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府文化、澳洲華人與華文傳媒——以全球化爲視角

  一、前言

  廣府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僅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大地上熠熠生輝,也是世界文化長廊中的一朵奇葩。從18世紀以來,廣府文化就飄洋過海,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的不少城市生根發芽。特别是在澳洲,從19世紀至今,廣府文化都扮演着一個重要角色。19世紀末,華人已成爲澳洲第二大族裔,他們中的絶大部分來自廣東。現在,華人再次成爲澳洲第二大族群,粤語是澳洲第四語言。本文以全球化爲視角,以澳洲華人的發展例子,分析廣府文化如何影響海外華人的政治、經濟、華文傳媒與當地社會。

  二、廣府民係和廣府文化

  什麽是廣府?什麽是廣府民係和廣府文化?廣府,是一個包含歷史、地域、文化、經濟的定義。廣府文化,有着與其它地域和文化截然不同的“海”“陸”交融的特徵。首先,廣府文化的“海”的源頭,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5世紀。廣東近海,在早期居住在廣東的土著身上,帶有明顯的海洋文化的特性。當時的百越民族,生活在南粤沿海一帶,與海洋結緣,靠江海爲生,文化上帶有深深的海的烙印。1964年至1989年,考古工作者先後在封開發現古人類顱骨和牙齒化石,經中國科學院等機構共同鑒定,這些古人類距今14萬8千年,是最早的南粤人類。

  廣府民係和廣府文化的“陸”的源頭,是中原移民和中原文化。漢武帝平南越後,在現在的封開縣設立“廣信”,使之成爲統領南方9郡的交趾史部的治所,長近400年,廣府民係及廣府文化,開始初步形成。三國時期,吴以廣信爲治,建廣州,兩宋以廣信爲界,以東爲廣南東路(廣東),以西爲廣南西路(廣西)。

  唐代張九齡鑿通大庾嶺古道後,中原移民又一次大規模南遷,通過南雄珠璣巷到廣東各地。這些由中原而來的人們與百越族共同生活,在吸收當地文化的同時,也將中原文化帶給百越。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中不斷融合創新,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海陸合一的廣府文化。正如珠江文化研究會黄偉宗教授所總結的那樣:“廣府文化即是中原漢文化(尤其是楚文化)南下與百越文化結合而成的一種地域性的新型文化。”

  由於地理位置靠近海洋,早在元明時期的廣府人,就有出海的習慣。他們飄洋過海,既爲廣東帶回先進的思想、文化和技術,也使廣府文化走向世界。近代以來,廣府人更是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海洋地緣優勢,得世界風氣之先,積極學習西方技術,傳播先進思想,産生了孫中山、馬應彪等一大批名人。廣府人,爲中國民主革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1979年以來,南粤大地與廣府文化進入了一個全新時期。廣東作爲首個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破除僵化體制、建立新經濟體系、鋭意進取、敢爲天下先,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取得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廣府文化,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成爲全球化的今天一道獨特的風景。

  值得一提的是,廣府並非就是廣東省,廣府文化也並非就是廣東省的文化,她還包括香港、澳門。港澳和廣東同文同種,這兩個地區的人97%以上是廣府人及其後裔,粤語是主要語言。只是1949年後,由於政治上的原因,港澳與廣東産生了差距。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特别是21世紀以來,廣東的經濟、社會不斷進步,三地交流的不斷深化,使得粤港澳的差距越來越小,“大珠三角”經濟文化圈呼之欲出、初步形成。

  在廣府文化圈中,香港文化是一個重要分支。香港文化以通俗、平實、市民化、娱樂化爲特徵。由於香港文化帶有濃厚的東方文化色彩,又通俗易懂,容易被西方社會接受。因此,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香港文化特别是電影和歌曲,流行西方各地。

  總的來説,正如文化學家黄偉宗教授所總結的,廣府文化有四性:多元性、開放性、包容性、共時性的特點。廣府文化還有四個先:敢爲天下先、得世界風氣先、領時代潮流先,從歷史到現實都是領潮争先。審視澳洲華人的歷史和今天,就可以看到這一點。

  三、廣府民係、廣府文化與澳洲華人

  從19世紀至今,澳洲華人發展史有四個時期,每個時期都與廣府有着深刻的淵源。在第一時期,最早到達澳洲的中國人就是廣東人。1818年,莊世英到達悉尼,被澳洲海關記録在案,據記載,他是廣東四邑人。後來,四邑人雷三妹到達墨爾本。他發現墨爾本有不少金礦,於是回到家鄉告訴同鄉們。18世紀中期以來,越來越多的廣東人到澳洲淘金。後來,不少人還從事農業、洗衣業等等。到1888年,澳洲政府的檔案記載,在澳洲的中國人已經超過30000人。據20世紀50年代國民黨駐澳洲的領事劉渭平調查,19世紀末,澳洲華人絶大多數都是廣東人,華人(廣東人)成爲僅次於澳洲人的第二大族裔。

