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山僑墟調查報告

  台山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瀕臨南海,毗鄰港澳,是聞名遐邇的“中國第一僑鄉”,又是“文化之鄉”、“飄色之鄉”、“廣東音樂之鄉”。台山人出洋歷史悠久,早在清干隆三十九年(1774)便有“往南洋”的記載,至今已有230多年曆史。台山市陸地面積3213.2平方公里,轄18個鎮(街、場),201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8.66萬人,旅居海外華人華僑130多萬,分佈在92個國家和地區,有“内外兩個台山”之稱。僑鄉文化資源十分豐富。

  19世紀中期,大量台山人涌向美國、加拿大“淘金”、修鐵路,台山逐步形成僑鄉。與此同時,台山先僑從海外帶回來先進的近代西方文明,商品經濟日益滲入鄉村,形成了外購内銷的經濟體系。華僑帶來的新經濟條件與新意識形態,與台山地區源遠流長的墟市相結合,傳統文化與海外文化在這裏碰撞、交融,形成了富有僑鄉特色的文化現象——台山僑墟。

  遍佈台山城鄉,帶有濃郁的西洋文化韵味的,集建築、商業、飲食、教育、宗教文化於一體的僑墟是台山僑鄉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是華僑“愛國愛鄉”、爲家鄉繁榮作出貢獻的見证,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研究價值。它所凝結的僑墟文化是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凝聚、反映的“勤勞、進取、開放、包容”的華僑精神是促進台山墟市以及台山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法寶。

  一、調查背景

  當前,中央號召建設文化强國、省委號召建設文化强省,江門市也提出了文化强市的要求。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黄偉宗教授在2012年3月江門星光二期項目建設專家座談會上提出打造“僑鄉世界,世界僑鄉”的概念,使僑鄉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向僑鄉。他有感於江門市有必要以新的高度“整合開拓”、“轉型深化”僑鄉文化,並提出策劃僑鄉文化論壇、打造台山僑墟文化等兩點建議。省、市領導對此高度重視,認爲黄偉宗的建議是從更高更寬的視野對僑鄉文化的新概括、新思路,對僑鄉文化建設很有啓發意義,對宣傳江門、炒熱江門産生積極作用。

  爲配合黄教授所提出的以新高度的視野去挖掘、發現、整合、昇華並開拓新的文化項目——台山“僑墟文化”這一建議,台山市委宣傳部、文廣新局决定組織力量對台山僑墟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目的是全面掌握台山僑墟的具體數量、分佈、目前狀况等第一手資料。

  二、調查工作概述

  台山市文廣新局領導非常重視此次調查工作,專門召開了僑墟調查工作會議,會上説明瞭這次調查摸底工作的目的和意義,並要求調查隊克服天氣炎熱、時間短任務重等困難,按時保質完成調查工作任務。2012年7月下旬,市文廣新局制定了《台山市僑墟調查工作方案》,並成立了僑墟調查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黄偉華任組長,副局長陳彦科、萬國友和黨組副書記岑兆榮任副組長,成員由文物股、博物館相關人員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局辦公室關兆權同志兼任主任。文物股、博物館抽調人員分别組成調查隊,兵分兩路,迅速對台山僑墟進行全面的實地調查。通過發出調查表格、采訪當地老人(或學者)、查閲史料、搜集相關信息,挖掘背後故事、拍攝照片等調查方式,采集每一個僑墟的實時數據,包括名稱、地理位置、建造時間、規模、現狀等第一手資料。到9月下旬,除上下川島未到達外,調查隊走遍全市各鎮僑墟,初步掌握了台山僑墟的基本信息,並找到了一些尚未被關注的歷史遺迹,成果頗豐。

  此次台山僑墟調查,共發現和整理台山僑墟96個,比近年來據舊志記載和相關信息所整理出來的82個僑墟增加了14個;拍攝僑墟照片1300多張。10月上旬,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對台山僑墟進行全面的數據分析、資料整理,並形成《台山僑墟調查報告》。

  三、調查成果

  1.僑墟的形成、發展與交通

  (1)形成

  由於臨海的地理位置,台山最早形成墟市源於漁業和鹽業的發展。據《台山百科全書》記載:海宴鎮横崗墟是台山最早形成的墟市之一。民間相傳爲附近三個村在宋末立墟,每旬逢五、十爲墟期,是海宴的第一個墟,故稱“墟乸”。此後海宴每新開一個墟,都先到横崗墟拜土地神,取一把泥土回去撒在新開墟的中心,以示落地生根,繁榮興旺。此爲台山早期的墟市。

