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陽江海上絲路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

  中華民族開發利用海洋有年代久遠的歷史,中國利用海上交通主動開展中外商業貿易交流,形成與陸上絲綢之路相對應的海上絲綢之路。廣東地處南海,有多處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口,如廣州、徐聞、合浦(現劃歸廣西)等。考察表明廣東陽江也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港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資源豐富。

  一、陽江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中的地位

  古代陽江,又稱高凉,漢時屬南海郡。南朝時這裏已有外商來貿易及販賣生口(奴隸),《樑書·王僧儒傳》載:“ 天監初……南海太守,郡常有高凉生口,及海舶每歲數至,外國賈人以通貨易。” 唐宋時期陽江以盛産瓷器和漆器聞名中外。

  陽江地處廣東經濟重心珠三角與湛江地區結合部,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轉運港,是廣州南下水陸交通必經之地,又是西江流域的出海捷徑。歷史文獻已明確記載陽江作爲“海上絲綢之路”轉運港的地位,但長期以來被忽視。唐代全國地理總志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志》嶺南條載,當時的貿易大港——揚州、廣州的相當一部分絲綢等貨物都是經海路販至陽江,再轉輸其他地區的。已故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徐俊鳴教授也曾認爲:唐代陽江可能是對東南亞貿易的港口。宋代,陽江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進一步加强,《太平寰宇記》、《萍洲可談》、日本人藤田豐八《中國南海古代交通叢考》等文獻記載表明:宋代陽江海陵島是南海航綫轉折點,該航綫陽江以東與海岸綫平行,以西則直接放洋,并且島上已有海關一類的機構。明清時,陽江的地位也不减於前。〔1〕從宋代開始,商人在陽江城興建了媽祖廟(即祖創宫),借此寄託保護心理。海外貿易使陽江城商業也十分興旺,商人因此建立商會。〔2〕

  1987年,廣州救撈局和英國某潜水打撈公司在廣東上下川島外發現一艘沉船,被命名爲“南海Ⅰ號”,該船是距今800多年的南宋時期木質商船,長30.4米,寬9.8米,船艙内保存文物總數爲6萬~8萬件。這是迄今爲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南海Ⅰ號”船上文物數以萬計,而且多爲國家一級文物,號稱“海上敦煌”。

  從宋代盛極一時的陽江石灣窑、陽西縣溪頭鎮北寮村沿岸沙洲的宋元文化遺址及“南海Ⅰ號”的發現等相關實物史料綜合分析,在早期近岸航綫上,陽江依靠諸多天然良港等自然條件,爲海上絲路航船提供避風、補給,後來還通過貨物集散、中轉、生産産品加入等方式,在海上絲路史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如今,選擇離“南海Ⅰ號”沉船最近的陽江海陵島十裏銀灘爲博物館的建設場址,提昇了陽江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地位。

  二、陽江海上絲路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和問題

  1.以海上絲路文化和濱海景觀爲特色的陽江旅遊業初具規模

  陽江旅遊業由來已久,在中國改革開放時代更加注重旅遊開發,據清代干隆十一年(1746)莊大中主編和道光二年(1822) 李沄主編的兩部《陽江縣誌》記載,陽江古時有著名的“八景”:鼉山春曉、龍水秋澄、王母仙踪、羅琴雅操、東山石塔、西浦漁歌、曲水流觴、碧橋玩月。而今的陽江(新)十景有:角灣弄潮,凌霄秀色,温泉星島,鴛水飛筝,銀灘古韵,垌山萬佛,大澳漁村,北塔迎曦,峨凰飄瀑,石覺禪林。

  海陵島是陽江的著名濱海旅遊勝地。陽江旅遊業因“南海Ⅰ號”昇級,旅遊業上了一個檔次。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館址在海陵島,對遊客非常具有吸引力。

  2.節慶會展文化開發長於廣東東西兩翼各地市

  陽江利用特色文化資源開發節慶會展業,節慶會展文化開發長於廣東東西兩翼各地市,如開漁節、風筝節、龍舟節 、山歌節、刀博會、旅遊文化節、旅遊文化美食節等節慶活動和旅遊項目。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的重大建設項目,是建國55年來廣東省在廣州地區以外投資最大的文化項目。主要由“一館兩中心”(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學”研究中心和研發中心)搆成,設有陳列館、水晶宫、藏品倉庫等設施。海上絲路博物館亞洲第一,按“原地打撈、整體保護、就地展示”的原則整體打撈保護,這成就了“世界首創”。

