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精神文明學的研究内容之二

  我們既要從縱向上來研究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起源與演進規律,還要從横向上來研究其内部的結構,它和其它文明的相互聯繫。這是精神文明學的研究内容之二,也是整個精神文明學的核心部分,它所涉及的範圍是相當廣闊的。

  一、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内部結構

  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其内部的結構究竟是怎樣的?它有何特點?這是應當認真加以探討的重大理論問題。我認爲:

  (一)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首先是個系統結構,具有系統性

  系統(System)一詞最早出現在希臘語中,有“共同”的含義,後來演化爲“多數搆成要素保持有機的秩序,向同一目標行動者”。它存在於自然界,也存在於人類社會。人類社會愈是進步與發展,其精神文明的現象愈是五花八門,五光十色,但精神文明系統結構的内涵則愈被人們所認識。到目前爲止,我們可以把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現象,大體歸結爲文化、思想和審美等三大現象,也即人類社會精神文明這個系統所具有的三大子系統結構。

  所謂文化子系統結構,是由教育、科技、衛生和體育等主要元素的有序排列所組成的結構。

  其中,教育是科技、衛生和體育等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社會没有教育的産生、發展和完善,就不會有相應的科技、衛生和體育的産生、發展和完善。一個社會的教育發展水平和發展狀况,决定着該社會的科技、衛生和體育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狀况。在教育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科學技術,是人類社會精神世界的王冠。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相應發展,預示着人類社會文明程度的深化和擴展,標誌着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能力和改造能力的提高。由於教育和科技的不斷進步,社會整體的衛生事業和體育事業便獲得改善的文化基因。

  由上可見,文化子系統的排列並不是隨意的,而是有其内在的規律和秩序。打亂了這個有序規律,便會出現頭痛醫頭、脚痛醫脚、最終不能解决文化發展問題的現象。因此,我們完全有必要强調文化子系統的有序排列規律,以便正確地認識它,運用它,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當然,文化子系統更是人類社會精神文明進化歷程的基石。思想的子系統和審美的子系統一旦離開了它,便什麽也不存在。思想系統和審美系統是藉助於文化系統搆築而成的兩座大厦。大厦固然雄偉壯觀,那是基石承受着巨大的重負。正因爲如此,在《精神文明學論綱》中,我們把文化子系統放在了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系統結構的首位,主要的目的,在於激起人們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並付諸實際的行動。

  所謂思想子系統結構,則是由理想、道德、情操和紀律等主要元素的有序排列所組成的結構。

  在這一子系統結構中,理想處於核心的地位。在階級社會,它作爲社會主體的政治立場和世界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表現,作爲社會主體及其所搆成的社會整體對於美好未來的執着追求與向往,有着十分明顯的階級屬性。因而制約着社會主體的道德、情操和紀律。生活在一定階級社會的人們,其理想可以千差萬别,但能够代表社會整體的理想却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主義、共産主義的理想。她是人類社會最美好的理想。由理想决定的道德、情操和紀律,實際上是理想的延伸和具體化,但各有其相對獨立的内容和要求,是理想本身所不能代替的。因此,我們必須研究思想這個子系統結構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共性與特徵。

  在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系統結構中,文化是基石,思想是核心。思想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動摇的。它不僅决定文化發展的方向,也决定審美發展的方向。抛開思想的核心地位來講文化建設與審美建設,是我們所堅决反對的。但是,只强調思想建設的核心地位而忽視文化與審美建設的極其重要性,思想建設就有可能落空。因此,在今天,要發展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爲指導,並貫穿於整個發展過程,各個發展階段和各個具體環節之中,同時要避免只講思想建設,輕視文化建設和審美建設的傾向,以便形成思想建設所需要的良好的社會生態文明環境和氛圍,才能充分顯示思想建設的生命與活力。

  至於審美系統結構,主要包括審美對象、審美意識和審美欣賞等方面。

  審美作爲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比文化、思想等組成部分更遠離社會物質經濟基礎。正因爲此,以往廣大飢腸轆轆的勞苦大衆,僅僅幻想能有一點文化以謀生,就已經不容易,哪裏還談得上在審美這種“更高地懸浮於空中的思想領域”裏馳騁呢?只有徹底推翻剥削階級統治的社會,全體成員的審美觀念、審美能力和審美享受,才能從根本壓抑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並以思想、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爲前提,豐富其審美觀念,改善其審美能力,開展其審美享受。因此,審美作爲單獨一個部分,存在於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系統結構之中,是理所當然的事。

