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雷州雷神的地理淵源及遷徙過程

  雷神在中國古代是重要的神靈。古語雲:“天有雷公,地有舅公。”雷與風、雨、雲等是舉國必祭的神靈。《清朝通典》卷42:“以雲、雨、風、雷爲南郊從位,又專立天神壇,以祀雲、雨、風、雷之神,至北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之神……惟風神、雲神、雷神,均特建廟宇於京師。”京城如此,地方則更甚:“郡縣立雷雨壇於稷壇西,風雲壇於社壇東。”\[1\]明代以前祭祀日期並不統一。宋王溥《唐會要》卷23:“(四月)立夏后申日,祀雨師、雷師於國城西南。”到明代有了統一的規定,《明會典》:“秋分後三日,合祭雲、雨、風、雷壇。”

  雷州除了全國性的雷神外,它還有地方性的雷神:雷祖神。古代雷州城内天寧寺西文富坊蘇東坡書樓原址上便是全國性的“風雲雷雨山川壇”,此外,城外英山上有雷州特有雷神廟。

  一個地區有自己特殊的雷神,這是中國大地上絶無僅有的文化現象。筆者擬從雷神故里的變遷角度,探討雷州雷神的演變歷程。

  一、近古:雷州雷神崇拜範圍廣泛

  今天,雷州半島雷神崇拜的地理標誌是雷州城西英榜山的雷祖廟。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104:“(雷州)府北五裏有英靈岡,府治主山也。狀如屏幾,一名烏卵山。相傳陳太建間雷出於此,因更今名。又:府西南八裏有英榜山,上有雷神廟。”在清代,雷州雷祖廟規模最大的是英榜山和英靈岡兩座。此外海康縣還有三座雷神廟,清嘉慶《海康縣誌》卷2載雷祖廟:

  一在郡東十五裏龍頭村東邊。《舊志》載:英山雷祖廟,有飛鐘於東洋龍頭村……匾曰:“鎮海雷祠”。一在郡西十五裏調爽。一在郡西南九十裏足榮村。

  海康縣至少有5座雷祖廟。雷州府轄的遂溪縣也有3座,道光《遂溪縣誌》卷4,雷祖廟:

  一在第八都海濱。一在二十二都土札村。嘉慶六年海匪入港,鄉人堵御,未能取勝,禱於神,忽起大風,船擱岸,擒獲甚衆。一在縣南一百三十裏零甲村。

  據道光《遂溪縣誌》,第八都在遂溪縣西180裏;零甲村在縣南120裏,屬遂溪縣通明社管轄,爲官、何、吴、陳四姓世代所居。這些雷神廟分佈在遂溪各方,清代依然香火旺盛。

  雷州府轄的徐聞縣也有兩座雷祖廟。宣統《徐聞縣誌》卷2,雷祖廟:

  一在錦囊城西十二裏秒案村。一在烏港村東南白沙埠東北。

  僅從清代縣誌看,雷州府有雷祖廟在10座以上。這並不是全部,而是歷史大浪淘沙之後的存留。

  此外,湛江地區還有不少與雷公有關的地名:如雷州府海康縣有雷公山,康熙《海康縣誌》卷上:“西北四十五裏曰雷公山。山勢稍平,林木森鬱,高十仞,盤旋五十裏。相傳昔有雷公震此山,故名。”徐聞縣有雷公嶺,宣統《徐聞縣誌》卷2:“雷公嶺村,縣東九十裏,林、王、陳、符、蘇世居。”吴川縣有雷公石,光緒《吴川縣誌》卷1:“雷公石,城西五十裏,麥姓(世居)。”相鄰的高州府有雷公嶺,萬曆《高州府志》卷1:“信宜縣四十裏曰雷公嶺。”遂溪縣南50裏有斜離嶺,又名雷公岩。這些地名,均與雷州半島的雷神崇拜有一定聯繫。

  雷神崇拜並不只在雷州,在古代的合浦地區(今廣西欽州地區)也崇拜雷州的雷神。宋周去非《嶺外代答》:

  廣右敬事雷神,謂之天神,其祭曰祭天。蓋雷州有雷廟,威靈甚盛,一路之民敬畏之,欽人尤畏。圃中一木枯死,野外片地草木萎死,悉曰天神降也,許祭天以禳之。

  欽州在唐代與雷州同屬合浦地區,因此它與雷州一樣,也崇拜雷州的雷神,也建有雷神廟。這些歷史遺迹説明,雷神是雷州半島最大的神靈崇拜,在信仰上它有廣泛的群衆基礎,在地理上涵蓋了雷州半島和相鄰的北部灣地區。這是近古時期雷州的雷神崇拜遺迹。在中古和上古,這種崇拜如何呢?

