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開發南雄珠璣巷和中華姓氏文化的建議——省政府參事建議

  最近我到南雄珠璣巷考察,看到這條著名古巷有了很大變化。1993年我曾到此調研,向該地領導提出的發展宗親聯誼和尋根文化的建議,現已得到基本實現,而且超出原來的設想。古巷的原有牌樓、房屋、古亭、古塔、古橋、古道均已修葺一新,新建了巷口廣場,並在其中建起新的牌坊和浮雕,新建了人工湖和湖濱小道,新建了胡妃館和好幾家姓氏的宗祠或故居,新制或復製了許多名人所題詩詞和精美書法的碑林,出版了一套《珠璣巷叢書》。這些建設成果,使這條古巷既保持了舊貌,又增添了新顔,使其本有的文化傳統和底藴得以表現出來,顯出了較濃的文化氛圍和鳳韵。從而使得許多流傳到海外的珠璣巷人後裔,紛至沓來承宗認祖,觀光旅遊,雖然尚不及明代詩人黄公輔所寫:“長亭去路是珠璣,此日觀風感忝離。編户村中人集處,摩肩道上馬交馳”的盛况,但已是粤北旅遊熱點之一,是世界華人的憧憬聖地。

  珠璣巷有二千多年曆史,自唐代張九齡開梅關古道後,進入鼎盛時期,大量來自中原各地移民進入嶺南,又經此轉至珠江三角洲以到海外謀生的轉折之地,故其後裔遍佈嶺南、港澳和海外各國,都承根認脈,均稱其爲“七百年前桑梓鄉”。史載:自北宋至元代初期二百年間,自北南來珠璣巷的移民,大規模的有三次,較小批的也有100多次,遷移的姓氏有150多個,比人們熟知的“百家姓”還多出許多。所以,自古以來珠璣巷的住家都有姓氏多而又不穩定(即不是世代古居)的特點,迄今珠璣巷的320多户中也有19個姓。由此可見,珠璣巷的傳統文化特徵主要是:移民的姓氏文化。海外華人的珠璣巷情結,主要是這種文化情結。珠璣巷近年取得如此巨大變化,受到珠璣巷後裔的熱情支持和贊助,尤其是許多姓氏的後裔前來尋根認祖,捐資建祠,也都是出於這種情結。

  這種姓氏文化是珠璣巷的特徵,也是其優勢所在。我認爲珠璣巷還可以進一步發揮這種優勢,作出更大的開發,并且由此而可以爲珠江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作出更大的貢獻。因爲我感到珠璣巷的移民姓氏文化在我省以至全民族都有普遍意義。就廣東來説,幾乎每個城鎮都有各種姓氏的宗祠,有各個地方的鄉祠或會館,特别是在一些名人出生的地方,如:封開的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曲江的張九齡,梅州的黄遵憲,蕉嶺的丘逢甲,南海的康有爲,新會的樑啓超,深圳的賴恩爵等等,都有紀念性的故居或墓地,都有後裔或門生前來承宗認脈。這種現象,在全國各地和海外華人住地也極其普遍。這種姓氏文化,還衍化或擴展爲門徒、師生、鄉鄰、校友、武林或藝林宗派等情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這種文化傳統和情結,如果引導不好,會造成封建迷信和宗派糾紛;引導得好,則是積極的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爲各地的經濟文化發展作出貢獻。珠璣巷的近年發展,作出了成功的示範,也提供了各地可資借鑒的經驗和啓示。據此,就珠璣巷的進一步開發和更好地發展姓氏文化問題,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建議充分發揮珠璣巷的影響和海外贊助的經濟實力,利用數百年來有150多個姓氏的族人後裔,由全國各地自北移南、自大陸而及海外的歷史淵源,以及現有的國内外各族姓氏的關係網,由“廣東南雄珠璣巷後裔聯誼會”,聯合省文史館、珠江文化研究會、省文化廳和韶關市文化局、韶關大學等單位,組成“中華姓氏文化開發中心”。負責組織和開展一系列有關姓氏文化的開發規劃和發展事宜,將珠璣巷的姓氏宗祠活動上昇爲全省和全民族的檔次,並從這樣的高度去進行籌劃。

  二、建議將現在的珠璣巷地段,一直延伸到梅關,建設成爲中國最大的“中華民族百家姓故居文化風景綫”。在這風景綫内,恢復原有古道,路兩邊由海外各姓氏後裔投資興建各種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農業或林業,如:×氏福利院,×氏菸草場,×氏毛竹林,×氏百果山,……在其院内或場内,可設其姓宗祠,祠内或院内可設各種展覽或娱樂活動項目,如碑林、詩亭、詞閣、歌臺、戲臺等,可投資興建各種文體設施,包括球場、游泳池、射擊場、跑馬場等,並應建各種服務性的配套設施,如賓館、醫院、茶樓、餐廳;其中特别經營穿越五嶺跨梅關的爬山項目,組織“重走當年珠璣路”的活動。

  三、建議在珠璣巷現已建成或將要建的宗祠或故居中,增加各族姓氏後裔在國内外艱苦創業精神及其取得輝煌業績的宣傳内容,使前未認宗接脈或觀光旅遊的後人,到此一游所得,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形式上的承宗續譜,還會受到更大的精神激勵,真正繼承先祖的精神血脈,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雷潔瓊副委員長致辭所言:“發揚珠璣巷人的開拓精神”,這一點,在全省所有姓氏文化的紀念地中,都是應當特别着重加强的,采取的措施和方式也應當是豐富多彩的。

  四、鼓勵海外華人將投資建宗祠、故居的熱情和經費,進一步擴大爲辦實業或福利性的事業,如:學校、圖書館、養老院、醫院、歸僑福利院、骨灰亭等,地點自由選擇,享受政策優惠。

  五、以珠璣巷自古以來有150多姓北來南往的基礎,統一編制出版各姓氏的宗族譜,每姓一册,統編成套;内容不以珠璣巷人爲限,應盡力擴展爲每姓氏自古至今各地各係之全部,成爲最大最全的權威版本。

  六、在現有“珠璣巷叢書”基礎上,組織專家學者撰寫關於珠璣巷歷史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現象研究的學術專著,關於中華姓氏文化研究的學術專著,關於海外華人姓氏文化研究,以至每個姓氏的文化發展研究等專著,搆成“珠璣文化學術叢書”系列。

  七、組織編寫各族姓氏的“英雄譜”,可以采取多種方式:簡單的做法是編列出簡介録,印出照片和業迹簡介,每姓一册,貫選古今中外;可在珠璣巷中設英雄塑像廊或專館,如“中華姓氏故居文化風景綫”建成,亦可作爲項目之一,分列或專列其中;突出者可單獨列傳,編成“珠璣英雄譜”叢書出版。

  八、組織撰寫珠璣巷七百年曆史發展的歷史小説,撰寫改革開放後珠璣巷發展(包括在這過程中國内外後裔熱情支持的動人故事)的報告文學,編導關於珠璣巷古今的電視劇或電視片,加大力度,廣開途徑,將珠璣巷精神和中華姓氏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