠁詞》,並由葉恭綽先生題籤。

  研討會由廣州炎黄文化研究會劉東昇副會長主持,佛山炎黄文化研究會方繼浩會長首先致歡迎詞,接着,黄詠雩五子黄福五先生代表家族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歷年來黄詠雩詩詞文作品發掘整理出版的情况,並對社會各界對其父及作品的關注及支持表示感謝。爲了使黄詠雩先生的詩詞文作品得到更廣泛的傳播,黄氏後人組織出版了綫裝《天蠁樓詩詞文集》,並寄贈國内外知名大中院校及公共圖書館,在研討會上,也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贈書儀式,由廣州炎黄文化研究會的邵源堃名譽會長、龍建安會長,佛山炎黄文化研究會方繼浩會長和黄福五先生向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廣州市越秀區圖書館以及横江小學等4家機構代表贈送了《天蠁樓詩詞文集》各兩套。

  在研討環節中,施議對、黄坤堯、陳永正等來自廣州、武漢、上海、桂林以及香港、澳門等多地的9位詩詞研究學者細讀黄詠雩詩詞文,對黄詠雩詩詞文成就給予高度評價。

  澳門大學中文系施議對教授認爲,黄詠雩先生的作品應該得到更準確的定位,他認爲可以考慮以地域來命名,稱之爲“南海詩人”。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黄坤堯教授把1938年到1949年這十多年看作是粤港詞壇的盛世。黄詠雩先生在此階段的詞作在其全部詞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亦多爲精品。通過此階段的詞作來反映黄詠雩先生的心路歷程,不僅肯定了黄詠雩先生填詞技法的高超,也品賞其詞作美韵爲“風華詞美,婉約雅正,想象多姿,寄託深遠”。

  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研究員陳永正教授認爲黄詠雩先生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成功的文人。他不僅立功、立言,還立德,爲後學作出了良好榜樣,所以稱其爲廣州文化界的“標誌性人物”。

  原廣州市政協副秘書長、廣州書畫學院副院長何邦泰先生着重談了品讀黄詠雩先生詩詞的三點感想。一、對於《天蠁樓詩詞文集》以精裝版出版,展示給廣大讀者,表示祝賀;二、黄詠雩詩詞體現的愛國情懷值得後人傳承;三、認爲舊體詩和新詩都要傳揚,二者應同舟共濟,互相借鑒。

  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中文系黄漢清教授高度評價黄詠雩先生的愛國情懷,把其比作岳飛和文天祥,心懷救國救民之情,吟詩作詞,感時傷事,處處洋溢着感人的愛國之情。

      武漢大學中文系陳水雲教授通過對比黄詠雩先生和嶺南詞派,把研究重點放在現代詞史等角度來談黄詠雩先生對嶺南詞派的貢獻。並建議“讓黄詠雩先生的研究進高校”,進行更多深入而有意義的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朱惠國教授通過評述黄詠雩先生抗戰時期的詞作,指出此期間黄詠雩先生的詞作“非常精彩,情感充實,富有愛國情懷,兼有漂泊之感”,認爲其藝術價值很高。

  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左鵬軍教授論述了黄詠雩先生對於時代的興亡感慨與家國情懷。他認爲黄詠雩先生在國難時刻以及社會動亂中,心系家國,是“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威儀凛凛的知識分子,體現了近現代知識分子的高貴氣節。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程中山老師以“相逢顛沛喜難量——談李履庵、黄詠雩、孫仲瑛癸未荆園之詩詞唱和”爲題,講解了在抗戰時期三人爲期24天的交遊,不僅吟詩賦詞,亦談論國事家事,極爲精彩,顯示了黄詠雩先生等三位知識分子的高風亮節。

  本次黄詠雩詩詞學術研討會還得到了中山大學嶺南詩社、澳門詩社、南海詩社的大力協辦。

    (作者:李業林)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