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西的媽祖信仰淵源及現狀

  粤西沿海城市主要包括今陽江、電白、吴川、湛江、雷州、徐聞、遂溪、廉江等,這些城市港灣衆多。海區從黄茅海以西至粤桂交界處,包括雷州半島、臺山(現屬江門管轄)、陽江、電白一帶。自漢代開始,粤西沿海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有的是始發港,有的是轉運港。頻繁的海上貿易,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宋代以降,粤西沿海開始盛行媽祖崇拜,至今綿延不絶。爲探究粤西媽祖信仰的淵源及現狀,筆者查閲文獻並作了實地考察,現把結果整理成此文,供進一步研究參考。

  一、雷州半島周邊市縣的媽祖信仰淵源及現狀

  1.雷州半島周邊市縣的媽祖信仰淵源

  雷州半島北部的湛江市,原稱廣州灣,1945年改今名。它是粤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湛江境域,屬雷州半島,三面臨海,港灣羅布,海岸綫長達1600多公里。海上交通發達。當地群衆素有崇奉媽祖的習俗,許多媽祖廟被稱爲“婆廟”、“婆奶廟”。湛江的東方街就原名“天後街”,以舊有天後廟得名,今已廢爲民居。遷居湛江的福建人以陳、林、李、王姓居多,可見湛江人與福建的歷史關係密切。據2003年版《湛江市志》記載,南宋景炎二年(1277),受元兵追擊的南宋軍隊約20萬人,另有10多萬百姓從莆田、福州、潮州等沿海岸綫相繼逃到大陸南部,其後散居於雷州半島及北部一些地區。據《資治通鑒》記載,其實在更早的唐朝中葉,就有一次較大的移民潮由閩入雷。宋紹聖四年(1097)被貶雷州的文學家蘇轍就曾記述:“予居海康……其耕者多閩也。”(《〈和子瞻次韵陶淵明勸農詩〉小引》)可見,湛江的媽祖信仰傳播,與閩人遷徙密不可分。

  又如作爲湛江市區一部分的赤坎區,在1889年法國未租借廣州灣前,屬遂溪縣的一個偏僻小鎮,但所在的赤坎港是個天然小港,在古碼頭附近有一座水仙廟(址在今赤坎民主路水仙街8號),廟前有兩口大水井,當地群衆説,這裏在古代是漁船汲淡水的地方。赤坎港埠的形成,始於宋代國都南遷杭州後,當時中原的人口大規模向嶺南遷移。南宋時期,福建沿海航海交通發達,不少人隨船出海經商或者流寓异鄉。湛江地區的沿海居民,多數是福建移民,而今湛江地區包括遂溪、海康、徐聞等地流行的雷州話,又稱黎話,它們不是黎族的語言,而是屬於閩南語系的一種方言,“更確地説,雷州話的祖宗話是古代閩語的莆田話”。\[1\]雷州話“實是閩南話在雷州半島的一個分支别稱。大扺到明代,隨着閩潮移民增多,這種‘黎語’已經形成”。當地流行的雷州歌,其載體亦是雷州話。在赤坎,至今仍有福建街、福建村、福建河等地名,它們都是當年福建人南遷的歷史遺迹。

  再看徐聞縣,兩漢和三國時期,其縣境内的徐聞港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名始發港之一。徐聞三面環海,港灣漁村星羅棋佈,天後宫甚多。如水井天後廟,位於海安所城南門外渡頭,建於清干隆五十一年(1786),其後多次重修,1949年後改爲兵營,20世紀70年代被毁,80年代初,當地群衆集資重建,頗具規模。又如外羅天後宫,俗稱“三座廟”,1984年重建,規模較大,廟内有正殿、配殿和亭臺。此外,還有錦和天後廟、曲界天後廟、海安白沙埠天後廟、沓磊天後廟、角尾潭鰲“娘王廟”、城南翁農尾“聖娘廟”、新西三座“聖娘廟”、東場天後廟,西連田四、水尾天後廟,五裏三塘、四塘、南山下村天後廟及新寮鎮建寮村、北尾、港六天後廟等達19座天後廟,今或毁棄或重建,歷盡滄桑。

