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淺説文化起源

  【中文摘要】文化是由人類創造的。文化的誕生和發展是不平衡的,並非千篇一律,也不是一成不變。文化的發展具有明顯的時代性和區域性。但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指文化産生的根源和基礎。

  【關鍵詞】文化   起源   發展

  Abstract:Culture is creation of human being.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s not balance nor through the same route. The developments of different cultures are varied in historic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y share one principle, that's the origin and the base of culture. 

  Key words:culture   origin   development

  一、問題的提出

  最近有人問我,目前不少省市都在號召要建設文化大省,甚至連縣區也一樣要往這個方向努力,這到底有没有意義?我的回答是,這很好,説明了不少領導知道,要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是進行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進行社會經濟建設時,並非只往“錢”看。其實經濟越發展,越需要文化,高科技就是文化,歷史經驗和現代的行政管理方法也是文化,社會意識形態和人們的思想水平與動向,有哪一種不和文化有關係?所以一個國家,一個省,一個市,甚至一個縣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的發展應該是同步的。

  但事物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不是千遍一律的,也不能一成不變的。這種變化帶有明顯的時代性,也帶有一定的區域性,同時還有人類社會性和大自然變遷性。這些變化不管如何,但總有一個原因,一個底藴,即所謂萬變不離其宗,而宗就是指其根源和基礎。尤其是涉及一個地區和國家。

  所以當有人問到我,你們爲什麽把封開這一地區稱爲文化古都?

  其實在20多年前,當人們探討廣信文化時,以中山大學黄偉宗教授爲首的與廣東省參事室和文史館一批專家學者都曾經論证過。最近十年來,我又進一步作了更廣泛的研究,發現廣信文化的産生和發展是有條件和基礎的,不是順口開河隨便説説的。

  二、文化産生的條件和基礎

  早在史前時期,特别是在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一直到新石器時代早期,整個西江流域都是人類起源輻射的橋樑地帶,特别是到了晚期智人階段,即距今15萬年前左右,古人類將要完成了體質形態的進化,變成了現代人的時候,西江流域的兩廣地區,出現了密集的文化聚落,尤其是封開賀江支流漁澇河中、下游地區。於1978年秋和1989年冬在封開河兒口鎮的漁澇河畔峒中岩中先後發現了兩顆人牙化石和大批的哺乳類動物化石。根據鈾係法的測定,其年代爲距今14.8±1.3萬年。比曲江馬壩人化石還早2萬年。另外,1992年在封開廟邊村羅沙岩洞穴遺址中發現了人牙化石,人工打制石器和大批古生物化石。這個遺址有三個文化層,代表了三個不同年代的文化,最早一層其年代爲7.9±1.5萬年,中間一層爲4.8±0.5萬年,最晚一層爲距今2.24±0.16萬年。這個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廣東距今2萬年至10萬年這段時期史前文化的空白。還有,在距峒中岩河對岸不到2公里的黄岩洞遺址,經三年多次的發掘,共發現了1000多件礫石石器,年代爲距今2萬多年,在其上膠結層中還出土了兩個較爲完整的人頭化石,年代爲距今1.93±0.2萬年。在黄岩洞附近還有羅髻岩遺址也屬此列。同是西江河畔在封開斜對面不遠的雲浮蟠龍洞遺址,也發現了兩顆年代和峒中岩人年代差不多的人牙化石。再沿南江河南下,到了羅定的金鷄蘋塘下山兒洞遺址,其年代都屬於這一時期的。不僅如此,到了中石器和新石器時代這一地區的文化更加發達,如封開黄岩洞上層,羅沙岩上層,陽春獨石仔下層等等。特别突出的是封開杏花烏騷嶺新石器時代墓地的發現,在僅有150平方米範圍密集地排列着111座墓葬,這是全國罕見的,這是人類社會文化、經濟、生産高度發展的有力證據。

  造成這種局面並非偶然的,這和該地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因爲封開地區(包括梧州)地處西江中游北岸,位於賀江和西江的交匯處,又是夾於桂江(灕江)和賀江之間,這兩江往北通過賀州和道州盤地,經謝沐關不用爬山越嶺就可以進入湖南境内連接上湘江和瀟水,然後經洞庭湖、長江、漢水直達中原。如果由北往南經謝沐關往東過鷹楊關可達粤北地區。後又開鑿靈渠,搆成了湘江—靈渠—灕江(桂江)和瀟水—賀江兩條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通道。

  不僅如此,在封開對面西江南岸不遠的地方,有北流江和南流江,兩江之間有短短的鬼門關陸地連接就可以到達海邊城市徐聞和合浦,而下游不遠在鬱南的南江口,往南經羅定江到信宜通過鷄籠山連接鑒江即可到海邊城市湛江。封開沿西江往東經肇慶,番禺可直出珠江口,這樣東西南北都可溝通的地區是罕見的,正如漢武帝把此地區説成是“域枕三江水,山連百越青”(圖一)。特别是史前時期很自然地成爲人類聚落集中,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後來變成的一個政治和軍事統治中心。正因爲如此,所以前面所述的考古發現就成了一個有力的佐证。是社會發展的一個自然趨勢。今天我們之所以説封開是嶺南地區一個文化的發源地,是一個古都,是史前時期的歷史、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就是根據以上的事實而定的。