  從1901年起,澳洲華人的發展進入了第二時期。在政治上,因爲1901年“白澳政策”的頒佈,華人正式受到歧視,後來還被剥奪了所有的政治權利,包括選舉權。然而,在經濟上,他們開始漸露頭角。不少廣東人經過多年的奮鬥和拼搏,在不利的政治社會條件下,發揮廣東人勤勞、實幹、頭腦靈活的特點,在澳洲成爲富翁。

  這其中的杰出代表有郭泉家族、馬應彪家族等。中山人馬應彪、郭樂、郭泉家族等,早期從事水果業。憑着廣東人喫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他們種植的水果獲得了澳洲市場的認可,行銷悉尼及新南威爾士州各地。面對成功,他們不滿足於只成爲生産商,更希望成爲經銷商。於是他們開始涉足流通行業,憑着廣東人頭腦靈活,目光敏鋭,善抓商機的特點,他們在水果流通行業也獲得了成功。從悉尼市區到整個新南威爾士州,哪裏需要水果,他們就不辭勞苦送到那裏。他們的産品,又從新南威爾士州擴展到其他地區。在與客户的接觸中,他們又將市場信息和客户反饋告訴水果生産商,指導生産商種植適銷對路的産品。據澳洲華人研究者劉渭平教授和Shirley Fitzgerald教授調查,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華人(廣東人)就在新南威爾士州的水果、蔬菜的生産和銷售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值得一提是,馬應彪、郭泉郭樂家族等澳洲華人,心向祖國,十分渴望祖國的强大。首先,在澳洲事業有成後,他們學習澳洲人的經驗,在香港和上海創立現代百貨公司。中國最早的四大現代百貨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公司,全部是由澳洲廣府人創立的。比如先施的外部建築,就是模仿澳洲的著名百貨公司David Jones。

  還有,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澳洲華人,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用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中國。比如,馬應彪就説,如果華人能够吸收國際市場的現代商業經驗,商業競争力就會大大提高,中國就會重新强大,國家的振興也就指日可待。澳洲的廣府人,不僅爲中國經濟建設下寫下濃重一筆,還積極支持祖國革命。馬應彪、郭泉家族是孫中山的盟友,爲中國革命提供大量經濟支持。

  除了經濟領域,廣府文化在澳洲也有廣泛影響。澳洲華人(廣府人)一直積極地向澳洲主流社會傳播廣府文化,比如,悉尼從19世紀末開始,就有了華人花車巡遊。在新南威爾士圖書館,可以看到一些百年前的花車巡遊的照片,其中有一幅照片是一位澳洲人正在認真地學習粤曲(圖1)。

  圖1 澳洲人學習粤曲,19世紀末,新南威爾士州立圖書館照片(略)

  必須指出的是,廣府人在澳洲取得的這些成績,是經過艱苦奮鬥而得到的。華人(廣府人)在這段時間受到澳洲政府和社會的誤解和歧視,不少華人的文化水平也很低,甚至不會書寫中文。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腐敗黑闇,更不可能爲海外華人提供有力支持。所以,早期澳洲廣府人在經濟文化上成就,體現了廣府文化和廣府人的巨大張力。

  20世紀30年代以來,澳洲華人還是以廣東人爲主,但是由於“白澳政策”實施多年,新華人禁止入境,原來的華人逐漸年老衰亡,澳洲的華人越來越少。1947年,據澳洲聯邦政府文檔記載,全澳洲僅剩下4700名華人,是澳洲歷史上的最低記録,華人的政治經濟已經每况愈下。

  這之後,雖然白澳政策名義上還没有停止,但是因爲二戰後澳洲人口下降,急需補充外來人口,於是放寬了移民控制。因爲大陸的政治環境,大陸人没有辦法到澳洲。但是,其他華人從香港、東南亞等地來。特别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香港經濟與社會的進步,産生了大量技術移民和商業移民。爲了尋找更好的社會環境,他們不少人都紛紛移民北美、歐洲以及澳洲。

  1973年,澳洲政府最終取締“白澳政策”,開始實施“多元文化政策”,這無論對於澳洲社會還是華人社會都是一件重要事件,也使得澳洲的華人發展進入第三階段。多元文化政策規定,澳洲政府尊重各種族人民的文化和發展,各種族也有權發展自己的文化。根據這一政策,澳籍華人獲得了社會平等,獲得了各種政治權利,包括選舉權。這樣,澳洲華人移民又多起來了。特别是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末,不少香港人移民澳洲。2001年,據澳洲移民與多元文化事務部統計,在90年代,香港移民排在所有澳洲技術移民的第一位。

