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發掘潜力 深度開發 做大做强龍川趙佗遺址

  龍川歷史悠久,人文底藴深厚,是廣東最早建立的縣級行政區之一。龍川是除廣州之外保存趙佗遺址及傳説最多的地方,趙佗遺址既是龍川歷史發展的見证,又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龍川弘揚先進文化、建設和諧龍川的基礎。在發展文化旅遊的今天,這是一個極爲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

  一、龍川趙佗遺址的歷史演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現廣東大部分地區屬秦時南海郡,首任南海郡尉是南下的秦軍將領任囂。南海郡下轄番禺、龍川、博羅、揭陽(一説建於西漢)等四縣。《史記》記載秦朝統一嶺南後任命南平百越的青年將領趙佗爲首任龍川縣令並選定佗城爲龍川治所。佗城是廣東省最早的縣城之一,後人爲紀念趙佗,把其修築的龍川縣城,稱之爲佗城。佗城處於古邑龍川的中心地帶,三面環山,地理位置優越,現已被列爲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自秦至民國,除南朝陳時縣治一度北遷外,歷代龍川縣治所都設於佗城,由於這裏長期爲縣、州治所,因此,也是文物薈萃之所。雖經千百年的歷史滄桑,但佗城至今仍保存近百處文物古迹。如越王井、越王廟、孔廟、正相塔、正相寺、馬箭崗、點將臺、古磚窑址、城隍廟、古城墻以及許多古老的祠堂。龍川仍留下與趙佗有關的遺迹,主要有佗城、趙佗故宅遺址、越王井和南越王廟等。佗城是一座小城,平面呈方形,由夯土築成。趙佗故宅遺址在佗城中山街,宋代時曾改爲光孝寺,明代在此建觀音堂,民國期間曾爲龍川縣第一中學,故宅遺址還保留有趙佗任龍川令時建的水井。後來趙佗爲南越王,故稱“越王井”。此井歷史上曾多次維修,並留有唐代韋昌明撰寫的碑記。

  作爲南越王趙佗的興王府,龍川是除廣州之外保存趙佗遺迹及傳説最多的地方,趙佗遺迹既是龍川歷史發展的見证,又是嶺南文化的組成部分。在建設文化强省和發展文化旅遊的今天,這是一個極爲珍貴的文化旅遊資源。因此,對於河源和龍川來説,如何保護龢利用趙佗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産,爲今天的文化旅遊服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二、龍川趙佗遺址的現狀

  從我們考察的情况來看,龍川趙佗遺址目前的狀况並不盡如人意。由於歷經滄桑,佗城的文物古迹現在的面積都比以前小了許多,展覽場地狹窄,内部功能不全,外部没有廣場停車。一些文物古迹旁邊的歷史風貌被破壞,文化景點建築標誌不明顯,文物古迹被掩蓋在現代建築之中,嚴重影響文物的景觀。同時,開發趙佗遺址,龍川已經喊了多年,專家也多次論证過,但大多數仍停留在學者專家的著作中,付諸實施的動作較慢。趙佗遺址的文化旅遊價值還没有被充分發掘出來,現在只是一些低層次的利用。我們要充分發揮趙佗遺址文化旅遊的優勢。優勢不發揮,不是真正的優勢,有時甚至會變成包袱。龍川不能沐浴在趙佗的恩澤裏而沾沾自喜,不能自拔。現在,人們慕名前來龍川,想看看趙佗遺址,結果看了却較失望。趙佗故宅遺址已失去原來的風貌,越王井原先還立有古碑刻等,有點古韵,現在却失去原有的古風,令人感到遺憾;而南越王廟面積較小,裏面空空如也,缺乏文物;古佗城更難尋踪影。“小、散、弱、不耐看”是龍川文化旅遊景點普遍存在的特徵。

  三、關於做大做强趙佗遺址的建議

  最近,廣東省委提出要推進文化强省的建設,發展全省的文化産業,廣東的文化建設正面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河源也將文化和旅遊業作爲新世紀的重點支柱産業。所以,對於龍川文化來説,正面臨着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爲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第一、要認真做好龍川趙佗遺址保護和深度開發的全面規劃工作。趙佗是古代開發龍川和嶺南第一人,我們要積極響應省委的號召,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深度開發,做大做强趙佗遺址,把塵封兩千多年的趙佗遺址點化成鮮活的文化旅遊景點。要保護和開發利用趙佗遺址,打好趙佗這張牌,首先要對佗城的古遺址進行一次全面的普查,瞭解趙佗留下的遺迹,選好重點,制訂龍川趙佗遺址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科學規劃,按照“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究實效”的工作原則,要有長遠的規劃和發展目標,在保護好趙佗遺址古貌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龢利用,並按計劃分步驟抓好實施。