  二、中古:雷神故里在遂溪

  在明代,黄榜山上的雷神廟已十分有名。萬曆《雷州府志·地理志》:“西八裏曰英榜山。高二丈許,盤圍五裏,上有雷祠。左右皆民居,號英山。樑開平四年,都知兵馬陳襄駐師白院,出榜示民,故名英榜山。”\[2\]但這不是雷神故里。

  道光《遂溪縣誌·壇廟志》:“烏卵山村,即古英靈村,縣南一百四十裏,雷祖故里,後裔居此。”\[3\]這就是説,雷神故里在遂溪縣的烏卵山。英靈村距遂溪縣的距離,此處説140裏,《雷州府志》説有180裏。《大清一統志》:“遂溪縣,在(雷州)府北一百八十五裏,其地廣九十裏,袤一百九十裏……南至海康縣界一百六十裏。”\[4\]兩種不同的説法,當因不同的視角而産生。烏卵山即陳氏發現黑色雷神卵的山岡( 明代莊元禎《雷祖志》載:“州西南七裏,有村曰白院,其居民陳氏,諱鉷者……業捕獵,養有九耳异犬,耳有靈機。每出獵,皆卜諸犬之耳……至陳太建二年辛卯九月初一出獵,而犬之九耳俱動,陳氏喜曰:‘今必大獲矣!’鳩其鄰十餘人,共隨犬往。至州北五裏許地名‘烏侖山’,有叢棘密繞,犬自晨吠至日昃,無一獸出。獵人奇之,伐木而視。犬挖地開,獲一大卵。圍有尺餘,殻色青碧,衆俱不知爲何物。陳氏抱而歸家。次晨,烏雲忽作,風雨雷電交至。陳氏大恐,置卵於庭,盛以小棹,遂爲霹靂所開,内出男子,兩手有文,左曰‘雷’右曰‘州’。陳氏將男子與卵殻禀明州官,官收卵殻寄庫,男子交還陳氏養育,名曰文玉。”,因傳雷神誕生於此,故又稱雷英靈或英靈山。烏卵山,在行政區劃上屬遂溪縣馮村社,在地理上屬英靈岡之小山。因此山出了雷祖神的烏卵,故名烏卵山。烏卵,即雷卵。它是雷神誕生之靈地,故名英靈村。英靈村今名英山村,又稱馮村。今天,英山村屬雷州市附城鎮,在雷州城北面,距城4公里。但是,鄉民在奉祀雷神時仍用“遂溪縣第三都英靈村”的古語。

  烏卵山的神奇遠不止於雷神,它在早先還供奉土地神和牛神。《遂溪縣誌》卷12説:“石牛,在第三都,馮村之前。陳時,有客驅牛至此,夜歇厥廟,明,牛皆化爲石,因建廟,即烏卵出雷種祖地。”在此,“夜歇厥廟”之廟,是什麽廟呢?明弘治十五年《重建石牛廟記》:“石牛廟,雷郡北去十裏許,英靈村林麓中有土地堂。陳時,有客陳氏驅牛而過,後其牛悉化爲石,顯狀儼然。陳氏因家於此,即雷種之祖也……雷神之生,靈异顯應,乃稱雷祖,立廟列雷像其間,即今廟也。”可見,“夜歇厥廟”之廟即早先的土地廟。這就是説,此地最先有座土地廟,因南北朝陳朝時客人趕牛,路過土地廟,即宿於廟中,天明時發現牛全變爲石,因此有了石牛廟。牛神的誕生,還見於萬曆《雷州府志》卷4:“遂溪縣英靈村,縣南一百八十裏,三都,陳時有客驅牛過此,悉化爲石,因立石牛廟。”\[5\]可見,土地廟早於牛神廟,牛神廟又早於雷神廟。换言之,牛神廟前身是土地神廟,最後又有了雷神廟。從土地廟到牛神廟,從牛神廟到雷神廟,勾畫出它的歷史過程和發展軌迹。土地神、牛神、雷神,雖有先後,但三者兼容,三神合祭一廟。多神合廟,是古代鄉村社會財力和物力有限條件下,神靈崇拜的基本特徵。由此可見,烏卵山的確極爲神奇,它不僅是土地神顯靈之地,又是牛神和雷神的出生地。它名爲英靈山,的確名副其實。但後來土地神名聲漸被雷神和牛神湮没,人們只知道後二神了。

