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淺論課堂教育與博物館教育兩者間的關係

  【中文摘要課堂教育和博物館教育相互依存,既可以彌補課堂教育的缺陷,又可以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創造互動得到良好的發揮,這兩種教育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才會出現三贏局面。

  【關鍵詞教育課堂教育博物館關係

  Abstract: There is a mutual dependence between classroom education and museum education. And the museum education can remedy the defect of the classroom education and give a good play to students in combining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nteracting with knowledge and creation. These two kinds of education mesh with each other can achieve complementarities and to bring out a three-win situ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Classroom educationMuseumRelationship

  先有教育後有課堂教育,這是不争事實,而課堂教育又重試抱歉,系統響應超支持中英、中日在綫互譯 支持網頁翻譯,在輸入框輸入網頁地址即可 提供一鍵清空、復課堂教育是整個社會綜合素質程度高低的體現,這是無可置疑的。而博物館教育與學校的教學活動緊密地聯繫到一起,形成了“以爲學校之後盾”的價值觀念。要談這些問題,就必須瞭解教育的由來,有了教育才有課堂教育,如果課堂教育能解决學生成長中的一切問題,就不會出現博物館教育。筆者課堂教育和博物館教育就這二者關係如何、二者結合又能給學生帶來何種新感覺、新效果等問題,談一談一些粗淺看法。請各位先生斧正。

  一、教育(Education)的由來

  不管是課堂教育還是博物館教育,都是教育的一種方式。教育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廣義上講,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其涵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爲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這是百度給教育下的定義)但教育的重試抱歉,系統響應超支持中英、中日在綫互譯 支持網頁翻譯,在輸入框輸入網頁地址即可 提供一鍵清空、復製功能、支持雙語對照查看,使您體驗更加流産生是經過漫長時間逐步形成的,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形成今天教育形式。教育形成有多種説法。其中法國的社會學家、哲學家利托爾諾在《各人種的教育演化》一書中提出這樣觀點,他認爲教育現象不僅存在於人類社會中,早在人類産生以前,已在動物界存在,動物對小動物的愛護和照顧便是教育行爲。昆蟲界也有教師和學生。生存競争的存在是産生教育的基礎。動物爲保存自己的物種,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識和技巧傳授給小的動物。第二種觀點認爲,勞動創造教育。人類在生産勞動中,不斷創造工具、使用工具,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積累一定的經驗。爲了維持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必須把年長一代所掌握的技能、技巧和經驗傳授給下一代。此種傳遞生産勞動經驗的活動就是教育産生的基礎。(還有其他觀點,筆者比較認同這二個説法)這種基礎與人們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有着直接關係,它直接發源於上古先民最切實的謀生方式之中,故其内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古代教育與謀生技術的傳播與應用結合在一起,是遠古教育的特徵。同時,傳説中的遠古教育也反映了當時區域性自然生態的主要特徵,一個生活在山林茂盛地帶的部落,會較早發明和掌握狩獵的技術;一個生活在平原地帶的部落,會較早發明和掌握農業生産技術;而生活在洪水容易泛濫成灾地帶的部落,則會被迫去摸索治理水害的辦法。實際上這些方法、技術,都是代表了具有某種文化專長的氏族部落。這種區域性文化的顯著特徵,反映了中國史前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而不同區域之間以物易物的貿易接觸、氏族部落的遷移、族外婚姻的出現與發展等各種交往,成爲氏族部落間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取决與文化的個性及特殊性;文化的共性、普遍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正是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運動,使不同的文化不斷碰撞和交流,促進文化的不斷發展。任何國家龢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社會實踐的産物,有其長處,也有其局限。它只有從其他文化中吸收營養,(即文化交流)才能永葆青春,具有活力,否則就會變成“死文化”。文化交流形式有很多種多樣,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唐僧取經及近代留學、通婚,華僑、戰争、殖民或奴隸交易正是各種各樣文化交流,不論有意還是無意,使文化得以發揚、傳授。文化交流隨着時代發展,交流形式逐步轉上以課堂教育爲主。中國采用課堂教育最早的雛型,是始於同治元年(1862)清朝政府在北京開辦的京師同文館。20世紀初廢科舉、興辦學校以後,逐步地在全國采用班級教學的組織形式。