  從1997年起,由於香港回歸,香港移民逐漸减少。同時,由於大陸經濟不斷發展,大陸人,特别是廣東人,出國留學和移民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地就是澳洲。大陸移民的數量,超過了香港移民的數量。澳洲華人的發展,進入第四階段。據2006年統計,粤語成爲全澳洲第四大語言,廣府的政治經濟也給新南威爾士州帶來廣泛影響。

  Table:Top Five Languages Spoken in Australia(表格:澳洲五大語言)(略)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Table3.2006 Census:top 10 languages spoken at home)

  上述表格是澳洲國家統計局(Australian Bureauof Statistics)2006年公佈的數據,可見中文已經成爲澳洲第二大語言。英語語言使用者排在第一位,占78.5%。第二語言爲漢語使用者,一共有465200人,占整個澳洲人口的2.3%。意大利語、希臘語、阿拉伯語使用者分别占1.6%,1.3%和1.2%。其中,粤語(廣府話)的使用者有244000人,超過普通話使用者220600人。粤語人口占整個澳洲人口的1.2%。另外,粤語是悉尼市唐人街的通用語言。同時,在其他城市,如RYDE,PARAMMATTA,HURSVILLE,CABRAMMATA等,粤語成爲官方語言之一。

  這些粤語使用者,有些是新移民,有些已經居住在澳洲幾十年。但是無論時間長短,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没有忘記家鄉。以“廣府”爲紐帶的各種組織,層出不窮。比如,以地域分,不少市縣都有同鄉會,比如高明同鄉會、四邑同鄉會,中山同鄉會等。也有以學校、工作單位爲基礎的組織,如澳洲中山大學校友會、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會、培正中學校友會等。而80後和90後,他們已經很少參與這種傳統的組織。他們所青睞的,是“網絡同鄉會”。在網絡中長大的這一代,他們熱衷於網上的交流。澳洲的大型華文網站,就有“廣州同鄉會”、“深圳同鄉會”等。年輕一代在網上認同鄉,談在家鄉的生活,再相約在現實中見面。廣府民係和廣府文化,由現實走向虚擬,再走向現實。

  從更廣泛的角度講,廣府的政治經濟文化也給新南威爾士州以及澳洲帶來廣泛影響。政治上,廣東省與新南威爾士州已經結成友好州省。2012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訪問新南威爾士州,雙方的官方關係不斷加强聯繫。經濟上,廣貨占了新南威爾士的半壁江山。在筆者到過所有的悉尼電器店,均有廣東的産品,特别是家電、通訊産品和日用品。廣貨在澳洲人的眼中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懷疑,嘗試到接受。早期,當廣東産品初入澳洲市場的時候,澳洲人有所疑惑。但是,大部分廣貨質優價廉,因此先後贏得了澳洲人的認同。現在,在澳洲人眼裏,廣貨已經與其他發達國家品牌没有太大分别。

  自從21世紀初以來,廣府經濟對新南威爾士州的影響還有一個新特點,高新科技産業的建立。一直以來,在澳洲建立實業的主力是商業移民和政府背景公司,涉足的主要行業是貿易、傳統産業和輕工業。然而,有廣東背景的高新科技公司也開始在新南威爾士州出現。特别是近年來,有些技術移民也開始涉足商海。技術移民所建立的公司,基本集中在IT、生物等高科技和金融服務行業。這些技術移民由於擁有專業技術,在與澳洲社會和中國大陸的交往中獨具優勢。

  在文化上,自從2007年起,悉尼每年都有華人新春巡遊。每逢春節,由悉尼市政府組織這一活動。春節,成爲新南威爾士州各族人民的節日之一。新春巡遊雖然代表的是中國文化,但是廣府文化是主流。一個明顯例证就是,巡遊中的獅子是“南獅”,而不是“北獅”(圖2)。巡遊中的樂器,也以粤曲爲主。另外,筆者居住在悉尼六年,曾經五次在各種場合看到過舞獅子。所有的“獅子”都是南獅,所以廣府文化對澳洲的影響力,可見一斑。總結一下,華人在澳洲150多年的歷史客觀地證明,從過去到現在,廣府和廣府文化,對澳洲的人口、文化、經濟都産生深遠影響。

  圖2 當代悉尼華人新年花車巡遊,舞獅舞龍經過唐人街附近教堂(略)