  到了明代中後期,隨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我國商品經濟空前活躍,東南沿海地區貿易興旺、商業發達、人口衆多、對外貿易蓬勃發展。上川島是廣東珠江口西側最大的海島,位於古代東西洋航海路綫之要衝,是古代番舶往來中國南海海域的必經之地。據《廣東台山上川島花碗坪遺址出土瓷器及相關問題》一文記載:葡萄牙人於1514年(明正德九年)到達中國上川島,此後,中葡商人在上川島三洲港(當地人稱爲“花碗坪)進行長達34年的商品貿易,貿易品有胡椒、香料、絲綢、瓷器等,直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澳門開埠後才結束。上川島在早期葡文文獻中一度被稱爲“貿易島”,其重要的貿易地位可見一斑。上川島花碗坪遺址是中葡兩國貿易史的見证者,證明瞭上川島是“陶瓷之路”的一個重要驛站。上川島花碗坪由於特殊的地緣優勢,成爲台山置縣(1499)後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享譽中外的貿易點。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台山僑鄉形成。台山華僑以僑居美國、加拿大爲主,他們長期接觸西方發達的文明,資金也相對較爲雄厚,由於他們傳統觀念濃厚,所以稍有積蓄,便“衣錦還鄉”置業、買田、娶妻。據清光緒十九年(1893)修《新寧縣誌》記載:“近年借外洋之貲,……民風轉入奢侈,冠婚之費,動數百金。田既磽薄,力復之齊,歲入糧食,僅支半年,餘則仰給洋米,倘舟楫偶梗,炊烟立斷,是誠可憂。”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僑鄉的主要特徵,這時已經完全具備了。在華僑資金的支撑下,19世紀後半葉,以外購内銷爲主的商品經濟已日益滲入台山鄉村,台山僑墟基本形成。

  (2)發展

  台山由清末到民國,尤以新寧鐵路建成通車至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前,經歷了僑墟的黄金發展時期,這個時期基本上奠定了今日台山僑墟的格局。這與台山近代交通建設的飛躍發展與政府大力推行“改造城市”兩大因素密不可分。而從現有的僑墟建築遺存,可以將台山僑墟劃分爲三個不同的時期:

  1)雛形期:從清同治至光緒年間(即1861—1909年新寧鐵路首期建成通車之前)。

  此時的僑墟以傳統騎樓爲主,即是柱廊式騎樓,樓高2層,磚木結構。柱用磚砌,廊檐爲木樑和瓦,商鋪的門臉也是木結構。比如端芬鎮廟邊墟、台城大亨墟都保留有這類傳統的騎樓商鋪。

  2)大發展期:清光緒末年(即1909年新寧鐵路首期建成通車)至1920年代,新寧鐵路的建造促興了城鎮的出現與僑墟的發展。

  新寧鐵路由愛國華僑陳宜禧先生倡建、以台山市(台山1914年前稱新寧縣)旅居美國的華僑資本爲主投資修建,是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民營鐵路。1906年5月破土動工,分三段修築,1920年3月全綫通車,全長133公里,以台城爲中心,北接公益並直達江門北街,南至斗山,西扺白沙,沿途設車站45個(其中台山縣内有31個)。1909年5月開始運營。1938年12月,廣東省政府以“阻止日軍南進”爲由,下令拆除。

  隨着新寧鐵路三期先後建成通車,台山僑墟迎來了大發展時期,新寧鐵路强大的運輸力量將台山卷入世界市場,鐵路沿綫所通過的地方及沿綫附近的許多墟鎮,大興土木建造騎樓商鋪,騎樓建築采用進口的“紅毛泥”、鋼鐵等新式的建築材料,建築立面開始滲透近代西方的裝飾符號,但裝飾效果整體上較爲簡潔明瞭,騎樓的高度一般只有3米左右,顯得淳檏厚重。

  新寧鐵路運營30年,帶動了台山的交通、經濟、文化和市政建設全面發展,鐵路建造促興了城鎮的出現與僑墟的發展。據統計,隨着新寧鐵路的修建,台山新興了公益、斗山、麥巷、大塘等墟鎮,沿站的僑墟達到24個。

  公益埠 位於大江鎮北部、潭江南岸,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建成。爲市内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僑墟,伴隨新寧鐵路的建成由只有兩户農家居住的地方,迅速發展爲全縣第二大僑墟。9條騎樓街呈方正筆直的“井”字形布局,占地面積0.33平方公里,街道布局合理,規模宏大,有騎樓商鋪、教堂、學校等類别的建築,它不僅是新寧鐵路的後勤基地,而且成爲台山對外交通的門户。新寧鐵路創造了兩項我國鐵路建築史上的新記録,一是在終點站斗山設一個半圓形“轉車盤”,機車繞轉盤180°掉頭,爲全國首創;二是火車在牛灣過潭江時,采用輪渡載運列車通過400多米寬的潭江,又是一項創舉。1933年,文學巨匠巴金先生乘坐新寧鐵路輪渡過潭江,遊覽了台山公益埠後,創作了著名的散文《機器的詩》,稱贊這段“最美麗的工程”。

