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開放與改革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開放與改革把我省廣大農村置於兩個大的轉化之中。一是由自給半自給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化;二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這兩個轉化雖然剛剛開始,但已經有力地推進了我省農村生産力的發展,引起我省廣大農民精神面貌的變化。

  開放與改革使我省廣大農民增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信心。幾十年來,我省廣大農村雖然有所變化,但變化緩慢,社會主義制度在農村的優越性未能充分地顯示出來。不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比較貧困,致使一些人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信心不足,甚至想離開農村。這幾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人們看到了農村的變化,安心留在農村,甚至有不少以前出去了的想回來.已經回來的人當中,許多人還成了農村勞動致富的專業户,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開放與改革使我省廣大農民不斷提高智力素質。現在,我省廣大農民不僅認識到要治舊變新,治臟變净,治亂變安,治窮變富,還認識到必須治愚變智。因此,他們千方百計提高自己的智力素質。農民送子女上學的多了,參加各種學習班的人也多了.農村文化娱樂活動很活躍,全省已辦起鄉(村)文化室近萬個。高要縣有近九成的鄉辦了文化室,成爲我省農村文化工作的一面旗幟。

  開放與改革把許多農村基層幹部以及知識青年推上了代表農村先進生産力的地位,使他們成了我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分子。在開放與改革過程中,許多農村基層幹部通過學習與實踐,思想比較解放,他們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既懂政策,又重視科學技術的引進,有管理經驗,掌握經濟信息,是現在農村生産力發展的先進代表。廣大知識青年接受新事物快,開放與改革爲他們提供了英雄用武之地,他們願爲建設新農村大展宏圖,是開創農村新局面的新鮮血液。他們和廣大農村基層幹部一起,成了我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骨幹隊伍。

  開放與改革激發了我省農民的事業心,開拓了交往範圍,開始講究生産經營活動。過去,許多農民都把心思放在一小塊自留地上。現在,許多農民在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之後,已成爲各種專業户或合作經濟組織中的成員,收入增加了,眼界也開闊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帶農業發達地區,不少農民已成了企業家,再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農民了。他們爲了不斷擴大發展專業、企業或事業,正在從“血緣關係”或“地緣關係”的交往轉向“業緣關係”的交往。因此,過去那種“田園”式交往的狹小範圍,正在被更爲廣闊縱深的人際交往所取代。許多農民再不是干活、喫飯、睡覺三部曲,而是加上了必不可少的學習、娱樂和交際等方面的内容。這些,都是由於開放與改革促成的農村精神生活的部分質的飛躍,從而推動了我省廣大農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這是作者應《南方日報》之約,發表在該報1986年2月3日的文章。)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