  在審美子系統中,從廣義上説,審美對象是進入人的審美視野並引起人們審美感受的自然、社會生活中美的事物。審美意識是人們在審美活動中對於美的主觀反映。而審美欣賞則是審美主體對於客觀美的認識。人們的審美觀念,是哲學世界觀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人們關於審美對象系統化了的審美意識。剥削階級和被剥削階級在審美觀上的根本對立,歸根到底就是哲學世界觀的根本對立。無産階級的審美觀,以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世界觀爲指導,在現實美和藝術美的海洋中,尋求和創造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美的境界、美的心靈、美的語言、美的行爲和美的事物,以推動社會前進,因而是歷史上最爲高尚的審美觀。受審美觀念支配,同時藉助於文化水平和文化修養,並相互作用於人的一種認識能力,就是審美能力。同一時代的不同個人,審美能力是存在着差别的。這種差别即使階級社會完結之後,還會繼續存在。因此,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是個長期的過程。

  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日益進步與改善,人們迫切需要審美的享受。“工人參與更高一些的享受,以及參與精神享受——爲自身利益進行宣傳鼓動,訂閲報紙,聽講演,教育子女,發展愛好等等——這種使工人和奴隸區别開來的分享文明的唯一情况,在經濟上所以可能,只是因爲工人在營業興旺時期,即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積蓄的時期,擴大自己的享受範圍”。在今天,社會主義社會的審美享受已被提到議事日程之上。人們對現實美和藝術美的體驗而引起精神上的滿足,是審美享受的要義。很顯然,它必定受制於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這也决定了我們今天的精神生産和精神産品,在正確路綫、方針指引下的多樣化和多層次性,以適應人們審美享受的不同需要。

  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系統結構的文化、思想和審美,都存在着群體與個體的類别。就是説,群體文化、群體思想、群體審美和個體文化、個體思想、個體審美,是階級社會長期形成的産物,以至於我們在研究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結構時,必須作爲重要問題而加以重視。

  所謂群體,是指由某種共同紐帶聯繫起來的人們的集合體。所謂個體,則是指社會生活中認識和實踐着的個人。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結構中所講的群體與個體,主要是指文化、思想和審美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人們的一定聯繫和個人狀况。群體文化、思想和審美制約着個體文化、思想和審美、個體只有在集體中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同時,歷史是由相互衝突的每個個人的意志的總的合力創造的,“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可見,馬克思主義者不僅高度重視社會群體問題,也同樣對個體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給予高度的肯定。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左”的干擾和影響,不敢講個體發展的社會功能,實際上也就損害了群體發展的個體依託,許多發展群體的正確口號、任務和行爲,只能停在半空中,落不到實處。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中國共産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來,提出要培養“四有”的社會主義、共産主義新人,這是中國社會群體發展求助於個體發展的呼聲。因此,個體文化、個體思想和個體審美的綜合訓練與提高,是發展群體文化、群體思想和群體審美的落脚點。

  (二)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結構不僅具有上述的系統性,還具有整體性

  相對於人類社會其他文明領域來説,精神文明的自身結構是一個整體。整體大於部分,由部分所搆成,没有部分便没有整體,但部分不能取代整體。離開整體或整體的其他組成部分而强調某一個部分,都有可能進錯歷史的房間,給社會帶來隱患。當人們熱衷於强調文化這個部分時,思想的部分便被打入冷宫,結果是文化上不去,思想更低落;反之,一味强調思想而忽視文化,甚至用思想來代替文化,實踐中的教訓已證明此路不通。因此,人們在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時,不能只講文化建設,也不能只講思想建設,或只講文化思想建設而把審美建設抛到九霄雲外。這就需要從整體上把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全局,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不斷地調節文化、思想和審美建設之間的關係,找到三者綜合建設的“度”,以避免片面性。

  如果説,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以及由此而展開的理想、道德、情操、紀律等等的主流方面優於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那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文化、審美方面的許多環節則相對地顯得薄弱。因此,要發揚思想方面的優勢,克服文化、審美方面的薄弱環節,才能從整體上改善全體公民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和審美素質,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整體水準。

  (三)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結構的系統性和整體性,都同開放性分不開

  文明時代愈益發展,其精神文明結構所具的開放性就愈益明顯。繼承關係的存在,交流關係的存在,利益需要的存在,都使各個階級社會不僅在物質文明方面帶有開放性因素或開放性特徵,而且在其他方面,尤其是精神文明方面,也同樣如此。所以開放性因素或開放性特徵,不是哪一個階級社會精神文明的“專利”,而是人類社會精神文明共通的一種屬性。