  3)昇華期:1920年代以後,台山政府大力推行“改造城市”,促使台山僑墟實現華麗轉身。

  1924年台山獲得孫中山特許試行自治,在縣長劉栽甫領導下,1924—1929年,台山展開城市改造,工務局局長譚鐵肩親筆撰寫《台山物質建設計劃書》,對全縣31項建設作出長遠的規劃部署。1920年代前,台山墟市雖多,但大都殘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台山工務局的“改造城市”即墟市改造計劃,對全縣的台山城、西寧市、西門墟、新昌埠、荻海埠(以上2埠現屬開平)、斗山埠、大江市、都斛市、白沙市、公益埠、海口埠、端芬墟、三合墟共13個墟提出强制性的改造要求。“改造城市”由政府統一主持,規劃先行,具體實施則由縣工務局及市務公所分工負責。1929年後實施改造或新建的僑墟,統一建築新式的騎樓,騎樓高度提高至5米左右,顯得筆直高挺,立面裝飾更爲豐富多彩,美觀亮麗。台城、汀江墟是典型代表。

  台城 作爲縣城和新寧鐵路的交通中樞,發展迅速,從1924—1929年,台城掀起了第一次建設高潮,按照工務局制定的規劃圖和騎樓建築詳細規定,在明清縣城道路系統的基礎上,開闢新馬路,再分期分批拆除區内馬路紅綫内的建築物,擴寬街道,統一鋪設了排水系統。臨街商鋪的興建,先要設計好建築圖紙,經工務局審批後發給符合條件的承建工匠《建築憑照》,才能施工。經改造後,台城的西寧市、西門墟在此次建設中與老城中心區合爲一體,城區總面積近60公頃,建成32條騎樓街道,超1500幢騎樓及縣府大樓、學校、宗祠、教堂等新式建築。台城交通便利,商賈雲集,蘇杭布莊、銀行、金鋪銀號、茶樓酒館舉目可見,加上僑匯豐厚,1930—1937年台山僑匯每年達3000萬美元,幾乎占全國僑匯(9500萬美元)的1/3,台城因而享有“嶺南金融重鎮”與“小廣州”美名。

  2.僑墟的分佈情况與發展規模

  台山於1499年(明弘治十二年)立縣,至1545年(明嘉靖廿四年)全縣有13個墟,分佈在縣内6個都(明清時期台山共設置6都),清干隆年間發展到50個墟,僑鄉形成以後1893年編《新寧縣誌》記載全縣有72個墟,至抗戰爆發前達到全盛時期,有資料記載當時全縣墟市上百個(但無詳細記載墟名)。

  此次調查,我局根據1993年編《台山縣誌》記載:“建國前後歸房地産管理部門直屬公有房屋的墟鎮72個”,作爲調查的數據基礎,並結合近年來田野調查掌握的信息,至9月底,登録的僑墟有96個,各鎮分佈如下:台城(11個)、大江鎮(9個)、水步鎮(6個)、白沙鎮(10個)、四九鎮(4個)、冲蔞鎮(1個)、斗山鎮(5個)、都斛鎮(2個)、赤溪鎮(2個)、三合鎮(13個)、深井鎮(3個)、端芬鎮(11個)、廣海鎮(2個)、海宴鎮(4個)、汶村鎮(2個)、北陡鎮(4個)、川島鎮(7個)。從以上數據看,台山僑墟遍佈市内17個鎮(街),主要集中在建國前以僑居美洲華僑爲主的廣海、斗山、都斛一綫以北的台山北部11個鎮(街),其中以台城、大江、白沙、三合、端芬等5個鎮最多,共54個,占了僑墟總數的56.25%。此外,由於臨海的原因,川島的墟達7個。海宴華僑農場因上世紀60年代才設置,未有墟市。

  台山墟市,在僑鄉未形成之前的明清時期,具有嶺南地區墟市的普遍特徵。即“以旬日爲期謂之墟,以早晚爲期謂之市”。旬日爲期的墟場空間,逢墟期集中貨物自由交易,非墟期時即爲空地;而早晚爲期的市場空間,是綫型排列的固定店鋪群(騎樓),規模比墟場小。清末隨着依賴僑匯的經濟體系形成,“墟市兼之”( 既有常市的固定商鋪群,也有定期市的墟場空地)成爲台山僑墟的主要特性。

  自1900年代起,華僑掀起回鄉興業的投資熱潮。依靠僑資,台山在水路、鐵路、公路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形成了以新寧鐵路爲骨幹,水路與公路爲輔的發達交通運輸網,極大地促進了僑墟的發展,表現在僑墟的總量上昇、規模與功能不斷拓展。僑墟不僅有墟場、各類商鋪,還有爲華僑僑眷服務的銀號、典當、客店、賭場等,還設有宗族祠堂、廟宇,以及新的建築類型,如學校、碉樓、教堂等,大大擴展了墟市的規模與社會功能。這説明,台山僑墟已從最初村落的貿易之所,逐漸成爲鄉村社區中心、各級鄉區文化經濟中心,並最終形成其近代城鎮格局。

  根據調查時點僑墟的行政級别來劃分,可分爲村級、區級、縣級三個層次(見表)。現有96個僑墟,55個村級墟市爲村(居)委會駐地,13個鎮政府駐地有區級墟市。西寧市與西門墟在1920年代的城市改造中與老城中心區合三爲一,成爲台山的金融中心、商業中心、交通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政治中心。1983——2002年,公益曾昇格爲區級建制鎮。