  四、廣府文化與澳洲華文傳媒

  從歷史到當今,廣府和廣府文化是澳洲華文傳媒的組成部分之一。

  最早的澳洲華文報紙——《唐人新聞紙》出版於墨爾本地區,1856年至1858年發行,是由澳洲人ROBERT PARK發行的。這份報紙主要是爲以廣東人爲主的當地華工服務的。這份報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中英文報紙。報紙裏的中文語言,是粤語而不是普通話或標準中文書面語。比如,筆者看到的1857年3月的報紙,第一版有一份有關雜貨鋪的廣告。裏面有一句話:“唐字脚下,就係佢咯”。這是典型的廣東話。其他的廣告也體現明顯的廣東文化特徵。比如,出售的物品是廣東物品,如凉蓆等。還有船票等,基本上是去四邑、江門、中山等地的。

  1894年、1897年,澳洲第二、第三份華文報紙——《廣益華報》、《東華新報》先後出版了。這些報紙全部都是由澳洲廣府商人創辦的。20世紀初,由於廣府商人與中國國内政治有聯繫,不少報紙也帶上政治色彩。二十世紀50年代後,華文報紙逐漸式微,到1955年只剩下一份報紙《澳華時報》。這份報紙是國民黨主辦的,除了鮮明的政治性外,還有地域性,在“家鄉新聞”欄,基本上是廣東沿海的新聞,如中山、惠州、珠海、江門等地。

  由於白澳政策的實行,在澳洲華人讀者不斷减少,以至1958年至1981年,澳洲境内没有華文報紙發行。但是自從1982年起,澳洲華文報紙重獲新生。1982年,星島日報澳洲版開始在悉尼發行。1987年,另一份重要的澳洲華文日報——《澳洲新報》也創刊了。這份報紙是《香港新報》的澳洲分支。這些報紙都帶有濃郁的香港文化色彩。

  2004年,澳洲華文傳媒界發生了一件大事:《澳洲新快報》創刊。1994年,臺灣《自立快報》曾經在悉尼創辦《自立快報》澳洲版。由於澳洲臺灣讀者遠遠不如香港和大陸讀者人數多,最終該報停刊。後來,一位廣東籍澳洲華裔商人周澤榮先生買下該報,並改名爲《澳洲新快報》,成爲廣州《新快報》的澳洲版。《澳洲新快報》是中國大陸首份在海外長期發行的報紙,雖然在悉尼發行,其風格却十分酷似廣州的市民報紙:小版面、頭版大幅照片、内容以社會新聞爲主,有雜誌型週末專版。而其他所有的中文報紙,都没有這樣的風格。另外,2010年,香港翡翠電視臺開設了澳洲頻道,總部設在悉尼。於是,廣府文化在澳洲的擴張,由報紙擴大到電視。

  五、結論

  在全球化的背景裏審視廣府文化,會發現這一文化不僅在澳洲生根發芽,在全世界的許多地方也都熠熠生輝。比如,在美國的舊金山、洛杉磯,加拿大的多倫多等地,粤語使用者均居於前列。還有一個例子就是,2010年7月,筆者在歐洲小國葡萄牙的一個很小的城市——Braga,也發現有濃厚的廣式文化烙印。Braga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小城,筆者花了兩天時間考察完全城所有的餐館,除了歐洲菜館外,僅有一粤菜館,而其招牌菜就是粤式燒鵝,其老闆也是廣東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廣府文化全球撒播,其影響力已經越過了時空:從歷史到今天,從亞太到歐美,從文化到經濟,從華文族群到其他族裔。

