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封開——先秦時期嶺南考古文化的交匯

  封開,漢時爲廣信縣治所之地,西漢時又一度作爲嶺南首府交州刺史部而令人關注。雖然廣信縣治在今封開江口抑或是在今梧州,史學或地史學界迄今尚未有定論,但從考古學資料分析,封開作爲先秦時期嶺南考古文化的交匯地,在歷史上曾起着極爲重要的作用,應是没有疑義的。本文論述封開在先秦時期所發現的考古學資料,期盼對探討封開在嶺南考古文化交匯中的歷史作用有積極的意義。

  一、垌中岩與黄岩洞古人類顯示了西江走廊中古人類自西而東的發展進程

  在封開垌中岩發現的兩枚人類牙齒化石,判斷其人類形態特徵屬早期智人,距今年代爲14萬年〔1〕。他與西江流域大古人類顯然有着密切的關係。在雲貴地區,以元謀人爲代表的直立人和以貴州舊石器時代遺存爲代表的考古文化,反映了中國早期人類的生活形態。在廣西百色地區以及左右江、南寧、柳江地區等,也分佈有豐富的舊石器時代遺存和古人類化石遺存,百色舊石器的年代大約在距今80萬年,而柳江人等化石年代則在距今5萬年前後。他們都是西江走廊古人類的代表。

  可以説,封開垌中岩古人類化石,也是西江走廊中古人類演化的重要一環,在古人類發展演變進程中,垌中岩人是一處重要的指示標誌。在西江的南部地區,雲浮蟠龍洞早期智人化石〔2〕的發現使我們對嶺南地區古人類向東發展的態勢有更多的認識。而粤北馬壩地區早期智人與晚期智人化石的出現,更多的説明古人類在嶺南地區有着豐富的遺存。他們是嶺南人類的早期開發者,而封開則在這一進程中顯露出地理位置的重要,這是因爲封開地區石灰岩洞穴有着極大的優勢,它的東南(雲浮、羅定一帶)與東北面(懷集、三連、英德、韶關一綫)有着相類的地理環境,而東面(肇慶一帶)的情况則大不相同,封開地區石灰岩地貌已處於邊緣區域。

  封開黄岩洞遺址也有與此相類的情形。黄岩洞遺址屬於中石器時代,距今在一萬年前後〔3〕。在它的東南可見有陽春獨石仔遺址〔4〕,而在東北面,則有英德牛欄洞遺址〔5〕。他們之間的文化關係非常密切,無論是遺址年代還是文化面貌,都有驚人的相似性,如打制石器與刃部加磨石器,可以説是難分你我。他們的區别在於英德牛欄洞遺址有着更晚的考古文化,在它最晚的階段已出現有陶器,即出現了向新石器時代發展的情形。這種情况使我們注意到黄岩洞遺址所起着的先導作用。

  二、烏騷嶺墓葬爲代表的石峽文化反映了自東向西的一種考古學文化的演進

  烏騷嶺墓葬爲代表的考古遺存〔6〕,以墓坑小、火燒坑壁、屬二次葬、排列整齊爲特點,其遺物以三足陶器、石琮等爲特徵,屬於石峽文化的一種地方類型。石峽文化主要分佈在粤北地區〔7〕,在粤東的北部也有一些,與江浙地區的良渚文化、江西的樊城堆文化關係最爲密切。封開的石峽文化遺存是石峽文化分佈位置最西的地點。目前的資料顯示,石峽文化未能越過賀江而向西發展,這或許説明在當時的封開地區與梧州地區多少有點區别。有資料顯示,石峽文化轉而越過西江而向南發展到達了鬱南,因爲在鬱南的平臺鎮也發現了屬於石峽文化的三足陶器。

  值得我們注意的還有,石器中石峽文化最爲典型的有段石器在封開並不占絶對優勢,而是有相當數量有肩石器,這是粤中珠江三角洲西樵山石器〔8〕最爲常見的。我們認爲,應是封開的石峽文化受到西樵山石器影響的結果。由此使封開地區作爲石峽文化和西樵山石器的交匯點而備受關注。就此而言,封開地區在史前時期的溝通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三、大石鏟在封開的分佈説明在新石器晚期至商時期,這種考古學文化自西而東影響了廣東的西部

  在廣西南寧西面的隆安大龍潭遺址,有一種大石鏟,以雙寬肩,有的出扉稜,舌形器身,形制較大爲最大特徵,與廣東常見的石鏟有較大的差别。這種大石鏟在封開也有一些發現〔9〕,粤西的德慶、鬱南以及粤西南的廉江、雷州也有零星發現,這是大石鏟遺存的外圍分佈。封開的大石鏟,有可能是入傳品,也有可能是本地製作。但都反映了大石鏟這種考古文化自西而東的發展路綫。廣西大石鏟既具有嶺南本地雙肩石器的底藴,也有受嶺北石牙璋器形影響的一面,因此,大石剗的年代大約爲距今4000年前後,其年代下限應在商時期。封開作爲大石鏟遺存的分佈區的最東綫,正是嶺南區内東西考古文化交匯口的反映,其間所起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大石鏟被認爲是祈禱穀物收成的祭祀儀式時使用的神器,此時嶺南地區已更多的進入稻作農業,這從大石鏟以及其他石剗的存在可見一斑。