  3.僑墟的主要特點

  遍佈台山城鄉的繁榮墟市,是華僑帶來的新經濟條件與新意識形態的載體和典型體現。它以華僑資本爲主開展商業經營活動,以充滿异國風情的騎樓建築爲物質形態,以手口相傳耳濡目染的洋化風尚爲非物質文化形態,與當地傳統文化融爲一體,具有集市貿易、文化交流、方便群衆生活等功能,大大促進了台山僑鄉的繁榮發展。台山僑墟是近代華僑經濟蓬勃發展的産物,真實地反映了僑鄉社會形成以後,台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民衆心理等方面的變化。

  台山僑墟,因融合中西的創新而形成其獨特的風格,並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内涵,主要體現在選址、立墟、墟期、命名、布局、建築特色、商業文化、民俗風尚、人物故事等方面。其特點是:

  (1)選址:一般臨河道、沿新寧鐵路主幹綫或公路,與當時對外運輸的交通條件相適應。服務於自然村落,與周邊鄉村有着唇齒相依的關係。

  台山濱海,域内河道較多,明清時期,外地商品使用輪船運輸入境,經縣内津渡和牲畜運載至各集墟,因此,僑墟選址一般臨河道,依靠水路運輸,主要體現在大多數墟市都建有碼頭。民國時期,水運特别發達,使用輪船和拖輪運載客貨。1913年3月,新寧鐵路幹綫建成通車後,商品輸入水陸並進,以公益埠、斗山港爲中轉站。自1926年起,台山大規模開展公路建設,至1937年,形成了以台城爲中心的台獲、台海、台赤等幾條干支綫和鄉道組成的公路網,建成公路達31條。公路將許多原僅有水路運輸的墟市聯繫起來,成爲對水路、鐵路的一種補充。可見,經濟發展離不開交通。民國時期台山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極大地促進了僑墟的發展。

  在96個僑墟中,以既臨河道又臨鐵路、公路站點建立的墟市最多,如西寧市、水西墟、水南墟、公益埠、岡寧墟、五十墟、白沙墟、冲蔞墟、西廓墟、汀江墟、海口埠等;其次是臨新寧鐵路站點的墟市,有24個,如大亨墟、板崗墟、東坑墟、陳邊墟、麥巷墟、鬆朗墟、中東墟、黎洞墟等;還有部分是以公路爲主建立的墟市,如崗美墟、山頸墟、温泉墟、横塘墟等。(詳見附表“交通情况 ”)。

  (2)立墟:台山民衆聚族而居,墟市的建設與改造大致可分爲三種形式。

  1)單姓宗族組織建立。由族長、德高望重的鄉紳或華僑主持,當地族人共同參與。如由陳姓華僑建立的台城水南墟,於1908年規劃建設4條街道,共分8墩,每墩第一面墻由隔水南河對望的“綏靖伯廟”(又名陳老倌廟,爲紀念宋代剿匪將領陳仲真而興建)出資,定爲公墻,並規定任何人不得拆建。台城圓山墟(譚姓)、水步鎮岡寧墟(黄姓)、三合鎮新安墟(餘姓)、端芬鎮廟邊墟(翁姓)等也是單姓宗族創建的墟市。

  2)由多姓宗族聯盟建立。通常由發起人聯合周邊村落或姓氏成立籌建會,以股份的形式共同參與建設與經營管理。如1851年(清咸豐元年)立墟的斗山墟,發起建墟者爲中禮村人,他們聯合附近各村,成立一個叫十一户的籌建會,一户一股,每户建鋪一間,各户建好店鋪後,即自行或招人開業營商。海口埠則由附近10姓聯合組織籌建,始稱“十户墟”。

  3)自1900年代以來,尤以1920年代台山實施“改造城市”爲標誌,僑墟建設與改造出現新的模式,即成立“市(墟、埠)務公所”具體組織實施與管理、多方參股的股份制投資形式進行建設。如1905年由華僑伍於政倡建的公益埠,宗族内先成立“公益埠務所”,負責購地、規劃、招商、管理,其先進的管理模式爲台山墟市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1929年縣工務局制定的《台山物質建設計劃書》就明確規定:“改造城市方法,先組設各市市政勷辦處,選任地方公正紳耆,勷理其事,籌款管理之責屬之勷辦處,計劃監督工程,則屬之工務局”。此次“改造城市”及以後建立的墟市,如台城西寧市、圓山墟、端芬汀江墟等均成立市(墟)務公所進行建設與管理。由此説明,近代西方先進的管理模式在20世紀初期已通過華僑的傳播進入台山鄉村。

