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桂林《静江府城池圖》疏析

  【中文摘要桂林現存南宋《静江府城池圖》,不僅是中國目前保存下來的最大的一幅摩崖圖,也是我國留存至今最早、最完備、最詳細的城市軍事石刻圖,對於研究我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史、自然科學史、碑刻史,尤其是中國古代戰争史等諸多領域,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桂林南宋石刻古代城市

  Abstract: The extant map of circumvallation of Jing Jiang Fu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of Guilin not only is the biggest Cliff picture now in China, and also is the earliest and the most complete and detailed city military cliff picture. It is meaningful to the study in many fields such a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natural science and inscription especially in Chinese Ancient war history.

  Key words:Guilin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Cliff stone inscriptionAncient city

  從桂林圖書館史料中發現:中國歷史上,有兩塊石刻城池圖比較著名,一是刻於南宋紹定二年(1229)的《平江府城圖》(今江蘇蘇州),二是桂林《静江府城池圖》(下簡稱《静江圖》,文後)。《平江圖》比《静江圖》早42年、《静江圖》比《平江圖》大一倍强。前者的面積276厘米×145厘米,後者的面積321厘米×298厘米(圖高34、寬3米),在中國古代石刻城池圖中堪稱之最。《静江圖》石刻是全國重點文物,迄今保存完好,許多觀光者對此稱奇叫絶。本文試將《静江圖》的政治文化背景、圖刻軍事設施及能完整保存因素進行疏析。

  一、《静江府城池圖》的政治軍事文化背景

  秦末,嶺南地方勢力割據,嶺南西部湘桂走廊南端的始安(今桂林)成爲南越國東北部的兵家必争之地。

  漢元鼎六年(前111),武帝平定南越建立始安縣。漢王朝爲防止地方勢力借嶺南天險重蹈割據覆轍,采用“犬牙相入”的行政區域劃界手段,將位於嶺南的始安縣劃歸嶺北的零陵郡管轄,變始安爲中央政權設在嶺南的前哨,增設軍事機構零陵南部都尉,强化始安城的軍事地位。由於始安城位於湘桂走廊南口,爲進取嶺南三江,退守中原的戰略要地。始安憑着天時地利的優勢,政治地位不斷上昇。三國,吴甘露元年(265)昇縣爲郡。南朝,樑大同六年(540)始安成爲桂州駐地。桂州管轄南桂林等24郡,桂州轄地與今天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半部相近。這次區劃調整使始安承襲了桂林稱謂,提高了桂林的政治地位,當時嶺南13個州裏,桂林僅次於番禺(今廣州市)的第二大政治中心。唐將嶺南分爲五個節度、經略使轄區,史稱嶺南“五管”、“五府”,桂林成爲“桂管”駐地。宋至道三年(997),桂林成爲廣南西路駐地,成爲嶺南西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宋,全國政治中心南移,朝廷十分重視治理嶺南。南宋第一個皇帝高宗的潜邸選在桂林,於是紹興三年(1133)桂州昇爲府,稱静江府,政治地位進一步昇格,影響力擴展到我國的西南地區,成爲“南控嶺海,西抑滇黔”的“西南都府”。

  桂林政治地位如是,軍事文化亦與日俱增。

  隋代,嶺南地方豪酋李世賢盤據臨桂(今桂林)起兵反隋,隋文帝命令宰相虞慶則率兵討伐。事成後,虞慶則觀眺“城池”内外的山川形勢,十分感嘆地説:“此城險固,加以足糧,若守得其人,攻不可拔。”隋末,烽烟四起,兵戈不斷。後李襲志獨守桂林二十八年,他郡不敢輕易來犯。

  唐初武德年間,桂州道(今桂林)總管、震古爍今的大軍事家李靖選 “灕江西滸、獨秀峰之南” 即今天桂林的城市中心區初建城池。這裏,地高亢平坦,水旱無憂。有關水文史料證明,即便是千年不遇的水患,也不會遭受水灾。北宋崇寧五年六月二十九日(1106年8月10日)大水,平地水深一丈,水位15150米(被當時人記於花橋天柱石即芙蓉石上)。後經水文部門勘定今天桂林市區灕江警戒水位爲145米。也就是説,當年大水超出灕江警戒水位65米,高於花橋橋面兩米多而未灌入城中。桂林城區地勢高,地下水源却很豐富,挖地數尺即可出水。大旱之年,城外禾稼枯焦,城内從未發生飲水困難。可見,以軍事韜略聞名於史册的李靖,鑒於當時唐室初建,桂州孤懸嶺外,在建設桂州城時,很看重桂林城池的防禦作用。