  陽江還利用异地展會進行項目推介與開發。 

  3.學術研討提昇文化質量,助推絲路文化開發

  陽江比較重視學術研究,發揮專家的智囊作用。

  2001年3月,“海上絲綢之路”專家考察團在陽江進行了爲期一周的考察活動。考察團初步認定:陽江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轉運港。此次考察着眼於考證和開發,協調了很多矛盾,爲相應港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許多規劃和開發建議。〔3〕由中華炎黄文化研究會、廣東炎黄文化研究會發起並主辦的第五次海洋文化研討會2004年9月在陽江舉行。本次研討會上有多篇論文是專門涉及關於濱海海洋旅遊,以及探討陽江地區發展濱海旅遊的論文。《2008中國(陽江)“海上絲綢之路”旅遊文化研討會》由世界休閒組織、廣東省旅遊局、陽江市人民政府主辦,邀請了中國旅遊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魏小安、國家旅遊局絲綢之路總體規劃副組長喬然等權威專家學者。〔4〕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館)、廣東省陽江市人民政府主辦,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承辦的《“南海Ⅰ號”與海上絲路文化論壇》2011年4月在陽江舉辦,與會專家來自全國各地。

  4.新概念旅遊初見端倪

  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輔助工程爲娱樂城含潜水俱樂部、風帆俱樂部。陽江的漁家樂項目有聲有色,温泉度假游吸引珠三角及兩翼遊客。

  5.加强旅遊從業人員培訓,提高素質和服務水平

  據報導,陽江市2008年度導遊年審培訓班在陽江電大開班,全市200多名持证導遊聚集於此班集體“充電”。 

  “南海Ⅰ號”的出水、陽江核電站的建設,使陽江旅遊業上了一個檔次,同時也對全市導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導遊一定要在語言、禮儀、禁忌等方面多下功夫。這批學員在接受理論培訓課之後,還通過陽江市20多家旅行社的具體安排,進行實地踩綫及沿途講解觀摩。〔5〕

  6.海上絲路文化開發存在的問題

  第一,品牌效應不明顯,宣傳推介力度不够

  廣東陽江有最負盛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文物——“南海Ⅰ號”,有最好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但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宣傳推介力度明顯不够,絲路文化開發的品牌效應不明顯。

  第二,與海上絲路有關的活動層次低,不上檔次

  與海上絲路文化有關的活動不多,一些考察活動、學術研討等層次比較低,不上檔次,没有具有全國和世界影響力的重大活動。明顯感到海上絲路的文章做得不够大。

  第三,城市海上絲路文化資源開發不充分,整合利用不到位

  陽江開發利用海上絲路文化,只有一個博物館是不够的。廣東有那麽多的海上絲路文化資源,但至今無論是廣州、徐聞、陽江,還是潮州,南澳,目前都處在獨立開發狀態,没有整合協商機制。全省整合開發海上絲路文化資源還有待時日。

  第四,品種單一,滿足不了遊客胃口

  海上絲路文化資源開發,基本上停留在觀光層次,旅遊開發品種單一,從更廣闊的海洋文化産業開發視野下,海上絲路文化資源産業化開發更是單一。

  三、進一步開發利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資源的建議

  1.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品牌效應

  陽江要打好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牌,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提高知名度、社會認可度和品牌效應。建議成立相關的研究會,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網,申辦《海上絲綢之路》刊物。

  2.舉辦與海上絲路有關的高層次常設性活動

  陽江要做好海上絲綢之路這篇文章需要有大手筆。比如常設性的高級别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海上絲綢之路國家高峰論壇、海上絲綢之路國家貿易洽談會、海上絲綢之路游合作機制等。

  3.充分開發城市海上絲路文化資源並整合利用

  陽江應加大投入建設高凉古城、高凉古港景區,加上“南海Ⅰ號”宋船,借鑒這兩年影視作品流行的時空穿越劇手法,爲遊客提供穿越時空游高凉的機會。遊客留下返古的視頻和照片一定非常高興。有古今對話和時空穿插的設計更佳。

  4.進行區域整合,利用關聯效應實現共贏

  協調各地市的海洋文化建設,統籌利用廣東海洋文化資源。自東向西依次爲:潮汕文化、媽祖文化、珠江文化和特區文化、華僑文化、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和廣東南海開漁節、冼夫人祭典、漢代絲路古港、雷州文化和火山文化。建議開發“四點一綫廣東海上絲路游”,四點自東向西依次爲潮州、廣州、陽江、徐聞。如圖所示。

  四點一綫廣東海上絲路游示意圖(圖片略)

  還可開發“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綫路。

  5.現代旅遊品種與海上絲路文化開發互動共贏

  在旅遊業高度發達、競争激烈的現時代,要有全方位開發旅遊資源的理念,尤其是要開發現代旅遊品種。

  海上絲綢之路港口城市開發現代旅遊品種能實現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開發利用的互動共贏。一方面,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元素可用於現代旅遊品種開發,另一方面現代旅遊品種能提高人氣,旅客多了,就增進了更多的人對海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路城市的瞭解,提高了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具體有休閒漁業、休閒體育、體驗性旅遊産品開發、養生保健游産品開發、濱海度假、商務游、自由行自助游和自駕游、教育游等。