  (3)墟期:有約定俗成的定期交易時間,一般爲每旬兩期或四期。附近村民依期趁墟。

  各墟市的墟期自立墟確認後成爲約定俗成的定期交易時間,每旬兩期或四期,每月墟期數爲6次或12次。如台城西寧市逢農曆二、七爲墟期,則二、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均爲墟期,每月共6次。原三八鎮華安墟(現屬台城)逢一、六、三、八爲墟期,則其餘十一、十六、十三、十八、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三、二十八均爲墟期,每月共12次。村民習慣把三日爲期的稱小墟期,五日爲期的稱大墟期。

  但也個别因特殊原因而更改墟期的僑墟,如白沙墟立墟時逢五、十爲墟期,改革開放後因與開平赤水墟墟期相同而改爲逢一、六爲墟期。

  廣海城和公益埠因人口衆多,商貿繁榮,日日貨如輪轉,故不設墟期。

  台山96個僑墟中,有36個僑墟還有墟期,村民依期趁墟,墟市商業活力依然。但因爲歷史進程的原因,部分僑墟的墟期逐漸消失。

  (4)命名:多以墟命名,但也有“墟市兼之”。墟市的命名體現了當地人民群衆的社會心理、文化情懷和智慧。

  有以墟期命名的,如逢四、九爲墟期的四九墟;逢五、十爲墟期的五十墟;逢三、八爲墟期的三八墟等。

  有以地名命名的,即是以墟所處的地名命名。如冲蔞墟、都斛墟、赤溪墟、海宴墟、廣海城等。

  有地理位置爲命名,因爲交通的原因,僑墟一般臨近河道、碼頭、渡口等,並以此爲命名。如水步(頭)墟、大江墟、渡頭墟、海口埠; 

  有以地形爲命名,如斗山鎮斗山墟初名“大興墟”,寓意大家生意興隆,因墟場建在形狀如鬥的小山下,宣統三年(1911)易名“斗山墟”。端芬鎮山底墟因其坐落鳳山脚下故稱山底墟。廟邊墟因墟址位於水口廟(已毁)旁邊而稱“廟邊墟”;又如位於那金河、西華河、黎洞河交會點的三合墟,其中“三合”最初爲“三夾”諧音,故名“三合墟”。

  有以意願爲命名,如寓意關注大衆福址龢利益的大江鎮“公益埠”;寓意墟址爲風水寶地兼具生意興隆之義的水步鎮“寶興墟”;寓意新墟人民安居樂業的三合鎮“新安墟”、台城“華安墟”;寓意新墟欣欣向榮的水步“新榮市”。

  (5)布局: 獨特的墟場布局是台山僑墟的鮮明特色之一。在空間形態上,僑墟多由臨時交易的空地和綫型組合的固定鋪户群所組成。在規模上,通常呈現墟大市小的格局。而在平面布局上,則有“回”字形、“井”字形、“T”字形、“十”字型和“一”字形等多種布局。這些形式多樣,布局獨特的僑墟,是近代西方文明進入台山鄉村的典型代表。

  “回”字形:又稱方形布局,如汀江墟、廟邊墟、來安墟、圓山墟、陳邊墟、西廓墟、成務墟等。位於端芬鎮大同河畔的汀江墟(梅家大院)以墟場布局獨特著稱,墟場占地面積30餘畝,初時由104幢(現存87幢)騎樓商鋪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依次環繞組成,中間是一個寬闊的廣場,商鋪統一面向廣場,整體造型呈“回”字形。  

  “井”字形:又稱“網格型”布局,如公益墟、大同墟等。公益墟位於大江鎮北部、潭江南岸,占地面積0.33平方公里,由9條方正筆直的騎樓街呈“井”字形縱横交錯排列而成。 

  “T”字形:又稱“丁”字形布局,寓“人丁興旺”之意。如岡寧墟、寶興墟、公和市、西寧市等。位於水步鎮岡寧潭江河畔,占地面積15畝,初時由102幢(現存98幢)騎樓商鋪排列而成,整體造型呈“T”字型。

  “十”字型:如位於台山南部海濱的廣海城,由兩條騎樓商鋪林立的大街,按東西南北走向呈“十”字形交錯排列而成,其中東西走向的街道長2.5公里,南北走向的街道長1.5公里。

  “一”字形:如海口埠、大亨墟、水步墟、新榮市、平崗墟等。位於端芬鎮大同河和端芬河的交匯處的海口埠,占地面積35畝,由102幢騎樓呈“一”字形布局。

  此外,還有其它墟場布局不規則的墟市,如墟場規模較大、至今還保持商業活力的大江墟。

  (6)建築特色:僑墟沿街商鋪建築帶有濃郁的西洋文化韵味,騎樓商鋪、宗族祠堂、廟宇、學校、碉樓、教堂林立並融爲一體。形體筆直高挺,整齊劃一而不失個性,細部裝飾考究,立面豐富形式多樣,中西合璧,風格獨特,美輪美奂,給人以强烈的視覺審美滿足感,被譽爲“近現代建築博覽園”。 