  此外,榜山村也有雷神故里之説。道光《遂溪縣誌·壇廟志》:“雷祖廟,在縣南一百三十裏,榜山村前,即古石牛廟。昔有盗牛過廟,化爲石,屹立巍然,故名。廟創自唐朝。”這個記載的主要内容,與英靈村牛神的傳説大同小异。但是,它却不是异文,而是雷神和牛神起源於另一村的重要文獻。道光《遂溪縣誌》卷7:“榜山村,縣西一百四十裏,謝、王二姓世居。”同卷又:“烏卵山村,即古英靈村,縣南一百四十裏,雷祖故里,(陳姓)後裔居此。”榜山村爲謝、王二姓世代所居,英靈村則爲陳姓所居。今榜山村與英靈村一樣,屬雷州市附城鎮。榜山村在英靈村北12公里,距離雷州城約5公里許。可見,榜山村的雷神廟和石牛廟並不是英靈村的石牛廟和雷神廟,榜山村的雷神和牛神傳説,是雷神和牛神祖地的又一新説。榜山村是座古老的村落,村裏有漢代陶瓷及金銀器物出土,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當地父老説,當年石牛廟和雷神廟香火旺盛,廟有石牛、石龜等石雕12尊,其石牛像保存至今。可見,榜山村與英靈村一樣,同是雷神和牛神的發祥地。

  爲何英山村與榜山村都有牛神和雷神廟,都被説成是牛神和雷神的發源地呢?這原因是,英山村與榜山村一樣,也在英靈岡下。兩村相距不遠,行政上均屬遂溪縣之馮村社。兩村都説自己是牛神和雷神的祖源,是一種本村立場的表達。

  雷神故里還有海康擎雷山之説。宋祝穆《方輿勝覽》卷42:廣西路雷州府之雷公廟,引南宋丁謂撰《記》説:“《舊記》雲:州南七裏有擎雷水,今南渡是也。始者,裏民陳氏家無子,因射獵中獲一大卵,圍及尺餘,携歸家,不知其何名。忽一日,霆霹而開,遽生一子,鞠育撫養,遂成其家。鄉俗异之,曰雷種。陳天建二年也。今廟曰震顯。”\[6\]宋仁宗干興四年(1026),丁謂貶徙雷州。丁謂所撰之《記》,當作於干興四年以後。他文中所引《舊記》,是唐代的《雷州雷神廟記》。“陳天建二年”,當是“陳太建二年”之筆誤。可見,在雷州城南七裏的擎雷山下,也是雷神的起源地。但雷神起源於擎雷山之説,在明代已相當模糊。萬曆《雷州府志》:“(府城)南十裏曰擎雷山。形如列屏,茂植葱翠,環拱郡治,即案山也。俗傳陳氏爲雷震,與雷敵,不死,故名。”這個記載與唐代《古記》不同,但“陳氏爲雷震,與雷敵不死”的話,仍隱含着雷神起源於擎雷山的痕迹。

  可見,雷神的祖地有遂溪英靈村、榜山村和海康擎雷山等三説。在這三説中,故事的主幹是相同的:第一,雷祖均起源於大卵;第二,雷祖均姓陳;第三,故事發生的時間,均是南北朝的陳朝時。可見,三説是同一個故事。唯一不同的是故事發生的地點不同,這當是由於英靈岡地域較寬所致。萬曆《雷州府志》:“城北五裏曰英靈岡,即府治主山,高二丈,出自螺岡嶺,逶迤曲折百餘裏,至此奔起。一岡如屏如幾,立於郡後。其地在陳太建二年出雷英靈,故名,即烏卵山也。”英靈岡是一條綿延的山岡,其山脈所至,均可有雷英靈的傳説。擎雷山,是“府治案山”;英靈岡,是“府治主山”,二者聯繫比較明顯。海康的擎雷山和遂溪的英靈村和榜山村一帶,可能是牛神和雷神的發源地。