  筆者經考察徐聞的天後崇拜,發現也與當地居民的祖籍關係密切。查地名志記載,徐聞有19個村莊的居民是明清時期從莆田遷移來的。此外,據縣誌記載,自莆田來徐聞任職的地方官有7位,如明嘉靖間任徐聞縣丞的進士林應聰,明代任徐聞典史的黄鏜、鄭一庸、蘇朝舉等。徐聞民間還流傳着許多有關媽祖的故事,如“搬姑”、“白宫的來歷”等故事(詳見《徐聞文史》第13輯,2000年)。

  據《海康縣誌》記載,海康縣歷史上在迎恩坊、下崗老村、下崗仙村、頭角村、東湖村(宋代)、大埔村、南興墟、博懷渡頭等地也都有天後廟,只是世事滄桑,今存者寥寥。廉江古稱石城,自漢至唐代,是百越俚族聚居之地,雖遠離海岸,但江河縱横,歷史上媽祖宫廟,亦爲數不少。據光緒《石城縣誌》載:“天後廟在都司果西,康熙十一年建,每歲春秋仲月上癸日致祭。”1995年版《廉江縣誌》收録有安鋪天後宫史迹,該宫位於安鋪鎮中天街,建於清干隆五十一年(1786),同治十年(1871)重修,並於後座增建一座三間的“上達堂”。1945年被日機炸毁,後改建爲戲院。建國後,擴建爲人民戲院。此外,在廉江銅鼓逕蟠龍庵左側、營仔墟及城西白沙村埠頭均建有天後宫。廉江建天後廟,同樣與閩越人遷徙有關。“到了明朝,其他如羅、劉、賴、陳、李等一百二十多姓人氏,先後從福建等地流遷廉江定居。”\[3\]

  遂溪縣得名於“溪水合流,民利遂之”。遂溪因瀕溪臨海,昔時天後宫也不少。據清《遂溪縣誌》載,天後廟“一在縣南市,干隆元年建;一在通明港調蠻村,明萬曆十四年建,三十七年重修;一在曾家渡頭;一在南柳村西北;一在梧桐塘;一在城月墟,道光二十八年建”。遂溪天後宫多爲明清時所建,因地處雷州半島北部沿海,且先祖大多爲閩、潮(州)移民,故有崇拜海神媽祖的風俗。

  又據舊志記載,吴川歷史上亦有8座天後宫,位居洪聖宫、冼太夫人、龍母廟之先。而與吴川相鄰的電白縣城、水東、博賀等港口或近水處亦有5座天後宫。綜上所述,粤西的媽祖信仰既與濱海地理條件有關,亦與閩、潮之移民密不可分。

  2.雷州半島周邊市縣的媽祖信仰現狀

  歷史上雷州半島周邊市縣媽祖廟宇衆多 。但滄海桑田,大多已經毁棄。以下介紹一些比較重要的重修或復建的媽祖廟宇,借窺雷州半島周邊市縣媽祖信仰現狀之一斑。

  (1)文章灣天後宫:坐落於湛江市赤坎前進路22號,傳説宋末陳文龍元帥次子陳夢雷,從福建莆田玉湖來到雷州半島隱居。其後裔於清康熙三十八(1699)創建。建國前,孫中山胞兄孫眉在廣州灣成立同盟會,該宫爲同盟會會址。曾一度成爲南路中共地下黨的醫療器械、藥品補給轉運站。1963年毁壞,1999年重建,占地面積144平方米,建築面積74平方米,是一座典型閩南風格仿古建築,正門對聯:“湄洲分靈遷湛土,文田香火繼莆田。”每年農曆正月十九日,這裏舉行大型祭祀媽祖巡遊活動,並率先在粤西地區舉行首届媽祖文化節。2003年,該宫入編《世界媽祖廟大全》一書。