  台山的騎樓建築,其實是中國檐廊式臨街建築的延續。它結合嶺南的地理環境和當地民衆的生活習慣,將商業功能與居住功能合爲一體,形成一種“晴不曝日,雨不濕鞋”、“前鋪後庫,上宅下店”的富有特色的建築形式。端芬鎮廟邊墟至今保存着幾間樓高兩層、磚木結構的清初柱廊式騎樓。台山僑墟現存的騎樓建築,大部分是吸收了西方建築文化、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築材料多采用進口的水泥、鋼筋、彩色玻璃等,混凝土結構,西式風格的廊柱飾以盾牌、聖誕花環、流蘇多種圖案和構件,臨街的立面高聳富麗,女兒墻構圖豐富多彩,帶有西方文藝復興、巴洛克和古典主義的烙印。如西寧市、汀江墟、大同市等,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洋文化交融的顯著特徵,漫步其間,恍如來到歐洲城市的集市廣場。

  騎樓商鋪和宗族祠堂、學校、教堂等公共建築在僑墟融爲一體,洋氣十足。或氣勢恢弘,或莊重典雅,或富麗堂皇,或古檏雅致,它們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吸收而成的産物。台山僑墟以其獨特的建築形式,豐富的文化内涵,將西方的先進文化傳入台山僑鄉,豐富了僑鄉生活,促進了台山僑鄉的形成與發展,並成爲僑鄉文化一個極具鮮明特色的組成部分。

  (7)商業文化:傳統的農村集市文化滲入西方的商市文化,形成獨具一格的僑墟商業文化。墟市商業性加强,不再以農副産品爲主,大量外來消費商品充斥其中。墟市内有墟場和各類百貨鋪户,還有爲華僑僑眷服務的銀號、典當、客店、賭場等各類鋪户。

  不管是台城的西寧市、還是端芬的汀江墟、水步的岡寧墟,無一例外,墟市從最初主要經營果菜批發等農副産品,逐漸經營金銀首飾、綢緞布匹、藥店醫館,到經營銀號、典當、客店、賭場等,説明瞭台山墟市的商業功能和商業文化隨着僑鄉社會的形成而日漸加强和日益豐富。

  (8)民俗風尚·人物故事:中西合璧的僑墟建築作爲承載民衆生活的物質形態,其非物質形態上則表現在僑鄉人民既保留着傳統的民俗,又崇尚着洋化之風,表現了僑鄉民衆對西方文明的追求和中國傳統人文的執着。因此在台山僑墟,處處都有海外華人華僑或僑鄉民衆不一樣的傳奇和故事。

  民俗 僑墟商鋪立面的西式山花嵌着中式樓名,鋪内設有天神、地神、人神、門神、竈神等,在歲時節令進行傳統的祭祀和祈福活動,表現了僑鄉民衆根深蒂固的中國傳統文化情懷。各墟市還舉行其他的民俗活動,如斗山墟的浮石飄色、廣海城墟的“打龍船”、汶村墟的“北帝廟”巡遊、水步寶興墟的二月二觀音誕“曬身家”、白沙冲雲墟的七月十五盂蘭節祭祀“當風廟”等。

  洋化風尚 僑鄉人以接受西方文化成爲當時一種時髦。傳統的唐裝繼續盛行的同時,西裝、中山裝、夏威夷裝、連衣裙、高跟鞋同樣是城鄉的一道亮麗風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台山鄉村,自行車、暖水瓶、留聲機、浴缸、抽水馬桶等“舶來品”比比皆是,處處洋溢着“麥頭”(Mark-商標)、“疏哩”(Sorry-對不起)、“飛士”(Face-面子)的“半唐番”台山話。

  人物故事 在二百多年的華僑歷史中,有數不清的感人肺腑的愛國華人華僑和故事,如陳宜禧、劉栽甫、譚蔚亭、梅炳然、譚鐵肩等。其次,與促進台山僑墟發展密切相關的故事,如新寧鐵路和文學巨匠巴金先生《機器的詩》。而在這次僑墟調查中,還發掘了一些生活在僑墟的傳奇人物和故事。五十墟河北路35號的李錫鬆,這個年届90的老人,命運多舛。然而,他却憑自己製造的機器爲鄉民加工農具、機械零件賺取生活費,養活夫妻二人和他癱痪在床的兒子。家裏除了一臺進口的收録機,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具都是他根據生活之需而自己製造的,照明燈、自動抽水機、鍘煙機、二胡等等,這些生活用品雖然簡陋却凝聚着老人無窮的智慧和刻苦勤勞的勞動人民本色。李錫鬆老人用他聰明好學、勤勞克儉、刻苦耐勞、知足常樂的僑鄉人精神,在台山僑墟寫下了一個自力更生的傳奇故事。

  4.僑墟的現狀類型

  台山市在改革開放中發展較慢,工業污染較少,僑墟文化生態總體上保持得較好。但是,近年來隨着城鎮化的發展及移民海外傳統的延續,愈來愈多的僑墟日漸走向衰落,其作爲墟市的功能也逐漸消失。按照其生態和墟市功能的現狀,台山僑墟大致上可以分爲五種類型(見表):

