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民進黨與兩岸關係大格局》專書出版,《中國評論》月刊與中評社(以下簡稱《中評》)社長偉峰兄邀我作序,大概是考慮到我經常受託主持專書系列座談,親與其事,熟悉情況。因此,引言推介,説幾句話,我欣然應約,義不容辭。

  《中評》“思想者論壇”一欄,每月一般刊登兩篇臺灣議題座談紀録,主題涵蓋藍營與緑營、兼跨臺北與地方,都是當時十分引人關注的結構性、趨勢性政治焦點,與談人都是學有專精、關心時事的各黨菁英和學界俊彥,內容宏觀豐富、切中要旨,因而閲讀者眾,影響力大,是該刊頗具份量、特色的專欄。

  其中,以民進黨相關事態爲主題的座談,場次最頻繁,系統最完整。而應邀出席的緑營或民進黨與談人,都有充分的專業性、代表性,不但理論素養深厚,而且黨務經驗豐富,觀察透徹,論述嚴謹。每個議題的背景成因、現實狀態、發展研判,方方面面,綜合起來,证之實際,絶少偏失。像這類性質的時事論壇,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在今日臺灣絶無僅有。

  尤其,與談人的態度與風格,特色鮮明,表現不凡。主要有三:

  一是充分自主與自信。他們對民進黨自身問題、兩岸問題,都有長期關注與思考,早已形成自己的定見,總能言之有物,自有一套思想論述體系。

  二是沒有教條與框框。他們基本的立場與觀點,固然大體不脫緑營思維,但絶非口徑一律,絶未劃地自限,甚至常有反省、批判、檢討之見。

  三是深具包容與理性。他們不會隱藏自己的觀點,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但對不同意見、對中國大陸,絶無情緒對立,總能冷靜務實,就事論理。

  無庸諱言,長期以來,民進黨兩岸思維與大陸對臺政策存在深度矛盾,甚至在若干基本問題上存在本質對立,無法相容。這一基本事實,在座談會上清楚呈現,毫無避諱。但“思想者論壇”不但原話原意,一句不刪,還徵求與談人親自校訂,之後全文照登,廣泛發佈於包括全中國大陸在內的兩岸四地、全球各地。

  《中評》“思想者論壇”一欄之所以精彩可讀、引人入勝,之所以現實性强、啓發性高、影響力大,一方面是由於與談人的思想深度和自由言論,“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完整反映了臺灣緑營或民進黨的真實面貌;一方面也由於《中評》完全尊重言論自由,完全忠於事實報導,充分體現專欄的真實性、多元性、包容性、綜合性。
    
  “兩岸共同媒體”是《中評》理想的定位與使命。在溝通兩岸,特别是溝通民共兩黨觀念認知方面,能夠創造出這樣的平臺,是自1998年創刊以來,積15年之經驗逐步積累的成果,可以説是開民共交流風氣之先。近期以來,民共交流成爲熱點議題,兩岸重視,國際關注,後勢發展可期,無疑進一步證明了當年《中評》創刊的實事求是和敏鋭預見。

  稍早,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表示,中國大陸對臺灣采取長遠視野,希望牽線搭橋,與臺灣所有主要政治力量接觸交流,這是好事。因爲,更準確更完整地理解臺灣,就有可能形成具有建設性的政策。近年,大陸對臺灣民情理解比較深刻、全面,對臺政策穩健理性、求真務實,與《中評》“思想者論壇”充分、及時、準確反映臺灣緑營或民進黨的感情與思想,不能説沒有關聯。

  現在,民共交流之門已開,但道路不會筆直平坦。《中評》持續爲兩岸關係、民共關係議題,溝通各方,激盪智慧,道引真知灼見,形成正確道路,必然功能更强,作用更大。尤其,當人們看到有臺灣藍緑重要人士對大陸領道階層十分陌生的事例,這就證明瞭兩岸政治隔閡仍深,兩岸政治菁英交流機制更顯迫切需要。《中評》作爲長期溝通兩岸的重要平臺,空間廣闊,任重道遠。

  不能不承認,臺灣對待中國大陸,和大陸思考臺灣問題,在歷史的立足點上落差很大,不是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特别是臺灣基於近代以來特殊的歷史遭遇和艱難處境,習於從臺灣看臺灣,從臺灣看大陸;而不善於從大陸看臺灣,從大陸看大陸,從世界看中國,從歷史看中國,從大曆史、大格局、大趨勢,反覆觀照自己、定位自己。尤其近年,受制於內部黨派政爭,對待兩岸關係常帶工具性、缺乏嚴肅性;而冷戰陰影揮之未去,思考兩岸關係也常羈絆陳規、落後實際。

  四百年來臺灣歷史命運,從來不曾一刻孤立於中國大曆史大方位之外。大陸的歷史變局,每一次都決定著臺灣的歷史命脈。遠的不説,即以近代來看,1894甲午戰爭,1945二戰終了,1949國共成敗定局,1950中美朝鮮戰爭,1979中美正式建交,一次次改變了臺灣的歷史命運,一次次決定了臺灣的時代轉折。臺灣藍緑陣營,探索臺灣前途,不能不聯繫到整個中國大曆史大方位,聯繫到當代世界大格局大趨勢,宏觀長遠,統籌觀照,理順大脈絡大系統,才有可能找出規律,看清大局。

  因爲工作關係,過去數十年當中,我有機會置身歷史現場。例如,1986年起,我在中國時報擔任政治新聞主管,積極呼應並支持蔣經國開動政治改革;同年9月,戒嚴體制下獨家撰寫發佈民進黨組黨新聞;1990年9月,第一次訪問大陸,與同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118室專訪當時國家主席兼對臺工作領道小組組長楊尚昆先生。其後十數年,更親身參加中央黨政高層工作。因緣際會,親歷其境,對藍緑紅三方,或深或淺,有所接觸、參與和瞭解。臺灣民主變革之曲折起伏,兩岸關係變遷之艱鉅浩大,感受良深。瞻視未來,尤有一份沉重的思考與真誠的關切。

  主持《中評》座談,在智慧的激盪中,在論點的交鋒裏,每次都使我的思想認識引向深入,啓發頗多,體會也深。必須感謝《中評》和偉峰兄,讓我有機會經驗這樣一種寶貴課程。早在1991年,偉峰兄受《中國時報》之邀,作爲兩岸相隔42年後首次訪臺的大陸記者,我在臺北有緣結識;其後偉峰兄到香港創辦《中評》,經常往來港臺兩地,對臺灣瞭解深刻、懷抱深情,朋友遍及藍緑,交往兼跨南北,開明有爲,務實創新,是致力兩岸交流的傑出先行者。細數兩岸25年交流史,偉峰兄堪稱風雲人物。 
  
  展望兩岸交流大勢,新局湧現,方興未艾,《中評》一定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 

  2012年9月於臺北
   
  (黃輝珍,現任臺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臺灣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