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

  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這是一個亟待解决的問題。在這方面,廣州白雲山制藥總廠采取寓思想政治工作於企業文化活動之中的新形式——“文化沙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從1984年9月開始,逢星期三晚上7時,該廠的水上餐廳座無虚席,有上百名幹部、科技人員和工人在這裏歡聚一堂,一邊飲茶、喝咖啡,互相對話,討論各種問題。這就是廣州白雲山制藥總廠的“文化沙龍”。

  這項活動,在工會、科協和團委的主持下進行。每次都有一個中心議題,如“權與錢的關係”、“廠長姓‘國’還是姓‘企’”、“優勢和劣勢”、“假如我是廠長”、“改革帶來的思考”,等等。圍遶這些問題,人們不分職務、身份,各抒己見。實踐證明,這樣的“文化沙龍”是開展社會協商對話,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好形式。其好處是:

  有利於把黨的路綫、方針、政策貫徹到群衆中去。比如,有一次,該廠結合實行廠長負責制、廠長任期目標責任制等問題,開展了關於“什麽是廠長負責制”、“爲什麽要實行廠長負責制”、“實行廠長負責制後黨委和工會的任務,職能是什麽”的討論,通過有問有答的對話方式,生動活潑地加深了大家對黨關於黨政分開的改革政策的理解。

  有利於發動群衆動腦筋,爲企業提意見、出主意,完善廠長的决策,解决企業存在的疑難問題。如在一次對話中,廠長貝兆漢提出了“藥廠規模大,應變能力相應下降怎麽辦”的問題。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爲,多設立分廠更有利於發展生産,更能使企業具備“船大好冲浪”和“船小好調頭”的優點。於是,制藥總廠又增設了若干個分廠、公司,使生産經營管理更趨合理化。

  有利於把企業各項工作置於群衆的批評監督之下,使企業領導能够及時地,直接地聽到群衆的意見和呼聲,密切上下左右的關係。

  廣州白雲山制藥總廠的“文化沙龍”是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它是日常培養職工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的學校,能使職工增長知識,更新觀念,提高覺悟,增進團結。願它越辦越好。

  (這是作者發表在《廣州日報》1988年2月6日的報導。廣州白雲山制藥總廠開辦的這類“文化沙龍”,也是廣州地區及省内較早的企業之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