  南宋初年,桂林是宋高宗趙構登基前的居地。高宗趙構登基後,紹興三年(1133年)昇桂州爲静江府。静江府北有溝通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靈渠,南有連接灕江水道與柳江水道的桂柳運河,可北連荆湖南通交廣,西接滇黔,東距粤海,是南宋朝廷據之以控制其西南領土的政治、軍事、經濟的南國重鎮及交通樞紐。

  北宋仁宗年間,儂智高反宋武裝割據(後爲宋廷平息)。時任桂州知州餘靖認爲“郡縣素無壁壘,倏然寇至,吏民棄走,因得焚蕩剽鈔無所忌憚”。於是,宋廷在嶺南地區大建城池。當時,桂州作爲嶺南重鎮,以城高池深而稱雄於嶺南諸州。静江府城經歷了多次的大規模翻修。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宋理宗寶祐六年(1258)至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工程長達十四年之久。在這十四年中,静江府合軍民之力,雖然經歷了四任經略使,但工程不分寒暑,從不停息,終於建成了“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嶺南地區最堅固的城防體系。 

  南宋後期,蒙古鐵騎横掃大江南北,南宋疆域在不斷地遭受蠶食。經過長期的雙方戰争,宋人發現,雖然大規模的城外野戰宋軍絶對不是剽悍勇猛、善於馳騁的元軍對手,但如依託堅固的城垣進行防禦戰,元軍則往往會遭受意想不到的挫折,例如西川釣魚城(今重慶市合川縣)一役,就曾殪蒙古大汗蒙哥於城垣之下,而荆州重鎮襄陽也曾死守五年。這些都可以説明,憑藉堅固的城防體系能够有效地與號稱無敵天下的蒙古鐵騎抗衡。

  静江府大修城池之時,南宋朝廷處於風雨飄摇中,西面的巴蜀早已淪於敵手,西南的滇黔已爲元軍攻滅,南面的邕柳,成了胡馬放牧的草場。作爲正面戰場的江淮一綫兵敗如山倒,南宋的疆域壓縮到了一個很小的區域,僅僅據有今天的江西、廣東、福建以及湖南、浙江、廣西區域,而位於嶺南門户的静江府,已是三面受敵。面對滇、黔、湘以及邕、柳的來犯之敵,擔負着守衛南宋疆域的重任。因此,急需加固静江府城。

  1272年,新的静江府城竣工,胡穎叫人繪製成圖,鎸之於城北壽星山(今名鸚鵡山)南麓的石壁上。《静江府城池圖》石刻(圖一)應運面世。

  圖一宋·静江府城池圖

  二、《静江府城池圖》軍事設施疏注

  《静江圖》是我國留存至今最早、最詳細、最完備的摩崖石刻,圖中以簡潔的方式描繪出相關設施的大致外形,並用文字標注其旁,與今天地圖繪制中采用相關符號,與文字輔之標注接近(見表1)。

  表1《静江圖》中用文字標注的軍事設施

  標註名稱

  標注數目

  占全圖標注比例(%)

  標註名稱

  標注數目

  占全圖標注比例(%)

  硬樓 39 267 團樓 9 62

  城壕 16 11 暗門 4 27

  萬人敵 3 21 右軍寨 2 13

  戍將衙 2 13 馬軍寨 2 13

  親兵寨 2 13 戍軍寨 1 07

  望火樓 1 07 武臺 1 07

  都作營 1 07 小教場 1 07

  馬面樓 1 07 烽烟樓 1 07

  三面亭 1 07 南定寨 1 07

  《静江圖》共有文字標注146處,絶大多數爲軍用性質的設施:

  硬樓軍用設施中數量最多的一類防禦體系,達39處。據《静江圖》所刻的文字説明,此次共修砌新舊樓櫓79座。可見,《静江圖》中所標注的硬樓數量,不是實際上的數量,圖中必有省畫之處。謂之“硬樓”,是築於城垣之上以屯積武器彈藥以及守城士兵守護時稍事休息的建築物。太平歲月,城門上的城樓及部分團樓即有此功能;戰争年代,戍兵數量及軍用物質都要大量增加,爲戰時所需,桂林城垣設置如此之多硬樓。

  團樓没有方角而呈圓形的馬面樓。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此曾不以爲然,認爲要保護城脚,全借仗馬面上的方角以發矢石,從而主張在城防搆築中摒棄團樓。静江府城團樓的建築年代要比沈括晚兩百來年,無論從規模上或是從程度上,宋代末年的宋元之戰,無疑要比北宋時期與西夏的戰争大得多和激烈得多。沈括談的是個人看法,而静江城團樓之建則是在釣魚城、襄陽等宋元前綫經過戰争檢驗而證實確有作用之後才實施搆築的,因此不能説圓的團樓應該摒棄,從實戰方面來看,團樓在使用中因其圓角而在其上可以站立更多的兵卒,這對於防守像静江府城更具作用。

  萬人敵一種當時較爲先進的防禦工事。據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三十七所録,防禦的一方在咽喉要害處砌成瓮式城垣,這樣能够使敵方在進攻之時完全暴露在四面絶壁的瓮城之中而無處藏身,此時守方在瓮城之上將燃燒爆炸物朝敵方施放,能够有效地殺傷大量敵方士兵。從宋末元初火器初起之時到清代末年現代槍械出現之前,這種守城方式的確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防禦手段。《静江圖》中標注“萬人敵”有三處,都配置在城防緊要處的瓮城之中。

  馬面樓另一種類型的城垣建築模式。據宋代曾公亮所著《武經總要》:馬面樓,爲建於城垣之間但又明顯突出於城墻之外的防禦性樓台,其作用是利用突出面而與城墻形成90度的夾角以利於打擊爬城的敵兵。宋代沈括在考察了東晋十六國時代的夏國赫連勃勃所築的統萬城之後認爲:“馬面密則城不須太厚……;馬面長則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則矢石臨之,須使敵人不能到城下,乃爲良法。”〔4〕《静江圖》之中,其用文字標注的馬面樓雖然只有一處,但衆多的硬樓事實上都具有馬面樓的功用,這對於加强防禦,很具實用意義。

  瓮城和月城《静江圖》中,共標有瓮城4座,月城三座,其中設計最復雜的當數南門。據圖可知,南門的瓮城建在四面環水的小島之上,瓮城的南北兩端均有吊橋以供通行;而月城則建在瓮城之北,在途徑上,瓮城與月城串成一綫,從城外進入静江府城之中,必須次第穿過瓮城與月城。值得我們特别注意的是:南門月城的城門不開在正面而是側面,月城的搆築爲三叠式,外形很像一個今天的小寫英文字母“e”,從城外最後進入城内,要在月城高墻下的夾壁中來復回轉九次,此時,如果城垣上的戍卒居高臨下地將矢石打下來,其攻守雙方在情形上的優劣是十分明顯的。静江府城竣工五年後,元將阿裏海牙阻斷灕江之水,經乾涸的河床上從東門突入城中,在全城淪陷的情况之下,馬塈部下鈐轄婁某仍率兩百殘兵堅守南門月城達十餘日之久,元軍始終不能攻入,最後月城内宋軍因糧絶而集體殉城,南門的月城才算告破〔1〕。

  擋馬墻城墻的輔助工事,最早的功用是阻礙敵軍大隊人馬的集團衝鋒。到了宋末元初,隨着戰車與攻城器械的重型化,擋馬墻相應地進化爲磚石化,成爲阻礙敵方如衝車、吕公車、車狀雲梯和行人天橋之類大型攻城器械的防禦設施〔2〕。《静江圖》中多處繪有擋馬墻,這説明宋末元初之際隨着戰争規模的進一步集團化、陣地化與器械化,攻守雙方都要更多地使用器械與工事來進行對抗。《静江圖》中擋馬墻的出現,據考這是中國古代這類戰争工事首次以圖形的方式得以傳於後世。圖中擋馬墻的結構隨着地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東面的比較規整,其上繪有磚石砌縫,看來是由磚石搆成;西面的則稍顯簡陋,未見磚石砌縫,可能是由土坯或亂石壘成。究其原因,當時由護城壕外的地形不同所導致。西面的護城壕外是連綿起伏的山地,不宜於大型攻城器械的集結,故相應防禦搆築稍簡,而東面的灕江河床平坦,有可能成爲敵軍大型器械的攻擊方向,所以搆築也就相應加强。