  (2)平樂天後宫:原屬雷州府遂溪縣二十二都。現屬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新建的湛江海灣大橋左邊,昔日古宫前臨大海。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爲平樂村始祖宋進士明健太守之長子黄應誠的後裔所建。1962年毁。現存道光二十二年鑄鐵鐘一口。1994年重建。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平方米。大門對聯:“聖德配天天作合,母儀垂後後來蘇。”過去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晚,例行全村掃清道路。從初十日至十五日連續游神7天,鼓樂喧天,場面壯觀。文革時期,巡遊活動停止。至1989年恢復。每年三月二十二日媽祖誕期間,平樂村人人齋戒,演戲酬神,成爲該村最重要的一項民俗活動。

  (3)津前天後宫:位於湛江市外海的硇洲島,前臨南海,始建於明正德元年(1506),清咸豐元年(1851)重建,共三進,中間拜亭已改作天井。古廟不但有豐富的民間傳説。且文物衆多。如廟前“海不揚波”石坊,爲明萬曆三年雷州推官顧以錫爲報天後顯靈庇佑他在硇洲洋面戰勝海盗之恩所建。石獅子則爲清道光年間硇洲振威將軍福建水師提督竇振彪所獻。又如同治年間,吴川狀元林召棠爲天後廟題額。天後坐轎所刻楹聯“像是莆田尼山吴祖,廟居津前正德元年”,則顯示天後信仰是硇洲吴姓先祖從莆田帶入的。清代,每逢初一、十五,官員們鳴鑼開道,前往朝拜天後像。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當地要舉行“三月坡會”,在廟前演戲酬神。改革開放後。不少港澳臺同胞前來祭拜許願,並贈送石獅、石香爐等,古迹得以光大。\[4\]

  (4)雷城天後宫:又名天妃宫、龍應宫,位於雷城鎮關部街夏江巷。始建於宋,明正統十一年(1446)知縣胡文光重修,更名“雷陽福地”。此後,於弘治八年(1495)、嘉靖元年(1522)、嘉靖十六年(1537)、萬曆二年(1574)多次重修。萬曆十五年(1587)至湄洲島請天妃像入宫。清代此宫又多次增建和重修。宫的第三進爲正殿,供奉天後塑像。對面爲清代古戲臺。1983年海康縣人民政府定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1990年信衆集資修葺,使古宫焕然一新。\[5\]大門刻聯:“閩海恩波流粤土,雷陽德澤接莆田。”表明雷州與莆田的親緣關係。

  (5)梅緑天後宫:該宫始建於明代,清代多次重修,光緒十三年(1887)曾御賜“澤洽重溟”匾。相傳昔年廟將竣工,神像自漳州起運,竟然只一夕至芷寮(吴川古海港),故有“五更漳水通梅水”之聯句。天後宫大門石刻聯雲:“孝友著璇宫,天生使獨;聲靈昭鏡海,後來其蘇。”爲清光緒四年(1878)重修時唐毓真書。抗日時期和解放戰争時期,天後宫曾爲革命活動據點,1958年被當地綜合廠佔用,1994年當地群衆集資重修,耗資100多萬元,於1995年仲秋竣工。如今,廟宇紅墻緑瓦,斗拱飛檐,爲吴川市文物保護單位。按梅緑爲吴川治所,境内的鑒江爲粤西最大的河流,水上交通發達,商貿繁榮。“早在唐代就有船舶往來於吴川芷寮港與廣州、福州和廣州灣(現湛江)之間”。\[6\]很多閩南人來此經商,梅緑鎮至今仍有“漳州街”。

   (6)塘天後宫:位於吴川梅緑鎮3O公裏外的塘鎮通津河畔,昔日舟楫往來,商貿頻繁。該宫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道光二十年(1840)重建。2O世紀4O年代初,抗日名將張炎在宫前作過著名抗日救國演講。1944年冬,張炎、詹式邦部隊在鈎鐮嶺殲滅進犯日軍後,在宫前戲臺召開祝捷大會。然幾經風雨,天後宫只剩幾堵斷壁殘墻。1997年冬,當地有識之士和港澳同胞、華僑等捐資,按原貌風格在原址重建,2002年冬竣工,建築面積465平方米,耗資200多萬元,前座設張炎將軍紀念館,上座供媽祖像。宫前立雙龍石柱,壁畫栩栩如生,成爲一處緬懷先烈和朝拜媽祖的觀光勝地。