  (1)原生態活力型  

  幾十年來未采取過重大保護措施,破壞也少,基本保持原生態,而且墟市的功能保留至今,當地鄉民依然傳承等墟的傳統習俗,它們是台山僑墟文化的“活化石”。這類僑墟有12個,占總量的12.5%。如四九鎮五十墟、大江鎮大江墟、台城來安墟、端芬鎮上澤墟等。

  上澤墟 明嘉靖年間編《新寧縣誌》記載的13個墟之一。位於上澤河泮,由當地陳姓鄉民創建,民國年間擴建成現規模。主街道呈南北走向,長約300米,街道寬敞,中間有墟廊,兩旁挺立80多幢亮麗典雅的騎樓。數百年來,當地鄉民一直傳承着每旬逢年4、9日等墟的習俗, 爲台山僑墟的典型代表。

  (2)原生態型

  原有的墟市面貌保持較爲完整,受到的破壞較少,但墟市的功能已消失,只作爲居住使用,這類僑墟有26個,占總量的27.1%。如汀江墟(梅家大院)、大同市,陳邊墟、岡寧墟、圓山墟等。

  圓山墟 原汁原味保留民國風味的鄉村僑墟代表。位於台城河南岸,由譚姓宗族始建於清干隆年間(1736-1795),北面有碼頭,爲官渡。1926年台山首條公路——臺荻公路建成通車,便利的交通促進該墟建設,鄉紳譚蔚亭等乃成立市務公所,重新規劃建築商鋪,1929年建成現今規模。該墟平面呈長方形,設4條騎樓街,中間原建有規模宏大的鋼筋混凝土墻、鐵金字架頂墟廊,1950年代大煉鋼鐵時拆毁,墟廊墻體保留至今。歷經80多年風雨洗禮,圓山墟現已大多人去樓空,但騎樓街、沙基路面、古樹等墟市元素基本得以原貌保留。

  (3)變化型 

  墟鎮原有的街區歷史脈絡基本得以保持,但墟鎮面積改變較大,特别表現在改革開放以來開闢的新區和改造過的舊城區。這類僑墟集中在縣城和鎮政府駐地,有33個,占總量的34.4 %。如台城、四九墟。

  (4)湮没型 

  原有的墟市面貌受到徹底的破壞,作爲僑墟物質形態的騎樓建築基本消失,其墟市的功能也已消失;或因歷史變遷,導致其墟市功能消失,完成歷史使命而退出歷史舞臺,比如上川島花碗坪是典型代表。這類僑墟有13個,占總量的13.5 %,寶鷄墟、鬥江墟、同安市等屬於此類型。

  (5)其他

  歷史上形成的墟市,有固定的墟場和墟期,其墟市的功能保留至今;或在當代隨着人口數量的增加與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形成新的墟市。這類墟市以現代建築爲主,有固定的墟期,是僑墟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延續與發展。此類僑墟有12個,占總量的12.5%。如浮石墟、井崗墟。

  四、僑墟調查新發現

  1.新寧鐵路大亨車站遺址

  1909年3月,新寧鐵路首期工程公益至斗山段建成通車,設上落站於大亨墟。據當地老人回憶,原新寧鐵路大亨車站位於現大亨墟東區10號的位置,現有建築爲青磚墻硬山頂、面寬3間的檐廊式建築,建築仍局部保留原有車站的歷史遺存,這是此次僑墟調查中能準確標示新寧鐵路車站位置的少數墟市之一,對於研究新寧鐵路對台山僑墟商貿發展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具有一定研究價值。

  2.清代柱廊式騎樓總量有所增加

  在此之前,有關的專家學者僅在端芬鎮廟邊墟發現有5幢清代柱廊式騎樓,五邑大學張國雄教授認爲這是台山騎樓建築源於中國柱廊式臨街建築的重要實物見证,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

  此次調查,在台城大亨墟呈“一”字型東西走向的街道兩旁,發現有10多幢清代柱廊式騎樓,部分建築的門面至今還保留有“同安隆”、“大昌號”等字樣的商號。這些建築已無人居住,門面保存比較完好的占少數,大多數建築整體保存較差,有的屋頂已經坍塌。經考證,大亨墟的這些建築與廟邊墟的柱廊式騎樓屬同一時期、同一類型,至此,台山已發現2個僑墟保留有清代柱廊式騎樓,總量近20幢。大亨墟清代柱廊式騎樓的發現,爲本地專家提出“台山騎樓建築源於中國柱廊式臨街建築”的觀點提供了更爲充分有力的佐证。

  五、體會與建議

  僑墟調查使我們對台山僑墟有了更深的認識,並進一步掌握了僑墟的基本情况,但因爲時間以及人力和專業知識水平的問題,對台山僑墟的挖掘或許不够深入和全面。

  僑墟調查的最終目的,一是保護,二是開發利用,三是傳承和發展。根據調查所得的96個僑墟,列入保護級别的有:2002年定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汀江墟,2009年定爲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的西寧市;岡寧墟其中兩處單體建築在2011年登録爲三普不可移動文物,其餘的均未列入保護。爲了更好地做好台山僑墟的保護、開發利用、傳承和發展,特提出以下建議:

  1.保護方面

  (1)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横額、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台山僑墟”的文化價值和政府規劃,提高社會各界對僑墟的保護意識,自覺參與保護行動。

  (2)努力探索“政府、民間共同保護”新路子的可行性,争取社會各界支持,發揮宗親宗族和社團的力量,拓寬保護經費來源渠道,同心協力,共同保護好台山僑墟。

  (3)提昇“台山僑墟”的法律地位。建議將台山僑墟捆綁起來申報爲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依法進行保護。

  (4)建立三級保護與管理網絡。加强與各業主、屬地村委會或使用單位(個人)的溝通協調,及時掌握僑墟保存狀况及變更情况,對核心保護區内的建築進行絶對控制,必要時可簽訂相應保護管理責任書,逐步建立市、鎮村、使用單位(個人)三級保護與管理網絡。

  (5)建議相關職能部門盡快出臺《台山市僑墟建築管理暫行辦法》,賦予僑墟建築相應的法律地位,明確各部門的責任,依法進行監管,對僑墟建築的維修與拆建審批手續要嚴格把關。

  2.開發利用方面

  在做好保護工作的同時,規劃同步開發利用,通過舉辦學者論证會、專家研討會等形式,廣造聲勢,打響“台山僑墟”文化品牌,增加新的旅遊元素,促使台山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1)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爲旅遊資源,發展文化旅遊産業。台山僑墟具備豐厚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這些極具僑鄉特色資源的獨特價值,並加以分類整理,包裝,它們將來都有可能被打造成文化産業的重要項目。比如端芬鎮的汀江墟(又稱“梅家大院”),電影《讓子彈飛》已使它聲名遠揚,整合大同河流域的大同市、汀江墟(又稱“梅家大院”)、西廓墟一裏三墟三橋的人文文化景區,其開發旅遊價值較高,條件也較爲成熟。

  (2)影視産業對城市發展的良性推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台山擁有岡寧墟、圓山墟等一批民國至“文革”時期的影視外景地,具有拍攝成本低等優勢,開發與利用我市藴藏的豐富影視資源,大力建設田野原生態影視基地,加强政府引導與管理,全面提昇台山影視文化産業發展水平,並以此帶動我市的文化旅遊産業。

  (3)界定僑墟的物質文化遺産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内容與範疇,爲提昇台山僑墟的法律地位奠定基礎。

  黄偉宗教授曾指出,“台山的僑墟文化,從其墟日傳統上説,當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産,可以此申請作爲省級、國家、乃至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而其又體現於鄉鎮之名和墟場建築之中,亦可列入物質文化遺産範疇。”因此,提昇台山僑墟的法律地位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從非物質文化方面開展逐級申報;二是整合資源、整體包裝僑墟,從物質文化方面開展申報工作。最終目標是擦亮“台山僑墟”文化名片,爲台山旅遊業增加新亮點。因此,如何取得“台山僑墟”的文化名片,開展申報工作是前提,當務之急是要清晰界定台山僑墟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内容與範疇,明確申報的内容與方向,爲擦亮“台山僑墟”文化名片奠定基礎。

  (4)整合台山僑墟文化資源,並以這些優秀文化資源打造名鎮、名村,擦亮台山品牌,積極争取將台山僑墟納入“廣東華僑文化生態區”建設規劃,讓文化遺産享有尊嚴,融入經濟社會,惠及人民群衆,推動我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發展。

  (5)成立文化公司,解决僑墟開發利用中的産權問題。針對僑墟樓房大多數是私人財産,開發和打造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問題,建議相關部門建立一間公司,各業主以股份形式投入公司,成爲股東。這樣有利於解决開發期間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3.傳承方面

  在做好僑墟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同時,應當思考僑墟的傳承和發展問題。只有做好傳承和發展工作,後繼有人,才能使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産在悠遠的歲月中源遠流長,永葆活力。

  (1)舉辦“僑墟節”、“僑博會”等方式,或在“藝術節”中加入僑墟的物質、非物質文化元素,使“僑墟文化”得以世代傳承下去。

  (2)做好鄉土考察,挖掘重點僑墟的相關歷史和人物故事,整理成書册,最好每個僑墟出一本書、一篇文章。

  (3)設計僑墟特色紀念品,或是挖掘一種與衆不同的産品,如汀江墟的“凉粉”,重新賦於僑墟新的文化内涵。

  (4)通過學術論证,探討台山僑墟與中國近代商品經濟之間的關係,比如台山僑墟類似於廣州十三行出現的商品交易時間、十三行八大家與台山的聯繫、台山僑墟經營産品的演變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提昇台山僑墟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葉玉芳,台山市博物館副館長、文物博物專業館員;林瑞心,台山市藝術館群衆文化專業館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