  通觀《静江府城池圖》,當時的静江府完全處於嚴密的軍事戒備中:城外山峰聳立,四圍江流如帶,橋樑關隘、樓台暗門、城壕建置,各種設施層出不窮,防禦工事重重叠叠,駐軍機構星羅棋佈,搆成了一個嚴密的城防體系。這對於從自然科學史的角度來研究我國古代戰争,具有極爲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静江府城池圖》的自然科學史信息

  《静江圖》的産生也許是某個人的意願,因爲《静江圖》可以爲敵我雙方之用。但静江府在宋末至明初的三次改朝换代中,連續三次扮演最後陷落的省會城市這一角色事實説明,《静江府城池圖》爲我們研究中國改朝换代戰争中城池攻防戰史上這座特殊的城市及古代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有着非常重要的物证作用。這種作用已有諸多研究文論。故在這有限篇幅裏側重討論《静江圖》透出的自然科學史信息:

  1.地質

  古代攻城,有時會采用“穴地而入”或挖掘地道放置火藥的方式進行。但桂林城垣之下多爲堅硬的頑石,有的是從地下長出的石質地層,以當時的挖掘工具,難以奏效。即使有些地方是比較鬆軟的泥土,但桂林的地下水十分豐富:“深挖數尺就會出水”。可見,“穴地”攻城的方式根本無法在桂林實施。

  2.城垣石材

  桂林城郭之外易於採得大青石。今日桂林城郊溜馬山麓還能見到當年采石留下的痕迹。所謂大青石,其正式的學名叫“石灰石”,而桂林石灰石的最大特點是按地質年代形成了石層,每層厚約60至100厘米不等,取石之人只要在石層之間鍥入鐵釺,就能比較簡單地取得重約數百斤的塊狀青石,而“静江府石城”的城垣,都是由這樣的青石砌成——堅固。 

  3.護城設施

  灕江縈繞在桂林城之東,寬約200餘米,而城西在宋代就有利用天然地形開挖的壕(稱其爲“新壕”或“西壕”),其寬度也在100米以上,護城壕外,緊造石山,根本不利於在這裏攻城鏖兵。城南的陽江(今名榕湖、杉湖)水勢寬闊比西壕更甚。四城中,防守最强的是北城:城北的護城河夾在兩道瓮城的中間,其位置相當於今日木龍湖與鐵佛塘之間,如敵軍以爲北門之外没有護城壕而冒然攻入外瓮城,則會被北壕及内瓮城擋住而進退失據。同時城北群山林立,城垣建築在山與山的峽口之間,地形十分險峻,守軍憑藉城垣與山勢而搆成的立體防禦工事,能够十分有效地將來犯之敵聚而殲之。從南宋末年至近代的抗日戰争時期幾百年間,桂林飽經戰火,城防攻奪戰大小數十次,但還没有一次能從城北攻入的戰例。

  4.城垣搆築技術

  請參看圖一:城東城垣較低,但城東主垣之外的河灘上還築有擋馬墻,而擋馬墻之外,更有人工種植而成的一叢叢植物,根據桂林的地質與氣候特點,這些植物很可能就是能够頑强生長於河灘上的竹類植物。擋馬墻與竹類植物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阻擋敵軍大型戰車之類的攻城器具。之所以如此,是因爲灕江河床比較平坦,而且没有淤泥,一旦江水乾涸,則江岸平坦如砥,没有擋馬墻與竹類植物的工事搆築,很可能會遭到敵方大型戰車之類的攻城器械的攻擊。