  四、夔紋陶器與米字紋陶器所代表的周代嶺南地區考古學文化,自東而西的發展

  在廣東,周時期最具特徵的考古學文化器物是夔紋陶器與米字紋陶器。夔紋是從商周青銅器紋飾演化而來,裝飾在陶器上則是嶺南越人的創新。夔紋陶器的生産中心區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增城、博羅都找到了生産此類陶器的制陶作坊〔10〕。從夔紋陶器珠江三角洲腹地順東江、西江而上,夔紋陶器的傳播到達了粤東北的五華一綫,但潮汕地區則分佈不多,到揭陽、惠來一帶已較弱。順西江而上,封開一綫則可見許多夔紋陶遺址,但在南路,陽江以西地區則已少見。在封開杏花牛圍山,發現一處周時期的夔紋陶瓮棺葬〔11〕,這種葬式與粤東惠來的夔紋陶瓮棺葬相同,可見兩地有同源的考古學文化。封開地區之所以能見到許多夔紋陶遺址,説明當時封開與珠江三角洲地區一樣,也是嶺南越人的主要分佈區。而在封開以西,夔紋陶器的分佈則很少,這種現象是值得注意的。

  米字紋陶器是從華東地區傳播而來,在楚滅越之際自東北而西南入傳嶺南,並逐步分佈於整個嶺南地區,分佈範圍大於夔紋陶器的分佈區。在封開南豐的利羊墩墓地〔12〕,有許多以米字紋陶器爲主要特徵的戰國至西漢初期墓葬,這類墓葬大體上與嶺南地區的同時期墓葬形制相同,隨葬器物也大同小异。因此,他們都屬於嶺南越人的墓葬,文化遺物也屬於相同的考古學文化。它們奠定了南越國時期的文化基礎,封開作爲這類考古學文化的中心區,也凸顯了其溝通兩廣地區文化關係的重要通道作用。

  五、漢置廣信縣,標誌着封開地區由此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秦平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封開其時應屬桂林郡。其後南越國立,封開地屬蒼梧,南越國趙佗稱帝,封趙光爲蒼梧王,轄地當包括封開在内。漢武帝平南越,在西江沿岸置縣多個,如四會、高要、端溪、廣信等縣,分轄西甌及蒼梧越人之地。爲了更有效地管理嶺南之地,又將廣信縣治作爲蒼梧郡、交趾刺史部的所在地,使廣信成爲嶺南地區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雖然這個中心存在的時間不是很長,但却從此確立了廣信(含封開)的歷史地位。東漢時,在南海郡番禺設州,即以廣信取名爲廣州,及後設廣東、廣西,又以廣信爲界取名,廣信以東爲廣東,廣信以西爲廣西。廣信一名,是漢武帝將此地作爲“廣布恩信”之地而取,時人又以今貫穿漁澇、杏花、羅董等地之河流命名爲廣信河。由此,封開的歷史重要地位可上溯至先秦時期,歷經秦漢,廣信(含封開)永遠給人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歷史記憶,它所閃爍的歷史光芒也將長久的留在嶺南的光輝史册裏〔13〕。

  注釋:
  〔1〕邱立誠、宋方義、王令紅:《廣東封開發現的人類化石》,《人類學學報》1986年4期;邱立誠:《廣東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及其文化》,《史前考古學新進展》,慶賀賈蘭坡院士九十華誕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科學出版社,1999年。
  〔2〕邱立誠、張鎮洪:《廣東雲浮蟠龍洞出土的人類牙齒化石》,《天道酬勤桃李香——賈蘭坡院士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科學出版社,2008年。
  〔3〕宋方義、邱立誠、王令紅:《廣東封開黄岩洞洞穴遺址》,《考古》1983年1期;宋方義、邱立誠等:《廣東封開黄岩洞遺址綜述》,《紀念黄岩洞遺址發現三十週年論文集》,廣東旅遊出版社,1991年。
  〔4〕邱立誠、宋方義、王令紅:《廣東陽春獨石仔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考古》1982年5期。
  〔5〕邱立誠、張鎮洪、金志偉、韋貴耀:《英德雲嶺牛欄洞遺址》,《英德史前考古報告》,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6〕吴海貴、古運泉、邱立誠、李宏海:《簡談封開杏花烏騷嶺新石器時代墓葬》,《紀念黄岩洞遺址發現30週年論文集》,廣東旅遊出版社,1991年。
  〔7〕蘇秉琦:《石峽文化初論》,《文物》1978年7期。
  〔8〕曾騏:《珠江文明的燈塔——南海西樵山古遺址》,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
  〔9〕邱立誠、鄧增魁:《粤西發現的大石鏟》,《考古》1983年9期。
  〔10〕邱立誠:《對廣東青銅文化幾個問題的探討》,《銅鼓和青銅文化的再探索——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古代銅鼓和青銅文化第三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民族藝術雜誌社,1997年;《論廣東地區兩周時期的考古文化》,《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十週年文集》,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博羅銀崗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98年7期。
  〔11〕楊式挺等:《廣東封開縣杏花河兩岸古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學集刊》第6集,1989年。
  〔12〕楊式挺等:《廣東封開利羊墩古墓群發掘簡報》,《南方文物》1995年3期。
  〔13〕邱立誠:《從封開地區史前期考古文化看廣信作爲嶺南首府的歷史背景》,《嶺南文史》1996年4期。

  邱立誠(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