  二、陽江地區的媽祖信仰淵源與現狀

  1.陽江地區的媽祖信仰淵源

  陽江古爲百越之地,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南臨南海,海岸綫長,島嶼衆多,有七大漁港。因處於熱帶到亞熱帶過渡帶,夏秋臺風頻繁,容易造成灾害,故崇拜神只習俗,千年不變。陽江又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轉運港,是粤西地區物資的集散地。唐代,陽江盛産海鹽,宋代,陽江石灣窑盛産陶瓷,那時期,陽江已和江浙沿海地區開展商貿往來。至明代,陽江發展成爲廣東省七大造船中心之一,所以,外地漁船(包括福建沿海地區)經常來往於陽江各地漁港,同時也將媽祖信仰帶到了陽江。

  在陽江沿海港灣中,過去還聚居着一個特殊群體——疍民,史稱南蠻之一種,“疍户者以舟楫爲家,捕魚爲業,或編蓬溺水而居……齊民則目爲疍家”,他們“世世以舟爲居,無土著。”(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在舊社會,疍户受盡欺凌,生活貧困,他們有的在海邊搭起木棚居住,人稱“疍家棚”。疍民久居江海之上,無法讀書識字,愚昧無知,遇有灾難,只有聽天從命,祈求神靈保佑,其中海神媽祖和洪聖大王是最主要的神只。陽江漁民有張、林、楊、阮、蔡、郭六大姓,崇拜媽祖者居多。

  閩人入籍陽江,對傳播媽祖信仰亦是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陽江籍著名史地學家司徒尚紀教授在所著《嶺南歷史人文地理》一書中寫道:“南宋紹興年間,南恩州(今陽江)邑大豪多莆(田)、福(州)族。”據《林氏開基宗祖系譜》記載,原居莆田縣烏石村的二十九世祖咸公,爲宋咸淳間(1265—1274)舉人,曾任廣東候補知縣,改任南恩州儒學,居陽江城州背街,爲陽江林氏開基始祖。陽江城人林義强曾對筆者説,媽祖林默確是其宗支姑祖。

  宋代,陽江縣城已建有“祖創宫”,這是陽江最早的一座媽祖廟。據《陽江志》(1925年版)載:“天後廟在崇善坊,曰祖創宫,傳自宋創建。干隆四十八年(1783),道光三年(1823),光緒三年(1877)、十二年(1886)重修。”古宫坐落於陽江市區塘邊張中段,占地200平方米,前座被改建成民房,中、後座至今基本保持完好。除林姓從莆田遷居陽江外,李姓、姚姓亦均來自福建莆田,而黄姓原居江西,是先居莆田,入粤後再遷居陽江。

  陽江媽祖信仰的興盛,還有一個歷史影響因素,那就是清代至民國年間,陽江地區兵荒馬亂,瘟疫流行。陽江各地舉辦娘媽出遊活動,以驅疫禳灾,這在客觀上又强化了媽祖信仰在當地的影響。游神活動每三年一次,先城外後城内,故民間有“二十一日游城外,二十二日游城内,二十三日吃猪會”之諺。至1927年後,陽江城大型游神活動始停止。陽江有大規模游神活動的媽祖廟還有東平鎮天後宫、陽西儒洞天後宫等。前者今尚存每年正月舉行放烟花、搶花砲習俗;後者尚保留一年小游、六年一大游的媽祖游神活動。

  2.陽江地區的媽祖信仰現狀

  筆者不完全統計,陽江歷史上具有一定規模的媽祖廟有30多座,至2006年,現存且對外開放的媽祖廟有13座。其中石角天後宫、儒洞天後宫和閘坡大角天後宫被莆田湄洲祖廟確認爲分靈廟,並加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陽江北津港天妃廟,是明代廣東三大海神廟之一,明末清初嶺南文學家屈大均爲之撰寫《陽江天妃廟碑》,可惜古廟毁於20世紀30年代。下面簡述陽江幾座較有代表性的天後宫現狀,從中可見媽祖信仰在該地區的傳播情况和發展趨勢。