  當然,由於歷史變遷,擎雷山與英靈村、榜山村在雷神文化中的地位也不同。在上述牛神起源的傳説中,英靈村的牛爲客人所“驅”,而榜山村的牛却是客人所“盗”。在這一“驅”一“盗”之中,兩村人對客人的感情相差萬裏。這是因爲,英靈村居民是陳氏後裔,他們的祖先正是“驅”牛者;而榜山村居民是王、謝後人,與“盗”牛者没有血緣關係,自然就成了“盗”牛。同理,由於英靈岡雷神廟一直有後裔血緣情感的注入,他們與雷神的情感是正向關係;而擎雷山由於没有血緣感情參與,所以它在唐宋時是雷神的起源地,但到明清時就變爲“與雷敵”的對立關係了。在民間口傳文化中,由於没有活的血緣參與和延續動力,歷史在數百年間竟然可以使一個神話傳説發生根本的質變。

  三、上古:雷神崇拜的文化背景深厚

  雷州之名,始於中古的唐代。上古時期,雷州在秦代屬象郡,在漢代屬交州合浦郡徐聞縣。班固《漢書·地理志下》:“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開,莽曰桓合,屬交州。户萬五千三百九十八,口七萬八千九百八十。”漢代合浦郡首府在徐聞縣,所轄五縣除了徐聞,高凉,合浦縣外,還有臨允、朱盧。徐聞縣相當於今廣東湛江的徐聞、海康、遂溪等地;合浦縣相當於今廣西的合浦、北海、浦北、靈山、横縣、欽州、防城、博白、陸川、北流、容縣和廣東廉江等地;高凉縣相當於今廣東的茂名、陽江、陽春、電白、化州、吴川等地;臨允縣相當於今廣東的新興、開平等地;朱盧相當於今海南省瓊山等地。古代合浦郡地域寬廣,包括今廣東、廣西、海南和越南接壤的廣大土地。

  合浦郡地處荒蠻,原始文化驚世駭俗。合浦郡,先秦叫“噉人國”。《墨子·節葬下》説:“昔者越之東,有輆沭之國者,其長子生,則解而食之,謂之宜弟;其大父死,負其大母而棄之,曰:鬼妻不可與居處。”輆,《廣韵》:苦亥切;上聲,海韵,溪母,讀如凱。輆沭,與烏滸、合浦,音近,當是同一地名不同時代的擬音。先秦輆沭國,漢代叫做合浦蠻,或者烏滸蠻。《後漢書·南蠻傳》“光和元年,交阯、合浦、烏滸蠻反叛。”《後漢書·烏滸傳》:“其西有噉人國,生首子輒解而食之,謂之宜弟。味旨,則以遺其君,君喜而賞其父。娶妻美,則讓其兄。今烏滸人是也。”對於烏滸的地理範圍,唐李賢注引三國萬震《南州异物志》:“烏滸……在廣州之南,交州之北。”這段引文,在萬震《南州异物志》的原文是:“交、廣之界,民曰烏滸,東界在廣州之南、交州之北。”\[7\]廣州之南與交州之北一帶,就是合浦郡的疆域。

  上古時期,雷州所屬的合浦郡徐聞縣的雷神崇拜史書没有多少記載,但也有些許痕迹。“烏滸”之名,當源於徐聞的烏雷卵。漢代的合浦郡徐聞縣有烏雷卵山,合浦縣有烏雷山。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38載,陸州有烏雷縣。宋周去非《嶺外代答》:“欽、廉海中有沙磧,長數百裏,在欽境烏雷廟前。”\[8\]烏雷山在欽州西南170裏,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2:“烏雷,今欽州西南百七十裏。”合浦縣的烏雷山、烏雷嶺、烏雷港、烏雷縣、烏雷州等,與徐聞縣的烏雷卵遥相呼應。從烏滸蠻和合浦郡烏雷卵等記載中,可以窺見上古時期雷神崇拜的踪迹。