  5.水文

  城池攻防戰之中,攻方往往會采用引洪水灌城或斷水源以困城的辦法,但這兩種辦法對於桂林城來説都是徒勞。檢閲桂林歷代城池攻守史,其引洪水灌城池以輔攻城的戰例僅有一例:明洪武元年楊璟初攻桂林,曾引西壕之水以助攻,但並未奏效;至於挖斷水源的戰法,也僅見一例:景炎元年(1276)七月十四日(8月25日),元將阿裏海牙〔3〕攻静江,鑒於其地“以水爲固,乃築堰斷大、小溶二江,以遏上流,决東南埭,以涸其隍〔4〕”從而最後攻下了城池。但細審其文,阿裏海牙所阻斷的也只是城外灕江的源頭,其令東門護城河水乾涸之後以利攻城,但對於城内地下水的供應體系,他是根本毫無辦法的。據清光緒三十一年《臨桂縣誌》相關史料所載,桂林城内水井衆多,水質甘洌,且自漢武帝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建以來,歷史上大旱之載雖多,但還從未發現井水乾涸的有關記載。

  6.預警系統與指揮系統

  《静江圖》圖示,緊鄰西城的溜馬山上設有“烽烟樓”。當戰事來臨,白天放起濃煙,晚上則燃起烽火,全城都能一目了然。此外,城中所設的譙樓、鐘樓及城垣之上的敵樓有人日夜值守,一旦發現烽烟報警,則會馬上鳴鑼擊鼓,提醒處於室内的人們。城北的壽星山南麓有一塊高地,官方當局在這裏建有一座“三面亭”,因其在此亭中能够清楚地俯瞰到全城的東、南、西三面而得名。三面亭其實是全城的指揮中心,而胡穎當時所刻的《静江圖》就刻在三面亭的北面石壁之上。可以設想,每當戰事來臨或是鏖兵之際,有關軍事人員會聚於三面亭,背靠城圖,面向府城(城與圖在這裏可以互作補充),會商戰守之策,無論是指揮作戰,亦或是面授機宜,都十分方便。可以認爲,三面亭就是當時静江府城的軍事指揮所,而《静江圖》則是這個指揮内的一幅指揮作戰的大地圖。這一模式,與近代戰争依憑軍用地圖指揮作戰已十分相似。

  7.應變機關

  《静江圖》圖示,城垣内外之間有三處暗門相通。緣何如此?兩軍對壘的戰争時期,任何不可知的突然變化都有可能發生,而静江府城垣内外之間所設置的暗道,正是前人在總結了無數的戰争經驗之後而創造的緊急應變措施之一。除此之處,城中寶積山巔還有“望火樓”這樣的預警設施,整座静江府城都在它的視綫之内。由於古代民房多爲竹木結構,不管是和平時期軍民不慎失火,或是戰争中奸細故意縱火,火灾都會給城中軍民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和影響,因此望火樓的設置對鞏固城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應急機制下重要的一環,可以有效地預防或搶救火灾。

  當年,桂林城池山環水繞,四周城垣森嚴。歷代戰争的硝烟早已散盡,而今能够保留下來的城垣實物,只剩下了位於榕湖之畔的威德門(今名古南門)與灕江之側的鎮嶺門(今名東鎮門),以及《西南會府静江城池圖》。該圖繪制中使用了30多種不同符號,圖的上方記叙了四次修城經過,如今清晰可見,下半部約占全圖的五分之一處因自然剥蝕而有些糢糊(爲使讀者能够對該圖有個更清晰的瞭解,本文所附之圖爲桂林市地名委員會“據原圖所制”的復原圖)。這兩幅石刻城池圖都是我國古代得以傳世的石刻珍品。探討静江府石刻城池圖的相關歷史信息,對研究我國古代城市發展史、自然科學史、碑刻史,尤其是中國古代戰争史等諸多領域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申艷君(桂林圖書館。)

  注釋:

  〔1〕《宋史·馬塈傳》。

  〔2〕以上器械可參見《武經總要》、《神器譜》及《武備志》等書中圖譜及相關文字説明。

  〔3〕《宋史》及桂林地方史均作阿裏海牙,而《元史》作阿爾哈雅,蓋其譯音不同所致。

  〔4〕《元史·阿裏海牙傳》。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