  一個更深入的問題就是,爲什麽廣府文化能够全球撒播、跨越時空?美國學者薩莫瓦(Samovar)與波特(Porter)在著作《跨文化交流》中提出,一種文化想成功地進行跨文化傳播,必須有幾個特點,文化的歷史性、開放性、獨特性和現代性。而廣府文化正是滿足了這幾點要求。廣府文化既歷史悠久,又具有强烈現實性和實踐性,廣府文化既兼容并包、海陸兼顧,有强烈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又獨樹一幟,有許多其他文化都不具有的特點。所以,如果廣府人繼往開來,鋭意創新,廣府文化一定會歷久彌新,繼續在世界文化長廊裏佔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黄偉宗:《從封開啓步的探究廣府文化的15年曆史》,載《封開:廣府首府論壇》,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1年,第31至52頁。
  \[2\]徐杰舜,徐桂蘭:《廣府人起源及形成論》,載《封開:廣府首府論壇》,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1年,第83至105頁。
  \[3\]黄偉宗:《珠江文化論》,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
  \[4\]黄偉宗、司徒尚紀:《中國珠江文化史》,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9年。
  \[5\]司徒尚紀:《泛珠三角與珠江文化》,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
  \[6\]劉康杰:《澳洲華文傳媒的兩個“春天”和“冬天”》,北京:《全球傳媒學刊》,2010年12月,第7期。
  \[7\]Cohen, R. (1997). Diaspora: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ledge.
  \[8\]Collins, J. (2002). Chinese entrepreneurs and Chinese diaspora in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Research, 8(1-2), 113-133.
  \[9\]Cunningham, S., & Sinclair, J. (2001). Floating lives: the media and Asia diaspora. Lanham, Boulder, New York,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10\]Damousi, J. (1998). Chinese Australian History. In W. H. Geoffrey (Ed.), Creating Australia. Sydney: Allen & Unwin.
  \[11\]DeVoretz, D. (2005). Triangular Movement of Chinese Diaspor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eople on the Move”: The Transnational Flow of Chinese Human Capital”.
  \[12\]Dunn, K. M., & Ip, D. (2008). Putting transnationalism in context: comparing Hong Kong Chinese-Australian in Sydney and Brisbane. Australian Geographer, 39(1), 81-98.
  \[13\]Fitzgerald, J. (2007). Big white lie: Chinese Australians in white Australia. Sydne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14\]Fitzgerald, S. (1996). Red tape, gold scissors-the story of Sydneys Chinese. Sydney: The state librar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15\]Hugo, G. (2007). Recent trends in Chinese migration to Australi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Chinese in Pacific, where to now? (held i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16\]Inglis, C. (2011). Chinatown Sydney: A Window on the Chinese Community.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7, 48-64.
  \[17\]Jones, P. (2005). Chinese-Australian Journeys-records on travel,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1860-1975. Canberra: National Archives.
  \[18\]Jupp, J. (2001). The Australian peopl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 its people and their origi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Kuo, M-f (2009). The making of a diasporic identity: the Case of the Sydney Chinese commercial elite, 1890s-1900s.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5), 336-363.
  \[20\]Liu, H. (2011). An Emerging China and Diasporic Chinese: historicity,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72), 813-832.
  \[21\]Liu, W. P. (1989).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Australia. Tai Bei: Sing Tao Publishing House.
  \[22\]Mcdonogh, G., & Wong, C. (2005). Global Hong Kong. New York: Routledge.
  \[23\]Pan, L. (1994). Songs of the Yellow Emperor: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New York: Kodansha International.
  \[24\]Rolls, E. C. (1996). Citizens: flowers and the wide sea: continuing the epic story of Chinas centuries-old relationship with Australia. Brisban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25\]Rolls, E. C. (1992). Sojourners: the epic story of Chinas centuries-old relationship with Australia: flowers and the wide sea. Brisban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26\]Samovar, L. A., & Porter, R. E. (2004).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5th ed.). CA: Thomson.
  \[27\]Shu, J., & Hawthorne, L. (1996). Asian student migration to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XXXIV(1), 65-96.
  \[28\]Sinclair, J., Yue, A., Hawkins, G., Pookong, K., & Fox, J. (2001). Chinese cosmopolitainsm and media Use. In S. Cunningham & J. Sinclair (Eds.), Floating Lives: the media and Asia diaspora (p. 34). Lanham, Boulder, New York,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29\]Tavan, G. (2005). The long, slow death of white Australia. Melbourne: Carlton North.
  \[30\]Toynbee, A. (1932). A Study of history (1972 e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Wang, G. (2001). 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s Press.
  \[32\]Wang, Y. W., & Ryder, J. (1999). An ‘Eccentric’ Paper Edited for the Unwelcome Aliens.(The Chinese Advertiser). Australian Academic & Research Libraries, 30(4).
  \[33\]Wu, C.-T. (2003). New middle-class Chinese settlers in Australia and th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of settlement in Sydney. In L. J. C. Ma & C. Cartier (Eds.), The Chinese diaspora: space, place, mobility, and identity (359-379).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34\]Young, F., & Barneveld, N. V. (1997). Sources for Chinese local history and heritage on New South Wales. Sydney: Faye Young & Nicole van Barneveld.
  \[35\]Zhou, M. (1992). Chinatown: The Socioeconomic Potential of an Urban Enclav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36\]Zhou, M. (2006). The Chinese diaspora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Y.-j. Bian, K.-b. Chan & T.-s. Chuang (Eds.),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Societies (Vol. 1). Boston: Brill.
  \[37\]Zhou, M. (2009). Contemporary Chinese America: Immigration, Ethnicity, and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劉康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博士、廣東廣府學會顧問委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