  四、雷祖廟從遂溪到雷州的遷徙過程

  由於政權的干預,英靈村和榜山村的雷神廟發生了遷移。這首先表現在行政區劃的變化上,把雷神廟從遂溪縣轉移到雷州府。這是因爲,第一,英靈村和榜山村離遂溪縣遠,而離雷州府近。雷州府在祭祀和管理上,比遂溪縣方便和直接。第二,遂溪縣是雷州府轄的下級單位,當雷州府需要雷神廟時,遂溪縣即使不情願也不得不忍痛割愛。其次,表現在雷神廟的地理遷移上,即把雷神廟從雷州城北的英靈村遷到雷州城南的英榜山。明萬曆《雷州府志》卷3:“(雷州府)西八裏曰英榜山,高二丈許,盤圍五裏,上有雷祠。”英榜山在今雷州城西南,今距25公里。此山爲何叫“英榜山”,《雷州府志·地理志》説:“英榜山……左右皆民居,號英山。樑開平四年,都知兵馬陳襄駐師白院,出榜示民,故名英榜山。”這裏,把“英榜山”的“榜”解釋爲出榜安民,不足信。這是因爲,第一,英榜山與白院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駐師白院並不等於駐師英榜山。如果駐師白院並出榜安民成了地名的話,那只能是“白榜院”。第二,“出榜安民”成爲地名,與地名學原理不符。地名是長期約定俗成的結果,命名原理大多以實體性大地景觀爲主,如漢合浦郡岩州的命名,《新唐書·地理志七上》:“岩州……調露二年,析横、貴二州置,以岩岡之北,因爲名。”雖地名也可以事爲名,但短暫的“出榜安民”與歷史地名“英山”雜合而成,實屬牽强。英榜山又稱“英山”,顯然是對雷神祖地“英靈岡”、“英山村”的沿襲。英榜山的由來,當是由雷神故里英山與榜山的合併。雷神廟由遂溪縣英山和榜山遷移至雷州府城西南以後,保留了原來的文化習俗:第一,雷神和牛神依然共廟祭祀。第二,神廟遷移以後,地名“英山”也一同沿襲。因此,英榜山得名,當是從雷神祖地英山和榜山而來。後人不加詳察,有瞭望文生義的臆斷。

  英靈村與榜山村的雷神廟是怎樣從遂溪縣遷到了雷州府的呢?神廟供奉神奇的神靈,神廟遷徙自然也需要奇妙的神迹。明萬曆《雷州府志》卷11載:

  英山雷廟,在郡城西南八裏英榜山……舊在州城東北五裏英靈村,後梁干化間,風飄廟宇,二樑於英榜山石神廟堂西,故徙廟就焉。東仍塑石神像,西塑李太尉像,而爲三。

  在中國古代,神靈是頭等大事。《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9\]雖“國之大事”分爲祭祀和戰争兩大類,但結果却集中在祭祀上。《説文》:“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10\]祭,即“以手持肉”,向神靈祭獻。《左傳》的“膰”,就是祭神的熟肉,脤是祭神的生肉。故《榖樑傳·定公十四年》:“脤者,何也?俎實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軍隊祭祀戰神蚩尤時需用生肉,稱爲“脤”。故祭祀又稱“脤膰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漢鄭玄注:“脤膰,社稷宗廟之肉,以賜同姓之國,同福禄也。”因此,國家大事中的兩件,其實都與祭祀神靈有關。故《左傳·文公二年》雲:“祀,國之大事也。”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神廟遷徙是大事中的大事。因此,在傳説中,雷神廟的遷移被説成超自然的靈异事件:它表面上是颶風把英靈村雷神廟的大樑吹到了英榜山石神廟西,而深層原因是因神靈自己的意願。人們只是順應神意,才把雷神廟從英靈村和榜山村遷到了英榜山。遷廟的時間,在後梁太祖朱温干化年間(911—912)。對雷神廟的遷移,宋仁宗大中祥符二年年(1009)任雷州軍事的吴千仞《雷廟記》記載更詳細:

  至干化二年八月十六日夜,颶風大作,廟堂忽失二大樑,訪尋莫知所在。有地名英榜山,原立石神,去州五裏許,有軍士入山採木,忽見二大樑,在石神之西。因申州,尚書率官吏詣其所,驗之,乃廟堂所失之樑也。蓋知神托風雨遷移,若有擇地而居。知州謂其靈异,構材連石神造廟宇。自是神靈益顯,官吏所禱,應如影響。犯神必死,求者必應。\[11\]

  《雷廟記》記載更詳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時間更具體,從籠統的“後梁干化間”到更確定的後梁干化二年(912)八月十六日夜;二是颶風吹走英靈村雷神廟大樑的情節更生動。但兩者的主幹却是相同的:一是英靈村雷神廟的遷移,是大風吹垮了廟宇,大樑飛到英榜山,這便是“神托風雨遷移”。第二,英榜山與英山村和榜山村一樣,也原有石神廟。按此説,英榜山神廟雖是牛神與雷神同一廟宇,但牛神却不是從英靈村或者榜山村遷來的,而是英榜山“原立石神”。因此,人們把英靈村雷神遷到英榜山後,在此地原有石神廟基礎上擴建廟宇,出現了雷神與牛神同廟的格局。這便是英靈村雷神廟從遂溪縣遷到雷州府的具體過程。

  在神廟遷徙傳説中,有可質疑的地方。第一,遷移神廟本應是十分謹慎的大事,神廟應完整地遷徙,豈可割裂同廟的神只,只遷其中之一?第二,英靈村和榜山村牛神廟均有起源的傳説,英榜山却没有。説英榜山原有牛神,值得懷疑。第三,英靈村和榜山村原來雷神和牛神本來同廟,遷移至英榜山也必然雷神和牛神同廟。既然英榜山雷神是遷來的,爲何牛神却不是呢?因此,從宗教邏輯和崇拜心理上説,英榜山的雷神和牛神都應是從英靈村和榜山村一同遷來的。

  在英榜山雷神廟遷徙的傳説中,英榜山至英靈村的距離有不少歧异。多數記載是,英榜山去州5裏許;《雷州府志》説英榜山在郡城西南8裏,二者相差不少。英靈村距州城的距離,《雷州府志》説有5裏,《重建石牛廟記》説英靈村在雷郡北去10裏許,吴千仞《雷廟記》説2裏,三者之間相差數倍。綜合二者,英榜山至英靈村的距離,最短説7裏,最長説18裏。這種差异的産生,也許與颶風吹走雷神廟大樑的傳説是否可信有關。從英靈村到英榜山,距離近20裏,颶風能把大樑吹走這麽遠?基於常理,因此二者的距離有了縮短的趨向,以增强傳説的可信度。其實,傳説不能用歷史真實的眼光去檢驗。

  五、雷神廟遷徙的真實原因

  神話雖只是神話,但神話的産生也並非無緣無故。在英榜山雷神廟遷徙的神話傳説背後,隱藏着雷州史上重大的歷史事件。

  上古時期,由於合浦烏滸蠻夷與官方衝突劇烈,合浦雷州一帶戰争頻繁。僅在東漢時期,大型戰争就有五六次之多。《後漢書·安帝紀》:元初三年(116)春正月:“蒼梧、鬱林、合浦蠻夷反叛。二月,遣侍御史任逴督州郡兵討之……三月辛亥,日有食之。丙辰,赦蒼梧、鬱林、合浦、南海吏人爲賊所迫者。”這場戰争持續到本年冬十一月,才以蒼梧、鬱林、合浦的“蠻夷降”而結束。《後漢書·靈帝紀》:“光和元年(178)春正月,合浦、交阯烏滸蠻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没郡縣。”這場戰争延續到光和四年(181)才結束。《後漢書·馬援列傳》:“交阯女子征側及女弟征貳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蠻夷皆應之,寇略嶺外六十餘城,側自立爲王。”\[12\]東晋末年,盧循攻下合浦。《宋書·杜慧度傳》:義熙七年(411)春:“盧循襲破合浦,徑向交州。”\[13\]梁陳之間,戰争也影響到了合浦。《陳書·杜僧明傳》:“交州土豪李賁反,逐刺史蕭諮,諮奔廣州。臺遣子雄與高州刺史孫冏討賁。時春草已生,瘴癘方起……至合浦,死者十六七。”\[14\]合浦交阯烏滸蠻起義,規模大時有數萬人,攻下郡縣60餘城,甚至合浦太守來逵也被俘虜。《後漢書》卷8載:“交阯屯兵,執刺史及合浦太守來逵,自稱柱天將軍”。

