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和山區青年談作爲

  “農村是青年大有作爲的天地”這句話已經講了多少年。可是在“十年内亂”期間,它究竟有多少現實性呢?許多農村青年對此最有切身感受。他們從相信到懷疑、到動摇,乃至於産生抱怨情緒,都是由於農村的落後狀况長期得不到改善所造成的。存在决定意識嘛,客觀實際情形是如此,責備他們,顯然缺乏唯物主義的正確態度。然而,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來的農村,是否可以成爲青年大有作爲的天地?是否具備了把這句話變爲現實的條件?我們的回答是完全肯定的。

  現在農村的天地,已經或正在發生深刻而可喜的變化。就廣東農村的情况來看:

  這幾年,我省農業總産值不斷地上昇,去年預計是127億元,比前年增長6%;糧食總産量去年預計是375億斤,比前年增長14%;蔗糖總産量去年預計是1584萬噸,比前年增長18.7%;花生總産量去年預計是1294萬噸,比前年增長9%;農村儲蓄存款去年是32.7億元,比前年增長29.7%,人平69.98元,破廣東歷史最高記録,躍居全國之首。這幾項主要是農業産品以及農村儲蓄存款的數字,生動地告訴我們,廣東農村的變化,是多麽迅速,多麽驚人!

  這幾年,農村許許多多的縣、社、隊結束了吃救濟糧、返銷糧的日子,甩掉了貧窮落後的帽子,處處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心歡暢。過去是水旱成灾的三水縣,去年雖然减少了插種面積4萬多畝,但糧食總産仍比前年增長17.8%,全縣平均每個農業人口向國家提供820斤的商品糧,居全省第一;由於糧食豐收,農民的猪也多,三鳥塘魚也多,不僅完成上調任務,而且繁榮了農村集市貿易,滿足了城鎮居民的日常需求。隨着各種形式農業生産責任制的貫徹落實,農民有了經營的自主權和勞動力的使用權,農村中的能人手裏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他們發揮各自的技術專長,有的集體搞專業承包,有的發展家庭副業,從事專業勞動或一業爲主兼營其他。於是,一批批專業户、重點户應運而生。單佛山地區,到目前爲止,已出現了4萬多個這樣的專業户、重點户。他們的勞動生産率和商品率普遍較高,對國家和集體的貢獻也較大,轉而帶動千家萬户走勞動致富的路子。在廣東農村,千元户、萬元户如雨後春笋般破土而出,其中不少是在極左路綫爲害時受過衝擊的對象。現在呢,農村現行的經濟政策象斬妖驅邪的尚方寶劍,使他們心雄膽壯,揚眉吐氣。過去他們天天被割資本主義尾巴,次次被戴上“暴發户”的高帽,如今再不用跪爛膝頭皮,“企波臺”,而是戴上大紅花,上講臺,介紹勞動致富的先進經驗。象這樣勞動致富的萬元户,寶安縣就有1870個。這是以前做夢也不敢想象的事,現在竟奇迹般地擺在人們的面前,多麽光彩奪目,多麽令人神往!

  事實勝於雄辯。現在農村的天地,已經不是“十年内亂”期間萬馬齊喑的破敗景象了;現在農村的天地,它不僅要有正確的經濟政策,而且越來越需要有文化科學知識的各式各樣的人才。

  去年,梅縣地區8個縣市的農業全面增産,其中水稻一項,總産比前年增長11.8%的主要原因,就是推行了雜交水稻,不論山區、平原,它比采用常規良種畝産都能增加200斤左右。湛江地區去年糧食總産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在總結經驗時,“‘雜優’戴朵大紅花”便是他們的結論。然而,如果不懂科學,不會研究“雜優”的繁殖、制種和栽培技術,就一定會將事情弄壞,就不可能奪取去年糧食生産的特大豐收。因此,下功夫,花力氣,學習和掌握“雜優”的有關規律,的確是大有學問。上述那些地區的青年,不少人已經成了這方面的“土專家”、“科學迷”,對當地農業生産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取得了可觀的成績。

  發展農業生産本身需要文化科學知識,搞好林、牧、副、漁等多種經營,没有文化科學知識也寸步難行。增城縣新塘公社有個大隊,那裏的農民在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後掀起了養鷄熱潮,但雛鷄死亡率很高,結果養不下去。怎樣才能解决雛鷄死亡率高的難題呢?回鄉知青徐滿興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便運用書本上所學的養鷄知識,决定餵養剛出殻的鷄苗,等小鷄長得較健壯時才出售給那些養鷄的農户。從前年下半年起,他與一個孵化坊簽訂了進養剛出殻小鷄的合同,每月進養三批,每批進養二千只。經他科學的管理,小鷄成活率高達九成五,養鷄的農户都争相購買他出售的小鷄,附近農民一度低落的養鷄熱潮又上來了。許多由徐滿興提供小鷄的農户也因此得到實惠,其中一年收入從500元到1000元的就有30多家。徐滿興成了當地飼養小鷄的能手,家里人平純收入達2000元之多。再如大面積承包魚塘連年獲得成功的養魚能人陳志雄,不僅在高要、廣東出了名,而且在全國也是人所共知的。由於他有技術,會經營,從1979年開始向集體承包魚塘以來所取得的經濟效果十分顯著:每畝魚塘的産值從承包前60多元增加到200元;共賣給國家鮮魚5萬9千多斤,肇慶4萬6千多斤;供應社會大、中、小魚苗魚種4萬5千多斤;向國家繳納税金2千9百多元;向集體上交承包費14萬1千多元,占總收入的67%。他一家也獲得了3萬多元的純收入。此外,他還幫助有困難的40多户社員發展生産,使他們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收入,其中有兩户社員去年純收入超過萬元。由此可見,農村各式各樣的專業户、重點户、萬元户,盡管勞動致富的具體辦法不同,但都離不開文化科學知識。

  在農村,不光發展農、林、牧、副、漁等多種經營迫切需要文化科學知識,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做好群衆的政治思想工作,傳播文化科學知識,開展文娱體育活動,等等,有哪一項可以不要文化科學知識?廣東揭陽縣有個農民,由於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熟悉農村,熱愛農村,便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文化,學習戲劇創作。這幾年,他的創作激情特别旺盛,一共寫了8個小潮劇,都搬上了舞臺。其中7個在縣上得奬,6個在地市得奬,5個在省得奬,一個被選爲1980年省上京參加調演的節目,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優秀節目奬,並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他寫的戲,農村幹部和群衆特别愛看,深受人們的歡迎。因此成爲了農村戲劇家,對繁榮農村文藝、建設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催動農村的物質文明建設,起了非常有益的作用。事實上,農村青年不僅可以成爲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排頭兵,而且也可以成爲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許多領域、許多工作在等候着農村青年一代去動腦筋、用科學施展他們各種各樣的聰明才智,發出五顔六色的光和熱。

  當然,這不會是一條平坦筆直的道路,不可能只有鮮花、美酒、歌舞和歡笑。貝多芬説得好,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中百折不饒地前進。巴爾扎克也説過,社會要看到輝煌的成績,才能承認你的天才和有爲。一句話,馳騁在農村廣闊天地裏的千裏馬,要有行千裏的真本領,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達到目的不罷休”的韌勁,要拿得出輝煌的成績和貢獻,來取得人們的承認和贊許。這難道不是農村青年大有作爲的公開秘密嗎?

  (這是作者於1983年1月上旬應邀參加廣東山區青年骨幹培訓班上的講演,多家地方報刊作了報導。)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