  第二、發掘潜力,加大開發利用趙佗故宅遺址的力度。有條件的話,要對趙佗故宅進行復原。“越王井”是重要的文物古迹,古碑刻要放回原處,恢復原有的古井韵味。“越王井”和龍川考棚、趙佗故宅一起開發規劃,成爲龍川的一個趙佗重要的文化遺址。要將保護龢利用有效的結合起來,同步發展,保護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開發利用,文物的保護龢利用是互相倚重的,要改變過去投入多,回報少的局面,形成文化和旅遊雙贏,使龍川文化旅遊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

  第三、重修南越王廟和增加廟内的文化氣息,延續龍川文化的血脈。目前到龍川參觀,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趙佗遺址“小和不耐看”,可觀性較差,配套設施跟不上。建議對南越王廟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重修,擴大古廟的範圍。同時,在南越王廟籌建一個《趙佗與龍川》的展覽或在其旁邊建一個博物館,徵集有關趙佗及其遺址的文物和資料。建議廟中還可以搞一些有關趙佗開發南越的歷史雕塑,增加古廟的文化氣息和情趣。

  第四、籌建趙佗公園和修復嶅山龍潭寺。傳説趙佗認爲此山乃龍川的風水寶地,常携部屬到此山上遊玩,後人在此建龍潭寺。寺内有不少古建築,造型壯觀,建築宏偉。在文革期間,龍潭寺遭到破壞,千年古刹幾成平地。現文革已過去30多年了,許多地方在文革期間被破壞的古建築都已重建,而嶅山見到的仍然只是一處破敗的遺址,令人深感遺憾。建議在嶅山上籌建趙佗公園,塑趙佗的雕像和有關歷史風情故事的雕像,同時有條件也要修復古寺,讓千年古寺重振雄風。把籌建趙佗公園的建設可列入龍川文化旅遊項目,向社會籌集重修資金,進一步振興龍川的文化旅遊業。

  第五、堅持政府主導,鼓勵多元化的投入機制。龍川是山區縣,資金比較缺乏,趙佗遺址由於長期投入不足,制約了遺址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别是目前趙佗遺址基本上僅依靠縣政府財政投入,社會資金投入的渠道不暢,如何籌集資金已經成爲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希望河源市酌情撥出專款。同時,要進一步加强文化部門與財政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趙佗遺址保護和開發資金的籌集、使用、管理和監督要形成一個健全的制度。

  第六、要正確處理趙佗遺址與旅遊的關係。龍川作爲我省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上地下的文物都很豐富,這是極爲珍貴的旅遊資源,也是一些新建的城市無法比擬的。但是我們認爲,目前龍川的文物古迹價值並没有被充分發掘出來,現在只是一些低層次的利用。而趙佗留給的文物史迹又因年代久遠保護經費缺乏而面目全非,多年未改觀的南越王廟也很難吸引遊客。在節奏加快、知識更新、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個文化史迹景點,不管其特色如何,但長期給人一種老臉孔,其旅遊的價值就將會大打折扣。因此,隨着河源文化旅遊業迅速發展,龍川文化旅遊部門也要更新觀念,加强管理,不斷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才能吸引更多的遊客。只有潜龍出川,才能飛龍在天。

  第七、要大力向社會各階層宣傳龍川和趙佗遺址,發掘潜力,進一步擴大龍川在嶺南和全國的影響力。在宣傳龍川和趙佗遺址時要綜合運用廣告促銷,要加强和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媒體的聯繫,爲建設文化龍川出謀劃策,發展客家古邑的第三産業,促進山區社會經濟發展,從各方面提高龍川的知名度。同時組織人員編寫佗城的文化旅遊説明和叢書。讓遊人可以瞭解佗城的歷史和趙佗的故事。

  第八、要加强龍川文化旅遊的研究和人才的培養,這也是龍川面臨的一個緊迫的問題,應該充分利用河源舉辦第23届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之機,加大開發文化旅遊的力度,培養一批文化旅遊方面的“複合型”人才,這樣,才能逐步適應河源旅遊文化發展的需要。

  放眼全球,許多成功的歷史文化名城和發達國家和地區,無不依賴文化發展的優勢和人才的薈萃而崛起。中國要建設和諧社會,廣東要建設文化强省,河源要緑色崛起,將文化和旅遊業作爲新世紀的重點支柱産業,這對龍川文化來説,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堅持走以龍川爲龍頭的文化發展之路,延續龍川千年文脈,加强趙佗遺址的保護和開發力度,在創新的同時又要繼承嶺南文化的優秀傳統,進一步增强龍川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只有這樣,龍川這座文化名城才會有獨特的魅力和永久的生命。

  執筆人:黄淼章(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2010年6月10日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化組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史學院)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