  當然,開放性因素與開放性特徵,兩者所具有的開放性程度有很大差别,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不過,我們這裏所説的開放性,不僅僅是指對外開放,而且還包含對内的開放。對内的開放包括一定社會條件下,精神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間的交流碰撞,相互作用和精神文明内部各組成系統的融通轉化、相互促進;對外的開放則是指與同類社會制度或异類社會制度之間的文化、思想和審美等方面的相互交往、相互吸收。

  在中國歷史上,同是奴隸制社會的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争鳴,學術思想和學術交流何其活躍,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交往何其頻繁;到了封建社會,僅就儒學出口與宗教進口的事實,便是最好的説明。而資本主義社會中,由於資産階級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産和消費都成爲世界性的了”。“物質的生産是如此,精神的生産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産品成了公共的財産”。可見,資本主義社會對内對外的開放性程度,是以往階級社會不可比擬的。説到社會主義國家,一開始便是由産生在資本主義國家裏的馬克思主義作爲理論指導,而且在思想、文化和審美的各個方面,批判繼承和有所選擇地對待國内外及古今的東西爲我所用,其對内對外的開放性特徵應當是相當突出的,而且要比任何階級社會更爲自覺,更爲積極,更爲必要。因此,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三個組成部分,都具有對内對外的開放性。

  二、人類社會精神文明和其他文明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

  我們已經提到了人類社會的文明,主要是由物質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種”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組成的。在研究精神文明内部結構的同時,還必須研究精神文明同其他文明的相互聯繫與相互作用。

  這是因爲,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雖然是相對獨立的系統,但它不可能離開其他文明而單獨存在。精神文明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逐一考察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辯證關係、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的相互作用、精神文明與法制文明的内在關聯、精神文明與“人種”文明的生態效應。從人類社會文明的總體上看,精神文明同其他文明的地位作用是有所區别的。

  (一)精神文明賴以産生、發展的基礎是物質文明

  恩格斯指出:“正象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爲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着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産,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搆成爲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致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講得很清楚,人們所以能從事精神文明如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活動,是以吃、喝、住、穿的直接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産爲基礎的。這個基礎是指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狀况,由一定的人們從事物質生産勞動所創造的,即人們改造客觀世界所取得的物質成果,也即一定社會的物質文明。因此,我們在尋找精神文明的物質屬性時,“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象過去那樣做得相反”。固然,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關係是“互爲條件、互爲目的”的,但這是指它們之間互相制約、互相轉化的關係,而不是從精神文明的物質屬性,從其産生、發展的物質文明的基礎上來解釋。

  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得出結論説,凡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社會,其精神文明就一定是高度完善的。因爲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社會,其精神文明是否高度完善,還受許多因素的制約,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二)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發生聯繫的中介及主導是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這一概念,是馬克思約在1844年11月提出來的,到今天已開始被廣泛地使用,主要指的是人類社會中的政治生活、政治關係、政治形式的進步與發展狀態,即人們改造社會政治的積極成果。普列漢諾夫認爲:一定程度的生産力的發展;由這個程度所决定的人們的社會生産過程中的相互關係;這些人的關係所表現的一種社會形式;與這種社會形式相適應的一定的精神狀况和道德狀况;與這種狀况所産生的那些能力、趣味和傾向相一致的宗教、哲學、文學、藝術,這是一定社會内部排列順序的五個層次。前兩個層次講的是社會經濟基礎,後兩個層次講的是社會意識形態,中間層次則是指社會政治形式。也就是説,由一定社會經濟基礎所决定的物質文明與一定社會意識形態所形成的精神文明,是通過一定社會的政治形式即政治文明而發生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政治文明這種中介作用,在一定社會内部排列順序的五個層次中,是十分明顯的。

  一定社會的政治文明自身發展的狀態,當然取决於該社會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等等的發展狀態,但它業經形成,便會主導其他文明發展的方向,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調置得合乎自已的需要,即政治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需要。物質文明或精神文明等一旦在某些方面甚至於全局上不按其願望行事,而違反了它的旨意,政治文明便要站出來加以干預。

  因此,一定階級社會的政治文明既是這個階級社會的必然産物,也是調節該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使之相互適應的制動器。制動器本身如不完善,其調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等的力量便會削弱,甚至失控,並可能引起物質文明建設或精神文明建設等在關係上混亂,在内容上片面,在方向上偏離,在社會效果上南轅北轍。所以,把握政治文明的自我完善,加强政治民主的進程,對於社會主義國家來説,既關係到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發揮,也關係到爲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創造更好的調節與主導的條件。