  二、課堂教育(Classroom education)的形成

  重試抱歉,系統響應超支持中英、中日在綫互譯 支持網頁翻譯,在輸入框輸入網頁地址即可 提供一鍵清空、復課堂教育    課堂教育就是老師和學生進行教與學活動的場所。以課堂爲主要教學場所的教學組織形式始於17世紀。夸美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資産階級教育理論的奠基者之一)在總結當時教育經驗的基礎上,在其《大教學論》等著作中首先對班級授課這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進行了研究,確定了班級授課制的基本輪廓。他指出班級授課制的優越性:能减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和有利於學生學習;調動了教與學的積極性;節省時間、精力、避免了干擾。其次,他確定班級教學是學校工作的基本單位,並據此制定了學年制以及學期、假期制和學時工作計劃。再次,他還具體説明瞭班級教學制的要求,應有一定的目標;每個班級應有固定的課本;一切科目都用同一的方法去教導;全班的學生在同時做同樣的功課;每種科目應該與相關的事項一道講授;教學應保持學生的注意等。他所確立的班級教學制的理論和他所提出的關於班級教學制的要求。這套理論在近代教育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後來,德國教育家赫而巴特提出了教學過程的形式階段理論,進一步完善了班級授課制;最後以原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爲代表,提出了課的類型和結構的理論,使班級授課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自17世紀以來課堂教育以不同形式貫穿整個人類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和源泉,是整個社會綜合素質程度高低的體現,這是無可置疑的。課堂教育以它優勢雄霸幾個世紀及全世界,最主要原因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有利於老師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並對他們進行技能的訓練。正是這個原因,用這種形式,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學子,造福整個人類。

  隨着時間的推移,在造福整個人類的同時,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也逐步暴露了一些它自身局限及問題,其中最明顯缺陷就是重理性、輕感性。

  衆所周知,重理性、輕感性給學生帶來的後果,是顯而易見。如何解决這個問題,筆者認爲:“在課堂教育同時加入博物館教育是解决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

  三、博物館教育(Museum Education)的作用

  博物館教育作爲一項社會文化設施、公益事業,明確地提出博物館爲社會教育服務,並輔助於學校教育,從它誕生之日起,即定性爲“羅列物品”、“縱人觀覽”、“以爲益智集思”的一種輔助教育的設施,并且把博物館教育與學校的教學活動緊密地聯繫到一起,形成了“以爲學校之後盾”的價值觀念。它能對課堂教育的一些通病,例如重理性、輕感性作一些調整。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感性認識被認爲是低級的、粗糙的、不可靠的,它只能提供認識的具體材料,惟有理性認識才是高級的、精確的、牢靠的,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這樣,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之間被人爲地設置一道鴻溝。而博物館教育正好補上這一缺陷。博物館教育體現在人們在這裏看到的是“原物”,這就保证了所見(用)資料的真實可靠和無可懷疑性;其次,人們在參觀之初得到的感性認識,取得的直接經驗,或者是帶着書本知識(間接經驗)而來,通過一系列的參觀活動(包括動手操作實驗);對這種感性知識,直接或間接經驗,就會産生理解,明白一些道理。已有的書本知識,在這裏得到驗证,進而昇華爲自己的理性認識。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實踐出真知。人們通過參加博物館的展覽活動,直接觀察到的是實實在在的物,從中獲得的是真知,(將要)産生的是灼見。這真知灼見,又因爲是來源於自己的直接經驗或實踐中的發現,便自然地對它産生特殊的興趣、感情和深信不疑的信念。由此我們可以説,博物館教育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優越於其他許多種教育形式。我們也可以毫不夸張地説:博物館教育既是以理教人的,更是以形感人、以實物服人的。博物館這種教育形式,是對課堂教育最有力的補充。例如在上考古學通論時,必定會講到什麽是臺面、破立面、打擊點、盡管老師怎樣詳細解釋,同學們依然難以理解。帶着疑惑,走進博物館,一邊觀察、一邊討論、老師從旁指導,同學們比較容易理解這些問題。這個例子充分説明瞭博物館教育是課堂教育最有效的補充,使課堂教育有更好效果。這是我們預計中的結局。

  四、課堂教育與博物館教育之間關係是互補關係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創造互動,教學與現實的博物館業務統一。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育水平得到進一步提昇。博物館教育與本科課堂相結合,不僅可以把書本知識和課外知識糅合起來,把書本知識和博物館具體業務結合一起,在實踐中檢驗書本知識,看自己學到什麽,還缺那些知識,把教學活動和知識性、形象性、趣味性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感知、體驗和創作中走進博物館。以博物館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開展博物館教育活動。本科生可協助博物館開展專題的調研工作、資料收集、義務講解員等活動,(中大人類學係部分學生參與這些工作)或直接參與某一項課題研究工作或擔任助理工作,培養學生的知識表述能力、策劃能力、現場組織能力等,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學習課堂上無法學到知識和能力。例如人類學博物館就在本科生及研究生中挑選幾個優秀學生,直接參與人類學博物館布展工作。我們計劃在條件成熟下,第二期布展工作也交給他們完成。