  (1)石角天後宫:位於陽江市郊東南三裏的漠陽江畔,始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此後多次重修。古宫占地約700平方米,爲兩進一天井的清代磚木結構建築。正門對聯曰:“澤沛莆田超漠海,靈分湄島鎮鼉江。”1966年古宫改建作他用。1984年,在幾位媽祖熱心人士的努力下,開始着手重修。2O04年7月,從湄洲祖廟請回一尊木雕媽祖像,成爲湄洲祖廟分靈廟。10多年來,春秋兩誕致祭,香火旺盛。

  (2)儒洞天後宫:位於陽西縣儒洞正街,始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落成於道光八年(1828)。工程浩大,是陽江市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座天後宫。古宫爲三進磚木結構建築。正門對聯 :“聖德配天,湄洲道範;母儀稱後,海國慈航。”1957年前,建築占地面積達2760平方米,宫前空地約7000平方米,設大小戲臺四個,1958年後,空地變爲私人住宅。文革中,古宫神像被毁。1991年修葺後對外開放。從1994年起,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舉行游神祭祀媽祖活動,每隔六年舉行一次大型醮會。2006年冬舉行的首届媽祖文化旅遊節,盛况空前。

  (3)東平天後宫:位於陽東縣東平鎮福興街,是目前陽江市整體建築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天後宫。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咸豐二年(1851)重建,占地575平方米,大門對聯爲:“湄島鐘靈,恩敷南國;熙朝顯聖,澤溥東平。”該宫因長期被水産站佔用,整體建築未損。2002年8月,來自全國各地參加“第五次(陽江)海洋文化研討會”的50多位專家學者到此參觀題詞,對該宫的價值給予瞭高度評價。

  (4)平岡天後宫:原爲明萬曆年間所建的慈恩寺,當地素有“先有慈恩寺,後有平岡墟”之説。由於年久失修,古寺在建國前已傾圯。因寺内原設有天後宫、三聖堂等殿宇,2005年11月,當地信衆在原寺址上改建爲天後宫,2006年9月竣工,建築面積270多平方米。大門對聯爲:“覃恩浩盪深如海,後德巍峨獨配天。”宫前有“日月”、“干坤”兩口古井,落成後,香客絡繹不絶,這是陽江市内佛寺改建天後宫的一個典型案例。能在一個古鎮邊興建起一座天後宫,原因一是附近没有天後宫,而當地是半漁半農經濟地區,信仰媽祖的人不少;二是交通便利,天後宫就在江閘公路主幹綫旁邊,經過環境的美化,使之成爲了當地的一個媽祖文化旅遊區;三是天後宫負責人人緣好,得到了當地媽祖信衆的信任。

  以上是筆者對粤西媽祖文化歷史和現狀的初步考察,由於受時間和條件所限,更深入的研究有待今後進一步的調查挖掘。筆者相信,隨着人們對媽祖信仰及其文化價值的認識不斷提高,媽祖文化的價值已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識,媽祖精神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媽祖文化還能促進當地的文化産業、旅遊事業和經濟的發展,因此,媽祖文化在新時代得到了一個大力弘揚的新機遇,呈現出繼續復興、發展的新趨勢。

  鄧格偉(陽江市書畫學會聯誼部部長。)

  參考文獻

  \[1\]蔡葉青:《雷州話源流考》,政協湛江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湛江文史資料》第4輯,1985年11版。

  \[2\]司徒尚紀:《嶺南歷史人文地理——廣府、客家、福佬民係比較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賴炳壽、劉桂和:《廉江民居瑣談》第55頁。政協湛江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湛江文史資料》第4輯,1985年版。

  \[4\]湛方文:《硇洲島津前天後宫》政協湛江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湛江文史資料》第11輯,1992年版。

  \[5\]雷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海康縣誌》,中華書局2004年版。

  \[6\]韋燕徽:《吴川交通發展史初探》,政協吴川縣文史組編《吴川文史》第3輯,1985年版。

       (本文原載《莆田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