  6.經略文化,打造國家級旅遊城市和國際性旅遊目的地

  廣東海上絲路城市要有打造國家級旅遊城市和國際性旅遊目的地的膽略和氣魄,陽江打造國家級旅遊城市和國際性旅遊目的地,要采取以下對策。

  (1)文化參與和文化共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文化給力

  文化關係到綜合國力和國家軟實力,文化經濟和文化産業在21世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而倍受關注。具有現代理念的濱海城市文化策劃和運營要彰顯海洋文化精神,發揮海洋文化功能,實現求利、求真、求善、求美的統一。我們提出五性要求和“八化”戰略。五性是科學性、人本性、文化性、海洋性、特色性。八化是主體多元化,資源資本化,開發創意化,結構高端化,管理現代化、産品豐富化,區域一體化,服務最優化。

  要打造多維文化系統,歷史回歸——發掘海上絲路文化; 中華智慧——傳統養生保健文化;科技國學——傳統民間技藝文化;嶺南景致——區域自然景觀文化;八面來風——現代節慶會展文化;原生土長——民間風俗習尚文化。

  (2)走出去——在地球村上讓陽江飛

  在全球化時代,要有開放的思維和全球性視野,瞄準世界市場,打造國際化旅遊名地。要推進信息化平臺建設,打造網絡平臺,如中國絲綢之路在綫,利用網絡資源,適應全球化時代是明智的選擇。〔6〕要走出去,向世界宣傳陽江、推介陽江。從肯尼亞找尋絲路遺迹,從土耳其找到絲路朋友。讓地球人都知道:陽江很陽光,陽江很美麗,陽江很可愛,陽江很友好。宜居宜留、宜政宜商、宜游宜業、宜娱宜樂。

  (3)“南海Ⅰ號”——文化符號,歷史記憶,世界意義

  “南海Ⅰ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難得的文化符號和城市名片,是歷史留給陽江的記憶,是不证自明的文化痕迹,是具有世界意義的財富,其價值不僅在於物質文化上的,而且更表現在精神文化上的。值得注意的是,“南海Ⅰ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重要的,但僅有“南海Ⅰ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不够的。

  (4)讓大海爲你驕傲——旅遊舞臺上的舞者,舞出自己的風采和希望

  我們已經進入了第三産業占主導地位的文化消費時代,我們已經迎來了旅遊業成爲支撑性文化産業的時代,濱海旅遊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青睞。陽江要把旅遊這臺戲唱好,成爲旅遊舞臺上的舞者,舞出自己的風采和希望,讓大海爲陽江驕傲。

  (5)沉船摇身變飛舟——古今變幻,時空穿越,讓沉船火起來

  要賦予“南海Ⅰ號”沉船以鮮活的生命,使它在21世紀的今天焕發生機。把沉船變飛舟,讓現代人走進宋船宋朝,通過古今變幻、時空穿越,打造高凉城古韵,讓宋船火起來,讓陽江火起來。讓遊客玩的過癮、玩的開心,玩的心跳。

  (6)風筝放飛夢想——品牌遍及,贏得未來

  在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的時代背景下,商海競争既需要有硬實力,又需要有軟實力,而品牌,是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結合,是有形資産和無形資産的統一,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財富、品牌就是希望、品牌就是成功。陽江有打造多個品牌的積澱,可以説,陽江的品牌呼之欲出,要做好品牌文章,利用風筝、剪刀、海上絲綢之路等資源讓陽江放飛夢想,品牌遍及,贏得未來。

  (7)東聯西融——小地方大手筆大作爲

  在全球化時代,“狼圖騰”理念已經過時,合用多贏成爲時代的流行色。陽江旅遊城市的打造不能走單打獨鬥的路,要實現跨區域整合,東聯西融,共同開發絲路資源,協作經營旅遊市場。小地方有大手筆大作爲,憑風而起,借力而長。

  (8)心與時代同步——插上數字化技術翅膀的文化産業

  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城市運營要有科技意識,觀念要新,與時代同步,文化産業開發要重視“文化創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産品的原創率。加快關鍵技術設備的改造更新,研發核心技術。要提高産品的科技含量,采用數字、網絡等高新技術,大力推動文化産業昇級。注意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CMMB)、網絡廣播電視、數字廣播電視、手機廣播電視、新一代廣播電視項目(NGB)等方面的國内外動向。 要培育“文化産業基地”和骨幹文化企業。〔7〕

  注釋:

  〔1〕〔3〕龍原 :《“海上絲路”探源:廣東陽江是“海上絲路”重要轉運港》,新快報,2001年03月12日。
  〔2〕黄啓臣:《海上絲路與廣東古港》,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版。
  〔4〕《陽江共謀“海上絲綢之路”旅遊文化品牌》,陽江日報,2008年10月22日。
  〔5〕黄娟娟:《陽江旅遊業因“南海Ⅰ號”昇級》,陽江日報,2008年4月2日。
  〔6〕張開城:《廣東海洋文化的戰略思考和建議》,戰略决策研究, 2010年第4期。
  〔7〕張開城:《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文化建設的建議》,科技信息 ,2010年第25期。

  張開城(廣東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