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走進“石都”的“百裏石材走廊”

  雲浮有一個外號叫“石都”,如果你不甚瞭解,或覺得有點玄乎,先給你提供這樣兩則信息:

  位於雲浮市城區内,有一個經歷了一億七千多萬年逐漸形成的次生溶洞,名叫蟠龍洞。洞内最讓人驚奇之處是岩壁上長出的簇簇石花,此景全世界僅3個國家有,蟠龍洞是中國唯一一處。據瞭解,此石花乃35萬年前開始形成,目前仍然在生長。

  打開“中國石材第一網——雲浮石材”,首頁最醒目位置是一幅雲浮百裏石材導購地圖,這幅地圖西起雲安縣的白石鎮,東至雲城區的腰古鎮,在這段長達逾百裏的區間,以324國道爲主綫,兩旁連綿分佈着4000多家石材企業,形成了蔚爲壯觀的“百裏石材走廊”。

  前一則信息,用令人喟嘆的古老和神奇,向你講述着一段遥遠的石頭發展史;後一則信息,則用連綿數百裏的現實“畫卷”,給你展示一個可以觸摸到的“石材王國”。

  驅車行駛在324國道雲浮市區段,數不清的石材企業從路的兩邊掠過,五花八門、形態各异的石頭及石製品,讓你對這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感到很好奇。

  記者探訪

  雲石製品 200年前已有之

  問及“石都”雲浮是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人製作石頭工藝品時,雲浮雲城區宣傳部的一位負責人笑着對記者説:“雲浮石工藝品的歷史絶對是悠久,可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這可是有歷史文物爲证的。”

   雲浮擁有豐富的礦産資源,硫鐵礦儲量、品位均居世界首位,鈦鐵礦儲量居全省之冠,硅綫石儲量列全國第二,歷史上就有“石鄉”及“硫都”之稱。據介紹,雲城區有關部門在一次關於石材文物方面的考古活動中,在市區吴家大屋的舊址上發現一塊明代雲石製品。這塊雲石約有1平方米,表面光潔,上面刻有雙鯉吐珠、雙龜的圖案。參與考古的曾先生説,如此光潔的石板,如此精美的圖案,真難以想象是200多年前的古人用手工和簡單的工具完成的。

  據雲浮縣誌記載,肇慶水月宫内所立“水月宫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石碑,是當時雲浮生産的大理石片。

  明朝萬曆年間,東安石匠開山鑿石,製作石人、石馬、石舂、石磨、石門脚、石碑等。到了清朝,雲浮出現手工鋸石作坊,組建“雲石行”,生産的“東安花石”曾出口到東南亞。清咸豐七年(1857年),富林連塘崗咀村張源昌已設廠生産雲石板材。清代末年,雲城附近的羅鬥崗、張屋、石脚圍一帶,已陸續興起民間加工雲石板材。

   到了民國初期,雲浮出現私營企業公司,進行批量生産雲石板材。解放前,在高峰蓮塘和雲城羅鬥崗建立了廣東石材公司及民生機鋸石廠。1954年首家公私合營雲浮石料廠成立,雲浮大理石板材赴京鑲嵌在人民大會堂,並在1965年首次出口,使雲浮石材在國内的地位和影響力有了很大提高,爲以後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點石成金 構建“百裏石材走廊”

  “雲石”生産雖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歷史上並没有給雲浮人帶來多少財富。長期以來,這些豐富的石料資源却成了制約以農業爲主、地少人多的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一大批能工巧匠湮没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淡農村生産生活之中。“雲浮雲浮,滿山石頭,若然調走,永不回頭!”這首打油詩,足以讓人感受到歷史上曾經的雲浮“模樣”。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石鄉大地,吹醒了石鄉人“點石成金”的夢想,由此也引發了雲浮石材産業的第一次大發展。雲城區委宣傳部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983年,在位於雲城區的牧羊村裏,村黨支部書記林漢暗中聯合6户村民興辦起第一家個體石料加工廠,一年净賺6萬元,引起巨大轟動。毫無疑問,這是民間團體悄悄進行的“掘金”行動帶來了强大的示範效應。短短幾年時間,該村就建起了50多家石材企業。初試的巨大成功,促使當時的雲浮縣委、縣政府果斷决定,以超前的思路把握契機,選擇石材業爲振興雲浮經濟的突破口,並在全縣範圍内推廣“牧羊村經驗”。很快,雲浮開始實施“大、中、小一齊上,縣、鎮、村、聯户、個體五個輪子一齊轉”的發展戰略,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發展石材企業,至80年代中後期,雲浮的石材企業由100多家發展到1200多家,推動石材業進入第一輪發展高潮。