  戰争迫使雷州府衙遷移。雷州古名合浦、合州、南合州。合浦是西漢武帝元鼎六年所立,屬交州,領徐聞、高凉、合浦等5縣。西漢時,合浦郡治在徐聞縣;樑時,改名合州,郡治在雷州特侣塘:“至樑大通間,改爲南合州(治)在特侣塘邊。唐天寶二年,遷麻歷村。貞元初,復遷特侣塘舊址。後梁開平四年,遷於平樂白院村,五代南漢,仍遷回特侣塘舊址,後又遷今衛治。元至元間,遷今郡治。”\[15\]雷州府治多在特侣塘,也曾遷到麻歷村、白院村及其他地方。

  雷神廟的遷徙在後梁時期。開平、干化(907—912年)均是後梁太祖朱温的年號。在這個時期,雷州半島上發生了以孟喜爲領袖的黎族人民反抗官府的大起義。嘉慶《雷州府志》卷8:“雷祖廟……中爲雷祖像,像附兩翼,蓋神飛天時然也……殿後爲先代祠殿,前崇階庭,下砌以石欄。欄上五石人跪焉,即《雷祖志》所載後梁開平四年神收黎賊孟喜等所化也。”雖然孟喜所領導的黎族大起義失敗,孟喜等5位首領被鎮壓,但是大起義震撼了雷州。雷州城面臨滅頂之灾時,府治被迫遷到了平樂白院村,海康縣治被迫倉皇搬遷到擎雷江邊。《太平寰宇記》載:

  海康縣……朱樑開平三年,曾移州於擎雷江源,至劉氏僞命日,却歸海康。\[16\]

  朱樑開平三年(909),即後梁太祖朱温三年。這一年,海康縣衙被迫遷到擎雷水發源處,南漢時才遷回原址。不僅僅雷州和海康衙被迫遷徙,而且雷神廟也因之遷徙。在平定孟喜領導的黎族大起義過程中,據説雷神還顯靈,幫助政府軍平叛,有了“神收黎賊孟喜”的神异事件。可見,不僅雷神被遷移到政府新衙,雷神還在戰争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由此可見,後梁朱温開平至干化時期,既是雷州歷史上天翻地覆的時期,也是雷神廟大遷移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當孟喜領導的黎族大起義進軍雷州時,雷州府衙由特侣塘遷到了平樂白院村,海康縣衙遷移到擎雷江邊。在政治中心遷移的同時,雷州神權的象徵——雷神廟也隨同遷徙。這便是隱藏在雷神遷徙神話背後的真實原因,也是白院村雷神廟和英榜山雷神廟起源的歷史原因。

  張應斌(湛江師範學院人文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1\] 嵇璜:《清朝通典》卷42,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 《萬曆雷州府志》卷3,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年版。

  \[3\] 《道光遂溪縣誌》卷4,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

  \[4\] 穆彰阿、潘錫恩:《大清一統志》卷3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 《萬曆雷州府志》卷4,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年版。

  \[6\] 祝穆:《方輿勝覽》卷42,中華書局2003年版。

  \[7\] 李昉:《太平御覽》卷786,中華書局1994年版。

  \[8\] 周去非:《嶺外代答》卷1,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9\] 《十三經注疏》,清阮元校刻,中華書局1980年版。

  \[10\] 許慎:《説文解字》上,中華書局1963年版。

  \[11\]《萬曆雷州府志》卷11,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年版。

  \[12\] 範曄:《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

  \[13\] 沈約:《宋書》,中華書局1974年版。

  \[14\] 姚思廉:《陳書》,中華書局1972年版。

  \[15\] 阮元:《廣東通誌》卷5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6\] 樂史:《太平寰宇記》卷169,中華書局2007年版。

  (本文原載《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