  圖一   瀟賀古道(北段)沿綫文化遺迹(图片略)

  從種族起源來説,由於這一帶有着非常優越的自然環境,最近十年來,上海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的金力教授及李輝博士,他們利用最新的分子人類學材料——Y染色體(DNA)技術對民族系統進行精細分析,發現百越系統與中國的其他民族系統差异較大,而與南島語系民族(馬來系統)特别是臺灣語族群體相當接近。同時也已經研究出百越族群顯示出遺傳發生關係和語言文化類型的差距,這點十分重要,因爲這與百越的整體認同和地域分化有關。根據數據的主要成分分析,可得到百越民族系統遺傳結構的三個特點:(1)百越有單起源的遺傳學迹象,可能大約於三、四萬年前起源於廣東一帶,而後慢慢擴散開來(圖二);(2)百越二分爲以浙江爲中心的東越和以版納爲中心的西越;(3)百越民族群體在發展過程中曾經由廣東向東北(東江及東海走廊——作者按)、西北(北江、賀江及其支流——作者按)、西南(西江流域各支流——作者按)三個方向輻射出去。在此過程中百越接觸過的許多族群也涵入部分越族的遺傳類型。百越由廣東經江西、浙江的擴散可能發生於很早以前,福建與浙江的越族群體是沿不同路綫遷走的,所以在臺灣原住居民的遺傳結構中同樣表現出這種二元性。西部傣族類群是很晚才從廣東遷出的。百越民族所謂一無二分性就是指起源於廣東一帶,然後分化爲東越和西越的二分。

  圖二   百越族的起源與輻射及百越族與各民族的關係(依李輝,2004)(图片略)

  因此,遺傳研究的百越範圍至少還應包括侗傣語系的僮傣語族、侗水語族,仡央語族、黎語族,以及東部地區的越裔群體,也包括臺灣幾支原居民。

  根據上述的情况可清楚地看到,在整個珠江流域内,由此向外擴展,成爲當今生活在我國黄河以南,各省區的衆多民族的發源地,同時輻射到整個東南亞地區。因此引起衆多的古人類學家的關注,認爲珠江流域的古人類(古百越族)在中國現代人起源上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依上所説,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封開地區(古廣信地區)都是中心中的中心,這是歷史條件,自然條件所决定的,不具備這個條件,就算在此大範圍内也不能形成中心,例如肇慶至三水這一段地域,屬於這一時期的文化地點,遺址發現都很少,直到戰國時期才有較豐富的文物出土,什麽原因會這樣,可能和自然環境有直接關係。這是區域文化發展的特點。有些地域離起源地或文化發展中心雖然很近,但由於條件不具備,它就不能形成中心。但隨着社會的發展,統治者政治上的需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會産生變化的,宋代以後,肇慶變成一個新的政治經濟中心就是一個例子,因爲自唐張九齡開通大瘐嶺山道以後,五嶺南北交通重心轉到大瘐嶺山道,五嶺其他交通綫,其中包括原來最早的蕭賀古道、興安靈渠所在的越城嶺古道都相繼衰落,封開作爲西江交通樞紐地位也日漸顯得不重要,加上沿海的開放,經濟的發展,整個廣東的經濟重心已轉移到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區。西江文化賴以存在,發展的地區的經濟基礎相對變得蕭條而陷於一個停滯局面。相反,肇慶地區作爲端王趙佶封地,又盛産端硯,聞名全國,作爲兩廣總督駐地長達183年之久,離廣州又近,明末西洋傳教士利瑪竇從澳門入粤首經肇慶,在此傳播西方文化,這樣一來肇慶就成爲西方文化傳入内地的第一站。所以自宋以後隨着區域開發向東移,而促成了肇慶成爲近代史時期的文化中心。但這個中心與封開地區這個文化古都和廣信文化起源地不是一碼事,正如前面我所講的歷史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不是千遍一律的,也不能一成不變的,這種變化帶有明顯的時代性和地域性。同時還有人類社會性和大自然變遷性。這些變化不管如何,但總有一個原因,一個底藴,即所謂萬變不離其宗,而宗就是指其根源和基礎。因此,封開地區所顯示的文化底藴是整個珠江文化的底藴,也是整個嶺南地區文化的基礎。珠江流城各種文化從古到今就是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

  廣府文化集中於從廣西南寧、玉林地區、廣東的封開、南江流域各市區、一直到珠江三角洲各市縣就可作爲一例子。

  三、小 結

  最後,我覺得爲了建設文化强省,或文化大市,而去挖掘和開發各種文化資源是必要的,但要實事求是地和尊重歷史地去作,不要忽悠領導。只有這樣作才能把文化最美好、最真實和光輝的一面表現出來,一個真正的文化强省、或一個文化大市才能建立起來。
  
   參考文獻:
  1.賈蘭坡:《有關人類起源的一些問題》,載《舊石器時代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頁211~218。
  2.張鎮洪:《現代中國人起源的考古學研究》,載《嶺南文化珠江來》,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6年,頁168~196。
  3.吴新智:《關於中國人起源的新思考》,載《“元謀人”發現40週年紀念暨古人類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頁93~96。
  4.《百越遺傳結構的一元二分迹象》,《廣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張鎮洪,中山大學人類學係,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