  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雲浮石材業開始向産業聚集發展,正式進入又一次大發展。上世紀90年代初,雲浮設立縣級市,經濟發展提速,市政府以324國道擴建改造爲契機,沿國道兩旁大搞工業區開發,扶持石材企業進園入區,同時在北京召開雲浮石材發佈會,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通過實施一系列扶持和引導措施,石材企業數量增加,生産規模迅速擴大,石材業發展走上了快車道,沿324國道的“百裏石材走廊”已現雛形。據介紹,當時的雲浮就已成爲全國四大石材基地之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雲浮迅速成長爲全國四大石材基地之一。目前,雲浮的石材企業主要分佈在雲城區和雲安縣的324國道兩旁,共有4000多家相關企業,以雲城區的雲城、高峰、河口、安塘、思勞、腰古,以及雲安縣的石城、鎮安等鎮(街)最爲集中,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達100多家,形成蔚爲壯觀的“百裏石材走廊”。石材産品已發展到13大系列1000多個花色品種,年生産各類板材6000萬平方米、异形工藝製品600萬套(件)以上,暢銷珠江三角洲和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區,年銷售量近60億元,成爲推動雲浮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

  專家點評

  要把雲石做專做精。對雲浮石材産業頗有研究的學者石財旺在《石材》期刊上撰文指出,目前的雲浮石材業呈現出許多鮮明的特色,如馬路經濟是雲浮石材業的主要表現形式。改革開放多年來的實踐,使雲浮人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習慣,這就是:“石材店,馬路邊;加工銷售一條龍,方便、快捷頂管用”。這一特色,也直接促成了綿延上百公里的“百裏石廊”。

   石財旺認爲,目前的雲浮石材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市場競争激烈,成本高,企業利潤降低。雲浮石材業也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隨着運輸成本的攀昇、燃料價格的上揚,房地産業的降温和市場信息的進一步透明,石材業暴利時代結束,並進入微利時代。其次,就是無序競争,導致了進貨成本的偏高。由於雲浮石材資源大量减少,絶大部分都是依靠從外面購進,加上石材個體户一旦看到石材品種市場銷路好,便會産生“羊群效應”,從而把石材荒料價格抬高。對於這些問題,政府應該科學合理布局,培育健康市場,反對無序競争,繼續發揮集群優勢,分門别類打造好一系列的專業市場。

  雲浮市首届雲石美術家協會副會長區秀明告訴記者,目前,聚集在“百裏石廊”中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做石材、石板生意的,從事專業石頭雕刻的企業並不多。區秀明説,自己是在雲浮最早從事石頭工藝品雕刻的人之一,20多年來,一直從事着石頭工藝品的製作,最初是做一些簡單、粗糙的觀音、獅子之類的産品,後來隨着技藝和製造技術的提昇,開始製作高質量的工藝品,並大量出口的國外。區秀明認爲,大部分企業選擇做簡單的石板生意,是因爲其簡單、收效快,但是,石制工藝品是雲浮的傳統優勢,具有深厚的底藴,這方面絶對不能弱化。目前,他已經收了9名徒弟,希望把自己的技藝不斷傳承下去。

  雲浮景點

  蟠龍洞:鎸刻着歷史和奇迹。在小心翼翼地穿越蟠龍洞後,我們西江歷史文化之旅聯合報導組一行都對洞内石頭的遥遠歷史和神奇形態驚嘆不已。

  據蟠龍洞風景名勝區的導遊介紹,蟠龍洞是一個經歷了一億七千多萬年逐漸形成的次生溶洞,遊程528米。洞分三層,上爲天堂通天洞,下爲龍泉地下河,中爲丸龍長廊。洞内石花高掛,鍾乳低垂,石笋石柱如林。洞體迂迥曲折,形若蛟龍,故得名“蟠龍洞”。

  蟠龍洞最爲奇特的景觀是“石頭開花”,即洞内岩壁上長出簇簇石花。此景爲全世界3個國家僅有,中國雲浮蟠龍洞就是其中之一。1987年,在國際洞穴年會上,蟠龍洞被譽爲“世界三大古洞”之一。記者在洞内看到,石花剔透玲瓏,晶瑩如玉,有針形、球形、卷曲形、放射形等。經研究,初步認爲該石花是由三種洞穴化學沉積物———方解石、文石和卷曲石以花卉狀組合搆成,在特定的物化條件下形成的。開始形成時間約爲35萬年前,至今仍在緩慢生長,分佈貫穿全洞,附着岩壁之上,見氣成石,變幻無窮,生長不爲重力所約,其形成和保存仍是當今學術界需作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玉羅傘帳”是蟠龍洞内另一個世界級洞穴奇觀。“玉羅傘帳”由兩部分組成,頂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從盾頂墜下來的部分叫盾墜,兩部分結合起來,便是一頂神似玉石的華麗宫廷蚊帳,故被稱爲“玉羅傘帳”。據測定,該奇觀已有24200年,其成因目前仍是一個謎。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