  (三)精神文明能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证在於法制文明

  法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以社會爲基礎,受社會發展、文明總體發展的一般規律所制約。法制文明則是指人類文明大系統中,較之精神文明更晚一些産生,並以精神文明作爲最直接的基礎,反映國家法制進化程度和進步狀態的標誌。也就是説,精神文明是法制文明産生的直接的條件。没有精神文明的條件,就不會有法制文明的成果。在人尚未從動物界中分離出來之前,在人腦尚未具有思維和認識功能之前,法的觀念是子虚烏有的,法制文明也無從談起。從人類發展史上看,法制文明的起源要後於精神文明,而且是精神文明的産物,這是毫無疑義的。

  當然,這是僅從精神文明同法制文明兩者之間的關係來説的,並非從歸根結底的意義上來考察法制文明的起源,這又是必須區别清楚的。若從最終根源上看,不管是精神文明還是法制文明,都是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産”所形成的經濟發展狀况爲根基。

  同時,法制文明對精神文明的促進作用,也非常明顯。從這一角度上説,它是保证精神文明能够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階級社會中,許多國家的歷史上都曾經出現過“人治”的局面,即君王個人獨裁專制,導致排除异已,唯我獨尊,敵視和扼殺科學文化,壓制人民的創造精神,泯滅人們的美好追求,甚至給人類社會帶來沉重的灾難。因此,它對於“法治”是一個反動。以法治理國家,重視法律的作用,古已有之,但直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産生與發展才算達到了較爲完全的法治時代,它對資本主義精神文明的長足進步起了不可磨滅的重大作用。然而,保護資本主義制度,爲資本家利益服務的資産階級的法制文明,將由社會主義的法制文明所代替,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社會主義的法制文明盡管還處於初創階段,有待長期的健全與完善,但它與資本主義的法制文明有根本性質的區别,將保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能够在社會主義法制的軌道上正常地健康地運轉,並形成相互完善、相互適應、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四)精神文明産生、發展的主體依託是人種文明

  馬克思主義者認爲,社會的生産,主要包括物質生産、精神生産和人自身的生産。關於人自身的生産,即人種繁衍方面的生産,及這種生産所引起的人自身的進化水平,在文明社會,便搆成人種文明的内涵。人種文明盡管是各種文明的一種綜合效應,但它集中地體現在人的文明上面。過去我們較多地研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却較少研究人種文明的問題,因此,提及人種文明這一概念,有些人便會覺得生疏,甚至會懷疑這個概念是否科學。這是可以討論的。其實,任何概念都不是絶對的東西,人種文明這一概念也一樣。我們之所以提出這個新的概念,旨在探討人種繁衍,人自身文明進化的有關規律,特别是與精神文明的緊密關係。

  一方面,人種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化身。一部人類自身進化發展的歷史,也是人類精神文明進化、發展的歷史;另方面,精神文明的許多内容,都要落實在人種文明之中,體現在人自身這一主體之上。也就是説,人種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係是相互存在、相互反映、相互溝通、相互轉化的。從精神文明的主體依託上説,精神文明必須求助於人種文明的進步,離開了人,離開了人自身的進化,精神文明便會失去依託,失去主體,甚至會回復到人類的蒙昧時代或野蠻時代;從人種文明的發展條件上説,它必須有精神文明的進步,離開了文化、思想和審美等等相應的基礎和發展的後勁,人自身素質的提高就會寸步難行。

  因此,研究人種文明一系列的問題,尋求精神文明與人種文明的生態平衡,是世界性的重大課題,也是人類面臨21世紀的重大課題。因爲世界人口大爆炸的危機,特别是第三世界國家如何提高人口素質所遇到的挑戰,都是必須嚴肅正視的。當然,我們講人種文明,不是希特勒們那種消滅“劣種民族”的大國種族主義,而是在尊重各民族、各種族的尊嚴與利益的前提下,達到人自身素質的全面改善與提高。這在社會主義社會,是逐步地具備着條件的。

  (這是作者爲搆思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於1989年初所寫的論文,文中較早提出了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内部結構問題主要是真善美的問題,外部聯繫問題主要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人種文明的問題。在這裏,首次將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人種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看成是人類社會文明的總體。認爲這是精神文明學所要研究的内容之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