  2.接受課堂教育和博物館教育對於學生特别是大學生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社會要求畢業生不僅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更需要廣博的視野,靈動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强,多元的人文情懷,善於合作、陽光自信的品格以及可持續的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育要向深層次發展。單一的課堂教育,難以達到以上目的。課堂教育强調系統性、理論性, 固而産生了抽象性的特點。盡管教師們想方設法,有時也采用模型、圖型、做實驗等方法進行直觀教學, 但學校畢竟不是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遺存的收藏所, 可利用的形象材料是十分有限。而博物館教育正好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博物館教育以文物和標本爲基礎, 組成形象化的科學的陳列體系, 對觀衆進行直觀的宣傳教育, 而這種教育辦法是最有説服力的,也是博物館教育能與課堂教育並駕齊驅的根本原因。而且,博物館不應當僅僅是收藏和展覽單位,博物館還應當成爲擴展學生思維的學習助手和教學場所。博物館不應當是擺在書架上一塵不染的新書,而應當是被人翻爛了又不斷重新裝訂好的書,是學生們時時想翻閲和一生想翻閲的書!參觀博物館的好處,也許不是一次見效,但它對學生潜移默化的影響,在啓迪學生思維、發展特長和創造性等方面,將起到其它教育形式無法比擬的巨大作用。有位教育界的專家曾經説過:“青少年是富於幻想的。在博物館,青少年人就等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們的思維會被引向大自然、宇宙和人類自身等廣闊的空間,會激發他們創新探求精神和崇尚科學的精神”。所以説,課堂教育與博物館教育是人生所受教育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環節,嚴格的説,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那麽所受教育便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3.從博物館獲取的知識是從實物中引發的,是立體化的,是帶有感性的直觀性的東西。在博物館參觀的學生可以自由地觸摸歷史、領悟人生;可以遨遊科學世界,探索各種奥秘。博物館教育具備直觀性、臨場性、生動性和寓教於樂的基本特點,博物館在情境教育、愉快教育等方面可以發揮獨有的作用。博物館所藴藏的知識量是巨大的,如何充分利用這一知識寶庫向廣大師生及民衆傳授知識是博物館工作者的一項艱巨任務,這個任務也有賴於學校給予幫助。博物館所藴藏的知識如何轉换爲廣大師生及普通市民所樂於接受形式,(用通俗、易懂、吸引注意力的語言解釋專用術語,使廣大觀衆,聽得進、聽得懂,看得明。)就需要本科學歷以上學生來幫助完成。也就是説博物館出考題、出經費,學生運用課堂學習到的知識,再加上社會調查,綜合考慮,寫出答案,供博物館參考。其目的在於,本科課堂與博物館教育,給學生更好的教育。這就出現博物館和學生互動的良好局面。

  4.博物館教育和課堂教育是相互依存。博物館教育和課堂教育如相互脱離,博物館教育必定萎縮。(特别是高校博物館)課堂教育也缺少實物教學,從而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必定出現兩敗俱傷的局面,這一點已經被無數事實所證明,只有兩種教育相互配合,才會相得益彰。兩者結合,使學生學到更多知識、課堂教育效果更佳、博物館教育也得到自身發展,我們所期待正是這種三贏局面的出現。

  博物館教育和課堂教育有機的結合,再加上良好的學習環境、先進的教學理念、優秀教師隊伍,受益者當然是學生。學生在這兩種教育方式培育下卓越成長。他們的成長,帶動整個社會綜合素質提昇,這是我們願望。我們期盼明天的學生,將是祖國棟樑。

  朱建彰(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參考文獻:

  1.餘玉龍:《試析博物館教育的特徵》,《中國博物館》1988年第3期。

  2.安來順:《當代博物館教育理念辯析》,《北京博物館學會第四届學術會議論文集》,2004年。

  3.孫雪冬:《博物館教育和學校教育互動的思考》,《博物館研究》2006年第2期。

  4.白岩:《博物館可動手展覽與青少年科學教育》,《北京博物館學會第四届學術會議論文集》,2004年。

  5.蘇東海:《文化的碰撞與博物館教育的傳統職能》,《中國博物館》1988年第4期。

  6.李雲鵬:《近七十年來中國博物館教育研究述評》,《安陽工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7.孫雪冬:《博物館教育和學校教育互動的思考》,《博物館研究》2006 年第2 期。

  8.劉曉斌:《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中國博物館》1990年第3期。

  8.丁福利:《博物館教育的一個新使命和新機遇——關於博物館配合學校素質教育的初步思考》,《中原文物》1999年第4期。

  9.宋伯胤:《博物館與學校教育———兼論博物館專業的學制與課程(一)》,《文博》1986年第2期。

  10.曹兵武、李文昌主編:《博物館觀察》,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11.楊玲、潘守永主編:《當代西方博物館發展態勢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12.曹兵武:《記憶現場與文化殿堂——我們時代的博物館》,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5年。

  13.蘇東海:《博物館沉思——蘇東海論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